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终于找到了!白鹤拳掌门VS太极拳掌门[1954决斗比武视频]
性别:男-离线 nijieppo
(大腹贾)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9
编号 46791
注册 2005-8-25


发表于 2007-12-13 18: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时间地点: 
1954年1月17日下午16点澳门新花园酒店

人物: 

吴公仪:北京人、吴家太极拳第三代掌门人,吴全佑之孙,吴鉴泉长子,自幼学习家传內家太极拳,在比武时已经有五十二岁。   
(又:吴公仪于一九六八年以七十一岁之龄去世)
陈克夫:祖籍为广东省臺山县六村人,出生于澳洲,幼时归国,入广州体育学校及培正分校, 曾学习洪拳、西方拳击、日本柔道,继而从学于白鹤派拳名家吴肇钟、邝本夫,深得精要,
武林中称「白鹤三夫」(另两夫为邝本夫、陆智夫)之一,抗战任职于香港国民大学,当体育及拳术教师,一九五二年创立白鹤健身学院于澳门。   
比武时年三十七岁。
(又:陈克夫比武之后致力弘扬中国国术,并将之推广至世界各地,澳洲、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
大马、意大利,甚至以色列,也开设分馆,可谓桃李满门。近年较低调,经常穿梭港澳及各国,现年八十六岁。)
3
大战之后之:
东南亚部分媒体称:此场比试让观众大失所望,二人的打法风格一点也没有其本门味道,宛如市井打斗。   
港澳报纸对战况出现截然不同的报道,较不客气者,甚至引用观众的“衰过西环“咕哩”(地痞)打架”來形容这场比赛。
不过也有报纸为两人每招每式引经据典的加以解释,並赞誉两人表現大师风范。
又:陈克夫比赛后声称使用的是直來直往的“罗汉拳”, 3wxMR^Jm7  
而吴公仪則引了拳經“动急則急应,动缓则缓随”来解释其攻势未尽未中即变招确实正宗“太极拳”法门……

事件:
吴陈比武  
起因:
A:陈克夫言:皆因一时之气也。吴公仪当年是响当当的人物,吴家太极拳第三代掌门人, ,  
曾受黄浦军校校长蒋介石聘请,出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又当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许多名流都跟其习太极拳。 <YS wAqU  
及后挟其名气来到香港,出入公众场合时,前呼后拥,气派十足,吴公仪说了一句「我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敌手」。 +z u*+3  
就是这句话,触动了陈克夫的神经,陈师傅认为:「你由北至南未逢敌手,我由南至北也未逢手」,自此之后争论不休, ! JkLvFo!  
继而在报章上笔战,双方各执一词,争持不下,一直持续了半年,渐渐形成香港文化界偏向支持吴公仪, `Q2NHd2  
而澳门文化界则偏向支持陈克夫,实际上港澳文化界正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了两人必须来一次比武,事件才能终结。 TH*aer1  
)e0&y~  
B:当年港澳以南拳为主,白鹤拳则为香港极有名气的外家拳派,历史较长,门徒众多, cF 70 u8  
掌门人为吴肇钟,弟子以陈克夫、陆智夫等最为突出。 <}En5xJg  
吴家太极却是北方门派,据说以柔可刚,可四两拨千斤,一时亦吸引不少学员,风头颇劲。 U^^K#R\]  
致令本地武人心有不甘。 /\ W:S'NN  
*I(',M1+  
过程: $ .CVP   
澳门知名人士何贤(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之父)主持调解, d-t23=  
希望这次比武化解武林恩怨,更转化为慈善活动,(将当日比赛门票收益全数拨充善举)。 :om.PqM|+%  
澳督史伯泰夫妇到场主持剪彩礼,武林及人士中有杨澄甫座下四大弟子之一,以铁指闻名的董英杰, +[^@+Ttm$  
鹰爪门宗师陈子正高足刘法孟,西洋拳高手李剑琴等到会。 W-CF|Q;xR  
比赛打了两个回合,但真正交锋时间加起来还没有2分钟。 o]7QS  
Vj94LC Z8  
结果: AN!-y+ +  
比武被判“双方不胜、不和、不负”。 Z4` VBf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2 01: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