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孙刘夷陵激战时曹丕为什么不趁火打劫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3 01: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晔好象说过他们不可能和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3 01: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就是,至少也得派支部队去转转,就是有利益也是得给有准备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3 11: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个人倒是觉得曹丕不出兵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那句话:
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3 11: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 曹丕有能力动

曹丕虽受禅不久,但此时政权谈不上不稳。反对的人早给他老爹杀的七七八八,他老爹宣称要做周文王时,曹丕受禅时,基本就是马屁如潮了。虽然革命之际,时局有点不稳,都是小CASE了。
曹丕先前已经有能力南征一把,现在有什么不可以呢?
曹丕轻松的很,经常打猎杀小鸡玩,政权不稳,不会如此轻松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3 13: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二  曹丕可以动

      刘备盛怒而来,其势断不能轻易善了。孙权轻飘飘地求和,实在是自取其辱。即使如演义里肯让出半个荆州或者整个荆州,那先前白衣渡江岂不自打嘴巴,自承是个大笑话。对刘备而言,得到半个荆州或者整个荆州后实力大增,正是要清算关羽传首千里之恨的好时候,轻易放手似无可能。战和主动权在刘备败前,是在刘备手上的。
   
     退一万步讲,即使曹丕出动,孙刘特别理智,断然停战,一致对外,然刘备纵然肯出兵帮助孙权,孙权敢信吗?

    这一对前妹夫和前大舅子之间已经没有信任基础了。两小国置大国如同无物,盛气相尚,自作孽,不可活。

     以中国之兵,欺凌这两战事未解或狐疑之众,正是各个击破、渔翁得利的好时机。但曹丕却在御前会议上就已经决定静观,事实他也一直在旁边就那么看着。除了发表下评论员文章:备不知兵,根本就没想过要利用一下他们的交战。

[ 本帖最后由 上山之虎 于 2007-5-3 14: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3 14: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 曹丕不想动

      此处省去曹丕在将大魏王国变成大魏皇国一段时间内,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曹丕得意洋洋之事迹。反正这些大家比我还清楚。

     总而言之,曹丕自认很擅长统战工作,孙权的称臣,也让他很有面子。他舍不得打他。打刘备又远了点,干脆就不打了。

      孙权战胜后,又抖起来,对老大也不太尊重了,曹丕挂不住了,又南征扁他去了。可见曹丕就是和黑社会老大一样,面子是很重要的。


    因此,曹丕不动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他自己说的:
   
    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

   大家可能是太不尊重曹丕,把他的话不当一回事了。


[ 本帖最后由 上山之虎 于 2007-5-3 14: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3 14: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PS:

      曹丕不动可能也有衰人刘晔的干扰。

      刘晔这阵子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表现活跃,经常提一些我个人认为无比伟光正的意见。可能是因为成分太高,要努力做事来表现、表白自己。

      而曹丕看样子对他已经很有看法了,刘晔说的,曹丕基本不听。对他的乘他病要他命的观点,曹丕可能就是你说东,爷就向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5 16: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后备果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

刘晔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7 17: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wwind 于 2007-5-7 15:38 发表
曹丕做的决定有理.刘孙两家虽然拔刀相见,魏国实力比他们两家大得多,大可坐收渔翁之利.
假设刘备胜孙权败了,孙权也决不敢投降给刘备(杀弟之仇),只能降魏.
而刘备称王称帝,与魏决无可能妥协,吴国的军民未必听刘 ...

有道理,要是孙权败了,大概就真的只有去做个爵爷了。不过曹丕决策客观上起到的效果只是坐山观虎斗,如果是事先是按您的方案,实施还是没跟上,也算是决策错误了。

(刘备败了,双方的和谈与合作就有可能,因为要复仇的是刘备,和不和主动权在他。事实也是如此)

[ 本帖最后由 上山之虎 于 2007-5-7 18:0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山之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43532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7-5-23 21: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5-23 19:32 发表
其实曹丕并不是不想趁火打劫,为国已经正在做准备了——曹仁、曹休、曹真三路大军南下。只不过刘备败得太急太快,等到三曹的军队做好动员后陆逊已经取得胜利。吴军利用了这个时间差迅速回防长江防线,并成功抵御 ...

曹魏只有一个夏侯尚在自己做准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14: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