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简化字和繁体, 这里的方家多 请教下
性别:未知-离线 五彩麒麟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8
编号 43634
注册 2005-7-18


发表于 2006-2-19 23: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cesuya于2006-02-19, 10:58:16发表
但是要簡得有道理
例如:「体」字,人之本也,是有道理的
反之
「面粉」這詞是用來擦臉用還是做麵包用?

系统习过简体字的人都知道“面粉”是干嘛用的,不会有任何歧义。港台人看起来会有歧义,但港台人根本就没习过简体。

简体字对习过简体字者不会造成歧义。
简体字对未习过简体字者会造成歧义。那么造成歧义的原因是“简体字”,还是“未习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五彩麒麟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8
编号 43634
注册 2005-7-18


发表于 2006-3-1 13: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cesuya于2006-02-25, 10:49:58发表

QUOTE:
原帖由五彩麒麟于2006-02-19, 23:20:20发表
[quote]原帖由cesuya于2006-02-19, 10:58:16发表
但是要簡得有道理
例如:「体」字,人之本也,是有道理的
反之
「面粉」這詞是用來擦臉用還是做麵包用?

系统习过简体字的人都知道“面粉”是干嘛用的,不会有任何歧义。港台人看起来会有歧义,但港台人根本就没习过简体。

简体字对习过简体字者不会造成歧义。
简体字对未习过简体字者会造成歧义。那么造成歧义的原因是“简体字”,还是“未习过”?

那請問
多余一人 這句話有歧義嗎?
天干是天乾物燥還是甲乙丙?
港台人看「面粉」這詞並不會有歧義
我們只會把它當成擦臉用的粉,一種意思而已
是因為習過簡體字的人跟我們說這是做麵包用的粉,才會讓我們混淆
漢字自古以來 不只光有簡化而已 還有繁化
像又、有、右 等字 甲骨文皆作 又 字 [/quote]
不正是我说的“未学过”的问题吗?

举个例子,西班牙文和南美西班牙文有部分差别,西班牙人在看阿根廷的西班牙文时有时会造成歧义。那么问题该归在谁的头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五彩麒麟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8
编号 43634
注册 2005-7-18


发表于 2006-3-1 14: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上,汉字简体化和文言白话化是同时推行的,繁体字是适应文言单字词的,即字=词。例如“遊”,“游”作为单字词时,为了区分两者,偏旁有表意的必要。文言白话化后,许多单字词转为了双字、多字词。词的表意则由整个词中的所有字共同来完成,这样许多原单字的偏旁就无表意的必要了。

汉语的发展趋势是词的繁化,字的简化。简化字+文言单字词才会造成歧义,但汉语向文言单字词方向发展是不可能的,是倒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五彩麒麟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8
编号 43634
注册 2005-7-18


发表于 2007-12-8 01: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fredghl 于 2007-12-7 14:10 发表
轉一些文,讓大家看看
我也是支持恢復正體字的

漢字簡化問題淺談

作者:GfHz

    看到此論壇上又出現了對簡化字的合理性的討論。我也手癢癢,想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本人是在大陸出生的準大二 ...

语言和文字是共同发展的,文字的作用就是记录语言。文字简化是建立在文言白话化的基础之上的。原因很简单,文言文以单字词为主,字的表意等于词的表意。而白话文(现代汉语)则以多字词为主,在多字词中字的表意不等于词的表意,如果单字失去了表意的作用,就存在了简化的可能。如“计算机”这个词的表意就依靠三个字共同完成,缺一不可。

传统的六书造字原则是适应单字词这点毫无疑问。词的意思很复杂,要造字(词)来表意,字就必须很复杂。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继续大量使用单字词是不现实的。谁来试试依靠“六书”造一个字来代表“计算机”?

说到歧义,其实是一些失去表意作用的简体字用在了需要表意的单字词里。就像很多人说简体用在古文里会产生歧义和文化断层的说法,港澳台人士看简体文的歧义都是这个原因。对于古文,读懂古籍永远不可能是语言文字发展的推动力,任何文明都是如此。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单字词,能真正造成的歧义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人类用于交流的基本元素都是句子,而非字或词。而且通过句子表达上的变化很容易避免歧义。说到一词/字/word多意,世界上很多语言包括最流行的英语都比汉语严重,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在交流时并无问题。轩辕几乎所有帖子都是简体的,大家的交流也并无什么困难吧。死盯着具体某个多意的字完全没必要的。

且现行简化方案经过多年实践说明可行,'二简'的废除也正好说明了这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五彩麒麟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8
编号 43634
注册 2005-7-18


发表于 2007-12-11 16: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fredghl 于 2007-12-10 17:21 发表
不要把造字法和構詞法混淆
現行的簡化字如果沒有政府用公權力強制推行
效果未必吧

“二简”不也是政府推行的,最终还是被实践所淘汰,刚好证明我的观点。

单字词哪来什么构词法?前面已经说了,多字词的表意和单字词的表意完全不一样。比如简体将“游”“遊”合并,实际上是词繁化了。单字词“游”繁化为双字词“游泳”等,单字词“遊”繁化为双字词“旅游”、“游玩”等。原来的单字词“游”“遊”的表意由偏旁完成,而双字词就不需要了。“旅游”的表意由“旅”“游”这两个字的组合来完成。旅游这个词的意思大家都清清楚楚,并无歧义吧。那个三点水偏旁已经不表意了。

前面我也说过人类交流的基本元素是句子。很多多义字用在词里,多义词用在句子里是不会有歧义的,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是如此。英文词bow不用在句子里,你知道是做“弓”解,还是“鞠躬”?简体将“發”“髮”、“面”“麵”、“後”“后”以及前面说的“游”“遊”等合并后都需要在词或句子里化解歧义。如果你家包饺子时你提出要和面,你妈肯定不会将“面”理解成脸的。至于那个“我下面给你吃”,繁体的“美女做愛圖”、“美女走光圖”不也一样有歧义。前面我说过“通过句子表达上的变化来避免歧义”。将“下”改为“煮”,“我煮面给你吃”的意思就很明确了。这是所有语言的共同特点,因为人总是灵活的。比如"He broke his glasses yesterday.","We went to the bank last Friday."之中glasses和bank都是有歧义的。换成其他同义词和表达就可以规避歧义。如果不改变,则需要上下文来确定意思。

语言和文字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文言白话化是汉字简化的前提。同时汉字简化也必定会影响汉语的发展,很多人并无看到这点。现在的人们看简体“下面”这个词时可能会有多种解释,不过随着语言的继续发展和自我完善,会自然而然的避免这个问题。就像“蛇”字原为“它”字,随着汉语发展,“它”有了其他含义,因而另造“蛇”字,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后,它就是它,蛇就是蛇,没有人认为“它”有蛇的意思。同样,以后人们看“下面”这个词时只会理解为时间或空间上的方向。多义词失去的其他含义会转由另外的词来承担。这是人们在使用上自然而然做出的选择。世界总在发展的,不要以停滞的目光和思想来看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6 00: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64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