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明与窃明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3-26 08: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明属于较早的,正是明和新宋的成功才引发了前仆后继的穿越潮

当年最喜欢的三部:明、新宋、李富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3-26 08: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窃明是毒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3-26 16: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收到出版社的一个要求,那就是我需要为《窃明》这本小说加上注释。刚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我颇感意外,因为《窃明》是一本小说而不是一篇历史论文,而给小说加上注释似乎是个很离奇的要求。

  经磨铁文化公司转告,长征出版社曾专门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窃明》这本小说是不是把袁崇焕这个人物写拧了,而如果是的话,他们认为就不应该给《窃明》书号。听磨铁文化公司说情缘由后,我觉得出版社的要求是能理解的,我对他们的良苦用心也很赞赏。

  网上关于袁崇焕的争议,印象里从02年就开始了,记得当时提出质疑的人也认为袁崇焕仍然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不过是一个“有缺点”的汉民族的民族英雄。我还记得不少网友对这种质疑都很愤怒,为了维护袁崇焕完美无缺的形象和质疑者展开激烈的讨论,不过从那时起,我对质疑这种行为就持支持态度——因为我认为完美无缺的人很难想象,而一个英雄即使有缺点也无损于他的伟大。

  当我开始写《窃明》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袁崇焕的定位还是一个“有巨大缺陷的民族英雄”,这点最早的一批《窃明》读者也是亲眼目睹的。不过随着写作,我心目中对袁崇焕的这个定位也在不断变化——虽然我是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虽然我是在写一本小说,但我自以为对历史还是非常尊重的,所以更因为自身历史知识的欠缺而努力去阅读材料。到了《窃明》这本书接近完成的时候,我对其人的定位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虽然对袁崇焕的印象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心中对民族英雄的衡量标准始终不曾变化,我之所以认为袁崇焕不是英雄的原因,和我坚信岳飞、于谦、戚继光是英雄的原因是完全相同的。如同我在《窃明》网络版结尾时所说,很多人责备我的作品污蔑英雄,是因为和我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不同,而在本质上我们评判一个人是不是民族英雄的标准仍是相同的。

  出版社提出需要注释这个要求,正说明出版社和我的评判标准也是相同的。如果《窃明》是在信口雌黄,那他们会考虑中止合作;而如果我能拿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他们也认同把一个欺世盗名的人从神坛上拉下来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只是小说加注释终归有些不伦不类,因此我建议我在作品最后一本后附上一些考据文章,这个要求被出版社接受了,这种考据实际上也是一些志同道合者正在做的事情。

  这里所谓的“志同道合者”都是谁呢?

  指的是来自网络上的一批网友,和我一样他们也都是历史爱好者,和我一样对明末这段历史抱有疑惑和不解之处,而袁崇焕问题恰好就是正在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这我们会聚集在一起呢?

  因为以往质疑袁崇焕的多是驳论多于立论,而且质疑声中也有很多谬误,比如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朝君昏臣奸,毛帅既忠且勇,尚遭屠戮”这段话。这话被杜车别先生引用在他的考据文章里,而后又被我引用到《窃明》里,而在随后修改《窃明》的过程中,却发现这段话是网友“黑虎军魂曹化淳”编造的,后来他承认还有很多谬误也是他在和袁崇焕支持者论战时编出来的,比如“袁崇焕的女儿嫁给豪格”和“为袁崇焕守墓的人本名曹格格”也都是出于他手。

  这里我不得不向“黑虎军魂曹化淳”网友抱怨一声,这种不负责任的编造或许能在你发贴时带来一时的优势,但拿编造的东西去攻击历史人物毫无意义,而且会给别人带来很多困扰。比如袁崇焕女儿的问题我就曾经查资料到半夜,一个有人言之凿凿的东西却根本找不到出处根据,这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而“曹格格”这个谎言更是荒谬,而且莫名其妙,质疑“盗头守墓”传说的正确态度是让对方提供证据:祖先履历的历史文献、守墓三百年的历史佐证和头颅残骸的物理证据等等,如果传说的支持者提供不了任何证据就足以说明这只是一个故事。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0-3-26 16:2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09: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