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雄才大略的混蛋皇帝—明成祖朱棣, 只是个人观点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咋只提了郑和七下西洋这个事儿?某家还想多看几句骂朱棣的话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哈哈,想看的就是这个。第一篇黏黏糊糊,这两篇才算是骂出来了。某家对朱棣没有一点儿好感,但看到有人批朱棣,心里便觉痛快。修养不够,惭愧,惭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 万里悲秋 于 2006-9-19 21:14 发表
好了,一切看来都停当了,该出兵立个威了。于是老朱亲征,率几十万大军,北伐漠北。在此,可以窥见,老朱的确是老了,人越老越怕死。再也没有当年,自己率几百人往人堆里扎的功夫了。特别是永乐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这三次征北,与其说,是去征讨,说白了,更像是一场几十万人的军事大游行。那些北方蛮族也是识相之人,只做了几下象征性的抵抗,就不见了踪影。最令老朱郁闷的是第五次,连个人影都没见到。(有的朋友奇怪为何当时明军骑兵少,个人认为军事游行人多就可以了,呵呵)

这段极其同意,原来也做过类似的评价,ctrl+c,ctrl+v,呵呵。

不谈那些,再来说几句永乐。明朝的武功相对集中于洪武、永乐年间,这也是必然的现象,开国名将、百战雄兵尚在,武风未衰。洪武的武功的确很好,连某家这个讨厌明朝的人也没有异议,感觉永乐的武功则嫌有些名大于实。
永乐还是燕王时,讨服乃儿不花,树了不小的威名,实质上不算什么大成就。后来做了皇帝,两大武功,一则五次北伐蒙古。其间颇能玩弄政治手腕,分化蒙古诸部,效果显著,军事才能却不见长,始终谨慎有余,不敢将大军展开,前两次都胜了,却未伤蒙古元气,后三次直接就没看见蒙古骑兵的影子,来了趟草原一月游,抢了人家几只羊罢了。个人觉得,可能是老了,也尊贵了,不复年轻时候的锐气。而且,说实话,北伐的最大成就是使得瓦剌强大起来了,遗祸子孙。总的来说,永乐五次北伐对蒙古的打击远不如他老爸那八次严重。二则灭亡安南。八十万大军压境,打这么一个小国,《明史》都没怎么好意思提。联想到靖难时,永乐屡败于盛庸、平安之手,不过是欺负白痴李景隆罢了,他的真实水准值得怀疑。孝宽兄作《百将传》时似乎额外提到了永乐,颇为称许,某家这里不以为然。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9 22: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