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averick于2004-04-20, 21:24:12发表
原帖由tdlzxq于2004-04-20, 20:27:25发表
何晏曰:“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向使觽人皆豫知降之必死,则张虚卷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被坚执锐哉!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似山,归秦之觽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觽肯服,何城肯下乎?是为虽能裁四十万之命而适足以强天下之战,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坚诸侯之守,故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何者?设使赵觽复合,马服更生,则后日之战必非前日之对也,况今皆使天下为后日乎!其所以终不敢复加兵于邯郸者,非但忧平原君之补袒,患诸侯之捄至也,徒讳之而不言耳。若不悟而不讳,则毋所以远智也,可谓善战而拙胜。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秦王又亲自赐民爵于河内。夫以秦之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又何以称奇哉!若后之役戍不豫其论者,则秦觽多矣,降者可致也;必不可致者,本自当战杀,不当受降诈也。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
这段话主要是说杀人如麻造成的长远影响吧(楼主能不能说些自己的意见,看古人的话很累的)
但是这也要看情况阿,像长平这样的情况,诸位觉得是坑还是不坑呢?
坑杀40万,赵国一下子就没战斗力了,就如老虎拔掉了牙齿,任你鱼肉!否则呢?这么多的俘虏要消耗多少粮食,若干脆放了,他们卷土重来怎么办?
作为一个统帅,考虑的是如何战胜敌人,而非千秋万代的将来,何况对方是个个红了眼不要命的死对头!
我觉得白起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厚待俘虏是要在一定基础上的
这是我的看法
你说的对.这是你的看法.一个几千年后的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