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嘉靖本似乎更接近原本,但在下认为毛本从文艺上要优于嘉靖本,因此对楼主的观点颇多异议.
例如:
嘉靖本三国演义:
往南屏山。离大寨只十余里,两路来杀孔明。于路正
迎着东南风起。
毛本改为:
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
我以为这里"于路"二字已经足够说明有一段距离,至于是十余里,二十里,三十里,读者不关心,也就没有必要留.分"两路来杀",就两个带兵将领,难道能分三路?
嘉靖本三国演义:
当日,徐盛、丁奉飞奔坛前。丁奉马军先到,
毛本改为:
丁奉马军先到,
当日二字纯属废话,如果一日不能到,孔明早跑了,还用追么?另外前面已经说了是谁去追,这里又提,个人以为重复.
还有周郎观敌,身边是"谋士"还是"众将"的问题,"谋士"当然更符合实际,但是一个"谋"字,虽然突出了周郎是一个统帅,却弱化了周瑜本身的"谋"智谋之士身边怎么还有谋士?什么时候听说诸葛和司马身边还有谋士?.毛本改成众将,虽然不太符合实际,却显得周瑜一枝独秀.至于实际不实际的,三国是小说,不是史书,大处都能杜撰,小处有些脱楔又有何妨?
类似的还有很多,毛本的改动更多的是为了简练语言,加强或减弱对人物的突出,对比嘉靖本语言简练精当很多,单就文笔角度个人以为要强于嘉靖本.建议楼主还是从较大部分的内容差别上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妥当.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06-11-2 18:4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