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放走关羽是否明智?, 曹操放走关羽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性别:男-离线 冷月魂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9
编号 46028
注册 2005-8-19


发表于 2006-3-4 07: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ICQ 状态
曹操放走关羽是否明智?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义薄云天,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不惜投降曹操。
然而,一生奸险的曹操为了关羽竟然不断用金钱和美女去拉拢。
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依然毫无打动,更做出惊天地的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一时佳话。【虽然杀的都是无名将军】
那究竟曹操放走关羽是否一个明智之举呢?
我们试从自身背景,性格和外来因素三方面分析。


关羽自结识刘备桃园三结义后,一直跟随在旁,从不离开。
而刘备攻打袁术之时亦命关羽同行,信任有加,而在曹操兵临城下之时,关羽亦是镇守下邳的大将。
刘备第一大将兼军师,在当时的关羽是当之无愧。
而刘备在投靠曹操之时,曹操在众官之前炫耀比献帝更厉害之时,关羽亦有想出手的表现,只因刘备阻止而已。
可见,关羽对曹操并没什么好感,而杀曹操亦是出于义愤填膺。
在性格方面,关羽是一位重情义,重信义的人,刘关张结义之时曾说:『不教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教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番说话不是每一人都有胆量道出,特别是古代的封建社会---言出必行。

而关羽投降曹操的关键在于那三条盟约:
一:关羽是投降于汉朝,而不是投降曹操成为私人部曲。
二:要保护好刘备的两位妻子。
三:只要打听到刘备的消息后,不论在何地、何时,立即离开。
而曹操的响应是:
一:曹操认为投降汉朝亦即是投降在他之下,他已经控制献帝,这不是问题。
二:曹操更加觉得不是问题,在古时将军遇害大多数都是祸不及儿女的,陈宫正是一个好例子。
三:曹操认为这一个比较有问题,如果当得知刘备在那的时候就立即离开,那跟没投降没什么分别。
  而张辽即打算以物质来打动关羽。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把关羽和曹操的性格看得一清二楚。
关羽提出第一条是因为他忠于刘备,忠臣不仕二主,只有投降汉朝才不算异主。
而第二条更加把关羽对刘备的忠诚显现无遗,在失败投降之制亦为刘备的妻子打算。【可能曹操出名好色】
而第三条是把关羽对刘备的忠诚推到天上,证明关羽为人忠义,记挂义兄弟。【这个正是现在黑社会和警察都拜关公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亦可看出曹操的为人。
第一条的回复证明了曹操已经控制汉朝,而且更立心取而代之,所以他的野心是无限大,很难满足。
第二条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能显现曹操的为人有点违背封建社会的特色,如张?反叛的原因一样,占人妻室。
而且亦可说明曹操在当代可以做出一些违背封建社会的特色的事,如用人唯才,不管出身等。
第三条的回复是证明曹操爱惜贤士,不管用什么的代价而要争取得来,亦可显视其好胜心态。

而曹操在当时是继袁绍后第一大势力,领土西至长安、东至下邳、南至宛城、北至濮阳,实力可与袁绍一争日月之长短。
文有鬼才郭嘉、智囊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刘晔、钟繇、满宠等人,皆为一时英杰。
武有虎痴许褚、大将张辽、乐进、于禁、除晃、李典,宗室武将曹仁、曹洪、曹真、夏候渊、夏侯淳......等,不详了,皆为领兵才将。
而在很早之前,即十八路诸侯齐攻董卓之时,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时候,曹操已经对这位万一敌有招揽之意。
加上当时曹操手上无大将当敌,亦无谋士献计,关羽对曹操这位雄心壮志的英杰来说正是一位可遇不可求的良将,岂容放过的心态。

而曹操本身起家并不好象袁绍那样,什么四世三公等,全都是白手起家,而且亦经过不少错败,洛阳追董卓、濮阳遇吕布、宛城战张繍等。
绝对不像袁绍一样无惊无险,令到曹操本身的性格更加小心,每件事亲力亲为,对有能力者更是唯才是用。
同时,曹操是三国出色的政治、文学兼军事家,『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更是名震天下,而这说话亦证明其不会做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
而他的疑心病亦是他的性格所致而使其失去不少良才,如杨修、荀攸、荀彧等。


小结:关羽的性格高傲,傲上而敬下,对人有情有义,特别是对自己赏识、友好和敬重的人。为人不贪小恩小利,有恩必报。
   敬重义兄弟,人生目标是报答兄弟知遇之恩,兄在其在,兄亡人亡。
   曹操的性格多疑,用人唯才,不记恩仇,忌人才锋芒太露,为人贪图利益,任何事都以利益为先。
   占领数州之地,兵马粮草不欠,文武官过百,壮志雄心以求统一天下,等待时机跟袁绍决一死战。

为何一个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之人会放走万人敌关羽?
曹操在白马之战后,理应需要大将抗衡袁绍,何解还会放走关羽?

外来因素:

袁绍的失败:
曹操和袁绍自小结伴长大,曹操对袁绍的为人和性格都相当熟识,他知道袁绍内忧外刚等,正好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
曹操知道袁绍不能用人,而且阵内百官争权,儿子争位。
而官员们为了权利,不惜以任何方法阻止其它人立功而被受重用的可能性。
如果刘备能够立功,则有机会使他们地位不保。
而以刘备的能耐亦心知如此,曹操明白以刘备的能力必离袁绍。
而事实亦是如此,刘关张会合后即赴汝南。

曹操的远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亦没有永远的朋友,一切都是因利益而决定的。
曹操经过多场战争、事情后心明这个道理,知道每件事都必须留有一手。
他跟刘备煮酒一事和日后刘备的背叛亦明白刘备为一雄杰。
如果能对刘备其下的大将有恩义的话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加上关羽去意已定,礼貌地送走比硬住头皮去留更好。
既为鸡肋,何不弃之?
以关羽重情义的性格,日后战场上可能是一件美事。

曹操的真心:
虽然在曹操的性格和行为上看不过他有什么好的德行,但在此我认为他是真心放走关羽。
曹操不仅地用金钱各美女去打动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般都不能打动一个人。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价值,而他不能相信关羽是没有价值一般,或许已被关羽的忠义打动。
而曹操亦明知留不了他,亦只好随他而去。
我认为曹操是敬佩关羽的为人而放关羽走。

曹操之心计:
在放走关羽之事中,曹操既然已决心放去,而关羽亦走意已决,何不在此事件中找多些好处呢?
以关羽当时的名声,温酒斩华雄、攻打袁术、死守下邳、斩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等,已成为当时一等一大将,可说名震天下。
虽说曹操不时有杀臣下的行为【这是后话】,如杨修、荀攸、荀彧等,但行事都是秘密和小心,而且日后所引起的问题亦是非常细。
但如果杀的是关羽,一个名望这样高的大将,而且更是由刘备投靠过来,为曹操解白马之围的人。
如果这样不明不白把他杀去的话,后果可能很大。
而且曹操是敬佩关羽的为人【为人始终如一】,杀去的话亦有点矛盾的说。
加上此举有助增加自我名声,更能使各地贤才来投。


总结:曹操放走关羽此举虽然有不少坏处,如:
   
   关羽走后跟自势力为敌
   跟袁绍对战少了一名大将
   增强刘备力量

但总而言之,放比起杀或困更为妙,益处比坏处多。
亦正合乎曹操的为人--利益决定一切。
但我们亦应看曹操可能是真心放走刘备的。

最后,曹操放走关羽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冷月魂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9
编号 46028
注册 2005-8-19


发表于 2006-3-4 14: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ICQ 状态
岑平先生寫了一篇有關關羽放走曹操的,大家可去看看
http://www.chistory.org/cgi-bin/topic.cgi?...pic=158&show=50


关羽放曹,从三国来看纯属个人感情因素.怎么谈明智
那請先生先了解曹操的性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冷月魂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9
编号 46028
注册 2005-8-19


发表于 2006-3-4 14: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ICQ 状态
回馬岱兄
可別忘了曹操對劉備的評價
在煮酒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冷月魂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9
编号 46028
注册 2005-8-19


发表于 2006-3-8 10: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ICQ 状态
劉備在曹操其下之時,關羽亦有意殺曹呀~

回馬兄:曹操放走劉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冷月魂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9
编号 46028
注册 2005-8-19


发表于 2006-3-9 04: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ICQ 状态
呵呵,是劉備瞞過了曹操,而非曹操放走劉備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冷月魂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9
编号 46028
注册 2005-8-19


发表于 2006-3-15 08: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ICQ 状态


QUOTE:
原帖由wang14于2006-03-11, 15:06:55发表

QUOTE:
原帖由冷月魂于2006-03-04, 7:40:32发表

曹操不仅地用金钱各美女去打动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般都不能打动一个人。

楼主这里有误 不是  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而是   上马提襟  害怕关羽上马时,踩马蹬踩到衣襟上而被绊倒,故此提起衣襟,简称上马提襟, 后人就传成了  上马提金

    下马相迎  关羽来到曹操府前,曹操要亲自来迎接关羽,表示尊重和喜爱,简称下马相迎,后人传成了  下马提银

所以,这里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不是说曹操用金钱去打动他,而是用行动来感化关羽,再说,关老爷也不是缺钱的人,不会要求曹操上马了给一锭金子,下马了给一锭银子的

小弟記得是在毛版的三國演義內寫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0 07: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