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璋之失益州(07修改版)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7-8-12 14: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璋之失益州(07修改版)

刘璋之失益州

三国时代天下大乱,中原战火纷纷。诸侯在中原割据,你死我活,反倒是刘焉聪明,在益州开创天下,凭借益州天险以及远离中原战祸的优势自成一家。而作为刘焉儿子的刘璋,依靠父亲遗产、文臣武将、山川险峻,等同于含着金钥匙出生。历来不少人认为,如果刘璋不邀请刘备入蜀,那凭借刘备仅有的实力,就绝难染指西蜀。事实上又是如何呢?当时的情况是如何的呢?刘璋又是如何登上益州牧的位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邀请的刘备?又是否因为邀请刘备而引狼入室、最终失败呢?

背景情况:

在论述前,先略為说说当时的天下情形:

刘璋之父焉因为“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所以申请之后“出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从此开始掌握益州。
其后又焉“遣鲁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乘。”明显地不臣已经日渐衰弱的汉朝王室,准备一方称王。而他的小儿子刘璋,则作为当时献帝的使者,来劝说焉不要妄动时被留在益州。
刘焉此人懂得在乱世之始避祸益州,而且迅速整治了州郡,虽然保州自守,也算是乱世中一个颇为有见识的人。而他的儿子刘璋呢?
“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州大吏赵韙等贪璋温仁,共上璋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因为刘璋温仁所以推举了他担任了益州的掌权者,可见他和他父亲性格上的不同。
而其后:“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為仇敌。璋累遣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鲁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鲁。后羲与璋情好携隙,赵韙称兵内向,眾散见杀,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也。”
任用了庞羲对抗张鲁却又因为外人进言而逐渐疏远了曾為他数度与张鲁交火的庞羲,陈寿评之“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也,”岂不如此?而张鲁的背叛是在刘焉死了之后,也就是说,温仁的刘璋并没有威势镇住为益州把守北大门的张鲁。
因为派往巴西的庞羲未能抵挡张鲁,所以刘璋就铁心要请外人来帮忙。
随后刘璋派了两次使者去跟曹操交涉,得到的效果是相当正面的,而两位使者也得以晋升而还。而其后作为第三任使节的别驾张松,进京后却并没有得到重视。由于当时曹操忙於对外战事,根本无心理会,只随随便便将张松封为比原有官职要低的县令而心生不忿。其后曹操兵败赤壁,所以就在回蜀后建议刘璋请刘备入蜀助战。
而刘备,就是在这个环境之下进入蜀的。

从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刘璋在性格上并不如其父坚强,温仁的性格并不能令臣下信服,致使张鲁把守的汉中独立。
2,益州不少人是因为刘璋温仁,容易控制才举荐他继任益州牧。
3,刘璋容易听信别人,而不能断事。
4,刘璋没有自信,相信益州没有能力对抗张鲁,巴西名属益州实已分离。

而那时的背景应该是:
1,曹操赤壁兵败不足两年,还没有复原,派员欲前往讨伐汉中,却引发了马超、韩遂部的反乱。
2,刘璋失去了对巴西的掌控权,以及极力希望寻找外力解决汉中的威胁。
3,刘备佔有了荆州与西交界的地盘,积极准备入蜀。
4,张松劝说邀请刘备解决益州外忧内患的困局。

双方实力:

这次要探讨的是刘璋最终失去益州的主因是什么。
历代很多人认为刘璋招刘备入蜀导致了最终失败。也就是刘璋的失败主要在于引狼入室。可是事实上,对比双方的战力,就算刘备被邀请了并且最终对刘璋彻底摊牌交兵。作为益州统治者的刘璋,还是有战胜的机会。
从历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刘备的入蜀时的军力其实只有区区万人左右。虽然刘备传说刘备入蜀是有兵数万,可是:
刘璋传记载:“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法正传也记载:“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
刘备没什么可能在赤壁之后迅速有了数万的有生力量。即使可能,在荆州尚且受到曹孙威胁的时候,刘备更没有可能带领荆州的所有战力离开。
因此刘备只有万人左右,随后由刘璋增兵到三万左右应该是比较正确的説法。
而早就在刘备刚刚发难的时候郑度就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眾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輜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廩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擒耳。’
这可以説是对付刘备军的最佳方法,可惜的是,刘璋没有採用。其实就算刘璋没有采纳郑度的计策,以正兵迎战,就算是打消耗战。以益州的人力物力,也足以拖垮刘备的入侵军。可是最终刘备却是“明年,先主至葭萌,还兵南向,所在皆克。”更在随后的战事中取胜得到益州。尽管刘备是在益州内部发难,更在被邀入蜀后广施仁义,在人心方面削弱了刘璋的影响力。可是益州方面还是有相当可观的战力,足可抵御。因此说刘备并不是在战力上压倒刘璋而夺得益州,也就是战力、地利、物资等因素都不是刘璋失败的主要因素。

内忧外患:

基于前面所述的背景环境底下,那时候的张松,向刘璋进行了以下的建言:
“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
虽然这里我们假设刘璋并没有听从张松所言邀请刘备入蜀,可是这个“温仁”的统治者,对于张松口中的“敌攻其外,民攻其内”还是极为担心的。为什么会这么担心?其实当时益州外在、内在的状况,的确叫人难以放心。

来自汉中的威胁:
史载刘焉“遣鲁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而这个原来被刘焉所信任的张鲁,却是表面顺从内里不附,更与继任人——刘璋的关系极为恶劣。“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仇敌。”这里面涉及到了两个家庭的关系,而当夹在中间调和的刘焉一死,双方唯一的顾虑失去,两家之间长期积累的仇怨一触即发,于是“璋累遣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庞羲奉了刘璋的命令去巴西与张松周旋,可是战斗的结果却不如人愿,屡屡败绩。而其后“羲与璋情好携隙,”为刘璋抵抗张鲁的庞羲因为与刘璋关系的转淡而逐渐退出了刘璋的核心集团,因此有了张松所说的“欲有外意。”而面对这一个问题,儒弱的刘璋想到的不是利用自己集团里面的人员解决问题,反而希望外力的加入,解决来自汉中的威胁。之前的结交曹操,乃至后期邀请刘备,都充分显示了刘璋集团无力对外的弊病。面对汉中的威胁,刘璋应该说是又怕又恨,很想铲除,却又力有不及。虽然有了杀害张鲁家属以及派庞羲出征的行动。可是往后几乎是没有推进,反而自己对汉中的威胁形成恐慌,担心汉中会进入益州,从而四出求援。

内部不稳:
刘璋在诸葛亮口中被形容为“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的不懂御人术之主。如果说与庞羲的交恶,以及随后基本脱离了刘璋的统治,只是一次个别事件。那么东州、本土的党派之争,就充分体现了刘璋集团中心的不稳定。
东州兵是从南阳、三辅流入的外来集团,史载“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刘璋对于这个外来集团是极为信任的,更甚于本土的益州士人。后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闕,益州颇怨,”而身为君主的刘璋却不能调和部下之间的争斗,致使素得人心的老臣子赵韙谋反,“韙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為皆应韙。”由于东州集团的关系致使赵韙反叛,而事情的起因,受到刘璋绝对信任的东州集团,却似乎是因为畏惧才协助刘璋平叛,“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韙於江州。韙将庞乐、李异反杀韙军,斩韙。”
而这个东州集团,在刘备入蜀后很快就投降了。反而是益州本土的士人集团,一心尽忠为刘璋谋划对付刘备的侵略。可惜的是,刘璋似乎对本土集团的进言不太感冒,“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两党的相争充分反映了益州内部的不和声音。可见刘璋的内部政局,并不稳定。
信任了不值得信任的人,而遗弃了原本应该信任的人,这或许就成就了诸葛亮口中所说的“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张松。史载:“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璋復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為广汉太守。璋復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復存录松,松以此怨。”其后“会曹公军不利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而在法正传,也记载:“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谓璋不足与有為,常窃嘆息。”先是因为结连不到曹操而怨恨,其后又劝说刘璋结连刘备,更对自己的密友叹息说刘璋不足与有为。种种跡象都足以证明张松当其时已经没有继续辅助刘璋的意思了,只是不停地为自己的后路谋划,寻找合适的人选奉献益州。
其实从刘备入蜀后刘璋部将大规模的倒戈就可以知道,刘璋的内部,的确存在了一定“思得明君”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反而在刘璋信任的东州集团之中尤为明显。刘璋的内部,当真是乱得可以。

那么益州最终失去,应该因为什么原因呢?


性格使然:

在三国天下纷争的时候,刘璋坐拥其父刘焉得遗产,得以远离中原战火。益州作为当时仅有、并没有受到多少破坏的地方,不但物资生产上有足够的保证,就是人才,也因为中原大乱而聚集了一批能人。加上山川险峻,凭借这高祖发迹之地,刘璋集团本来前途无限,又是为什么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呢?
其实刘璋在治理蜀的时候,沿用了其父的旧制,在处理内政方面应该算是颇有成绩的。但是在内政或者军事上的成绩、实力,却不能掩盖身为国家之首刘璋其性格上的不足。而刘璋其人不知权谋,性格温仁懦弱,也正正成为了刘璋集团最终被灭的主要原因。
首先,刘璋担任益州的管治者是因为“州大吏赵韙等贪璋温仁。”因为性格温仁才被推举为益州牧,而在担任益州牧后不久镇守汉中的张鲁便独立了。初登大位的刘璋,虽然因为其性格得以成为益州牧,也因为其性格,面临了生存的挑战。
在诸史料中,刘璋的性格被定性为:温仁,缺少明断,听信人言,不武,暗弱,宽柔,儒弱。由以上的诸多词语上看去,刘璋是不具备为人君的资格的。与帝王必备的威武、坚强、明断从谏,善忍善任等因素相比,刘璋所拥有的一切似乎与这些都是背道而驰。
历代君王的兴家路告诉我们,要成为君王,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丰厚的财富,没有强大的军团,但是却不能没有作为君王必需的品性。试观刘邦、刘秀、朱元璋等一众开国君王,一开始谁有是坐拥着半壁江山、千万财富的呢?终成帝业是因为他们个人的能力、他们骨子里帝王的霸气。而历代亡国的君王,又是哪一个不手握全国的人力、物力?最后被推翻也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力,没有为君者应该的气概。
在张鲁背叛后,史书记载张鲁对于刘璋的态度是“稍骄恣,不承顺璋,”可见刘璋并没有其父的威势,镇不住张鲁、赵韙等人。君主讲究的是御人术,一个镇不住宿将旧臣的君王,又怎能稳住家国?
在其后对抗张鲁的时候,刘璋以强大的益州集团却始终不能降伏较为弱小的张鲁集团,陈寿认为“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也。”而在处理庞羲,东州、本土士人的争斗、甚至最后面对刘备的入侵等一系列的事件当中,刘璋的表现也充分佐证了陈寿的这一见解。一个不能作出明智决定,而又听信人言的君王,又怎么为国家谋划未来呢?
面对刘璋这一位失败者,历代评论家的说法竟然也相当一致。很多人对于刘璋最后的败亡一点也不惊讶:
《后汉书•刘焉传》论曰:“璋能闭隘养力,守案先图,尚可与时推移,而遽输利器,静受流斥,所谓羊质虎皮,见豹则恐,吁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称:“论者曰:‘刘璋暗弱’,弱者弱于强争、暗者暗于变诈。”
因此陈寿最终盖棺定论:“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坐拥父辈遗业而最终兵败投降的刘璋,显然并不是帝王之才,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他不是败在兵力财力时运之上,而是败在其性格之上。

盖棺定论:

作为国家元首,刘璋对于当时整个益州的影响力是深远而巨大的。尤其是在传统中国这种君臣父子的概念之下,主君一个决定,往往就能决定整个帝国的命运。中国历朝历代,最后败亡的主因,也是出于君王自身。亲贤臣、远小人则兴,亲小人、远贤臣则亡。虽然在君主制社会时代终结之后,世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政治概念,民主、社会主义、等。可是这些政制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废除了世袭制。全世界,似乎都已经尝够了选君不当而造成的苦难,于是有能者居之。
刘璋对于其集团的影响呢?温仁所以宿将皆有外意;不明断、听人言所以政治混乱;不善御人所以内部矛盾重重;懦弱不武,所以群雄逐鹿,皆欲分而食之。说起来,益州所面对的诸多问题,源头似乎都出在了刘璋身上。
其实就从他同意邀请刘备入蜀这一点看来,已经是愚昧之极。引狼入室,如此这般的事情,本来就非政治家所为。试问一个有见识的人,又怎么会希望依靠旁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是希望别人无条件地奉献?这似乎,太过幼稚、天真了点。
正是他性格上的弊端,为其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就算拥有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地理优势,物产再丰富人才再多,刘璋这个益州,也正如陈寿所说,失去是“自然之理。”

鹿死谁手:

刘璋的性格注定了益州的不保,那么谁又会得到这一块肥猪肉呢?就当时形势看来,刘备、曹操、孙权、张鲁这四个势力都有机会取得益州,我们且逐个分析:

曹操:其实说真的曹操可以説是这四个势力当中最具有实力夺去益州的人,不单因为其兵力雄厚,无论是张鲁、刘璋都没有实力抵抗,更因为刘璋集团早就有了亲曹情结:“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璋復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為广汉太守。”
而其后“璋復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復存录松,松以此怨。”
从这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刘璋很希望曹操能够照顾自己,还可以看出一点,就是曹操,主动放弃了益州这块肥猪肉。从“曹公征荆州”时曹操礼遇刘璋以及他的使者,到“曹公时已定荆州”时傲慢对待张松,到最终“会曹公军不利赤壁,”促使刘璋接受张松提议接纳刘备。从史料记载的这几点,可以看出曹操对於益州的态度变化。明显他是重视程度不足,如果能给与足够重视,那益州很有可能像荆州那样不战而降,那么三分不再,天下就尽归曹操了。
而太祖传的记载,更能印证曹操对益州的不重视:“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余降。封鲁及五子皆為列侯。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遣张合击之。”“十二月,公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攻下汉中就走了,并没有乘益州刚刚易主而加入战团,这是曹操历代为人所詬病的:“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於数十年之内,而弃之於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曹操对益州的不重视,正好体现了刘备对益州的重视,也正正解释了为什么最终刘备会获得益州。不过无论曹操攻还是不攻,他佔据了汉中以及与益州逐渐交恶,都使刘备有了绝佳机会。假设曹操不进,刘璋开始惧怕曹操南下,刘备派人去结连刘璋共同对抗曹操,从而进兵逼近汉中,顺势攻打益州。假设曹操进,那么刘备更是可以大张旗鼓,扬言为保刘家天下,出兵相助,刘璋自然不会拒绝一个助手。凭藉两人合力以及益州的地理环境退曹操,继而刘备袭取益州。
其实从刘璋四出找人来帮助自己保守益州的时候,益州已经不是能不能守的问题了,已经是卖给谁,邀请谁来吃肥肉的问题了。而曹操不吃益州,正好将主角的位置让给了心急吃肥肉的刘备。

张鲁:由於实力关系,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外了。
张鲁不会在战事上担当主要角色,充其量是个主要配角。但是如果这个主要配角帮助刘备进军益州呢?又当如何?虽然实力不足,可是张鲁一定也想吃益州,一方面是与刘璋的大仇,另一方面也是他也想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自己实力不足,可是有门路进军。而刘备则是有一定实力,没有门路进军。两人大可一拍即合,一东一北,益州易主后上演刘张争夺战,刘备自可轻鬆打赢得到益州。

孙权:虽然周瑜在时曾经考虑过进军益州,甚至还提上了行程。不过鉴于东吴不可能跨荆而拥有蜀汉,那么就只可从交州进兵南蛮,再进军益州了。这条路也不是行不通,可是这样的远征益州足以让孙权打退堂鼓。山高路远,山越、南蛮都是孙权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孙权难有作为。因此孙权在益州争夺战中,不可能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就算进军荆州,当时的孙权也未必有这个胆量。赤壁刚过几年,形势还没有安稳下来,鲁肃还健在,孙权不可能有什么行动。

排除了不重视的曹操、实力不足的张鲁以及路远的孙权,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刘备自然是夺益最大热门。无论最终刘璋有没有邀请刘备入蜀,以刘璋本身的情况,似乎并无办法保住这片土地,这份基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7-8-16 12: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p~~~近期比较忙于准备年底会考……
所以~~~
呵呵~~有时间的话会继续续下去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0 20: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