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新开一贴,与燕兄万兄切磋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新开一贴,与燕兄万兄切磋, 长安可下否?
不败东方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46918
注册
2005-8-27
#1
发表于 2005-8-27 07: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真是看不过眼了~
后面说魏廷如何无能,那诸葛亮也不会好过什么。政治方面诸葛亮是一流,论军事连陈寿后面也说了~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的最后下总评道:诸葛亮为相国,安抚百姓,倡导礼仪规范,裁减官员,尊崇制度,开诚心,布公道。做事尽忠而有益社会者,虽是仇人也必有奖赏;违犯法令而做事怠慢者,虽是亲人也一定处罚。承认错误,努力改过向善,虽是重罪,也会加以原谅;巧辩脱罪,变本加厉,虽是轻罪,也。必加以戮诛。善再小也必会受到奖赏,恶再小也必会遭到贬滴。处理行政工作以精练为主,重视事情的本质,要求事事确实,对虚构好表现者常公开责备c是以邦域之内,皆敬爱又热爱之,刑法和政令虽严峻却毫无怨恨者,以其用心公平面劝戒明确也。称得上是懂得治理之道的长才,即使管件和萧何,也比不上他。
诸葛亮虽然对兵法和军事学,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但实战方面的才气的确不是太高,
一生中败战多于胜战,除了早年自己当“配角”的当阳之役,几乎沦于溃败外,
其余的情况倒还尚能掌握得住,战败以后的损失均不大。不过,诸葛亮的确是策略规划长于战术应用,陈寿批评他应变技巧不足,是相当有道理的。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认为诸葛亮拥有大权,却不失节制,绝不跋扈欺上,代替皇帝行事,因此很少人会怀疑他有墓位自立的野心,的确做到“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在蜀中这种好摆龙门阵好拉关系的社会环境里,实在是不简单的事。
当然也有对他大权独揽深为疑虑的人,廖立、李严、张裔虽颇不服诸葛亮,却还相信其人格。
但有位叫作李递的官员,充分表现对诸葛亮的反感,常自作聪明的分析,诸葛亮这种权臣,功高震主,有天一定会和皇帝产生权力冲突。到时候不是篡位,便是身败名裂。诸葛亮听到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把李进视为自己的监察人,暗自警惕,不可有越分的表现。及诸葛亮死后,李锡仍不放松,他上疏后主表示:“‘诸葛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野心勃勃,又长年镇守边疆,臣常担心会发生g外。如今诸葛亮g死,刘氏政权从此得保,西戊也可以静息,全国大小应为之庆祝才对啊!”刘排和蜀汉大臣们正为诸葛亮的噩耗哀悼,见此疏文,自然大发脾气,认为李逸恶意低毁公忠体国的贤臣,立刻将他下狱治罪由于再也没有像诸葛亮这种会保护自己政敌的人替他求情,李遨;便被处以死刑。
诸葛亮生前为官清廉,清心寡欲,以身作则,力求改变东汉官员企图享乐、浮华淫逸的官场风气。他生活十分俭朴,井常以春秋楚相孙叔敖自比,从他在最后北伐前给刘禅的上疏中,公布自己的财产,便可看出这一代权臣、名相是如何的刻苦自持,以端正社会风气。
为了反对东汉以来厚养风气,诸葛亮途命将自己安葬于前线的定军山下,不必运回成都举行国葬,以免浪费铺张。他还明确表示,殡仪从简.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必有随葬器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能有此心胸,在人的最后阶段仍坚持原则,力行俭朴风气,实在难能可贵。诸葛亮相信治国必先治家,所以对自己的子侄要求至为严格。他到46岁才得于,所以早年便将兄长诸葛谨的次子诸葛乔过继自已名下。_诸葛亮北伐时,诸葛乔也跟随到前线,为加强其锻炼,诸葛亮特别安排他担任山区押解军粮的工作,相当辛苦。要冒风雨。又有跋涉崇山峻岭的危险。在写给诸葛控的书函中,诸葛亮特别提到这件事:“乔儿接道理是可以留在成都的,但现在诸将的第二代子弟.都在前线运送物资,大家应该同甘苦才对,所以我特别令他率领五百多名兵士,和众子弟们相同,担任运粮工作。”很不幸地,诸葛乔在街亭之役时,为保护粮袜安全,在撤兵过中,和敌人力战而死。
到了晚年,对自己的嫡子诸葛瞻,管教上仍非常严格,在给诸葛谨的书信中,提到:“闲儿现已八岁,聪慧可爱,但嫌早熟了些,恐怕成长过程中,会锻炼太少,而难成大器O”他希望以更多的要求和磨炼来教导成长中的孩子。诸葛亮学识广博,井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使自己的思想拘于一家之言,因此他强调治学要博取众家之长。不少后世儒家,认为诸葛亮“其事杂‘其法赅.其道混”,认为他的思路不纯,杂乱无不其实是门派之见而已。在《城子书》中诸葛亮明日表示自己治学和修心的想法:“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渴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失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强调修心在于尊欲。多学才能长才,要立有远大志向,不断要求自己,治学和修心才能真正成功,这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基本精神。
对于诸葛亮的忠也应该无可非而,这个贴如果相似之处其实转贴而已!
对于魏廷非常可惜,一代名将如此下场。
从六盘鏖兵到阵斩王双,在蜀汉后期将领里,不能不欣赏魏延的勇猛善战,
且魏能够善待卒伍,深得军心,在蜀国他完全称得上一个出色的军事家。
至于袭击长安的计划,魏延的奇袭确很有吸引力。
后世李渊等成功直取长安的攻击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
可惜可惜就是没有实行!你们都说了那么多我就不说了,其实说等于白说,说一百次也有人反驳。做人实际点好,没实行谁也不知道成不成功。
无可厚非他是一个没有大局观的人。这一点从他的死可以看得出来。在时人眼里杨仪魏延属于一个类型,就是“牧竖小人”(孙权语)。在蜀国他要是和杨仪相争,众人的支持度恐怕不相上下。但他在蜀军退兵的时候发动对杨仪的攻击,一下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不败东方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46918
注册
2005-8-27
#2
发表于 2005-8-28 16: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支持长安可下~
小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支持而已,匹夫之勇吧!
说实话军事当然是魏廷比诸葛亮好!
先说是第一次北伐魏国基本没防备,就如日本偷袭珍珠港。(有好多军事家分析如果当初日本不是退兵,美国损失更惨。)
说没有防备非常正确因为主将是夏侯懋,对他的历史看看就知道。
那么成功率?估计也有一半!
怪就怪魏廷是魏廷不是马谡吧!(唯一是长期在汉中的魏廷才会想出来。)基本说服不到诸葛亮!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错过了!
这张贴可以是精华了,实在太强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不败东方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46918
注册
2005-8-27
#3
发表于 2005-8-28 16: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列出三点魏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1 离间关中三王,使其互不相助。(你魏延能办得到?)
2 项羽东征田荣,无法抽身来打刘邦(你魏延做过什么?就是邓艾走阴平也有钟会在扯着姜维,把姜维主战的五万士卒牵制住在剑阁里,邓艾要打的完全是他目标里的那一块地方,其他地方难以援助。)
3 明修栈道以惑章甘(韩信才没魏延那么傻乎乎的直接偷袭)
我觉得青蓝说的非常有道理!
我想问那么诸葛亮又用什么道理北伐呢?
为什么不等到孙权攻魏才进行第一北伐呢?
那不就是打草惊蛇?
我只是想问诸葛亮六出的道理?为什么不学韩信准备好才发动攻势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9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5 17: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7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