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围陈仓辨析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9 20: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72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也没有史书说,司马懿没有一起去
诸葛亮传只写了杀张合没有破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9 20: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于王双的记载是破之斩双
对于张合并没有破之两个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9 20: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华阳国志,三国志都没有采用诸葛亮打败司马懿的说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9 20: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志采用的说法
在少帝纪中
西破蜀虏四个字明明白白

晋书的口碑并不差
错误的话,每本史书都有
汉晋春秋中诸葛亮都不知道赵云是什么时候死的
所以记载诸葛亮大破司马懿也没啥大不了的
研究三国难道要相信这种书?

而且汉晋春秋记载的诸葛亮很多胜利,同年代的史书中根本都找不到。

史书的错误,每一本都有,如果因为其他地方有误,所以
这里也错,中国就没有可信的史书

晋书的口碑并不差,他是中国最顶尖的24本史书之一。
而某些史书,根本连保存的价值都没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9 22: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军不只是自相践踏,还有
戎弩於后射公军
还有跌入汉水中
既然死者甚【多】,就表示死了不少人。
就算是一场小胜
也表示赵云破曹操这件事是的确发生过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来被箭射可以一个人不死
魏军都是凹凸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制造小麻烦是哪个版本的史书
前锋人就一定少?
谁规定的?
周瑜的先锋队就有5000人
原来死者甚多只是小麻烦,果然霸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弓箭原来一个人都射不死
各个都是凹凸曼
造成伤害不等于造成很大伤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但是傻B倒追击赵云数十骑的前锋,还到处被赵云一人击散而且数十骑几次陷围又安全撤退的前锋就一定少。
未必
曹仁,爆周瑜数千的先锋队,就和这差不多
几千人还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孙权十万人,任由张辽进出
难道张辽八百人都是凹凸曼,还是孙权十万人都是傻X?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死诸葛走活仲达也是军神级别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张合追击战是总指挥是哪个版本的史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实在看不出三国志可信度在哪了
赤壁之战时间搞不清,马谡的死法有两种
死人复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他地方有误不代表
这里也有误
说不可信是要拿出实际证据的
前面咱举得
以亮退走
坚守诏书
西破蜀虏
三个例子别无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也不难为你
你只要诏书史书中记载,追击战诸葛亮获胜了我就承认
不要说什么张合战死,诸葛亮就必然获胜之类脑补的话。

破之,斩合
类似这样的记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志
贾诩传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不是追击战大获战果?
你还有啥好说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诸葛亮为何不能为司马懿呕血数升而死?
这件事可不只是魏书有记载
刘琨军败以后,写给晋元帝的信也是
亮军败欧血
而裴松之驳的原因竟然是
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
真搞笑的逻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亮军败欧血
没啥自夸的诸葛亮就那水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亮军败欧血
说这话的人可和魏国关系不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晋国有关系不代表刘琨有关系

司马懿天下奇才是自夸
奇才又如何,咱虐的就是奇才
我更是奇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2: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反正军事目的已经达成为何要在追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2: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司马懿放弃追击是因为魏国皇帝下令了。
顺便告诉你,晋朝是很推崇诸葛亮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2 20: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去看晋书,是魏国皇帝下诏不允许追击,司马懿乖乖听话也有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2 21: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琨和诸葛亮又没仇
而且你说诸葛亮没有粮尽,
拿出诸葛亮粮食充足的史料出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5 08: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魏书和魏国诏书不一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5 08: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说的那个魏书是王沈写的,
而少帝纪,是陈寿写的,少帝的诏书是少帝本人写的
因为王沈的魏书有错,所有少帝的诏书也错?你这又是什么逻辑,两个几乎不相干的书、
根据晋书王沈传的记载,魏书的可信度很低
不过你们不承认晋书~
无压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5 19: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為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沒有大規模損失,所以就是第四次北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5 19: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魏書的亮軍敗嘔血來源不是魏國的材料
而是王沈自己瞎編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5 19: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晋书-王沈传》载:
“正元中,迁散骑常侍、侍中,典著作。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他寫的東西可信度很低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04: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8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