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讨论一下,孔明真的有错吗?
性别:男-离线 gsyzj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2
编号 44358
注册 2005-7-2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6-8 17: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作为刘备集团的第一军师(这样说大家没意见吧),他的错误多很得,
首先他看错了两个人:魏延和马谡,没有争议吧
其次,他不能阻止刘备东伐孙权,他认为刘备发动对东吴的战争是错误的(究竟是不是错误,有待商榷),但不能阻止,如果刘备这次军事行动确实无人能阻止,倒也罢了,而当刘备军走后,老诸说了一句:若法孝直(法正)在,必能阻止主上东行。既然有人能阻止,为什么不是他呢?
第三,对荆州的问题,他(荆州问题,刘备一向听他的)没有处理好,最后导致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关羽败走麦城并身亡,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又败北,大批忠肝义胆的将领战死等;
第四,蜀国内部一直存在着地方叛乱(《三国志》里面有记载),内部问题解决得不好,矛盾重重,国力在内烘中慢慢消耗,他可是蜀国在职的丞相啊!
等等

[ 本帖最后由 gsyzj 于 2006-6-8 17: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gsyzj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2
编号 44358
注册 2005-7-2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6-12 08: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pear 于 2006-6-9 14:03 发表
人无完人

你和我的看法不同,也并不是说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首先,老诸认为魏延骁勇,其实要论骁勇,魏延是不如张飞的(这个我想没有争议吧),但刘备在任命汉中太守时,不用张飞而用了魏延,如果魏延只是骁勇,凭张飞的骁勇和与刘备的关系,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了。而且从魏延在就职时说的一翻话来看,也说明他其实还是很有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的。而且就刘备来看,魏延对蜀国也是忠心耿耿的,这才是刘备之所以任用魏延镇守汉中的主要原因吧。《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不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如果说老诸对魏延没有偏见,魏延为什么要叹恨已才用之不尽呢?

其次说说杨仪;杨仪这人也不咋地,从老诸死后知道,他因为被封的职务不满意,“于是怨墳形于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而且杨仪还对着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可见他在那个时候反叛的心都有了,就这样一人,老诸还在病因时,“密与长史杨仪等人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而反观魏延,《三国志.魏延传》并没有提及魏延要谋反,《魏略》也记载魏延并无反意,而老诸却处处防着魏延,而把重任交给杨仪,说明老诸有用人失察之责啊,还能说老诸能魏延没有偏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gsyzj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2
编号 44358
注册 2005-7-2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6-12 08: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荆州问题,并不是仅仅是任命谁作荆州军团长的问题,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于荆州,蜀吴两方都认为其应该属于自己的,可以说如果蜀与吴不能和平解决荆州问题,那么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必然的,只有通过战争的胜利还决定荆州的去向,而蜀吴两国的战争又是诸葛亮所不想见到的,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就说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赿,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一旦蜀吴发生战争,对两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好事,而他自己早年提出的战略计划也要落空。因此要避两国之间的战争,只有和平解决荆州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这才是重要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gsyzj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2
编号 44358
注册 2005-7-2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6-13 06: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也许是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20: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