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异哉所谓吕布天下无双者?, 吕布异闻录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7 22: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在韦孝宽的中国史猛将传中提到的在早期的三国评话中,吕布更是被张飞打得落荒而逃。信乎?信邪?

很遗憾这一战亦属子虚乌有,历史上并无记载,乃说书人之虚构。

QUOTE:
要知道在魏晋南北朝时的猛将皆以关,张比之,不管吕布的事,在晋书与南北史中以关,张比之的皆当世之一,二武将,有以下几人:北国无双杨大眼,南宋长城道济兄,单骑冲阵天下无敌萧摩柯,东方不败葵花宝典之大成者张耗,关公比之尚逊的薛安都以及左手青龙刀,右手丈八蛇矛打了一半又被人夺一矛的所谓“猛将兄”等等。

这正好说明吕布的武勇冠绝于世,天下无双,后世实在找不出什么人能与之媲美。而堪比关,张之流的人物甚众,比如以下几人:北国无双杨大眼,南宋长城道济兄,单骑冲阵天下无敌萧摩柯,东方不败葵花宝典之大成者张耗,关公比之尚逊的薛安都以及左手青龙刀,右手丈八蛇矛打了一半又被人夺一矛的所谓“猛将兄”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与吕布的情况类似,后世也几乎无人敢自比西楚霸王项羽。

QUOTE:
郭汜没有认为自己远非吕布对手,敢于于其正面冲突

郭汜这个白痴脑子严重进水,居然不怕死和“人中吕布”单挑,后果当然很严重:被矛刺中,惨败。

QUOTE:
二人正面冲突后吕布虽然获胜,可是也没能把郭汜怎么样

“汜后骑遂前救汜”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郭汜这个白痴很走运,有一帮反应极快并且肯为他拼命的部下,否则他还能活命?

QUOTE:
绍遣猛男三十人,辞别以送布

吕布的武勇举世闻名,袁绍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这三十名刺客应该都是袁绍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吕布此时避其锋芒,暂时退却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另外,吕布毕竟是马上将,若与这三十名武功高强的刺客贴身肉搏恐怕得很费些周折,远不如在战马上交锋施展得开。后来“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刺杀的意图被识破后,真刀真枪就根本没人敢上了。另外还得提一下:这时号称河北四名将的颜、文、张、高都躲哪去了?他们可是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喔。

可见,吕奉先不愧是“有虢虎之勇”的“飞将”,不愧是“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其武勇冠绝于世,非关,张之流可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7 23: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这么说起来好象当孙策不存在吗~~~

霸王孙策而已,当然无法与项羽比肩。对了,还有水浒里的霸王周通,应该和孙策是同一档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8 21: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凭什么?南北朝没人可比?你在开什么玩笑?

凭什么?就凭一句“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足矣!关,张有何德何能,竟敢与温侯相提并论?关羽?不就是靠碰巧走狗屎运、偷袭成功刺杀了当时所谓的“河北第一庭柱”颜良而有些虚名吗?典型的竖子成名!可是包括颜良在内的所谓河北四名将在吕温侯面前又表现如何呢?“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简直就是被吓破了胆,怕得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个个缩起头来当乌龟,装孙子,根本就是徒有虚名/浪得虚名/名不副实!此外,关老二最大的能耐我看也就是闲着没事的时候YY人家秦宜禄如花似玉的老婆了。张飞?我承认他笔下的美女很有可能比吕温侯画的要好看,但若论单挑功夫,他差远了。

QUOTE:
那个在长安与郭单挑都打不死郭的。。。

“汜后骑遂前救汜”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了。郭汜这个白痴很走运,有一帮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并且肯为他卖命的部下把命悬一线的他给救了,否则他焉能活命?吕布在这次单挑中是无可争议的胜利者!另外举个相似的例子:

“斯时史文恭出马,横杀过来,宋江阵上秦明要夺头功,飞奔坐下马来迎。二骑相交, 军器并举。约斗二十余合,秦明力怯,望本阵便走。史文恭奋勇赶来,神枪到处, 秦明后腿股上早着,倒撞下马来。吕方、郭盛、马麟、邓飞,四将齐出,死命来救。虽然救得秦明,军兵折了一阵;收回败军,离寨十里驻扎。”

按你的逻辑,那个史文恭连身负枪伤、已经跌得半死的秦明都解决不了,还有啥鸟用?秦明能保住小命完全是因为他的同僚手脚快,敢拼死命相救

QUOTE:
。。。还有什么武力敢跟西楚霸王项羽相提?

吕布不能跟西楚霸王项羽相提,他孙策孙伯符就能???在袁绍精挑细选出来的三十名刺客面前,吕布能毫发无损。可孙策呢?三个小喽罗就能把他送去见了阎王。如此看来孙策真是不辱“小霸王”之威名,甚至可以和西楚霸王项羽比肩了。  

一句话,吕温侯武功盖世无敌,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8 23: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无耻第一招,借问偷袭,狗屎运,从何而来?绍诸将莫能挡者您老人家眼里不瞧一瞧就飞狗屎运了?

为何是偷袭?这个问题以前有人专门回贴驳过你了,你不服拉倒,我懒得和你纠缠。只提一点:正所谓“擒贼先擒王”。主将颜良被关老二碰巧偷袭得手刺杀后,袁绍大军立时群龙无首,军心大乱,指挥系统崩溃,胜负便彻底定了。这时的关老二便趁机在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乱军里左冲右突威风一了把,即所谓的“诸将莫能挡者”。

QUOTE:
张飞一人断水拒桥,用你的描写手法,包连曹操,夏侯兄弟,徐晃,张辽,许诸,张合,乐进,李典,于禁五千人皆破胆而逃。你个鸟吕布拖着几百号兄弟也就落慌而逃,不敢停留,张飞就站桥上一句“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就把曹操良将吓了个遍,你那吕布数百人都比不过一个张飞,有鸟用。

曹军不敢靠近,是因为桥断了,要过河还得重新架桥。而且对面有敌军严阵以待,在不知虚实的情况下,谁会去白白送死啊?另外知道“布取下邳,张飞败走”一说吗?”知道什么是“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吗?张飞那么能吼是吧,此刻为啥不干脆对吕布大吼两声,把这个鸟吕布吓得拖着几百号兄弟落慌而逃,不敢停留?为啥反而自己还逃得象个丧家之犬似的?你个鸟鸡巴张飞就算是把嗓门喊破了对吕布也不管用!

QUOTE:
他的脸皮跟你差不多厚了。

关老二整天闲着没事就知道YY人家秦宜禄如花似玉的老婆,没想到结果还是让曹操抢了先手,闹得竹蓝打水一场空。张飞得空了就琢磨如何MM的写真画,甚至还迫不及待地强行霸占幼女为妻。可见关,张的脸皮也薄不到那里去。

一句话,吕温侯乃武功盖世的一代枭雄,而关,张一辈子只配当供人驱使的爪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8 23: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有种你姓吕的就去郭诸将莫能挡啊笨。关老二做到了,吕布做不到就是个鸟。

郭汜当时只是被刺伤,还有半条命在,所以诸将才肯冒死相救。而颜良死都死了,还有哪个傻瓜会去舍命像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8 23: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三姓家奴尔~~~纵然武功盖世,也无济于事~

曾经是三姓家奴,但后来则是一代枭雄,封建割据者。为何白手起家的刘备最后能成功?因为他是N姓家奴,奉先远不如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9 01: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而吕布有虓虎之勇

吕布的盖世武功无可争议,你不承认,你嫉妒,那是你自己的事,但也正好暴露了你的酸葡萄心理。

QUOTE:
陈寿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的确有高祖之风。他和刘邦一路货色,够奸猾,脸皮够厚,一代奸雄曹操尚且不如,何况是吕布?

QUOTE:
似吕布这样的也叫枭雄,真是糟蹋了枭雄这两个字

吕布就是枭雄。正因为吕布是一个不甘心居于人下的枭雄,留在身边会很不安全,所以奸雄曹操才下决心杀他。反观关老二之流,充其量不过是任人使唤的爪牙罢了,可以随便放心使用,所以投降曹操后才没有被杀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9 03: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连断桥据水都能说成桥断了

据水断桥:拆除桥梁,据守河岸。呵呵,的确是桥被毁掉了,效果和桥断了一样。

QUOTE:
桥只能从张飞面前搭????[QUOTE]

那谁又规定了人只能从张飞面前过???

[QUOTE]哼哼,自然,吕布偷袭徐州的时候倒是你大肆炫耀的时候了。前面关羽没偷袭都要整出偷袭来,这回倒对一个偷袭的卑鄙无耻流氓三姓家奴奉爹必斩的垃圾在这叫嚣?

关,张不是号称万人敌吗?关老二不是号称能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这般容易吗?张老三不是只靠大喝一声就能退曹军无数吗?既然有那么大本事,为什么不直接到人中吕布面前摆摆谱,怪叫两声看看啊?徐州被吕布抢走了,有本事就自己去夺回来啊,结果居然是灰溜溜地投靠了国贼曹阿瞒,天下闻名的刘,关,张此刻全都改姓曹了,让人大跌眼镜。还是那一句话:关,张要真有胆量的话就该到吕布跟前去现,老在那些名不副实的低能武将和小兵喽罗面前逞能算个屌啊。

QUOTE:
人家关羽通过正常途径向上级申请,哪跟你那鸟布转干阴事。

呵呵,整天琢磨人家有夫之妇还不懂得羞耻吗?还偏要把这种肮脏龌龊的想法公之于众,还特别向曹老爹做了汇报。如此恬不知耻可谓空前绝后了。怪不得曹瞒后来没杀关老二,原来两人长期沟通后发现都有共同的爱好,就是专搞有老公的女人。。。

QUOTE:
这回倒对一个偷袭的卑鄙无耻流氓三姓家奴奉爹必斩的垃圾在这叫嚣?

董卓国贼,该杀。丁原不能知人善任,埋没人才,亦该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9 14: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断水为重围是“拆除”河岸????

断桥非断水。断桥据水:拆除桥梁,据守河岸。此乃正解。你非得说脏废(别问我这是什么读音)是自己一个人在独木桥上瞎晃悠,我也没办法。因为你脑子有病,病得无可救药。

QUOTE:
张飞据水断桥,先主逐能得免。当然是历史规定的,难道是你规定的?

废话!桥没了,而且对面有敌军严阵以待,在不知虚实的情况下,曹军要过河当然得费些周章,大耳奸贼就趁机脚底抹油溜了。“逐能得免”,历史就是这样规定的。

QUOTE:
没粮没兵,三个人夺回徐州那吕布简直就是一驼屎了,你既然如是说,吕鸟怎么不在曹操面前现,又跑来玩偷袭呀?两字:垃圾。

笑话!关愚,脏废不是号称盖世无双的万人敌吗?两人合起来再加上个大耳奸贼的战斗力应该能敌过数万人吧。而在你眼中吕鸟之流不过是些垃圾菜鸟玩意外加一驼屎罢了。这么说来夺回徐州应当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可实际情况呢?“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於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呵呵,糗大了吧。吕布只派一个高顺就能痛扁刘、关、脏,就算国贼曹阿瞒发来救兵也没用,究竟谁是垃圾一目了然!这么逊的关、脏居然还有颜面和吕布比武力???天大的笑话。吕布再怎么输,无论是输给谁也绝不会输给你的鸟毛关、脏!

QUOTE:
比你那驴布(别问我这是什么读音)装女人跑路,又专门砍爹的畜生好多了。

“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呵呵,这明摆是吕布自家内乱, 趁吕布抱着MM睡觉的时候才侥幸得手。此战跟关、脏鸟瓜葛的没有,用之去评论吕布武力比关、脏如何逊色, 乞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也?呵呵,吕布有本事和MM同床共枕,而你的鸟毛关愚关老二呢?只能成天凭空幻想着别人的老婆聊以自慰

专门砍爹的畜生???丁原姓吕吗?董卓姓吕吗?有本事你把吕布杀亲爹的的证据给找来啊。董卓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吕布杀他乃是大义灭亲。丁原不但不能知人善任、鼠目寸光,而且辱没、打压人才,此等小人死了活该。

QUOTE:
而吕布杀对他大为亲待的丁原,杀誓为父子,对他甚爱信之的董卓,品格高下,一目了然啊~

“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呵呵,这就是董卓如何爱信吕布的明证了。因为小小的不满意,企图用手戟杀布,布靠手脚快才保住了性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enosmil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6394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11-19 15: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转贴:

QUOTE:
                                                               关老二其人、其事、其德行     

     关羽其人,在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忠义和勇猛、不近女色的化身,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讲义气江湖人士奉为神的人,甚至在香港和其他华人地区被警察供在警局以求关二爷保佑。奇怪的是竟然黑社会分子和江湖道会也把关二爷奉为保护神,倘若警匪双方发生冲突,我真不知道关二爷会保佑那一个,若不按法律按道义上来说,正常情况下好象是应该保佑讲义气和忠勇的一方的,不管他是黑的还是白的。那就是说不管黑白道上那一方的人,平时做人一定要讲义气和道义,不然出起事来关二爷是不会保佑你的,这样说来,这也不失为一个保证官方公务员廉洁的好方法,也可使黑道上人盗亦有道一点。

  闲话到此为止,开始说正题。关羽是不是一定就是一个象《三国演义》上说的那样,是一个很讲义气和道德高尚、不好女色的标准好汉呢?我看不一定,难说得很。

  我们来看看史书上是怎么说的。

  关羽是个杀人犯,这一点是大家都没有疑问的。在老家杀了人,呆不下去了,所以才逃出来流窜各地,最后投靠了刘备。先不论他是为什么杀人,总之是目无王法杀了人,这估计是黑社会和江湖道会把他奉为保护神的原因之一(1)。

  在跟随了当时还不是官,只是个有了一笔意外之财而纠合人马的社会团伙势力头目的刘备以后(2),便被刘备引为保镖,整天跟在他的身边,直到刘备背叛了在紧要关头帮了他并收容了他的曹操偷取了徐州后,才做了个下邳太守的官(3)。

  曹操在官渡决战之前,决意要先灭掉卧榻之侧的刘备势力,便亲自东征,一举击溃了刘备,刘备弃家小而投靠了袁绍。在这一战中,关羽及刘备的家小为曹操所擒,关羽向曹操投降,曹操待关羽极好,封为偏将军(4)。其中并无任何资料记载,那怕是一点点可以证明关羽是象《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为了保护刘备的家小和曹操约法三章后才投降的,到是有可能因曹操的大军压境而投降。照此说来,他那英勇不怕死的名声便似乎有了问题,因为他除了这一次向曹操投降外,后来再也没有碰上有人招降他的,所以不得而知他到底怕不怕死,但是看他在下邳时的投降的举动,似乎不可以说他不怕死。

  到了官渡之战的开始阶段,关羽仗其勇力在万军中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名将颜良,曹操又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后来袁绍派遣刘备率小股人马骚扰许下,关羽亡归刘备。按正常的说法是关羽不忘刘备的知遇之恩,又感曹操待遇之厚,所以先斩颜良而报曹操,而后复归刘备,这种不忘旧恩的做法据说曹操也很赞赏,所以非但没有派追兵追杀,还回绝了手下的追杀提议,因此历史上并没有《三国演义》里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发生(5)。

  疑问又来了,关羽是真的象他说的:“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那样吗?我看不一定,我们来看看他弃曹奔刘时的大背景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官渡之战,袁、曹兵力和后勤补给对比悬殊,袁绍十余万人马对曹操的约三万人,在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之后,曹操“……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6)。可见在解了白马之围后,不但官渡战场形势不利于曹操,而且粮草供给也已严重不足,所以很多人暗中与袁绍有往来,企图在曹操失败以后留个后路。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曾缴获了大量的曹操军中将领及许昌官员和袁绍的暗中来往书信,曹操焚之而不问(7),说道:“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8)

  除了战场形势不利,曹操的后方也受到了来自江东的另一大军事势力孙策的威胁,“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9)。

  在这样的形势下,关羽复投刘备,是不是一定就是仅仅因为刘备的“厚恩”,才“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便又一次叛变呢?我觉得难说得很,因为前次在下邳关羽就因为曹操大兵压境投降过了一次,这次在虽然官渡之战的开始阶段斩了颜良,成了曹营名将,但是曹操此后的情形实在是不乐观得很,兵力、粮草悬殊,再加上还有来自后方孙策的威胁,一般按常识而言,十有八九是输定了,也正因为曹操有这么多不利的因素却打赢了这场看来必败的仗,官渡之战才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四大经典战役之一。不过在这时候如果关羽去投奔兵力占了绝对优势的袁绍阵营的故主刘备,倘使袁绍一旦胜利,那是不是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呢?估计是一定可以的。那他为什么不直接投靠袁绍呢?看看前面,关羽杀了颜良,一举解了白马之围,导致袁绍的计划失败,同时也使袁绍军的士气受到了打击,“良、丑皆绍名将也……悉禽,绍军大震”(10),以袁绍的为人,若马上去投靠恐怕是没什么好脸色给的,所以应该还是先去老主人刘备那里稳妥一点,而且理由是“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面子上好看得紧,只是可惜,这番话是在发生了一件事情以后才说的。

  刘备在被吕布夺了徐州后,前去投靠曾派大将夏侯敦来增援自己的曹操,后来曹操给了一部分兵给刘备,自己亲率大军与刘备进攻徐州,当时吕布敌不住曹军的攻势,便派了一个叫秦宜禄的人去袁术那里讨援兵,那知道那个秦宜禄被袁术看中,强行让他娶了汉王朝的宗室女子,他的妻子杜氏当时留在下邳。关羽在围城的时候就请求曹操说,那秦宜禄帮吕布讨救兵,作为对他的惩罚,大军破城以后希望将他的妻子杜氏赐给自己,曹操便答应了。那知道后来城要破的时候关羽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曹操说起这件事,曹操就起了疑心,怀疑那杜氏是个绝色佳人。于是在破城以后,曹操先将杜氏带来自己看看,一看之下,果然是个绝代佳人,便立时居为己有,关羽对曹操这样的横刀夺爱之举当然是会很不高兴,心怀不满的,同时又对自己前面欺骗曹操说是因为秦宜禄帮吕布讨救兵,所以作为对他的惩罚,便将他的妻子杜氏赐给自己,其实是因为自己垂涎杜氏绝色的想法被曹操识破而很不安。(11)

  后来那个秦宜禄也投降了曹操,曹操封其为铚长,杜氏在曹操处诞下一子,居说是秦宜禄的骨肉,遂姓秦名朗,曹操对他是很喜欢的,曾说:“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12),因为秦朗在曹操处是和曹丕和曹叡一起长大的,所以后来富贵一时,还差点受明帝托孤(13)。由此看来曹操是很喜欢杜氏的,爱屋及乌,连秦宜禄的儿子也沾了光。

  不过照这样说来,那杜氏在城被围的时候已经是个大腹便便的孕妇了,关羽和曹操居然都为之着迷,而且能令一惯有爱才之名的曹操不惜反悔食言,还是对关羽这样一个万人敌的勇将毁诺,可见那杜氏美貌实在是非同小可,必定是个万人迷的绝代佳人。

  想来对这样的一个梦中情人被曹操横刀夺爱了去,关羽自然是耿耿于怀的。对他那几个极要好的象兄弟一样的人估计也说过的,所以后来张飞便在曹操再次进攻徐州不敌撤退的时候,想带上秦宜禄走,毕竟他是那个秦朗的亲爹,说不定以后有用,那知道那个窝囊废居然半路又想回去,结果被张飞一矛捅死了事(14)。张飞当时劝他走时说话的大意是:人抢了你老婆,你居然还替他当官,怎地没有用到如此啊?这句话用来说关羽也是颇为合适的,曹操抢了他的梦中情人,心中必是窝气得很。

  综合以上的情况来看,关羽不好女色显然是个无稽之谈,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居然还对一个大腹便便的美貌孕妇念念不忘,以致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主帅曹操提起要将她居为己有,当然便是个极其标准的好色之徒了。只是却偏又为一个自幼便好声色犬马、生性风流不羁的曹操识破他的欺骗伎俩,斜刺里夺了他朝思暮想的梦中情人去,自然又是怕又是恨,再加在官渡之时,曹操一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要输的,在那时仗自己斩颜良的名气去投靠明显势力庞大的袁绍,自然是最佳的选择,说不定曹操烧掉的那些书信里就有关羽给袁绍和刘备的信。可那知道这样博取义名的结果反而是害了自己的一条性命,在走麦城时孙权便认为他:“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15)”拒绝了手下的招降的建议,一刀杀了。倘若前面的假设是真的,那也可算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了。
  (1)《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2)《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3)《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
  (4)《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先主走青州。”
  (5)《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
  (6)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8)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9)见《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10)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1)《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秦)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12)《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朗随母氏畜于公宫,太祖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曰: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
  (13)《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朗游遨诸侯间,历武、文之世而无尤也。及明帝即位,授以内官,为骁骑将军、给事中,每车驾出入,朗常随从。时明帝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朗终不能有所谏止,又未尝进一善人,帝亦以是亲爱;每顾问之,多呼其小字阿稣,数加赏赐,为起大第于京城中。四方虽知朗无能为益,犹以附近至尊,多赂遗之,富均公侯。”“……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韂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默,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于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
  (14)《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宜禄归降,以为铚长。及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过谓宜禄曰:‘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禄从之数里,悔欲还,飞杀之。”
  (15)见《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呵呵,还是孙权聪明,对此等好色奸佞之徒不除之的话后必为害。孙权宰关老二是宰对了,真正是大快人心也!!!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6: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7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