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荆州之役的情况分析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4 08: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荆州之役的情况分析
荆州的丢失真的想大家说的那样吗?现在我就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看下关公手中有多大的地盘!大家先看看地图吧!





从这些地图上都不难看出关公手中的荆州并非是荆州全境~而仅仅是荆州全境的三分之一而已!打仗如果不能速胜那么比拼的就是国力!而关公仅仅以三分之一个州的实力去比拼整个魏国再加上后来偷袭的东吴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接着我们来说说关公手中有多少的兵力吧!
荆州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5W!荆州的兵力先后有三次被调动而进入益州。
第1次:就是刘备应刘章的邀请而入蜀解决汉中问题~这次带入蜀的兵力大概也就是2-3W!
第2次:就是庞统陨落于落凤坡,而诸葛和张飞带兵入蜀支援!而这又带走了荆州大约2.5W人这样!
第3次:在曹操进攻汉中之前,孙权和刘备有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因为曹操的南争汉中而化解了!当时刘备从益州带出来的是5W兵力~而关公呢,仅仅从荆州带出了3W!刘备为了去和曹操争汉中绝对还是要把手伸向关公的荆州兵~这次起码有带走了一两万士兵。
这些3次调动最少也从荆州带走了5-8W的士兵~而关公手中的士兵绝对不会超过5W,还要留着很大的一部分守着荆州!这样关公北伐的士兵能有多少?这些都是屈指可数的!
说完士兵我们来说下荆州的人才问题!
关公为什么在博士仁和糜芳犯了错误的情况还依然用他们留守荆州的战略要地呢?就是因为手中没有人可以用啊!荆州的人才被刘备等人的三次入蜀都带走了~关公才不得不用那两个家伙接着守!不说那两个家伙~就算吕蒙在招降了博士仁和糜芳之后,骗开了荆州的大门~如果这时候城中之要有个能稳定军心的大将那么就可以坚持到关公的北伐部队的回援!而这个人我不说什么赵云,魏延之厉害的角色,就算是个严颜也足够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关公对东吴的防备吧!
关公首先沿江建立了很多的烽火台~这些都是防备荆州被东吴偷袭的手段~可是奈何被吕蒙用拌商人给骗了过去!
最后我们说说关公对东吴的外交吧!
很多人都说荆州之争之所以失败都是关公不知道西联东吴北抗曹操~!而大家想过没有~就算关公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那么东吴就不会偷袭荆州吗?那么大家想下刘备是咋样得到孙MM的?这是场政治婚姻吧~孙权连自己的亲妹妹都可以牺牲,更何况这是个稳赚的买卖~!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过吧!在说回来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东吴的当时的国策是什么?就是拿下“借”出去的荆州~!

这些就是小弟对荆州之战的看法~写得不好~望大家原谅~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发帖我们一起来讨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5 10:4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angliang于2004-06-05, 1:14:30发表
算了,这一役的失败主要是关羽在政治上的错误,军事实力应该足够,否则刘备会让关羽冒险?

军事实力够?开玩笑啊~我好像记得是那篇兵书上说过~10倍于敌而围之~而关公和曹仁之间的兵力差有可能有10倍吗?~还有就是曹仁的部队的数量我感觉可能还是不只1W~最少要2W以上~要不曹操能让他在那里防备关公吗?~曹操可是知道关公的实力的!
还有樊城虽小但是城防可是不弱的~不说别的大家想下陈仓在诸葛十万大军的围攻下还能坚持20天~更何况在外面有强大支援部队的情况下!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06-05, 1:08:02发表
文章还不错,鼓励鼓励!关键是关羽有如此多的不利因素,却还要孤军北进攻打坚固设防的襄阳,这里面就有问题了。

我认为关公北伐有3个只要目的:
1.缓解曹操对汉中的巨大压力!
2.巩固自己手中荆州的统治!消灭曹操的一些有生力量!
3.这个第3嘛,就是关公看见张飞,赵云等这些人都立了大功~自己也想来点建树~!要不咋能对得起前将军这个职位!咋对得起大哥刘备!



就是消灭了于禁了的部队之后~关公看见了~攻下樊城的可能,就想。。。。可是。。。东吴的偷袭~~!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5 13: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4-06-05, 11:53:15发表
关羽主要在战略层面的把握不大好,如果能在消灭于禁军以后趁好就收就好了。而从当时的局面来看,也有充分的理由应该尽早撤兵。

蜀,当时刘备刚刚拿下汉中,军力疲弊,汉中又被曹操迁走许多人口,需要恢复,刘备未能增援关羽虽然有很多原因,但这肯定是原因之一,蜀国没有预备再来一场大的战役。

魏,由于襄樊距离中原许昌很近,一旦失守震动中原,所以曹魏必定尽全力来增援,事实也如此,连远在合肥的张辽都准备启程了。面对敌我悬殊的兵力,关羽再次取胜的希望越来越小了。

吴,东吴对荆州的野心关羽应该知道了,前面已经来了一次袭击了,关羽军在前线对峙越久,东吴军偷袭的可能性就越大,与其等东吴军来了再回去,还不如早回去绝了对方的念头。

但是你也要看见~樊城有马上就有被攻陷的可能~你会撤退吗?
如果关公手中还有个能帮关公守荆州的人才~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
关公北伐也是想把压力集中过来~!以减轻汉中的压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更加意外的是合肥的张辽也过来了!
其实东吴当时有两个选择~1是北上袭击合肥~!2就是西击荆州!
但是。。。东吴的国策。。。就是荆州~!最后的结果,东吴还是选择了~最快实现利益的那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5 20: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angliang于2004-06-05, 17:56:42发表

QUOTE:
原帖由关佐于2004-06-05, 10:32:18发表
军事实力够?开玩笑啊~我好像记得是那篇兵书上说过~10倍于敌而围之~而关公和曹仁之间的兵力差有可能有10倍吗?~还有就是曹仁的部队的数量我感觉可能还是不只1W~最少要2W以上~要不曹操能让他在那里防备关公吗?~曹操可是知道关公的实力的!
还有樊城虽小但是城防可是不弱的~不说别的大家想下陈仓在诸葛十万大军的围攻下还能坚持20天~更何况在外面有强大支援部队的情况下!

你忽略了地理位置和当时魏国的军事分布,当时刚拿下汉中不久,魏国主力都在防止蜀汉乘

胜进攻以及准备复夺汉中。而且在整个战役中东吴偷袭前关羽是占上风的,曹仁甚至考虑过

撤退出襄阳,只是关羽自己在之前已经得罪东吴之后又对东吴的行为麻痹大意才使东吴得

手。

占优势~那是关公用自己的实力打出来的!
而关公从来没有忽视东吴~如果忽视的话,那烽火台是为什么而建的呢?
你还是没有注意看我的文章~上面我想我说的很明白了~!关公联不联东吴结果我想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6 11: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4-06-06, 10:28:55发表

QUOTE:
原帖由关佐于2004-06-05, 13:20:24发表
但是你也要看见~樊城有马上就有被攻陷的可能~你会撤退吗?
如果关公手中还有个能帮关公守荆州的人才~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
关公北伐也是想把压力集中过来~!以减轻汉中的压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更加意外的是合肥的张辽也过来了!
其实东吴当时有两个选择~1是北上袭击合肥~!2就是西击荆州!
但是。。。东吴的国策。。。就是荆州~!最后的结果,东吴还是选择了~最快实现利益的那个!

战局是变化的,如果曹仁没有援军,关羽有充足的信心去围城和攻城,但曹魏的援军接踵而来,第一批于禁、庞德军到来后,关羽就要先吃掉援军,依靠一次大水关羽得手了,紧接着徐晃部队到来,这次就不顺利了,还有殷署、朱盖等十二营的兵力赶到,形势已经不利,曹魏还有后续援军会陆续到来,而蜀国却没有增援部队,最多只有留守江陵的少量部队。兵法云,十而围之,既然樊城不可下,不如早退。

至于替汉中分忧,并没有这个必要,曹操刚在汉中吃了败战,不大可能再去这个伤心地作战,就象美国在朝鲜吃了亏,以后在这里都会很慎重。替汉中分忧也应该是在汉中争夺最激烈的时候。

战局是在变化的~但是都是人创造的!关公就想在曹操的支援部队到来之前攻下樊城!

汉中这个?伤心地?其实就是曹操在汉中打去不顺手~但是曹操把部队重整之后~不见得不想抱这个一箭之仇!曹操在汉中的边境上还囤有大军!汉中初定民心还是不稳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7 07: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angliang于2004-06-06, 19:52:48发表
实力?说得好,没足够的兵力那里有实力?

至于烽火台,守烽火台的兵刚开始是足够的,但陆逊到任后关羽出于轻视将守烽火台的兵力

调走了一大半。

至于联吴,这是诸葛亮一贯的外交政策,而且已经证明是绝对必要的

我说的实力是其统帅能力~!
峰火台~就算给你100人还是没有用~烽火台主要的用途是报警~而不是防御~!关公调走荆州的守军?~一个是想加快攻城的进度!
而连东吴?荆州不在东吴手中~东吴是坐立不安的!其不闻,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QUOTE:
原帖由晕菜于2004-06-06, 23:05:43发表
孙权出兵荆州前曾致书曹操,说明背后包抄关羽的意图,而曹操方出于己方利益考虑,由徐晃将孙权书信告之关羽。可以说关羽是完全知道孙吴方的动态的。关羽8月破于禁,围困樊城,直到10月被徐晃攻破,期间差不多有2个月的时间改变部署,而徐晃方南下初期,部队多由新兵组成,战斗力不强,曹仁部被围困樊城几个月,饱受水困和关羽军围攻,称得上筋疲力尽,如果关羽军趁好就收,及时退兵,相信应该不用担心曹军的追击,如能及时退回江陵,公安,重新布防,以曹操方座山观虎斗的心态,保住荆州的土地应该问题不大,即使处于劣势,只要南郡公安不失守,刘备主力顺江而下,增援还是很方便的。

徐晃的新军~我还怀疑其是新组建的还是没有参加汉中之役的!
这个就是关公想抓紧时间攻下樊城!
你说曹仁兵力疲惫~而关公的士兵就好像不是!
话说回来~敌人告诉你,你的同盟军会从你后面偷袭你~你会相信吗?(当时东吴和西蜀还是同盟关系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8 15:4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angliang于2004-06-08, 15:05:10发表
没有兵统帅能力也有用?

报警的设施能不用兵守?自相矛盾(100人是什么意思?)

连周边国家的关系都没搞好就出兵去打其他国家,还麻痹大意这还不是关羽的过失?

连吴抗曹是刘备自己一直以来的国策(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已经说了),而且怕贼惦记着还

不严密防守?

关羽没能搞好和东吴的外交,仅凭陆逊一纸文书就放心东吴这就是关羽破败的最大原因

在种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还贸然出兵,并在徐晃大军增援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撤军近一年

这就是关羽的刚愎自用

拜托啊~你能不能领会一下精神啊!关公手中没有士兵吗?只是士兵不足!而士兵不足~也能有这样的战果~那就是其军事统帅能力的表现!
我说的是就算你每个烽火台有驻扎了100个士兵~有用吗?你也应该想下啊~烽火台一般就是驻扎10-20个士兵~那还是主要的烽火台~而不套主要的,有5个士兵就很了不起了!
没搞好关系?就算是诸葛~刘备在这个关系也不可能相处得和很好的!荆州是东吴长江防线的要害之首!他们能安心的将其放在别人的手上吗?!而有机会他们能不好好的把握吗?
就算关公没调走守荆州的士兵~在吕蒙的偷袭下也是没用用的~主要是没有能稳定军心的将领!而关公调走士兵也是想尽快的攻下樊城~这点也可以从关公派去阻击徐晃部队的士兵的数目中看出来!
关公在曹操的支援部队之前~并没有多大的失败~再战之力还是有的!正真的要害就是被吕蒙偷袭掉了荆州!而偷袭荆州的要害有是那两个王八蛋的叛变!如果关公有足够的人才~他才不会用这种光靠关系爬上来的人呢!关公只尊敬有能力的人!
关公性格上是有弱点~但是其能力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QUOTE:
原帖由晕菜于2004-06-08, 15:38:51发表
估计曹操派遣徐晃屯兵宛城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于禁部队会这么快就全灭,东面的
张辽等部队因为跟孙权对峙的缘故还没抽调,所以徐晃南下的时候估计带的都是些临时组建的新部队

这点`我不大同意~我认为徐晃带出来的只是没有经历过战斗的士兵~而非零时组建的!他们绝对经过系统的军事作战训练~要不曹操能派徐晃带着他们去支援曹仁!曹操是知道关公统帅能力的~而且曹操手下能和关公有一拼之力的就是徐晃和张辽~而他们都和关公有着很好的关系!这说明着什么?关公只尊敬有能力的人!
你说张辽的部队在和东吴在对峙~这个是错的~其实张辽的部队还在徐晃之前被调来~由于路途比徐晃要远所以才没有赶到!
曹操拥有整个北方~而人力资源比东吴加上西蜀的还要多~他们会没有足够的兵力吗?在汉中那里回来不过十余万人~而冀州等北方的四州绝对还有大量的部队!只是路途遥远~南调需要的时间要久得多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5 13: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古代~守城是在有很大优势的~
这也就是很多名将都败在城下的原因~但是没有外援的城市也是没用的~敌人可以围而不攻~消耗完你的粮草~这招在古代世界的军事史上比比皆是!


樊城和襄阳曹仁为什么选择小城樊城来固守~而非襄阳呢?
我想不外呼是:城防工事经过多次的修缮~!防御的能力远强与襄阳!还有大量的守城装备~!大型的弓弩是守城的利器!弩~不管从射程,威力,精确度都远远强于弓!如果配合上三段射其射速也是可以保证的!这个可以从秦始皇兵马俑中看出来!而汉承秦制,而曹操又掌握着汉王朝的两个都城!那么其继承秦制也不足为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6 19: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功劳啊~樊城在大水的冲击下马上就可以攻下了~我想谁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其不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关公就是拿这个来赌~调走防御荆州的士兵也是为了这个~其结果~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7 08: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攻下了~怎么?关公部队的士气大振~而北魏的士气就会低落!
古代的两军交战士气最重要~!
而就算东吴袭击了荆州~而关公还有襄阳,樊城可以固守等待蜀中的支援~而关公的部队也不会散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7 20: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士气~不重要~你也不想下~吕蒙为什么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
还不是那两个家伙叫开的城门!
有个城池待着~怎么都比在野外好~曹操会看着东吴做大吗?他们也只是会在一边看好戏!做收渔人之利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9 10: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angliang于2004-06-19, 8:50:26发表

QUOTE:
原帖由关佐于2004-06-17, 20:04:01发表
士气~不重要~你也不想下~吕蒙为什么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
还不是那两个家伙叫开的城门!
有个城池待着~怎么都比在野外好~曹操会看着东吴做大吗?他们也只是会在一边看好戏!做收渔人之利啊~!

你看清楚我的贴子,士气虽重要但不是取胜的唯一法宝

吕蒙,你不是说关羽的兵不会散么。那两个家伙手里没兵,不投降干什么。关羽即便回军也

是被魏吴两面夹击。光一个徐晃都够关羽呛得何况还有东吴

至于城,到时候座守孤城还有胜利可言?麦城不也是城么,虽然小但是和打了一年多的残破

的襄阳樊城只怕差不多吧

没兵?你也不想下~郝昭呢?陈仓有多少兵?就连老百姓都没几个~不是一样阻挡了住诸葛10万大军!难道那个家伙城中可以动员的老百姓~就连1万都没有吗?而吕蒙的士兵会比诸葛北伐的时候还要多吗?
而关公对徐晃只要是兵力不足~你不去看下~在平原地带去抗击北方的铁骑!而且士兵还严重不足!
就算我给你天下最坚固的城~你没有吃的~我看你能坚持多久~!
孤城?只要手中有士兵怎么样也可以到上庸,准备报仇~而曹操也绝对不会坐视东吴作大~

话说回来~如果那些家伙没有叛变~关公一回军~两军交战胜负还未可知!不过就我看来关公的胜算大于吕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9 15: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但是你要明白~关公回军不要3天时间!!!!!!
每个人都有亲兵的~那些亲兵不会舍关公而去~关公平时就待他们不薄~
[三国志.关羽传]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这就是证明~关公不想让手下忍受妻离子散的痛苦~!这些绝对是关公的亲兵~
人数大概就是那么几千人!不过俺还是觉得人数为1-2千人!
如果那两个人渣不投降的话`结果会是那样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9 16: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扬言?如果关公真的要找他们算帐的话~他们还能在那位子上做着?关公只是要他们好好做事~吓唬一下他们罢了~不过关公也的确看不起他们!
但是他们连抵抗都没~咋说拼死呢?
而吕蒙开始白衣偷渡的时候部队也不太多~最多不过千余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4191
注册 2004-1-6


发表于 2004-6-19 20: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白衣渡江不会有有很多士兵的!如果士兵多了~就算是傻子也会知道的!
现在想起来~我怀疑那两个人渣是主动和东吴有。。。!!!要不吕蒙怎么会那么肯定能偷袭下荆州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01: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0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