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五十四年的轨迹—诸葛亮的一生, 大坑一个,慢慢填……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0-20 19: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untimes于2005-10-13, 17:44:39发表
也没什么特别的~~~~只要稍有点名望的人
都可以写这么一大堆

前面我比较注重写一下诸葛的人是如何,或许因为这样会有点重复了前人观点……
之后的篇幅会比较着重案例分析……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6-7-3 09: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民为本。
历代政治家对于一个民字是十分看重。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书经•五子之歌》也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也有俗话说“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反过来说,就是先填饱了百姓的肚子,国家的肚子才能最终被填饱。
而诸葛亮作为蜀内政的最高官员,为蜀制定内政蓝图的时候,也确实以民为本,处处为百姓着想。只因为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最终才能让国家受惠。少年简朴的民间生活见闻应该对诸葛亮日后的施政有了很深刻的影响,而因此最终形成了其亲民的政治作风。
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中早就提到:“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而达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父母官之心,以民为本。百姓是很奇妙的,他们是一班弱者,往往会在强权压制下艰难地忍受着,不吭声、不反抗,默默地承受着。但是他们又是一班强者,只要他们爆发,往往足以颠覆天地。历朝历代,多是葬送在农民起义之手。
可是无论怎么样,百姓永远是淳朴的,他们会为了一件小小的恩惠而铭记一生,会将有恩于己的父母官传诵千古。老百姓生存在世上是为了生活,实行仁政,也正是如孟子所说的“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国家与百姓,是处于一个互惠互利的境况,付出多少,收回多少。如果出现了不平均的情况,这个平衡被打破,也就产生内乱了。
诸葛的亲民,主要体现在了解人民疾苦,解决民生所需,大力发展蜀国内部经济民生,促使蜀国在其治理之下大治。“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国内大治其国民的生活质量才能有保证,而正正因为如此,方可以举国用命,对抗外敌。
《管子•牧民》有云:“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诸葛亮认为:“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因此在其文集中也多次提到了了解民间需求的重要性,他说:“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群下之言,”又说:“治人犹如养苗,先去其秽。”他赞扬了经常劝谏的董幼宰,希望大众能够指出自己的不足。从下层得到咨询,了解百姓的疾苦,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诸葛亮的亲民,正是建立在这么一个基础之上。
入蜀之前,诸葛亮批评刘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而诸葛亮着手治理蜀国之后,他主张治世以大恩不以小惠。他认为,单单是小恩小惠,经常颁布大赦并不是安抚百姓、治理国家的良方,反而会导致百姓有恃无恐。当时蜀汉不少人都认为诸葛“惜赦,”而诸葛亮的回答正正体现出他的理念:“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他认为,要真正做到安民富民,必定要赏罚分明,“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如果单单是小恩惠,随意颁布赦令,那么赏罚不明,也是无益于用。在他看来,国家大治,民生丰足,治安良好,方是对人民最大的恩惠,而他一生,也都朝着这个目标进发。
(平曰:中国历代统治者,看起来也是颇为轻贱人民的。就算是如同孔子、管子等人,也称治理人民为“牧民,”汉朝州之首长称为“州牧,”意思即是将百姓当作牛羊般放牧。不过其实仔细分析,统治者如此说,也未必不对。百姓辛辛苦苦,为的只是一张嘴的满足,这一点倒是有点像牛羊,只要供给食物,牛羊倒是甘心情愿将自己的身体奉献。百姓着眼的是生活,但是作为统治者,他们必须着眼于国家的未来。如同一个农庄的主人,如果希望能够收入丰厚,购置更多的牛羊,必先要把现有的牛羊养得肥肥白白。因此说牧民牧民,其实这个比喻是恰如其分,始终统治者与人民的着眼点不同。只不过作为老百姓,看到如此比喻,还是不免有点生气罢了。诸葛亮,也是相当明白“牧民”当中的深刻含义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6-7-20 17: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治蜀措施。

诸葛亮的政治作风,可以说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公平公正,而他自己,也勤奋地贯彻着自己的理念。作为一个身处高位的大臣,私生活甚至可以说是略显寒酸,至少相比于其他时代的丞相,诸葛丞相似乎善治国不善谋家。死后并无余财,仅是薄田桑树,供家人自给自足。他所福荫后人的,并不是家财万贯,而是一个万世流芳的美名。

史载:“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能够在蜀地人民的心中留下如此不能磨灭的深刻印象,就算直至现在,诸葛亮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留下了相当美妙的传说。能够做到这一步,诸葛亮爱民、亲民,正确的施政方针以及出色的政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略为说说,诸葛亮以及刘备在进入益州之后实行的一些政令。

1,  大力发展蜀锦。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蜀锦在当时可以说是名产,诸葛亮在蜀之时即大力发展。左思蜀郡赋有云:“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籝金所过。”及至蜀汉之亡,府库所藏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也足以证明当时蜀中纺织业的发达。而这个完全是得益于诸葛亮重纺织的政策。

2,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如此一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乃天府之国,很是适合农业的发展。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益州相对来说远离中原,在战争期间受到的损害较为低。不同于曹魏因为中原农业受到严重破坏而需要加强屯田开辟荒地,蜀汉的屯田仅局限于在汉中一带,而且相对来说不是十分发达。蜀志吕乂传提到:“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总的来说,蜀汉所实行的屯田几乎是为战争而准备。诸葛亮传道:“亮每患粮不继使已志不伸,是以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可以看出,诸葛亮如此的做法纯粹是为了减低国内的负担,尽量做到北伐而保存国力。虽然蜀汉并没有在屯田方面下太多的功夫,事实上也没有这个需要。事实上,诸葛亮在其文字里曾经多次提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闭境劝农,育养民物,”“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3,  诸葛亮在蜀汉并没有大肆开展水利工程,更多的是守李冰之业,保护水利设施。水经注:“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水旱从人,世号陆海。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发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保护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了,保护水利设施,实际上也就是保护了社会底层农民的利益。“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再到“有堰官,”足以看出诸葛亮对于水利事业以及相关的农业方面的重视。

4,  蜀汉在盐铁方面也由于刘备集团的入主得到了更为系统化的管理,盐铁方面的收入,促进了整个益州的发展。下面几段史料均记载了蜀汉在盐铁方面的管理。蜀志张嶷传:“定笮台登卑水三县,去郡(越巂郡)三百馀里,旧出盐铁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领夺取,置长吏焉。”蜀志张裔传:“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蜀志王连传:“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蜀志吕乂传:“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後校尉王连请父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都是专门为发展盐铁业而开创的官职。而事实上,盐铁业刘备、诸葛亮统治下的逐步发达,也导致了“利入甚多,有裨国用”的局面。

(平曰:诸葛亮的一生,自从进入益州开始,对于益州的行政管理,他就从来没有放松过。甚至乎严重到他的侍从也觉得诸葛亮实在是太操劳了。或许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会在五十四岁之龄病死在阵前吧。从诸葛亮时期蜀汉大治,再到诸葛规蒋、费循的时期,再到亡国时期,蜀汉的政治、人民的生活状况,总的来说还是清明良好的。这还是得益于诸葛亮栽的前树,才有了后人的乘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6-9-24 20: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四:人才是德行还是能力?诸葛亮的用人:

•教育传统。
对于诸葛亮的政治评价,陈寿以“管萧之亚匹”来总结。管仲是春秋时代助齐桓公称霸的宰相,而萧何则是帮助刘邦建立汉政权的贤相,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政治家。而诸葛亮能与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可以说是很高的赞扬。
若说后世对于诸葛亮的政治没有任何批判的话,那是不正确的。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人才的任用、培育方面。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在人才的任用、培育方面,显得十分不足,具体体现在马谡事件,以及蜀汉后期人才缺乏之上。
而这些批判,大多都是出自现代,而古代关于诸葛亮的评论,对于诸葛亮用人方面的批判都是少之有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或许这跟古代、现代的教育机制、理念不同有很大的联系。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目前提倡、实行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全民性的义务教育。也就是全国的人民,普遍都可以在幼年、少年、青年时期获得接受培养、接受教育的机会。
可是在古代的中国呢?纵使自夏以来中国已经开始有了教育史,可是要说健全发达的全民义务教育,还要到近代才有。古代所有的教育体制一般分为官学、私学两种,官学则是由朝廷开办,一般只是接收一些宗室、大族的子弟,或者招募各地能人授予博士称号。可是由于规模的问题,影响范围相当有限。而私学,春秋时代的孔子是私学的鼻祖,历代也有一定的私学在民间举办,可是如果希望凭借私学来支撑国家教育的大局,还是未免过于渺小。既然古代对于教育机制方面的重视性并不算是重视,那么古代如何吸纳人才,传统的人才培育观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从汉朝施行的人才招募、培养的主要机制来看,不难看出,古代中国人才培育的传统究竟是什么样子。汉代的人才招募,主要有察举、征辟、孝廉。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是由侯国、州郡的长官考察人才推荐给中央。而征辟则是皇帝征聘社会名流到朝廷任职。再说孝廉,也是一个举荐的机制,也就是举荐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的意思。统统都是人才招募的举措而不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做法。就算是在三国,虽然魏是建立了学府,可是三国还是热心于人才的招揽,依靠的还是从各地招募而来的人才。这跟中国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联,因为中国古代并不提倡培养人才而主张招揽人才。中国传统的人才观应该是“真正的人才必须是自学,靠自己辛苦而来的。”不同于现代教育机制的模版式生产人才,古代是让人才自行苦练,自成一家后再出仕。因为这个缘故,因此庸碌的人,是特别的多。可是有性格的、有才能的人物,也有相当多。无论如何,在古代的社会,一般都是以自学成材为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现代的教育观念之最大不同。
(平曰:其实中国的文化之所以能这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人才观的影响。由于没有一个模式的规限,人能得以自由发挥,自由思考,自由创造。正因为这样,学术才能蒸蒸日上。其实就算近代的很多著名的人物,真正因为普通的教育而成就非凡的还是少数,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行努力去思考,去学习。如何在让国民拥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留一个空间让人们去创造、发掘新思维,这应该是世界教育界永远的课题吧。)
由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的教育观念不同,而去猛烈批判诸葛亮没有重视培养人才,无疑是有点苛刻的。当然,在我们现在的角度看来,诸葛亮做得,的确是不足。可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理应理解诸葛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 23: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9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