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如此细致地接近过一条河
站在平皋的岸边
那正是村民所说的河床
“长久的沉睡
只为等待一场酣畅的春潮”
但现在 静寂的江面平整而缓慢
听不到一丝水声
甚至连水的流向也很难分清
偶尔 只有那么一两阵风
挟带着大寒遗下的少许末节
刮出圈圈漪纹
是的 冬天已走到尽头
在我目光所及的水域
一条水蛇正吃力地扭动着身子
游向河沿
在没有蛙声的静寂里
它也许是最寂寞的
而此时 我看见一只燕子
刚好从青石色的天空掠过
估计snowelk兄觉得第三、四段是败笔的原因在于作者主观意向太明显,有强加的东西。
但我的看法不同。
第一、二段其实更适合写成散文,尤其是第二段开头四句,像散文的分行排列,
我的感觉是诗意不够,就是太“空”。
偏爱三四段的原因,起初是因为能把水蛇也写得可爱,很新鲜,
其次是觉得三四段的“质”与古诗不同,有一种现代诗叛逆的味道。
说得不合适的地方,甘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