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水浒人物军职、官职初探
性别:未知-离线 PossibleWorld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424189
注册 2011-5-11


发表于 2011-5-11 14: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纠正

楼主完全误解了宋代品秩的情况。宋代武官地位低下,三衙最高长官之侍卫马、步军都、副指挥使不过正五品,三衙次长官都虞侯不过从五品。关胜、呼延灼、秦明、黄信等人怎么可能有正、从五品?从五品“刺史”以上已是武官高阶。团练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防御使等从五品官阶或贴职都是武官极高的荣誉。怎么能从《水浒》乱用的“团练使”率千余人,推出从五品及“团练使”军衔(不是实差)只相当于团级?在宋代那相当于将级军衔,军级或兵团级军官享有。

其次,怎能从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为正五品,推出没有“都”的指挥使为从五品?如果没有一点起码的宋代军制常识,何必妄加揣测?指挥使只是宋代“指挥”一级编制的指挥官。指挥又称营,元额五百人,实际常三百五十人到五百余人不等。在指挥之上,从军、厢,到三衙长官全都称都指挥使,比如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其下有龙卫军都指挥使,其下有龙卫左厢都指挥使,其下有龙卫左厢第二军都指挥使(“军”一般辖五指挥,二千五百人,亦有辖三指挥、十指挥者不等),再下方为某指挥使。北宋上四军的指挥使不过从七品,普通禁、厢军的指挥使不过正、从八品的大小使臣。《水浒》里的“指挥使”无疑是套用明代的指挥使,卫之长官,辖五千余人。且在楼主看来,像鲁达、张青之类的小军官,花荣之类的巡检都会有正七品,林冲、徐宁之类的教头竟有从六品,真是离谱。州钤辖、监押,系将禁兵的将之类也最多不过七品上下,教头更是无品的军吏(徐宁作为班直的教头,带御器械,地位较高,可能为三班使臣)。

知寨不是指镇长,而是指巡检,寨即巡检司寨。书中也说得明白,寨设在清风镇上。清风镇是清风镇,清风寨是清风寨,清风寨是设在镇上的巡检寨。巡检同县尉,不过从九品。关胜的蒲东巡检如果不是小说乱用,便是“兵马(都)巡检”一类等同于(都)钤辖、(都)监押的中级武官,不同于乡镇公安意义上的巡检司巡检。

统制、都统制在北宋是差遣,而非官职,行军作战的统兵官。由兼领将兵的路副总管、路分钤辖、都监充任。统制为正,统领为副。北宋末期著名的统制如苗履、王禀,统领如姚古、姚雄,均为统率少则万人,多则数万人的高级指挥官。都统制更是出征挂帅的大元帅,如同宋初之都部署,金之都元帅,唐初之行营总管。首先,在北宋他们不是官职,而是差遣,由实职武官(总管、钤辖、监押等)充任;其次,他们的地位极高,统制是一军统帅,都统制是五军(前中后左右)统帅。都统制不是资格老的统制(如都监),而是统制们的头头。

另外,北宋班直怎么会是十二个?首先,分分合合,数目不定;其次,神宗熙宁时定为十五,一般只多不少。金枪班原称内直,仁宗时改名。金枪左、右二班隶东西班。

如有人指出的,太尉在政和后已不是三公,三师改称三公,原三公废。太尉只是武官五十二阶最高阶的官阶名,即正二品的军衔。且“太尉”是高级武官的尊称,称太尉的不一定是太尉阶武官。

府州的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与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完全不同。后者是自从五品至从二品的高级武官阶或遥郡贴职(节度使无遥郡),前者则一律是从八品无职事的闲官。

高唐州宋代不存在,为元代小州,宋博州地界。小州的知州怎么会有正四品?正四品的都可以做路安抚使。

可寻我网上最近所发“《水浒》部分官名正解”一阅。

[ 本帖最后由 PossibleWorld 于 2011-5-11 15:02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8 11: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4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