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的抉择---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更新完毕), 聊论失败原因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8-3 16: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的抉择---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更新完毕)

历史的抉择---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叡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刘协也当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史实为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董卓问话,少帝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答的头头是道,于是这位大汉朝的末代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既然刘协少年聪颖,那他在因年幼而成群雄傀儡之后,他为什么不能凭借奇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

   



     董卓,李傕、郭汜掌权时间不长,而且那时献帝年幼也还不具备发动政变的可能,于是与权臣真正的斗争是开始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紧接下来就带着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也许献帝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加封曹操为大将军。之后曹操开始打击异己,集大权于一身,终于献帝感觉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安定汉室江山的“贤臣”。

    此时献帝犯了他夺权的第一个错误,他打草惊蛇了,他居然对曹操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曹操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这也能看出作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还是有些权威的,不然也不会使曹操惊惧如此。然而他却忘了前车之鉴,就是他的祖先,就是他的前任-----汉质帝刘缵,当时外戚梁冀当权,他在朝堂上之上当着梁冀的面,对文武百官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就因为这一句话梁冀被梁冀毒杀。对于质帝来说,他不过是8,9岁的一个孩子,他说出这样的话情有可原,而献帝说上面这话时却已经成年,难道还如此卤莽?

      毕竟献帝不凡,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曹操的道路,第一次交锋就是名扬后世的"玉带诏"之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献帝18岁,应该说他已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一系列行动也算是雷厉风行,任命外戚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可他最终却未动而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操获悉,以至于"除曹"尚未开始,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在次年被灭三族了.曹操有耳目,可难道真能神通广大如斯?恐怕还是献帝谋事不密要占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献帝这次行动的时机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建安四年年底曹操离开许昌,亲率大军进驻官渡,如果夺权在之后即将拉开的官渡之战中开始,那成功的几率是不小的,只不过曹操这么精明的人,实在不会给你献帝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留下后顾之忧..所以献帝还是操之过急了,为什么不等到曹操走后,与袁绍对峙之时,再策划发动夺权政变?当然献帝不可能未卜先知,然而这也足以看出献帝毕竟是年纪尚轻,急于求成.

      下一次,献帝在某政权就是在十几年后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了,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结果很惨,几乎没有什么下文可言,",发闻,后废黜死"牵连到的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都被处死.

        这就没什么意义了,这时候,曹操权位如日中天,别说朝中,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谁的势力可同、曹操相比,谁有本事去"勤王"呢?靠远在西川,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刘备吗?

       献帝的两次失败,除去不够机密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他干什么非要借助外兵除曹操,难道不能用宦官?难道不能擒贼擒王?杀了曹操看谁还有话说!曹操长期不立世子,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合法继承人的地位方才正式确立.因而此前一旦曹操身死,何人主政将成为重大问题,曹氏兄弟首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何况曹操手下也不是没有人无视汉帝.因而我觉得曹操一死,献帝大有可能主掌朝政.

      所以,献帝完全有条件效仿先皇来了"如厕议事",计除权臣.当然曹操一代英雄自不是不学无术的梁冀可比,但是献帝毕竟是皇帝,他还不至于无一亲近之人?曹操起码的礼节还要讲吧?在皇宫动手也还可以吧?千多年后的异族康熙不是做到了吗?然而献帝对此连试都没试,难道他怕死吗?我想曹操既然不愿为帝,他就不想背弑君之名,再说,献帝也不会惜命吧?做个傀儡战战兢兢还不如壮烈而死.此点在曹家子孙身上就表现出应有的果敢.

        此后,献帝彻底失去了抗争的可能,因为连他枕边人都成了曹家女子,曹操已然是国丈,一切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他尝试的机会都不再有.现在他只能去指望有人可救他于危难,好在毕竟大汉还有忠臣,"党锢之祸"中党人的气节还有所保留,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有京兆全祎,字德伟,自以代为汉臣,乃发愤,与耿纪、韦晃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后汉书>注)"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三国志>)结果"事败,夷三族。”<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曰:"收纪、晃等,将斩之,纪呼魏王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晃顿首搏颊,以至于死."汉臣虽肯死节,有能如何?

       大汉自此也就真的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凭吊的回忆了.


        <后汉书>对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献帝可悲可叹,却也无奈了.
        
       天时,地利,人和,献帝不占其一,想成功,真的很难很难,但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时机,保密,方法都不够深思熟虑,注定他只能为一生傀儡,为亡国之君.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8-5 15:1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8-5 15: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广成子 于 2006-8-4 23:26 发表
要说铲除曹操这个人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他不敢做而已......

北魏孝静帝被董卓式的权臣尔朱荣给逼急了,照样可以埋伏下三五十个太监,把尔朱荣骗进宫来杀掉......干得十分漂亮____假如他不是旋即就被尔朱荣的继承 ...

说到南北朝,那高家就更像他曹氏了,高澄的被杀可能是大快人心,可谁知道还有一个更厉害的高洋~~
其实高欢死后有继承人,如果献帝在早些时候干掉曹操,曹操根本无人继承的
再说,曹操的儿子,哪个都的过孙,刘啊,怎么说,献帝也算大仇得报,能不能得权还有看他手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8-5 15: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林冲 于 2006-8-5 03:11 发表

这件事正说明了元子攸的愚蠢。他这件事特别向王允杀董卓,那次貌视成功,其实是失败的,因为献帝很快就又被李郭二人控制。成功地政变不是只成功的杀死权臣,而是要重夺政权。

那只说明这位王司徒真的很愚蠢,权臣一去就骄傲的不知姓什么了,先稳住李郭也不会很难吧?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8-5 16:0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7: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0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