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北方进攻南方的优势?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15-5-19 13: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北打南是简单的说法,其实更更详细一点,应该是“地形条件复杂的地方,打平原这种地形较简单的地方更容易”。复杂地形包括高山、森林、丛林、高原、地广人稀的草原、江河沼泽等,其中江河沼泽比较特殊,因为江河上不能住人,所以这一复杂地形其实是位于两岸的国家所共有的,你过不来的同时我也过不去,而其他地形则为单方优势地形。

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而外敌一般是位于东北森林、正北和西北草原、西南高原、南方丛林等地。

但是由于西南高原、南方丛林生活条件太差,特别是不利于大军团作战,所以长期以来这些地方只能小大小闹,不能对平原地区的国家形成重大威胁(吐蕃也是将势力扩展到西北草原后才对唐朝形成的威胁),所以这些地方就被无视了。而北方、西北等地对中原平原,主要就是一个高打低的关系,所以就被简化为“高打低较容易,或者说北打南较容易”。

为什么地形条件复杂的地方对平原地区有战斗优势呢(也就是所谓的高打低容易)?有的人幻想在双方交战的战场上,高的一方骑着马呼啸而下,于是得出了结论,其实这是错误的,高打低并非总能在战场上占据高点,事实上通常是防御方才能占据战场的高点,因为防御方具备时间优势,可以先行占据较好的地形,即便是攻城也是防御方在上进攻方在下。所以说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从地形复杂的地方攻击地形简单的地方,具备的优势在于战略优势。比如从山上(或者树林中、丛林中等)可以轻松的探视山下的排兵布阵,而山下想打探情报就难很多,因此山上的人就可以轻松的采取更多的战术,山下的就非常被动,为了抵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进攻,需要布置更多的兵力。而山上的人又占据主动权,即便打不过你,他就像一头野狼一般时刻关注着山下,一旦发现漏洞就可能下来咬一口,长此以往山下的人即便有经济优势也拖不起,只能慢慢被蚕食,这时候南方人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坚壁清野逐步撤退。而更可怕的是,南方人主动撤退后留下的荒地也是一种“复杂”地形,因为荒地类似草原,适合北方人埋伏、突击。

南方人从平原进入山区,即便能够在初期打败北方人的防守部队,也不得不面临着各种危险,因为所有的山沟中都可能有敌人的埋伏,要想安全进军就只能一步一步的缓慢前进,但是时间通常不在南方人这一边,因为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北方人充分的准备好下一波军力而抵消掉南方人初期的胜利优势,而南方人不得不面临着补给运输的难题。

这只是最简单的战略优势,事实上北方人还有其他更多优势。比如生活条件差带来的性格和体格优势,比如马带来的优势,比如地广人稀带来的优势。人们通常会说人多富裕的地方生产力发达,这是对于经济的优势,但是在战争中人多就意味着目标大、易攻难守(历史上的大城市一旦前方关隘丢了几乎都是被轻易夺取的)、难以转移等缺点,而地广人稀的地方则几乎利于不败之地,因为他打不过你就跑了,过几年生了孩子继续和你打,总有一天能打赢你。

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地形复杂的地方大战即便一时失败了,也能依凭地理进行防守,伺机反攻,而南方由于地形较为简单,所以通常一次打败之后就被灭国,就算没有被灭国,那些被夺取的城池也很难夺回(除非能一举打败城市背后复杂地形的军队)。

再看看历史,秦朝能统一就是因为占据了关中,右边是崤关和函谷关,它只需要关起门来先彻底解决自己西方的蛮族威胁,就可以牢牢的守住自己的“复杂地形优势”。最初秦人是打不过晋人的,晋人不但生产力更发达,而且军事科技也更加发达,但是由于晋国的地形没有秦国那么有利,所以最终没有耗过秦国,被自己耗死了。战国时东方诸国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秦国把门一关不和你玩了,等东方出现破绽再打过来,这就是战略优势。

霸王伐秦,主要战斗是在东方,而秦军在这里不但没有优势,反而是当地的反秦武装优势更大。巨鹿之战后秦国如果咬牙关门坚守,其实不见得没有机会,但是秦国被赵高搞空了,而且地主当久了就害怕战争,早没有了当初那股山上民族的勇气,于是秦人直接投降了。

刘邦能打败项羽,虽然主要功劳是外交搞得好,但是刘邦在濉水之战60万大军全军覆没后能稳住阵脚,就是因为占据西方地理优势。而项羽虽然百战百胜,但是后方太容易被偷袭,于是终于没有能耗过刘邦,如果两人的位置反过来,刘邦就算有张仪复生苏秦再世的外交之才也只能徒呼奈何了,这就是时人讥讽项羽不王关中而王彭城的目光短浅的原因。

刘秀是因为周边军阀实在是太弱智了,没有一个真正的具备战略眼光的对手,就不必说了。

三国时期之所以能天下三分,就是因为蜀国和吴国分别占据了地理优势,所以即便北方人比南方人强大十倍,也无法短期统一。

隋朝(北周)是胡人在北方相互攻伐之后的胜利者,其后进行南征,只要一度过长江,失去了这一复杂地形的依靠,南方就崩溃了。

唐朝是秦朝的翻版,都是占据关中稳住西北蛮族后对其他国家进行逐个击破。

宋朝(后周)类似隋朝,都是北方混战的优胜者进行南征,比较轻松的统一了南方。但是面对北方则处处被动,即便是一个冢中枯骨的北汉都打得异常艰难,燕云十六州更是一直无法夺回。
而整个宋朝,北方人换了3个朝代,宋人虽然每次都参与夺权,但是每次都没有能够分到一杯羹,反而被反噬,就是因为北方有地理优势,即便放宋人进去了很难站住脚,而对方则可以很快站住脚甚至反攻。

朱元璋确实是南方统一北方,先是在南方混战,优胜者进行北伐。但是可惜的是朱元璋只是夺取了中原,并没有真正消灭蒙古人。蒙古人在虽然当了几十年地主,但是野性还在,逃回北方后明朝依然拿他没有什么办法。明朝的地图虽然画得很大,但是北方人的威胁一直没有解除,反而发生了土木堡之变。终明朝一朝都是在和北方人战斗,天子守国门固然是有骨气,但是久战不胜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终于北京人被占据甘肃高地的李自成偷袭灭亡。

女真人被打回原型后缩回东北森林继续过野蛮人的生活,终于再次崛起,面对的是已经被西北高原民族耗了两百年的明朝,皇太极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战略优势发挥到极致的过程,他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对明朝进行蚕食,让明朝在丢地和破产这两个痛苦的决定之间来回挣扎,最后不得不一退再退,放弃了山海关以北的所有地区。清军曾经借道蒙古绕过明军防线直接袭击北京,这就是因为他们占据了地理优势,让明军即便花费了十倍的军力也防不胜防。相反的是明军难以直接攻击清军的首脑,因为东北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满清变成了无人荒地,明军去后很难立足,后勤不通,而且容易被偷袭和切断后路,最重要的是即便真的能打到沈阳去,满清朝廷也可以随时搬迁,北伐军在无法端掉敌人首脑的情况下如果后路被断就只能溃败。

[ 本帖最后由 luke19821001 于 2015-5-19 13:36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02: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0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