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数南明诸政权, 本文修改稿已发表,为天骄本月发表的第二篇文章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2-5 1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数南明诸政权

在清兵攻入北京,顺治军临天下之后,在南方曾相继出现几个残明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明朝在崇祯自缢后尚且有很强的实力,可为什么连偏安的局面都没能维持呢?
一,福王朱由崧,神宗孙,南明弘光帝,谥号孝简皇帝 ,庙号明安宗(公元1644年6月至公元1645年6月)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攻破洛阳,福恭王朱常洵被杀。北京沦陷后,朱由崧逃往南京,被凤阳总督马士英会同江北四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用尽各种手段,不顾多数大臣的强烈反对,强行拥立了昏庸无能的福王,号监国,后称帝,年号弘光。福王本是一个只知享乐的典型的公子哥,曾自撰槛联"万事无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他即位伊始就大肆选美,而朝政又为热衷全力的马士英,阮大铖所把持,将主战的正直大臣,如史可法排挤出朝廷.这一切都标志着这个江南小朝廷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可能担当起中兴的重任。
     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在多铎统帅下攻破扬州,史可法,黄得功捐躯,很快兵临南京,之后多铎和平接受南京,勋贵保国公朱国弼、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允爵、焦梦熊等,文臣王铎、蔡奕琛、李沾、钱谦益等30余人,出迎于郊,高举舆图册籍,冒雨跪在泥泞的道路两边。这些从前满口终义的可耻之臣终于都做了亡国奴.冯梦龙因此在《中兴实录》中发出了这样的追问:“举天下科甲,千百之众,而殉难才二十人,其可怪也。” 那个朱由崧逃到安徽芜湖被俘,被清军押赴北京处死。

     就这样第一个,也是最有可能(拥有淮河下游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掌握着五十万大军)中兴大明的政权在一帮宵小的内讧和主降的破坏下消散了.
二,潞王朱常淓数日监国( 公元1645年6月)  
     潞王几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他比较贤明,当初史可法等人曾想拥立他,但被马士英抢先一步.南京被攻破后,在杭州监国,这只是在<明史.张国维传>提过一笔"南都覆逾月,潞王监国于杭州,不数日出降"他出降的唯一条件是----勿伤黎民.
三,鲁王朱以海太祖十世孙,监国(公元1645年8月至公元1655年)
     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可是由于该政权同与它同时存在的隆武政权互相攻伐,不能一致抗清,而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其内斗的结果就是---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鲁王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在国家倾覆之时尚且不能团结一致,灭亡岂不必然?
      
四,唐王朱聿键,太祖九世孙,南明隆武帝,谥号襄帝(公元1645年8月至公元1646年10月)
    崇祯九年,朱聿键率军倡义勤王,却被勒令回国,废为庶人,幽之凤阳,改封其弟朱聿镆为唐王。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陷南阳,朱聿镆遇害。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福王朱由崧立于南京,释放了朱聿键。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京被清军攻破,朱聿键行至杭州,南安伯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等人拥立他为监国,立政权于福州,年号隆武。这个政权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可是掌握大权的郑芝龙却因为有大片土地而不愿打仗,一味推延.顺治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向清军请降,撤兵到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朱聿键出逃往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于福州,隆武政权灭亡。
   唐王算是一位较为清明的藩王,刚即位就下诏亲征,可是为郑芝龙所挟制,终于难有作为, 这个政权也是因为内部的不统一,大臣的无民族气节而失败的.
五,唐王朱聿粤,朱聿键之弟,南明绍武帝(公元1646年2月)
    唐王政权覆灭后,其弟朱聿粤被拥立于广州,这个仅存在了四十一天的短命政权却一直和同在广东的桂王政权相互火并,结果被清军轻易击破.这又是一个因内讧而导致的悲剧.
六,韩王朱本铉,南明定武帝( 公元1646年8月至公元1664年)  
    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原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推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定武。韩王政权依因为农民军的支持,先后活动于两湖、广西、四川一带,与清兵相抗衡。公元1663年,农民军进攻四川巫山时被清军战败,郝永忠被俘杀。第二年,朱本铉死。(其人到底存不存在,仍有争议。顾诚《南明史》倾向为以讹传讹之虚构人物,以 查继佐之《罪惟录 》启其开端)
    这个政权坚持战斗达十八年之久,还是因为----屏弃前嫌,走向联合.
七,桂王朱由榔,南明永历帝,谥号匡帝或出帝,庙号昭宗(公元1646年12月至公元1662年1月)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衡州,桂端王朱常瀛逃往广西,顺治二年,薨于苍梧。其子永明郡王朱由榔继位,顺治三年(1646),于肇庆号监国,年号永历。在南明诸多政权中这个政权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顺,大西的农民军残部的加入.尤其是在顺治九年,曾经屡败清军,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抗清大业出现大好局面,可是随着孙可望挑起内战,攻击李定国,在他被李定国击败后投降清军,清军趁虚而入,永历政权被迫流亡.顺治十六年朱由榔被缅甸人俘虏,顺治十七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抵达中缅边境,缅人交出朱由榔,第二年(1661年)朱由榔死于云南昆明,子嗣皆降。
    永历政权兴于团结,而败于不团结,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八,靖江王 朱亨歅,监国
   朱亨歅为人仁厚,力主抗清,得到瞿式耜的拥戴监国,顺治七年(1650)孔有德再次率清军攻破桂林门户严关,桂林守军闻风而逃。朱亨歅与瞿式耜、张同敞都不愿出逃,遂被清军俘虏。不久,瞿式耜、张同敞被孔有德杀害于叠彩山风洞前,朱亨歅则被缢死于西门外民房中.
九,淮王朱常清,南明东武帝(公元1648)
   唐王死后,在1848年春由郑成功在南澳拥立其为监国。同年桂王政权成立,使节至,郑成功奉为正朔,淮王取消监国及年号。
十,明威宗太子(王之明),在安宗出降后也确实监过国(他发过一个文告,当然我对他的实际身份十分怀疑),
十一,宁靖王朱术桂,太祖九世孙辽王的后裔
   1645年,福王政权封宁靖王,曾在郑成功、郑鸿逵军中监军,1664年到达台湾,“督兵屯田,休养生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攻台,宁靖王见大势已去,遂将5个妃子(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召到身边诀别:“孤不德,颠沛海外,冀保余年,以见先帝先王于地下。今大势已去,孤死有日,若辈幼艾,可自计也。”5位妃子节烈不让须眉,声泪俱下,表示“王生俱生,王死俱死”。遂先冠笄被服,同缢于堂。时间是同年六月二十六日。宁靖王见状,悲痛欲绝,提笔在墙上写下了一封遗书:“自壬午流寇陷荆州,携家南下,甲申避难闽海,总为几茎头发,保全遗体……今已四十余年,六十有六岁。时逢大难,全发冠而死,不负高皇,不负父母,生事毕矣,无愧无怍。”日,宁靖王将家中全部财物分送给邻居,然后穿上大明宁靖王的朝服,将宁靖王的印绶交给降清的郑克塽,再面向祖国大陆河山遥拜列祖列宗。有决命诗---艰辛避海外,总为数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后自缢.
      南明诸王殉节者惟有宁靖王一人而已!史称宁靖王"仪容雄伟,美须弘声,善书法,喜佩剑,沈潜寡言,勇而无骄,将帅士兵咸尊之."然而郑氏却未立其为帝,足见其割据建国之野心.


      总结南明失败的原因,最致命的就是----不一致,为图私利而不顾大局,我们不该引以为戒吗?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6-3 14:0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中庸 2007-6-3 15:41 +100 好帖奖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2-7 10: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er1970于2006-02-05, 12:15:01发表
楼主还漏了几位啊:
1\明威宗太子(传,又名王之明),在安宗出降后监国.
2\绍武天子(即监国唐王,绍宗弟),他的事情比较多.
3\传说中的定武天子(韩王).
4\宁靖王,他的自杀标志明社稷的灭亡.
5\延平王(三代),昭宗殉国后的执政者.

朋友看一下,这样就比较完全了吧?所谓"明威宗太子(传,又名王之明)"估计是子虚乌有,还有郑家三代也就不算了吧,谢谢朋友帮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2-7 11: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er1970于2006-02-07, 10:57:47发表
老兄果然用功,钦佩之极!
现在研究这个冷门的真不多了.钦佩钦佩!!!

有一点关于"正名"的观点请老兄指正:
1\既然是南明,就应当"名随主人",正式称明朝帝号,所以"三王"正式的名号应该放在前面.即安宗简皇帝\绍宗襄皇帝\昭宗匡皇帝.
2\既然潞王收入此中,则明威宗太子(王之明),在安宗出降后也确实监过国(他发过一个文告,当然我对他的实际身份十分怀疑),应当收入.
3\监国鲁王是被绍宗\昭宗承认并立的,所以位置应最高,仅次于三位皇帝,称"监国鲁王"比较合适.
4\绍武天子(监国唐王)援"兄终弟及"义即位,虽然不被认为皇帝,但是帝位应保留,可称"绍武天子(监国唐王)".
5\定武天子(韩王)有认为有的,有认为没有的.如果有,则明显应保留帝位,可称"定武天子(韩王)".
6\延平三王是昭宗殉国后明朝的最高执政者,明朝衣冠尚存,他们仍奉永历年号,所以应当列入.但其姓名应写为"朱成功\朱锦(经)\朱克爽(此字没有)".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社稷\君构成一个国家的统治象征.明社稷以延平幼王投降后的第二天宁靖王殉国而结束的,所以应列出他,他的殉国,才标志明朝的灭亡.

先说一下,老兄为什么称"明威宗"而不言"思宗"?感觉崇祯的庙号还是这个正规一点的.
我认为南明的政权缺少必要的合法性,许多资料甚至把他们的年号叫"伪号"的,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同"某王政权"的说法,至于那个自称"明之王"的王之明多半是假的.不过我还是加上了
对于台湾,也许郑成功还勉强可以算是南明的执政者,可到了郑经可就是彻底的割据政权了,以后发文再论郑家四代人~~真的各具特色~
谢谢老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2-9 09: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er1970于2006-02-08, 9:01:10发表
是的,淮王我虽然知道,但具体事迹不清楚.楼主老兄能否说的尽量详细一些?
我只知道宁靖王和淮王曾经在一起,同在延平军中,而且淮王似乎监过军,但是好象以后宁靖王的位置在淮王之上.是否因为辈分的原因?二字王应该是不如一字王的.
要不我说楼主老兄渊博吗......(好象淮王的时间错了,肯定是楼主打字失误,再是靖江王的事情好象有出入,但手边无书,不敢胡说......)

千万别这么说,小弟消受不起~~  
我说的靖江王应该并不是 宁靖王吧,我再把他加上去
以下这个是连战他爷爷关于他的记载------
祖国宝岛《台湾通史》(中)
第122节:  宁靖王列传

连横曰:西人有言,中国人无冒险进取之心。呜呼,如思齐者,岂非非常不羁之士哉?成则王而败则寇,固犹不失为男子。若夫芝龙以一游侠少年,崛起而至通侯,亦足豪矣。而末节不彰,稽首再拜于异族之马下,抑足羞焉!始如脱兔,终如处女,人之度量何自反也?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宁靖王列传

宁靖王,名术桂,字天球,别号一元子,明太祖九世孙辽王后也。始授辅国将军。崇祯十五年,寇破荆州,术桂偕惠王及宗室避湖中。十七年,北京破,帝殉社稷,福王立南京,改元宏光。术桂与兄长阳王入朝,晋镇国将军,令随长阳守宁海。翌年夏,浙西复亡,长阳率眷入闽。时邓遵谦从绍兴迎鲁王监国,未知长阳存没,乃以术桂袭封。既而郑芝龙保闽,尊唐王为帝,改元隆武,术桂奉表贺,帝亦如监国封。嗣闻其兄尚在,已袭封辽王,乃具疏请以长阳之号让兄子,不许,改封宁靖王。仍依监国,督方国安军。五月,清军渡钱塘,术桂奔宁海,乘海舶出石浦。监国亦自海门来会,同至舟山。十一月,郑彩率舟师迎,偕监国南下。岁暮抵厦门,而帝已陷汀州,芝龙亦降清去矣。

当是时,芝龙之子成功师安平,进泊鼓浪屿,势颇振。郑鸿逵亦迎淮王于军,请术桂监其师,遂会成功,伐泉州,不克而还。鸿逵载淮王至南澳,术桂从焉。先是粤东故将李成栋奉桂王之子即位肇庆,改元永历。术桂入揭阳,帝令居鸿逵军中。二年春,复命兼督成功师。四年冬,粤事又溃。越年春,与鸿逵旋闽,取金门。是时成功已开府思明,礼待避乱宗室,术桂遂居两岛,成功待以王礼。

十八年春三月,经奉术桂渡台,筑宫西定坊,供岁禄。术桂见台湾初辟,土壤肥美,就万年县竹沪垦田数十甲,岁入颇丰,有余则赐诸佃。已而元妃罗氏薨,葬焉。术桂状貌魁伟,美须眉,善文学,书尤瘦劲,承天庙宇匾额多所题,至今宝之。三十二年,闻降将施琅请伐台,郑氏诸将无设备,辄暗自痛哭。

三十七年夏六月,清军破澎湖,克塽议降。术桂自以天潢贵胄,义不可辱,召姬妾而告曰:"孤不德,颠沛海外,冀保余年,以见先帝先王于地下。今大事已去,孤死有日,若辈幼艾,可自计也。"皆泣对曰:"殿下既能全节,妾等宁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请先驱狐狸于地下。"遂冠笄被服,同缢于室,是月二十有六日也。于是术桂大书于壁曰:"自壬午流寇陷荆州,携家南下,甲申避乱闽海,总为几茎头发,保全遗体,远潜外国。今已四十余年,六十有六岁。时逢大难,全发冠裳而死,不负高皇,不负父母。生事毕矣,无愧无怍。"次日,冠裳束带,佩印绶,以宁靖王印交克塽,再拜天地、列祖、列宗之灵,招耆旧从容饮别。附近老幼皆入拜,各以家财赠之。又书绝命词曰:"艰辛避海外,总为数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遂自缢死,侍宦二人亦从死。台人哀之曰:"王孙与北地争烈矣。"自是明朔遂亡。越十日,葬于竹沪,与元妃合,不封不树。而姬妾别葬于承天郊外桂子山,台人称为五妃墓。五妃者,袁氏、王氏、荷姑、梅姑、秀姐也。术桂无子,以益王之后俨■为嗣,方七岁。清人入台,迁于河南杞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2-9 11: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有一个很快捷的方法啊~~上网搜索啊~~
不过关于这两个人的记载并不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6-1 19: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数南明诸政权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宣告了明朝作为一个全国性王朝的最终覆灭。此后在南方忠于明朝的各种势力又相继建立起一些残明政权,历史上将它们统称为"南明"。我择其要者,简介于下。



  一,福王朱由崧,神宗孙,南明弘光帝,谥号孝简皇帝 ,庙号安宗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攻破洛阳,福恭王朱常洵被杀。北京沦陷后,朱由崧逃往南京,被凤阳总督马士英会同江北四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用尽各种手段,不顾多数大臣的强烈反对,强行拥立了昏庸无能的福王,号监国,后称帝,年号弘光。福王本是一个只知享乐的典型的公子哥,曾自撰槛联"万事无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他即位伊始就大肆选美,而朝政又为热衷全力的马士英,阮大铖所把持,将主战的正直大臣,如史可法排挤出朝廷.这一切都标志着这个江南小朝廷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可能担当起中兴的重任。


  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在多铎统帅下攻破扬州,史可法,黄得功捐躯,很快兵临南京,之后多铎兵不血刃的进入南京,勋贵保国公朱国弼、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允爵、焦梦熊等,文臣王铎、蔡奕琛、李沾、钱谦益等30余人,出迎于郊,高举舆图册籍,冒雨跪在泥泞的道路两边。这些从前满口终义的可耻之臣终于都做了亡国奴.冯梦龙因此在《中兴实录》中发出了这样的追问:“举天下科甲,千百之众,而殉难才二十人,其可怪也。” 那个朱由崧逃到安徽芜湖被俘,被清军押赴北京处死。
  
            二,明思宗太子(王之明)



    顺治二年(1645)五月十日,清军大举南下,弘光帝逃到了太平府。南京市民冲入监狱放出被弘光帝囚禁的"冒牌太子",并拥其登上皇位。只可惜五天之后,清军即进入南京城。后王之明被清军处死。



             三,潞王朱常淓,神宗侄,监国


  潞王几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他比较贤明,当初史可法等人曾想拥立他,但被马士英抢先一步.南京被攻破后,在杭州监国,事实证明潞王并不比福王贤明多少,他监国之后非但不能拿出高明的复国策略,甚至还积极准备降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十四日,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潞王被俘,于次年被处死。这不过是南明的一个小插曲,只在<明史.张国维传>提过一笔"南都覆逾月,潞王监国于杭州,不数日出降"而已。



  四,鲁王朱以海,太祖十世孙,监国



         顺治二年(1645年)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可是由于该政权同与它同时存在的隆武政权互相攻伐,不能一致抗清,而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其内斗的结果就是---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阮大铖等降清。鲁王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清总督陈锦等率兵攻舟山。九月初二城陷,朱以海逃至厦门投靠郑成功。次年三月,取消监国称号。



  五,唐王朱聿键,太祖九世孙,谥襄帝


  崇祯九年(1636年),朱聿键率军倡义勤王,却被勒令回国,废为庶人,幽之凤阳,改封其弟朱聿镆为唐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后才重新释放出朱聿键。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京被清军攻破,南安伯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等人在福州拥立朱聿键为监国,年号隆武。朱聿键为人贤明,锐意进取,立志复国,而当时掌握大权的郑芝龙却因为有大片土地而不愿打仗,一味推延.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后继续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向清军请降,撤兵到安平镇,致使福建门户大开,清军长驱直入。朱聿键出逃往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俘虏,朱聿键于福州绝食而死,隆武政权灭亡。


  六,唐王朱聿粤,朱聿键之弟,南明绍武帝


  唐王政权覆灭后,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日,其弟朱聿粤被大学士苏观生等人拥立于广州,三天后称帝,改元绍武,史称其为绍武帝。这个唐王政权的实力极其有限,在广州“七门之外,号令不行” 。可就是这个仅存在了四十一天的短命政权却一直和同在广东的桂王政权相互火并,极大的损耗了人力物力,结果被清军轻易击破.不过朱聿粤其人却深有气节,在李成栋攻破广州后自缢而死。



  七,韩王朱本铉,南明定武帝

 
  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原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推立朱本铉为帝,年号定武。韩王政权依因为农民军的支持,先后活动于两湖、广西、四川一带,与清兵相抗衡。公元1663年,农民军进攻四川巫山时被清军战败,郝永忠被俘杀。第二年,朱本铉死。(其人到底存不存在,仍有争议。顾诚《南明史》倾向为以讹传讹之虚构人物,以查继佐之《罪惟录 》启其开端)
    
  八,桂王朱由榔,南明永历帝,谥号匡帝或出帝,庙号昭宗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衡州,桂端王朱常瀛逃往广西,顺治二年(1645年),薨于苍梧。其子永明郡王朱由榔继位,顺治三年(1646),于肇庆号监国,年号永历。在南明诸多政权中这个政权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顺,大西的农民军残部的加入.尤其是在顺治九年(1652年),曾经屡败清军,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抗清大业出现大好局面,可是随着孙可望挑起内战,攻击李定国,在其被李定国击败后率军降清,清军趁虚而入,永历政权被迫流亡.顺治十六年(1659年)朱由榔被缅甸人俘虏,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抵达中缅边境,缅人交出朱由榔,第二年(1661年)朱由榔被杀于云南昆明,子嗣皆降。
     

    九,靖江王 朱亨歅,监国
 

      朱亨歅为人仁厚,力主抗清,被抗清名臣瞿式耜拥戴为监国,顺治七年(1650)孔有德再次率清军攻破桂林门户严关,桂林守军闻风而逃。朱亨歅与瞿式耜、张同敞都不愿出逃,遂被清军俘虏。不久,瞿式耜、张同敞被孔有德杀害于叠彩山风洞前,朱亨歅则被缢死于西门外民房中.

   

   十 ,益王朱由榛,监国



     顺治四年(1647年)九月二十一日,郑成功拥明益王子朱由榛至揭阳县城,称监国。二十三日,清军破揭阳城,由榛为潮州总兵车任重擒杀。




   十一,淮王朱常清,南明东武帝



     唐王死后,在顺治五年(1648年)春由郑成功在南澳拥立其为监国,年号东武。同年桂王政权成立,使节至,郑成功奉为正朔,朱常清取消监国及年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6-3 15: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凡是自己的子孙,一律不允许出去工作,就算没有官做,也只能在家吃俸禄,由于自己要过饭,而且家破人亡,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十分看重,他制定的世袭爵位制度对子孙们做了充足的打算,即使是象刘备那样,不知是中山靖王多少辈打不着的子孙,他也预留了爵位,并准备了相应的俸禄。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一百年后,他的子孙们已经繁衍到了几十万人之多,朝廷一个省的粮食来养活他们都不够,最后某些皇子皇孙得不到粮食,又不能出去工作,就活活饿死在家里。”
------------------------------------

这个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因此国乱之时会有出身平民的皇族刘秀,刘备,这种对于皇室成员的特殊待遇,到了清朝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连与皇室同族的人都有了白吃的饭,于是有了八旗之腐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6-3 15: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虽然没有,但是贵族的面子总是要照顾的,能舍下下面子自力更生也是很难的

在清朝后期一些满洲贵族就不得不白天撑门面,晚上出去谋生....可称悲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6-3 16: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完颜康 于 2007-6-3 16:02 发表

那是死要面子,与法律没关系吧,要学常五爷,不也活得潇洒

不过似乎松二爷更多些.其实老舍本人也不差,身为满人而能写文谋生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1 07: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8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