原帖由
誓扫匈奴不顾身于2005-09-15, 16:42:16发表
原帖由悠悠孤鸿于2005-09-15, 16:17:56发表
遣都尉赵咨使魏。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没有孙权的重用,何来鲁肃的政治眼光?
曹操的政治眼光真不错,重用了司马懿,天下是打下来了,可他不姓曹呀!
刘备的政治眼光也不错,重用了关羽,后果呢?
吴的灭亡是因为蜀国的灭亡,
蜀国的灭亡难道是吴国的责任?
呵呵,孙权对鲁肃根本就没有完全放手地重用过,而且鲁肃的意见他也很多听不进去。
曹操要不重用司马甏呢,那他的子孙又能坐急宝座几何呢?谁来和蜀国诸葛对抗呢,让儿子曹丕上吗?
刘备不重用关羽,你认为他该用谁来守荆州呢?
你也明白“吴国的灭亡是因为蜀国的灭亡”,但蜀国为什么会灭亡呢?
荆州之地,吴国即使拿下来对他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只要蜀国灭亡,即使坐拥荆州的吴国灭亡也只是早晚的事。吴蜀两家只有联合抗击曹魏方能自保甚至有机会击败它,而孙权却在蜀国关羽打得曹军望风而逃之时,不是出兵助其破曹以分得战果,反而背后捅了盟友一刀,致使关羽败亡,刘备怒而兴师伐吴,并且把刘备打得含恨兵败。这一切的举动并没有加强吴蜀联盟,反而极大的消弱了吴蜀双方共同抗曹的实力,即使拿回了荆州,对吴蜀联盟来说也只是内部分配的问题,对曹魏根本没有任何打击,反而相对地提高了曹魏相对了吴蜀两家实力对比。
鲁肃正是看到了这点,才几次化解了吴蜀两家的矛盾,制止了孙权急于拿回荆州的企图。
所以,鲁肃才是孙权手中真正的政治眼光的重臣。可惜,天不与寿,孙权又不听从其言,吴蜀两家最后失败则是必然。
鲁肃孙权没重用过么?
楼主所谈的赤壁战,第一个出来说战的是鲁肃,孙权不是听了他的么!
曹操重用司马!
司马在对抗诸葛的过程中,胜了几次?
关羽守荆州!
关羽的性格,诸葛提醒过刘备几次?
而孙权却在蜀国关羽打得曹军望风而逃之时,不是出兵助其破曹以分得战果!
关羽战襄阳是二十四年,而孙权于二十一年象曹操提出修好,誓重结婚,孙权伐关羽早是有想法的。
蜀灭了魏会和吴分天下,可能么?
关羽胜了,下个目标便是吴。
“吴国的灭亡是因为蜀国的灭亡”,但蜀国为什么会灭亡呢?
这个问题要问邓艾、姜维、刘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