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henq2005 于 2013-3-22 17:10 发表
回复 #535 常来看看 的帖子
您讲的很好,我也明白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带着脚链跳舞的难度,目前的改进同只是小修小补 不是重启炉灶,这里加3条,
一、军师上手带2万兵的设定有些影响平衡性,试问智谋89的郝昭和91的姜维能有多大区别,莫非一个天生只能草根一个生来是富二代?另外就是造成玩家常常对着AI那几个军师一阵猛挖,何况张昭之流的庙堂人物本来就不是带兵将才。建议除个别人外(如诸葛、陈宫),其他人取消这一设定。
二、改变目前的规则,改为如战斗中消灭对手部队,只有一定的几率俘获武将,武力越高俘获可能越低,防止各势力知名武将在相互攻打过程中英年早逝。甚至可以参考san11加一个“突路”的特技:部队被消灭该武将永不被俘获(如廖化)。另外灭国君主如不投降只有斩首一条路,从保护优秀武将出发,建议增加释放选项。
三、一城市造反后其他部队撤退到周边城市,太守成了孤家寡人,撑死带2万兵,生存能力极差,往往一两个回合就被灭国。建议稍作改变,造反时该城其余武将根据忠诚度设定投靠哪一方。
四、san5中有一个很不好的设定是年龄,有的武将培养了好多年,用着舒服,谁知上个月还攻城夺寨,下个月突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翘翘(自然死亡),让人着实不爽,玩性大减(没有你我该怎么办,伍思凯......),建议在武将老年增加一些疾病的设置,多少给玩家提个醒,方便及早做好填补空白的准备。
五、将训练和士气设为动态值,如一段时间不训练,不作战,训练和士气下降(把武将智力作为一个参考参数,智力越高下降越少),在战场上击退敌军或是战役胜利,则士气上升。
六、多增加一些武将,特别是后期出场人物,san5原版设定300人太少,后期各势力普遍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当然这件事罗老可以在第二阶段完成,现在不急。
1.跟我观点相同,不能只是因为智力政治高,一上来就等于是个大将军呀。打算军师跟将军名号一样分官职等级,需要跟提拔将军一样有空位以及足够资信度(但不考虑勇名)才能提拔。
其中,丞相/大司马需要资信度3带兵20000,太尉/司徒/司空需要资信度2带兵18000,4个军师将军需要资信度1带兵16000。普通军师如果不做任命,则职务显示为“军师祭酒”,可带兵12000。还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等最高级官职,需要称帝后才能任命。
2.打算降低战斗中俘虏武将的概率。至于灭国君主后只有斩首,我觉得原版的设定也有道理,像曹操刘备这些知名君主,太容易投降后变成别人部下,在史实模式下感觉很怪。虚构模式就无所谓了。
3.原版的造反有点鸡肋,打算增强其实际意义,具体方案未定。
4.从真实性角度,武将病死或战死都属正常,只不过我也理解挺多玩家确实不喜欢受到莫名挫折,想改成武将不死的玩家不少。如果战争随机性增加(比如天气因素援军延误),导致玩家经常铩羽而归,不知道是不是很多玩家也输得不服气。想到可以增加”医疗"(华佗特技)或者"禳星",一定概率成功后可以延寿一纪,提前提示病重也可以考虑,包括给一些擅长夜观天象的(谯周,几个仙人等)一些预言本领,如果提前预言到了敌方守城大将暴亡,说不定还能发动突袭呢。
5.原版的训练士气变动规律我也不满意。士气应该是个活跃变动因素,训练也不是随便训几把就到100的。
6.这个需要有人做数据整理工作了,现在那个剧本编辑器应该就可以吧。还有增加很多没有被三国志5收录的知名武将(麹义等),网上好像有人整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