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笑书神侠
» 关于金庸小说评价的若干质疑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关于金庸小说评价的若干质疑
yl69809908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4
编号
425593
注册
2011-5-22
#1
发表于 2011-7-15 10: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金庸小说评价的若干质疑
首先要肯定,金庸是个好同志,好作家,好的通俗小说写手。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当然人民也没亏待他——精神可嘉。被捧成大师也不算太离谱,(须知我们这个时代里连余秋雨先生也是可以做大师的)自然咯!也有不少砸他的,而且革命队伍还在一天一天的壮大起来,兄弟我闲着也是闲着,学啊Q也凑个热闹加入革命队伍打打土豪,我是信笔写来,胡说八道,金迷们也别介意,反正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多少年过来了,让我们这些跳梁小丑叫嚣吧!永远无损于金大师的光辉形象。书归正传,下面是我的质疑。
一。金庸,甭跟我玩文化!
据说大师很文化,或者很传统文化,或者很古典文化。据说金大师的伟大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就连一贯‘性情中人”的古龙大哥也当着金庸的面说过什么“希望青年朋友通过金庸先生的小说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云云。不错,金大师里爱往小说里塞古董,什么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棋琴书画,吹拉谈唱,天桥把式,破铜烂铁,老祖宗绣花鞋,等等等等,人家都是念过私塾的人,唬得咱是一楞一楞的。可这些就是“文化”?这些是文化符号。文化符号并不等于文化。小说的文化含量绝对不是通过往里面塞满文化符号来体现的。金大师真的了解传统文化吗?至少我没看出来。如果我们文化的精髓就是金庸小说里表现的那些东西,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是很贫乏很可悲的。我没文化,更不是文化大师。但我觉得金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或曰古典文化?)的理解是肤浅的,至少在他小说里表现出来的理解是肤浅的。而且,一部小说如果是很“文化”的。它应当怎样来表现这种文化,小说不是学术论文,不是文化集锦。象金庸那样动不动让人物朗诵首诗,唱个小曲填个词,奏个琵琶弹个古琴,背两段诸子百家,讲两段历史典故。在要不上山刨个草药捎带阐释一下中医理论。这是多么笨拙啊,我都替他着急。这是小说该干的事吗?每次听人说什么金庸先生的小说是“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我都好笑,想编百科全书就编吧,写什么小说啊。这不是小说的功能,更不能成为评价一部小说的标准,把小说写成百科全书那绝对是一种失败!
金大师喜欢故弄玄虚,弄出许多颠三倒四的话来跟我们玩深沉,比如独孤九剑是什么无招胜有招啊,虚竹下个围棋又是怎么着置死地而生啦。张无忌练太极剑先失忆啦,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其实谁都会编,可是一到金大师笔下,了不得,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啦!“哇!哇哇哇!这就东方哲学的精髓啊!”其实呢?需要一个安徒生笔下的小孩子来告诉大家——他其实什么也没穿。王朔先生刚好就是这么个角色,可是,就象没有人会把小孩的话当真一样,也没有人会把痞子的话当真,这是很悲哀的。再比如《笑傲江湖》被上纲上线联系到“很得道家文化的神髓”。我不知道老庄二位知道了会做何感想。
二。金庸擅长写“情”?
又据说人家金大师擅长写“情”,每每感天动地,用毛主席诗里的话说叫让人“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于是大家纷纷说老金的小说“写尽了情之一字”。可是有人就不同意了,这个人叫温瑞安,他说金大师小说里是“凡情必痴”。实际上就是说,老是这一套,没看头。只是人家还要见面,不好明说罢了。他说的没错,啊,那什么感人啊,一个个都是爱情的偏执狂,对上眼了就——不说非君不娶非君不嫁,起码也是相思刻骨铭记终生,就这个,都是这一套(除了韦小宝,他不懂爱情),可是我们的爱情不是这样的,有痴的,有不痴的,有痴不痴都不知道的。我们的爱情没有模式,要暧昧,混乱和含糊多,但如果在文学中表现出来也要有力得多。相对于爱情本身的复杂性来说“金庸模式”是多么矫情和简单啊。简直就是一种可怕的“白痴式爱情思维”,最典型的,比如杨过和小龙女那种,假透了的,矫情的,居然也让无数人折腰。只能说我们是多么乐于欺骗自己。我们多么不相信真实才是真正的力量。
可以看看温瑞安小说里的一些爱情,比如存在于雷纯和苏梦枕之间的爱情,当然温写爱情完全说不上成功,但至少他意识到了,努力在突破。
我要拿穷摇阿姨跟金大师比金迷们肯定会觉得跌份,可是请你告诉我他们两写爱情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我认为都是一个坑里的萝卜。
三。金庸缺乏创作上的勇气。
金大师晚年将小说一再修订,改了又改,很是费苦心,当然,这很好,这展现了一个作家对自己作品的严谨的创作态度。值得很多作家学习,尤其是古龙那样动不动就找枪手的同志。真是该好好学学,当然,他现在学不上了。
可是,我在想,这是不是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金庸的局限,比如他在创作上保守主义,也许他太爱惜太在乎自己武林盟主的形象了,在创作上就被缚住了手脚。于是,当我们读他的小说,一部部读下来,就会渐渐的感到乏味,是的乏味。没有突破导致的乏味。
古老大对创作其实也是认真的,那是另一种认真,他一生都在创作上求新求变,为此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了。
比如,《天涯明月刀》一出来就是骂声一片,古老大也就差没被口水淹死,重要的不是这部小说是否成功,而是从这样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古龙的勇气,如果古龙还是初出茅庐,那么还无所谓。反正没有负担。可是古龙当时已经是新派武侠的领军人物了,古龙冒着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危险来作出这种新的文体尝试,这就是古龙的勇气啊!是金庸永远也学不到的勇气。
再比如,温老大,他宣称“文学创作永远是一件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事情”,有人批评他想“突变”,他说,突变就突变,有什么大不了的?《四大名捕斗将军》这样的作品一出来,会让他失去多少老读者?可是他做了,重要的不是《斗将军》这样的作品是否成功,重要的在于这是温瑞安造反有理的斗志和勇气,证明着这个作家也许暂时陷入困境,但还有火力,有活力!
当然,古和温的创作上的求新和求变都不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姿态,(象现在的一些什么成人武侠玄幻武侠之类),而是真正严肃的,孤心苦旨的探索。
可是金庸呢?金庸未尝不想突破,比如《鹿顶记》这样的小说,可是,他太顾虑自己武林第一人的形象了,他被缚住了手脚,他永远不忘记讨好他的fans,连《鹿鼎记》也要稿出些一个人七个老婆的的恶心趣味来吸引观众,真失败!
他似乎精通中庸之道,可是创作上的成败也都在于此。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19: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