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战襄阳正确与否?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0-30 13: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真的是一編好文,不過當中也有幾個問題。第一,有武器糧草、守城用具,且城高墙厚的是江陵,從后面曹操要曹仁領諸軍堅守其地可知守之重者江陵,襄陽只作爲支緩。當然,劉荊州一直發展襄阳,相信其地也可駐兵,但不會比得上江陵。

第二,琮左右人都有歸劉備者,其全城一心距皇叔于外是沒可能,反而内通者不少。話說琮左右之中一定有當時大員,不過也有會有后輩、微官可以在此類別。擧虛例,伊籍等也可以在“左右”中,但他們沒為劉琮做過值得載于史冊的事,陳壽自然不會每個左右都逐一列名了。而且作爲劉琮左右實在並非光彩事、也非重要事,史無明載並不奇怪。

不過平心而論,我也不能完全否定樓主的結論,因爲攻了襄陽后,劉軍一定要再取江陵才可確立防綫,繼而以水道連劉琦于江夏,結孫權于東邊,而且一切都要在曹操圍襄之前完成。計之成敗全看孫權以及江陵是應劉備而降、還是依堅城而拒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9 20: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5-13 13:43 发表
曹操非大军到襄阳, 而是轻军到襄阳时, 刘备已经离开襄阳有300里左右了. 而其时, 刘备的部队仅仅是日行十余里. 由这些已知的物理条件可以计算:
那么曹操轻军到襄阳的时间 = 300/15 - 1 = 19日.
曹大人轻军到襄阳也花了19

三國志載: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
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
辎重"表示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曹操"释辎重"是否就真的一點糧草都不帶不好說, 不過陳壽特別説明曹操是放下辎重急赴襄陽, 那在下也很難想象曹將軍的部隊用了19天才抵達目的地-- 襄陽的宴會都為曹大人準備好了, 他自己節食就算了, 可他的軍隊都等不及參加派對呢.
即使他們玩節食19日, 那你也該看看樓上"人中吕,鬼中羽"兄對你的"算术与物理知识"的點評, 興許會對閣下的算术有幫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0 16: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77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搞笑 ,我都不知道你和我说那些干吗,我前面提到的是:

三國志載: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
辎重"表示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曹操"释辎重"是否就真的一點糧草都不帶不好說, 不過陳壽特別説明曹操是放下辎重急赴襄陽, 那在下也很難想象曹將軍的部隊用了19天才抵達目的地-- 襄陽的宴會都為曹大人準備好了, 他自己節食就算了, 可他的軍隊都等不及參加派對呢.
即使他們玩節食19日, 那你也該看看樓上"人中吕,鬼中羽"兄對你的"算术与物理知识"的點評, 興許會對閣下的算术有幫助.


你却跟我说甚么你个人的理解是刘备过襄阳收了“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就已经众10W,日行十余里的说法。 大哥,我提到的是曹操释辎重的问题,你个人如何理解其他事情我没兴趣,你要讨论刘备啥时收人请跟"人中吕,鬼中羽"说,完全用不着在对我的回应内不着边际、没头没腦的提到。
本来不想说的,不过不说说我为啥让你看看"人中吕,鬼中羽"對你的"算术与物理知识"的點評,你又肯定说是我替某"人中吕,鬼中羽"说话。所以我直接说好了,我呢肯定与"人中吕,鬼中羽"对诸葛亮的看法有所不同,不过我同时不希望任何人会以为我和你是同一类人,所以要预早跟你劃清界线,你就用不着问我用不用的着这样做了,我来了论坛就看了很多帖子,发现很多本来是中立的人后来决心成为“亮黑”,还不是拜你害的?我要正常地跟有理性的人以事论事还须先跟拖“挺亮派”后腿的人做个了断。

回到史学的領域上,你往往就是随意"創作"历史,拿此题做例,你说刘备过襄阳就已经日行十余里的说法真的不知从何而来。在此点上面,"人中吕,鬼中羽"就作了正解:“比到当阳...日行十馀里"一句就解釋了事情,原文意为“譬如刘备军到当阳时就只有日行十馀里的速度"。
P.S: 我和"人中吕,鬼中羽"是两个人,你某鬼某鬼的叫,我不会分你指的是谁,都会来请教你。另,论及计算和物理、以及历史的常识,你叫我自己注意就可以,我可不敢苟同,那些东西谁也该注意,尤其是你,我之前是好心提你一下,让你自己了解问题-- 而那问题就是你的常识是不是真的比别人多。

[ 本帖最后由 鬼唱詩 于 2012-11-10 16: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1 11: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军既释辎重,那就肯定要节制食量了,我前帖就已说得清楚。而且我所说符合史书,你之所想却是錯读古书,看看你说禄山吧:

你说他“死前直至气绝,一直大骂不停呢”
厉害!胖嘟嘟的禄山自出娘胎就问候他妈了-- 直至气绝,犹大骂不停!你对古典章句的理解诸如此类,其他人老早投降了。

原文当然是说胖嘟嘟“到了临死犹大骂不息”,你就不要yy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1 12: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还不说是你自己yy? 诸葛不饿肚子? 你都没一点常识的。司马就问候过武侯有没饿着,史书都记了主将食多少了,你无知无识就少yy。
你说话内容空洞、徐了为别人扣帽子还会作啥?你就怨你自己没学问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1 12: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搞笑,断章取义是你吧?
我说你那句”禄山死前直至气绝,一直大骂不停“的理解就好比说禄山自出娘胎就问候他妈。我说的是你犯的是“诸如那样的错误“。其他人都明白我说啥吧,独独你没搞清,那我当然不能说你有”常人有的知识“了。
而且”死前“不包括出娘胎以来?第一次听!

另,我所举例说明三国时军粮是大问题,如前所说,曹操释辎重,就应该要节制食量,不然才是神迹,粮食不停从天上下来?还慢慢的拖19日才到襄 阳?大哥,你少yy 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1 13: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甚么“回避比至气绝”?182楼解过原文了,你奘着没看到?还是你yy别人回避你啊?要象你原句中“气绝”就真回避了
另,你做出的【死前】解释为啥和地球人不同呢,你要不要也解释一下【回避气绝】,省的之后又解释这解释哪的。

好了,回正题。释辎重后若真要用你所说的“19日”到达目的地当然是慢了,不管从哪到哪。史书也没明记曹操当时在哪,所以我肯定你所说的曹军用19日到襄阳全是你一人YY。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1 13: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大骂不息的意思是什么”你还问得出来?回农去吧,火星人。

看了你后面说的我就明白了,无知马原来得了強迫YY症,不YY不爽? 
我182楼原句为”禄山自出娘胎就问候他妈了-- 直至气绝,犹大骂不停“,我行文如此清楚你都可以理解为”只有打娘胎出来才算死前(你原话)“,服了,还说自己跟地球人理解没什么不同。。。

[ 本帖最后由 鬼唱詩 于 2012-11-11 13:3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1 14: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2-11-11 10:12 发表

不卖关子了,你既然对"比至XX"这个句式这么感兴趣,不妨看看这句:“ 禄山 怒甚,令缚於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絶,大駡不息。”这句话该理解成到了没气了,死绝了才大骂不息,还是死前直至气绝,一直大骂不停呢?

上面你原话,可见是你自己理解成(1)”到了没气了,死绝了才大骂不息“
(2)”死前直至气绝,一直大骂不停“

火星人,谁都知道哪句话是我说的、哪句话是你说的,每个人也看得到。你什么意思地球人也看得出来-- 明明就是你自己不停YY,不肯认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1-11 14: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死前是一个时间刻度”--注引《死亡笔记》?  哇,死神来了!
大哥,别撑了,这次又来发明什么刻度,真搞笑。你真要你那无比的YY去做研究,相信都拿不少发明奖了。
我的乐此不彼是建基于你身上,当然好玩了。

另,我原话在《 司马懿对抗诸葛亮的办法,其实是个算术问题》 第44楼,原句是:“我傾向于相信刘备经过襄阳等地域时不停有荆州人加入”根本和你说的不同,刘备很早有否经过过襄阳也不影响投奔事件发生,所以你也说错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6 15:2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0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