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郭文 于 2014-4-10 22:43 发表
平心而论,朱苏进虽然有硬伤,但是如果把他的剧本降低到戏说剧情来看,也无伤大雅(比如《让子弹飞》);但是他非要打着“二月河”以及“史实”、“史诗”等幌子,那观众就肯定不会放他过门。
打史实的幌子也不是朱苏进的错。
中国目前的电视剧制作体系当中,编剧是最没有发言权的,本子卖完钱就走人,剩下的宣传工作、历史顾问、艺术指导、台词的改动、人物的增减制作方全都是另起班底另行打造。知名编剧还好,至少片头字幕里能出现自己的名字;小编剧只能把本子卖给知名编剧,挂上人家的名字再上市。首播宣传时制作方还有可能请编剧去电视台坐一坐,但这里你该说什么话,该怎么说,完全要与剧组的宣传方向合拍,而不能表达你自己真正的思想。
说穿了,你们骂朱苏进,至少证明你们记住了他,这是编剧这一缺乏关怀的角色在娱乐界的一种胜利。
[ 本帖最后由 白云苍狗 于 2014-11-30 09: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