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建文帝要的是活叔叔还是死朱棣?, “勿使朕有杀叔父之名”这句话何解?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8-22 15: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像黄齐方这类在重八活着的时候不敢死谏,重八一死就操纵幼帝完全按自己心思改造国策的,说他们忠心谁都不信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8-22 15: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4-8-21 18:33 发表

朱元璋对他的儿子都太好了,生那么多,个个都封王,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重八军政双优,数学、经济实在太差了而已

其实以开国的那点人也吃不穷这么大个国家——老朱在世也就封了25个宗室为王,可没想到这帮圈养起来的朱那么能生啊一个个

就这样燕王嫡系还要靠过继才把皇位传下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8-23 11: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还有所谓读书人种子

朱元璋反抗暴元的主力没这些读书人种子啥事情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8-24 11: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4-8-23 11:40 发表
李善长、刘基算是读书人吧

大明少了谁都照转,方孝孺死了,读书人种子就绝了?也没见咋样吗,还不是永乐盛世

李善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

论学识、论谋略、论影响、论门生,方孝孺和刘基、李善长、高启、宋濂辈哪个能比

这些人都不得善终,也没见说重八杀绝了天下读书人种子,方孝孺凭什么杀不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8-24 11: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4-8-20 15:14 发表
当年看这部书,大都是抱着自娱自乐的心态,但不知不觉中确实受到作者颇多影响,对作者的一些分析也就信以为真了。这是该书中一个典型例子。

一个大大的伏笔,后面还有很多精彩的后续。因为耿炳文和继任者李景隆不敢违背建文帝的意思,所以在战场上都不敢向朱老四下狠手,结果人家利用这道免死金牌干出了很多恶心事,自己却只能捏鼻子忍着……

当年明月用这样一种方式强烈地表现出一个妇人之仁的侄子和狡猾卑鄙的叔叔之间的鲜明对比。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恢复清醒,也认识到明月的一些不客观偏颇之处。除了为明朝所有皇帝文过饰非,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为了让故事好看,所以刻意的塑造了一些好玩的情节,其中有一条就是会时不时的当一些人是傻瓜。

“勿使朕有杀叔父之名”应该是出自《明实录》,明实录我没读过,不过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有记载:

QUOTE:
  九月,惠宗命大将军盛庸总率诸军北伐,副将军吴杰进兵定州,都督徐凯等屯沧州。十月,燕军破沧州,俘徐凯。十二月,燕军进入山东,至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盛庸与铁铉于东昌誓师励众,检阅精锐,准备背城一战。燕军屡胜轻敌,进至东昌,鼓噪前进,被盛庸军打得大败,张玉战死,燕王被围。朱能援军接应燕王突围,返回北平。盛庸军追击,杀伤燕兵甚众。惠宗出兵伐燕,屡次告诫诸将“勿使朕有杀叔父之名。”燕王数次处于危境,明军不敢置死,因而得以逃脱。

明月真是躺着中枪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4-8-24 11: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8-28 17: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4-8-25 09:13 发表
原来如此,我实在没时间和精力去查找史料,现成的倒是可以读一读。已经把标题改过来了,多谢赐教。

看来明月并不是完全臆测出的那些料,而是已经有人抢在前面了。当成故事来看的话,就只能理解为是建文那句的 ...

又不愿意读原文史料,又总觉得凡不合自己逻辑的“故事”都是前人臆测出的,我只能呵呵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9-10 16: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不让奔丧,无非是在当时的条件下防止内外勾连的一种措施——朱棣造反没依赖中央有人和他互通消息,而辛酉政变不过是肃顺这蠢货没有隔绝住——不能说不让奔丧是错误的应对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8: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