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浅析马谡替罪羊实质(转)
性别:未知-离线 给海洋的情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6
编号 436216
注册 2011-7-24


发表于 2014-9-7 17: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浅析马谡替罪羊实质(转)

公元228年1月,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大军出祁山,奔袭陇右,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响应,北伐形势一片大好。2月中旬,马谡与张郃在街亭展开决战,蜀军溃败,诸葛亮狼狈而归。事后,诸葛亮“戮谡以谢众”——即小说家津津乐道的“挥泪斩马谡”。第一次北伐以丧师杀将而告结束。
令人不解的是,同为败军之将的诸葛亮与马谡两人,在当时的遭际,在后世史家的定评,在千秋万世百姓们的心理定位,实在是有天壤之别。一为千古罕见的道德楷模,至高无上的智慧化身,一为出尽洋相的跳梁小丑,纸上谈兵的千古笑谈。历史是如此势利,如此不公不正,如此不遗余力地作践小人物,垫高大人物,实在让自诩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我辈不寒而栗!
本人仰而思,俯而默,中不昧良心,翻烂了一部三国志,穷搜了后世史家各种煌煌之论,现代人对此事的研究当然更不肯放过。穷数年之功,似乎找到了答案,一转念间又全部推翻。又经数年冥思苦想,如佛祖在菩提树下打坐,似达摩在洞中面壁,忽一日,心中豁然开解:原来马谡是千古第一冤大头,挥泪斩马谡是千古第一奇冤,而冤案的制造者,正是千古圣贤诸葛亮。诸葛亮靠锻炼冤狱,丑化矮化马谡而成就自己的圣贤形象,靠抹黑他人而打造自己的不败金身,其手段之巧、之奇、之匪夷所思,真不枉了三国演义里“三绝”之一——“智绝”的名头。

某不敢信口雌黄,用史为证。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三国志•张郃传》)
(建兴)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马良马谡传》)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干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三国志•王平传》)
仔细检索跟街亭相关的几段文字,马谡最大的罪名是“违亮节度”,具体表现是:“举动失宜”“舍水上山”“依阻南山,不下据城”。既然马谡的罪名是“违亮节度”,那我们就要问,诸葛亮的所谓“节度”到底是什么?明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弄明白此时的战场形势和双方的军力部署。
得益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以及赵云箕谷疑军欺骗计策得逞,当时蜀军已经取得阶段性作战的胜利,陇右五郡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诸葛亮派魏延等率领主力昼夜攻坚,围攻月余不能攻克,此时形势发生变化。魏国已经判明蜀军战略意图和进攻方向,魏明帝曹睿亲自坐镇长安,派名将张郃统领5万精锐扑向陇山要隘街亭,兵锋直指诸葛亮大营。此时蜀军总兵力十余万人,却一分为三:诸葛亮居中,率3万人居西县;魏延等率4万多人继续攻围陇右未下郡县;派马谡率2.5万人前往街亭阻击张郃。战场整体兵力蜀军占优,街亭局部战场,魏军2:1处于绝对优势。
不过,当时诸葛亮并不清楚街亭张郃具体兵力,也不清楚魏军何时到达。据此推测,诸葛亮事先的指示应该是:当路下寨,占据街亭城池,死守陇山要地,待分兵掠地的魏延、吴懿等完全占领陇右各城,然后由诸葛亮自己统帅全部兵力与张郃展开决战。马谡的任务是死守,尽可能久地拖住张郃,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这个作战计划实现的关键是,必须有坚固的城池可以依托。实际的情况却是街亭城小,而且残破不堪,以前从未经历战守,毫无防御工事可言。蜀军野战能力比不上魏军,何况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即使诸葛亮亲临,也完不成守卫街亭的任务。
如果时间充裕,防守一方可以修筑城池对抗强敌。问题是,修筑一座有军事意义的城墙工事,需要多少时间?马谡有这个时间吗?诸葛亮考虑到了时间因素吗?张郃会留给他这个时间吗?
如果有坚城可以据守,马谡用得着“舍水上山”,在山上野营吗?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修城,还用得着“举动失宜”,“依阻南山吗”?难道马谡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显然,事实一定是,马谡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做出“依阻南山”的抉择的。
街亭之战是一场遭遇战,完全超出了诸葛亮事前的估计。魏军行动神速,到达街亭的时间并不比蜀军晚多少,马谡在仓促之下应战,无城可据,无险可守,失败已成定局。唯一明智的选择是迅速占领最近的高地,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利,固守待援。马谡的选择并没有错,并没有“举动失宜”。假设诸葛亮本人亲临,面对此境,能比马谡做得更好么?
如果马谡完全不违“节度”,依照诸葛亮战前指示当路下寨,占据街亭抵抗,结局肯定是被魏军包饺子,几个时辰内全军覆没,马谡或者当俘虏,或者当烈士。马谡“依阻南山”,虽被魏军断了汲道,但至少能坚持一天一夜(从人体缺水的生理极限推知),如果诸葛亮的援军能及时赶到,战争的结局也许会相反。诸葛亮并没有小说中那样神奇,那样算无遗策,并没派来援兵,所以奇迹并没有出现。退一步说,马谡虽然失败了,但由于他在面临全军覆灭的情况下做了正确的的抉择,魏军的军事胜利打了折扣,即把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蜀军只是溃败,并没有被歼灭,有生力量得以保存。
至此,我们已是心中雪亮:诸葛亮强加给马谡的罪名统统不能成立。马谡完全是冤死的,彻头彻尾是个冤大头。

史载马谡之死,“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这一条记载让人深感困惑。马谡如果真是兵败的罪魁祸首,将士们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将其明正典刑还便宜了他,现在却“为之垂涕”,并且有十万之众,无论如何,这不像是对一个罪不容赦的死刑犯应有的态度。这里头传递出一种信息,即三军将士,那些和马谡并肩战斗过的人知道实情,知道这是一桩冤案,知道冤案的制造者是谁,但又不能替他伸冤,甚至不能替他说话,所以才出现了“十万之众为之垂涕”的奇特一幕。
不是没有人替马谡说话。丞相参军李邈列举史例以劝阻孔明:“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再世不竞”。不料引得孔明大不高兴,将李邈免职后打发回了成都。李邈为马谡说的这几句话四平八稳,根本没有指责诸葛亮的意思,也没有替马谡开脱 ,只不过是说人才难得,不宜杀掉良将云云,诸葛亮何以恼羞成怒,竟至于将他罢官免职?千古贤相竟然可以这样以权势打压持不同意见者,以权势阻塞言路,钳制反对者的口舌?解释只有一个:诸葛亮心中有鬼,心底发虚,害怕有人替马谡说话。处置李邈,是向其他人发出严厉警告:你们帮马谡说话,要置我诸葛亮于何等境地?替马谡辨诬就是反对我诸葛亮,你们在政治上不要站错了队!于是百僚噤若寒蝉,十万将士只能无言“垂涕”。李邈是极少数的不合作者,看清了诸葛亮的真实面目,因而在此后成为了诸葛亮的政敌。诸葛亮死后蜀国百姓到处为之立庙,大臣联名上表恳请,一时成为风气,只有这个李邈上表后主说了实话:“……,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西戎静息,大小为庆。”结果因为说实话被后主处死。诸葛亮活着时可以以一己之私罢免李邈官职,死后淫威还能让政敌殉葬,这是何等不正常的政治气氛!
还有一个人为马谡说情,此人身份非同小可,他就是蒋琬。他是诸葛亮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诸葛亮历次出师北伐,都留蒋琬在成都做丞相府的总管家,总览后方朝政,简直就是诸葛亮的分身,对诸葛亮的意图应该心领神会。就是这个深获器重的蒋琬对诸葛亮处马谡以极刑不以为然,委婉进谏:“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诸葛亮流涕答道:“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这段话读得我目瞪口呆!历来的说法是诸葛亮持法公平,坦荡无私,后人以此服膺,可是,蒋琬与李邈说的话,意思一模一样,如果有罪,两个人应该相当,两人都应该免职,何以对两人的处置如此迥异!一个被罢官,灰溜溜地下岗了,一个继续高枕无忧地当他的接班人。看来,在诸葛亮大丞相眼里,所谓的国家律法,只不过是他对付政敌的工具,他说有就有,他说无就无,对付政敌、保全自己时就挥起法律的大棒,庇护亲信时法律成了空气。诸葛亮对法律的运用,真是妙绝。
面对亲信蒋琬的诘问,诸葛亮“流涕”作答。我们必须佩服诸葛亮的急泪,我都流泪了,你还怎么着?蒋琬还能怎么着?只有闭口不言了事。后面那一段堂而皇之的话,什么“用法明也 ”,那是极高明的鬼话,可笑后世人就此对他产生了膜拜之情,膜拜他什么?“用法明也 ”。蒋琬看着他所尊敬的老丞相所膜拜的三军统帅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样子,心中只剩下对这个鞠躬尽瘁的伟大形象的敬畏景仰之情。可怜的枉死鬼马谡,他的冤情就此被诸葛亮的老泪浇得无影无踪,当时再没有人替他说话,后世也再没有人替他辩诬,当然,除了区区在下。
马谡如果真的罪大恶极,又如何让十万将士为他痛哭?如果他真的是一介草包,纸上谈兵的小丑一个,又如何让李邈和蒋琬这样的智能之士为他说情?可见,小说家的话毫不可信,历史家们所写的,有时也不免把鬼话当成真话,后世读史者,可要多留个心眼。

马谡在“物故”前给诸葛亮上了一封遗书。
“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从这封遗书里,我又一次感到了困惑。依照常理,他应该悔罪悔过,痛陈自己给朝廷,给皇帝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给他尊如父亲的诸葛丞相的北伐大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然后自请处以极刑,这样的态度,才是一个战败将军应有的态度。主动把战败的责任一肩承担,才能替他尊如父亲的诸葛丞相摆脱战败的责任,才能使诸葛丞相的威望不致因战败受损。可是,我们从这封遗书中一丝一毫也看不出他认罪伏法的痕迹,岂不是咄咄怪事!
除非,马谡压根就认为自己无罪。“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他恨什么呢?
还有一点,以诸葛亮的贤明,假设他真有那么贤明的话,照顾马谡的家人子女,是他义不容辞的分内之事。诸葛亮视马谡如子,马谡视诸葛亮如父,几十年的交情,还用得着在死前如此郑重其事地拜请?两心相交,莫逆于心,后事之托,不言自明。如此唠叨,如此提醒,仿佛诸葛亮是个十足小人,并不值得信任,这又置诸葛亮于何地?古代讲求情义的统帅,对于为自己出过大力,立过大功的部下的遗孤悉心照顾,抚养提携,不遗余力,这样的事例每朝每代都有,这样的将领每朝每代都有,看看清朝的曾国藩对待死去故旧的做法,我们就可以确定。这样的将帅才能得人死力,才能成就事功。不过,没有谁像马谡一样主动向领导提这样的要求,因为这是不言自明的事,说穿了反而不美。
除非,这是马谡临死前在和诸葛亮谈交易。

说马谡于街亭战败完全没有责任,这显然不符实际。如果马谡把诸葛亮死守街亭的命令置之不理,一哨探到张颌的进军消息立刻退兵,并火速通知诸葛亮做好决战准备,那蜀军的赢面还是颇大。马谡既然有时间把队伍拉到山上,就应该有时间组织撤退。可是,马谡太过拘泥,忠实地执行了诸葛亮战前制定的死守街亭,阻击曹魏援军的军事计划,马谡太迷信诸葛亮,不敢相信诸葛亮的作战计划是错误的,行不通的,不敢大胆否定上级领导的错误的指挥,最终导致北伐的失败。这样说吧,蜀军战败不是因为马谡“违亮节度”,而是因为过于遵从诸葛亮“节度”。而马谡正是因为“违亮节度”的罪名被处以极刑的,这个罪名真让人大开眼界。完完全全地罔顾事实真相,颠倒黑白,恐怕也只有一手遮天的诸葛亮才做得出这种事!
街亭战败,完全是由诸葛亮错误的指挥造成的,他是罪魁祸首,要负起战败的第一责任。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间是228年1月中旬,街亭之战发生在2月中旬,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诸葛亮没有考虑阻援的问题,而是忙于分兵掠地。这一个月里,魏国的皇帝从洛阳赶到了长安,张郃从荆州对抗孙权的前线赶回洛阳,又从洛阳组织5万精锐赶到长安,再从长安赶到陇右街亭。这一个月里,魏国的战场最高指挥官、关陇都督曹真早已判明诸葛亮的主攻和佯攻方向,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在这一个月里,诸葛亮对于街亭这一战略要点完全忽视,没有修筑任何防御工事。魏军增援陇右,除了街亭一路,别无他路可走,街亭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决定性的棋子。诸葛亮应该在一个月前就认识到,在街亭准备好高城深池,张郃无论如何都过不了这一关,陇右,甚至河西,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诸葛亮于此犯下了致命的的错误,犯了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犯的错误。
为什么他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原因在于他错误估计了形势。北伐的初期胜利来得太容易,冲昏了他的头脑,以为陇右诸城唾手可得。他低估了曹魏在此地统治基础的牢固性,低估了敌方守军的意志力和防守能力,而又高估了己方的攻坚能力。要知蜀道崎岖,蜀军长途跋涉,不可能携带重型攻城武器。诸葛亮本来的计划是迅速彻底占领陇右,再回过头来从容对付从洛阳、长安方向开过来的曹魏援军。眼见陇右诸城难下,却没有适时调整战场重心,呆板地守着事先的作战计划,顿兵坚城之下毫无作为,白白送给曹魏一个月的应急准备时间,战场形势就此突变。
诸葛亮的战场应变能力实在太差,而且又被曹真下了套子。北伐开始时是诸葛亮给曹真下了一个套子,曹真还真被套上了。派赵云、邓芝兵出箕谷,做出兵锋直指长安的样子,曹真一开始还真是惊慌失措。不过,作为疑兵只能迷惑敌人一时,怎能让敌人一个月犯迷糊呢?曹真很快明白过来,反过来将计就计,又给诸葛亮下了一个套。本来他是关陇地区最高军事长官,长安又由魏明帝曹睿亲自镇守,理应由他曹真曹大都督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街亭,可他不,派自己的手下张郃前往,他自己稳坐长安,做出率领大军保卫长安,保卫皇帝的假象。其实呢,只有一万人的兵力拱卫长安,护卫皇帝,关中完全空虚,长安可以说是一座空城,重兵全让张郃带往街亭了,这个计划可真够大胆,这才是曹真版的“空城计”。当然,越大胆越能让诸葛亮产生错觉,以为张郃兵力不够尔尔,因而没有充分重视,这也就是街亭战役魏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原因。是曹真的超级大忽悠让诸葛亮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说诸葛亮的战场应变能力实在太差,这绝不是虚言。当得知张郃逼近街亭时,不管敌方援军实力如何,他都应该重新审视战场态势,坚决改变用兵方向,尽可能地把兵力集中起来,实行围点打援战术。留下少量兵力监视陇右未下诸城,大军悉数开拔街亭。张郃军远来疲惫,这是聚歼的绝佳机会。张郃所带5万精锐,是曹魏集团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其他主力部队,远在荆州扬州抗吴第一线,被孙权死死拖住。打败甚至歼灭这5万人,整个关中将不战自溃,不日就可以占领长安,而从长安到洛阳,一路上也是基本不设防,只要取胜这一仗,再加上东吴出兵牵制,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毕生心愿,眼看就可以实现。这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惜,诸葛亮做了最差的判断,做了最坏的军事部署,分散使用兵力,摆出被动挨打的架势,坐拥三万强兵,屯驻距街亭350里之远的西城,既不能及时知道街亭战况,及时调整,又因为距前线太远而不能及时增援,甚至连街亭战败后的溃散士兵也来不及收集,更谈不上整顿军容,重振士气,以求拼死再战。
说到这一节,我们不得不佩服毛**目光如炬,他读这段历史时的批注是六个字:初战亮宜亲临。诸葛亮亲临不就是改变用兵方略,以主力与张郃展开决战么?毛**的军事思想,不以占领地盘为主,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换了毛**指挥这场战役,恐怕张郃的命运跟张辉瓒没什么两样,还有可能顺便俘虏在长安的魏国皇帝曹睿,假如他逃跑的速度比不过蒋介石的话。这当然只是后人看前人笑话之余的喟叹罢了。
其实即使在街亭战败后,诸葛亮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扭转局面。从事后他率领西县千余家百姓从容撤退到汉中一事可以看出,张郃给了诸葛亮足够的时间让他重整旗鼓。战胜马谡,已让他元气大伤,不敢直逼诸葛亮大本营,而是顺便去解救被魏延等攻围已久的城镇,去收复此前投顺蜀国的郡县去了。如果诸葛亮于此时一面召回魏延等军,一面收编街亭败卒,再加上一直没有出动,因而锐气丝毫未挫的三万生力军,仍然是以逸待劳,以多击寡之势,一举扭转败局的几率相当之大。可惜此时的诸葛亮,胆魄已丧,只想着安全溜回老巢,只盘算着如何找一只替罪羔羊为自己推卸战败责任,只一心谋划着如何稳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
街亭战役发起前盲目估计形势,完完全全地瞎指挥,既没有考察街亭有无地利可依,也没有清醒地估计到张郃援军兵力多寡和增援速度;战役相持过程完全不在他掌控之中,不能及时增援,连战场情况都不能及时掌握,只能消极不作为;战后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街亭战败的第一责任人不是诸葛亮又是谁,他不是罪魁祸首还有谁是?
但诸葛亮却觍颜说:马谡才是。

且看诸葛亮事后如何划分战败责任,我们从他上给后主刘禅的请罪书来分析。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不能训章明法”是说自己的指挥命令没有差错,只是执行者出了偏差,“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则明指战败的根本原因是马谡违命,“咎皆在臣授任无方”则说明自己的最大责任只是用人不当,“臣明不知人”则坦坦荡荡承认自己犯了知人不明的错误。“恤事多暗”四字含含糊糊,“暗”在哪里,相信当时蜀国君臣也不敢妄加猜测。“春秋责帅,臣职是当”是说自己高风亮节,把本来应全部由马谡承担的责任主动抢过来自己承担一部分。最后给自己一个“自贬三等”的处置了事。当然,放眼整个蜀国,从皇帝到大臣,谁能处分诸葛亮呢?没人吭声,那就自己从严处置自己以显示我诸葛亮的“用法明也”。

这份请罪奏章真是千古杰作,从来没有人能像诸葛亮那样,推卸罪责也如此漂亮,竟赢得后世一片彩声。诸葛亮用法严明,秉法公正,罪己甚严的形象深入人心。
更难得的是,诸葛亮在此事处理中始终表现得有情有义。请看《三国志》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蒋琬求情时,又一次“流涕”,马谡死了以后,“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这番表演,真是太感人了,感动得人们不肯再去追究事实真相,可怜的马谡在历史上从此被定格为一个可笑的形象,唯一的作用便是衬托诸葛亮的崇高。
厚黑之学,三国时期的人运用起来,各尽其妙。据李宗吾先生之见,曹操长于“黑”,刘备精其“厚”,孙权不能专精其一,于“厚黑”各取一半。我觉得李先生还没认识到,曹之黑,刘之厚,孙之半厚半黑,终究不及诸葛之厚黑兼通,两者的造诣都臻于极致。他的厚黑功法施展开来,后世人丝毫不觉其厚黑,反而认为他是少有的千古完人。
马谡虽然在后人眼里是千古笑柄,其实他并不是傻子,多年在丞相帐下任职高级参谋,炼成了他的分析能力,从街亭突围出来后,他清醒地判断到了诸葛亮会让他背黑锅,即使几十年亲如父子的感情也丝毫指望不上,于是马谡撒腿就逃。马谡这一逃跑,更加坐实了诸葛亮加在他身上的罪名,更加能够服众了。可惜马谡运气实在太差,被抓了回来关进大牢,隔离审查。
被告马谡,原告诸葛亮,审判官还是诸葛亮,审判结果是判处马谡极刑。判决书下达了,要公开执行斩刑时诸葛亮却犹豫了,万一他在刑场上口没遮拦怎么办?于是在行刑前夕,马谡莫名其妙地“物故”了。妙,监狱里什么样莫名其妙的事不能发生呢?谁去怀疑这里面的蹊跷?
39岁的壮年,刚刚从敌军重重包围中冲杀出来,照理,身体没什么大碍。以他的行政级别,给他一间条件好点的牢房应该不成问题,牢房的卫生条件应该得到保障,所以突然染上传染恶疾的可能性并不高。他怎么就“物故”了呢?马谡被诸葛亮黑掉的概率太高了。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手段还不是这。人死了,还要抹黑他的尸骨。于是先帝的一则遗言恰在此时传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先帝的话,是在马谡的棺材板上结结实实钉上钉子,让冤死的人万世不得翻身。
刘备在夷陵惨败而归,在白帝城含恨而殁,死时留下的蜀国不是如磐石之坚,而是风雨飘摇,危如累卵,用诸葛亮的话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多少后事要安排,多少元老重臣要接见,阿斗太子能不能顺利接班,死后四川这块地盘还是不是姓刘,这才是早夜以思的大事,哪里有闲暇来管马谡这样的小角色可不可大用!何况,这时的马谡年纪轻轻,资浅位微,其分量不足以进入一代枭雄的视野。这一遗言,十有八九是假。
那这是谁捏造的呢?
刘备这一遗言,在此前不可能流传,否则诸葛亮怎么去“违众拔谡”?出现的时间点若合符节,恰在马谡死后,真耐人寻味。刘备的遗言只可能对诸葛亮说,别人不可能在场,那么,是谁炮制的这一遗言并别有用心地加以传播?答案不言自明。为了抹黑马谡,连已死的先帝都可以拿来利用,这就是诸葛亮的真实面目。

历史上每一次战败,事后都要有人承担战败责任,这是事实,承担战败责任的人选,却不一定就是那个犯有决策错误和指挥错误的大人物,必要时让次要人物顶缸,这也是事实。关键是必须有人承担责任,对上上下下有个交代,让谁来承担,是不是罚当其罪,这是次要一等的事,除了当事人谁会在乎呢?后世有太多的大人物,在这一点上成了诸葛亮的好学生。
街亭战败,马谡负主要责任,这样处置上可以糊弄皇帝刘禅,下可以对那些沙场血战的士卒,对那些以血汗支撑战争的百姓们有个交代,中可以给魏延等对诸葛亮颇怀不满的军事将领一个说法。尤其重要的是堵住了政敌李严的嘴巴。
蜀国当时有三股政治势力,一是随刘备进川的荆楚集团,一是刘璋留下来的东川集团,一是益州当地的土鳖势力。第一股势力居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以诸葛亮为核心。第二股以李严为代表,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时委任的顾命大臣,对诸葛亮构成最主要最直接的威胁。第三股以谯周为代表,在权力金字塔顶层处劣势,但政治潜力大。第二股第三股势力同为北伐的反对派,有日益合流的趋势。街亭大败,蜀国政坛上暗流潜涌,政敌们虎视眈眈,一旦要问罪诸葛亮让他下野,荆楚集团的主控地位摇摇欲坠。皇帝也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他毕竟是名义上的荆楚集团的首脑。
何况在危急存亡之时,国家需要一个强力人物维持局面。219年荆州陷没,222年夷陵战败刘备身死,228诸葛亮北伐惨败。一个小小的蜀国,十年里叠遭大败,元气尚余几许?此时的蜀国可以没有马谡,绝不能没有诸葛亮。如果把此时的蜀国比喻为一只漏洞百出,行将散架的木桶,那诸葛亮就是桶箍。专制政权每到穷途末路时候,必然缺少强有力的桶箍式的人物,这才导致大厦倾倒。诸葛亮究竟是生不逢时还是身当其幸?
刘备死了以后,当权的荆楚集团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充当他们利益代言人与利益保护伞的人选,无论诸葛亮战败的罪责有多大,他们不会去问责,反而要万般保护。即使魏延等人心中有多么不满,这都是人民内部矛盾,都要服从集团大局利益,魏延毕竟是荆楚集团的一员干将哪!在大是大非面前,魏延等军中高级将领想必是紧密团结在诸葛亮周围,为蜀国的维稳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整个蜀国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代替诸葛亮,东川集团、益州本土集团虽然反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战争政策,但他们也提供不了比诸葛亮更有威望更有能力的人来领导国家。诸葛亮的威望是必须维持的,他的英明,他的伟大,他的神机妙算,甚至他在南征过程中树立起来的战无不胜的赫赫威名,即使出于宣传和震慑敌人的需要,也是必须大树特树的。一句话,诸葛亮就是当时蕞尔小国蜀国的红太阳和政治上的图腾。看看今天的朝鲜金家父子搞的那一套,我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专制必定要制造强权,强权必定要制造强人。没有强人我们渴望强人的出现,有了强人我们赞美他,我们歌颂他,我们跪拜他。最后,强人控制了我们的一切,控制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强人剥削我们,压迫残害我们,肆意杀戮我们,我们还得维护强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离不开强人哪!身处专制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以生命捍卫强人的威望。
这就是厚黑之术能够在几千年历史上堂而皇之大行其道的内在的根本的逻辑。强人有恃无恐,他是这个国家这个世界里最最重要的,全体人民最最需要最最离不开的人
这一次,以生命来捍卫诸葛亮这个强人军事上的威望的,恰恰是马谡。马谡的冤案,当然是各种利益激烈冲突精心计算维持某种微妙平衡的结果,但更是封建专制巨大齿轮运转之下理所当然的牺牲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死得一点也不冤!


诸葛亮在后世逐渐走上神坛,成为智慧和道德的化身,这是历代人们意淫的结果。在人才井喷的三国时代,这样的人才一抓一大把,诸葛亮并无过人之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张昭、诸葛恪、荀彧、荀攸、曹洪、司马懿、张辽、毛玠、陈群、邓艾、法正、庞统等,或运筹帷幄,或决胜疆场,或干略优长、或清慎廉洁、或忠诚勤勉,诸葛亮的才能,并不在这些人之上。
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未出茅庐即已知天下三分的大势,这难道不是先知先觉,高人一等的明证吗?这其实并没什么了不起。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刘备正寄居在刘表处。北面曹操实力最强,东南孙权在江东耕耘已久,实力仅次于曹操,刘备有什么实力从这两家虎口夺食?刘备唯一的可能是向荆州益州发展,这个浅显的道理难道非得诸葛亮提醒才能知道?这样的策略又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呢?
刘备三顾茅庐拜请27岁的诸葛亮,并不是特别器重他的才能,主要是看中了诸葛亮背后所代表的荆州世家大族和地方实力派的势力。诸葛亮一家定居荆州已经三世,算是本地人了,又通过联姻的手段成为本土望族的一个代表。荆州的世家大族和地方实力派人物知道刘表昏庸,在乱世中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他们急于寻找新的代理人,而顶着“帝室之胄”光环的刘备恰在此时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诸葛亮年纪轻轻,未经世务,隐居隆中,无权无职,此前从未获得表现机会,却屡经徐庶、司马德操等人推荐,并冠以“卧龙”之号,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是他们着力培养的政治新星,荆州在野本土势力的代言人!“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水”并不实指孔明,而是指他所代表的本土势力。三顾茅庐的佳话,实际上是双方一拍即合的结果。
诸葛亮大摆架子,一定要刘备冒了严寒,顶风冒雪,三顾后才肯现身,这是他背后的势力在试探考验刘备。赤壁战后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取得荆州,刘备三顾茅庐的早期投资,至此开花结果。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至少有三处硬伤。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是诸葛亮为未来设计的北伐路线图,纯粹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他把秦川作为主战场,而把荆州、宛、洛战场作为次要的牵制,这从根本上颠倒了主次。秦川崇山峻岭,道路艰难,不是理想的战攻之所,而从荆州方向用兵,一马平川,可以直接威慑曹魏都城洛阳,何处应该为主,何处应该为次,不是明摆着吗?以后的战争实践完全印证了这点。关羽水淹七军,打败于禁,兵锋所指,连曹操都动了迁都的念头以避其锋芒。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寸土未得,对曹魏毫发无伤。而且蜀国国小力微,有限的兵力还要分散到两个战场上去,两个战场相隔几千里,又如何起到互相呼应的作用?不正好给敌人提供了一个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绝好机会么?由此看来,诸葛亮的北伐,在隆中对策里就已注定要失败。
隆中对策里这一致命的错误,还给蜀国带来了另一个致命的打击,这就是“大意失荆州”。都说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应该说是诸葛亮“大意失荆州”才对。诸葛亮既然没有把荆州方向作为未来的主战场,整个国家的重心就不会是荆州而是益州,就会对荆州有所忽视。本来荆州应由刘备或者诸葛亮亲自掌控经营,此地是三家必争之地,政治上外交上的措置远远要比军事部署重要,一勇之夫、刚而自矜的关羽根本不适合掌控荆州。还有,为关羽配置的部下差劲之极,既无文韬,又无武略,扯皮内讧倒是好手,投降当“汉奸”(蜀国号汉)争先恐后,这样一批人镇守荆州哪有不出事的?另外,诸葛亮如果充分认识到荆州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应该在荆州益州交界处安排一支规模较大的应急部队,随时赴援,因为以荆州一隅之地独抗曹吴两家,一定力不从心。可是,诸葛亮偏偏没预见到,没做这些防患措施,最后关羽毁败,蜀汉政权连支援的反应都来不及做出,这就是诸葛亮版的“大意失荆州”。失荆州在隆中对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
第二处硬伤是死守联吴抗曹的外交策略而不知变通。孙吴的基本策略是联刘抗曹,但在取荆州的过程中用的是联曹抗刘,而曹操面临关羽的威胁时也采取了联孙抗刘的策略,孙曹两家的合纵连横之术何等灵活自如!反观诸葛亮,就显得呆板而不知变通了。必要的时候,为什么不联曹抗孙呢?荆州地处南京上游,对孙吴构成最大威胁,不夺得荆州,孙权寝食难安,而相对来说,曹操就不是那么垂涎了。保守荆州,我认为应该是“东拒孙权,北和曹操”的八字方针,而不是诸葛亮所说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就整个形势上说应该联吴抗曹,单就荆州一地而言应该联曹抗孙。可惜诸葛亮不知此种变通。
军事上注重批亢捣虚,先打弱小之敌,这是战争的规律。当刘备获得益州,又从曹操手里夺得汉中时,刘备集团实力壮大了许多,没有必要仰孙权鼻息,此时调整用兵方向,不要把曹魏当成首选目标,而是先打实力相对弱小的孙权,相信效果要好得多。正是因为诸葛亮只知枯守成见,不知灵活变通,导致蜀汉国势一蹶不振。
第三处硬伤是把曹操定位为“汉贼”,而把刘备集团的使命定位为“兴复汉室”。这个用来做宣传口号是可以的,可以取得道义上的优势,但拿来作为行动指针就显得迂腐可笑。“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自以为祭起“兴复汉室”的大旗,百姓就会望风归附,实在不现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的百姓不但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反而有陇右诸城拼死抵抗,导致他分散兵力于坚城之下,腾不出手来跟张郃决战而饮恨街亭。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心已不思汉,汉室绝无可能恢复,“刘”字大旗也不可能有什么实质的号召力,靠这个去战胜敌人无异于痴人说梦。相反,还捆住了自己手脚。以曹操为势不两立的汉贼,以己方为兴复汉室的使命承担者,那就一定不能联曹抗孙,就一定要北伐中原,否则,就和“汉贼”没什么两样。这就让刘备集团失去了回旋余地,失去了战略上的灵活与机动。隆中对的最后一句话“汉室可兴矣”,真是害刘不浅。
上面文字对隆中对的分析,不过说明了诸葛亮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人才,并没有在智慧上高人一等。
实际上,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在军事上从来未获倚重。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是刘备集团常驻孙吴办事处主任,外交上得以崭露头角;赤壁战后刘备收取荆州,靠的是关羽张飞赵云等战将;刘备收川,谋主是法正;攻取汉中,则倚赖张飞、黄忠。刘备带兵打仗,诸葛亮的任务是“足食足兵”,做的是后方大管家的差使。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句话怎么听怎么都有酸溜溜的味道,在军事上他在刘备心理完全没有位置。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至死都在军事上不信任诸葛亮。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很精准的评价。诸葛亮是个人才,但未必是那种不世出的奇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给海洋的情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6
编号 436216
注册 2011-7-24


发表于 2014-9-9 15: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笑,把足食足兵这理解成政治状态才是搞笑
明显是针对,供给而言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给海洋的情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6
编号 436216
注册 2011-7-24


发表于 2014-9-11 17: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3 naniwa 的帖子

可疑之处就在这里,
这和现在监狱中各种 “睡梦死”、“躲猫猫死”、“鞋带自缢死”、“从床上摔下死”、 “睡姿不对死”、 “洗澡死”、 “做恶梦死”、 “激动死”差不多,
说是这样说,用脑袋想想谁信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给海洋的情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6
编号 436216
注册 2011-7-24


发表于 2014-9-12 09: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9 随便说句话 的帖子

以相供给就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有了这句,才能看出是针对供给的,没有这句反而不能
保证供给线的粮食、军备充足。很好理解~

蜀国的经济状态,应该是诸葛亮描述的,民困国虚,民穷兵疲

[ 本帖最后由 给海洋的情书 于 2014-9-12 09: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给海洋的情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6
编号 436216
注册 2011-7-24


发表于 2014-9-13 18: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2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他连诸葛亮自己写的书,都没看全,还在这里搞笑
无所谓,你们想怎么理解是你们的是,你们怎么理解,改变不了,蜀国穷困的事实。

攻打南中缴获的军资,使得国家富饶。
只不过是暂时性的资源掠夺,让蜀汉发了笔财,还没几年诸葛亮就跟皇帝说,现在百姓穷困,士兵疲劳了

就连蜀国的高级官员都十分穷困,更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了,要是你认为老百姓生活比官员好,那随便你了~

[ 本帖最后由 给海洋的情书 于 2014-9-13 18: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给海洋的情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6
编号 436216
注册 2011-7-24


发表于 2014-10-16 20: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4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今【民困国虚】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熄。
求翻译,啥叫,啥叫民困国虚?民穷?这叫?蜀国富饶,兵甲充足,足食足兵?
你再抽诸葛亮?

至于曹操不干我事,我不是曹迷,黑曹另开一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8 10: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