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影音经典,怡情岁月,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历史上的今天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46
2/2
‹‹
1
2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
, 1957年9月22日 影星周璇病逝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1
发表于 2005-9-8 13: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55年8月29日
戏剧家洪深逝世
洪深
洪深(1894-1955),中国剧作家,导演。字浅哉,江苏常州人。1916年赴美学烧瓷工程,后改学戏剧。1922年回国,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先后领导戏剧协社、复旦剧社,并参加南国社。 1925年发表中国第一个电影剧本《申屠氏》,同年进明星影片公司,先后编导了《少奶奶的扇子》、《歌女红牡丹》、《劫后桃花》、《鸡鸣早看天》等影片。30年代初参加左翼戏剧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领导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内地,后在武汉参与筹组抗敌演剧队,积极推动抗日救亡演剧活动。先后创作《赵阎王》、《五奎桥》、《香稻米》、《包得行》等剧本,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和剧场艺术水平的提高有显著贡献。同时长期执教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建国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剧协副主席等。有《洪深文集》四卷行世。1955年8月29日逝世。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洪深编剧,胡蝶主演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2
发表于 2005-9-8 13: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58年8月29日
迈克尔-杰克逊出生
迈克尔-杰克逊
在繁星闪烁的世界流行歌坛上,一颗耀眼的巨星熠熠生辉,他便是美国杰出的歌坛奇才--迈克尔-杰克逊。他的歌卢遍及世界每一角落。在众多歌迷的眼里,他是个成功的象征,他同他的四兄弟灌制的唱片销售量已达数亿张之多,个人年收入在几千万美元。但近年来他又似乎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谜,他多次的整容手术、异于常人的怪诞行为及独特的生活方式却又是那样的悖于常理而令人费解。
1958年8月29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吊车司机和女歌手夫妻的家庭里,未来的巨星呱呱坠地。在9个孩子中(6男3女),迈克尔在男孩里排行第5。由于其父约瑟夫常爱在周末晚上临时搞起一个小乐队消遣,迈克尔5岁时便开始登台演出,成为“杰克逊五兄弟”合唱团的一员,然而10年之后,这支合唱团竟然风靡全美乃至整个西方。
1970年,当时美国最大的录音公司之一--“莫汤”公司为他们录制了一首名为《我想你回来》的歌之后,5兄弟在美国歌坛上声名鹊起。到1978年,杰克逊家自己监制的第一张唱片专辑《命运》售量过百万大关。翌年,迈克尔-杰克逊专辑《墙外》获 “格莱美”奖。进入80年代后,杰克逊一家的事业进入全盛时期。 1981年,“杰克逊合唱团”在全美近40个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次年,迈克尔灌录的《颤栗者》专辑在全球售出3500万张,创唱片界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1984年,该专辑获破纪录的8项“格莱美”奖,迈克尔本人也因此获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授予的“全球最伟大表演者”的桂冠。时至今日,迈克尔-杰克逊已几乎家喻户晓,在欧美的广播里随时能听到他的歌声,杰克逊兄弟所创的唱片录制、发行纪录至今尚无人能突破。杰克逊迷们均以能一睹他的风采为乐事。每次他的演唱都招来了无数狂热的观众和当地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数十万张门票往往一日之内便告售罄。当他在英国温布里体育场举办个人演唱会时,因观众过多,群情过于激奋,竟有5000余名杰克逊迷受伤。
迈克尔-杰克逊嗓音如童子,他演唱的歌曲往往具有疯狂的节奏,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舞台上的迈克尔服饰华丽、爱戴缀有仿珠宝的单只手套,身后的背景奇特而富于变化,常常是带有特殊效果的器械、灯具、电动怪物、机器人等,充满了恐怖色彩。他的舞步娴熟独特,时常花样翻新,令人注目。风行一时的“太空步”便是他的独创,源自于其《月球漫步》的演唱。有人认为,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内容多以相对事物为主题,体现了种种对立面的合而为一,譬如黑人与白人、男性与女性、疯狂与柔情、诡异与协调、成人与孩童、性感与宗教,事物矛盾与对比混然一体,因而能使成千上万的青年的心灵为之震颤。
成名后的迈克尔-杰克逊一直同他的父母及兄妹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大庄园里,只是近年来,随着他的名声不断提高,他的生活方式变得日趋奇特。70年代初,他以一个黑皮肤、扁宽鼻、厚嘴唇和非洲卷发的青年形象步入歌坛,而近年经过多次整容手术,已变成尖鼻、浅肤色、薄唇,甚至发型也已失去非洲人的特征。他不嗜烟酒,不近女色,为防病菌感染,外出常口罩遮面,甚至在受到里根总统夫妇接见时,他仍戴着手套与他们握手。为使皮肤呈玫瑰色,他每天饮几公斤红萝卜汁,最为奇特的是他常在一只充满纯氧的箱子里休息、睡觉。这些怪诞的行为和嗜好令大多数杰克逊迷大惑不解。当然他也有着与众相同的爱好,那就是宠爱动物。普通人家只不过养一只猫、狗或漂亮的金丝雀,而他仅在家里就饲养了32种珍稀动物。
迈克尔-杰克逊在“四海一家”募捐演唱会上
美国总统里根接见迈克尔-杰克逊
迈克尔-杰克逊与家人在一起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3
发表于 2005-9-8 13: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82年8月29日
著名影星褒曼去世
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1915-1982),出生于瑞典。
1915年8月19日,英格丽-褒曼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与同国同城出生的嘉宝相差十岁。英格丽-褒曼两岁丧母,十二岁时父亲亡故,几个月后代替母职的婶婶也相继去世。早年她在瑞典的皇家剧院研习戏剧,因受牙医彼得-林德斯特洛姆的鼓励而进入影坛,随后于1937年与彼得缔结鸳盟。她的处女作是1934年埃德温-阿道夫森导演的“门克布洛的伯爵”,片中她演旅社的小女仆。从1934年到1937年间,英格丽-褒曼演了十二部影片,有半数均由居斯塔夫-莫郎戴执导,她主演的一九三六年的《寒夜情挑》最教人着迷。
褒曼似乎是为电影而存在的,她完美的面容、健康的身体、迷人的笑颜足以倾倒万众。褒曼最初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圣洁,《战地钟声》、《圣玛丽亚的钟声》、《郎心如铁》、《卡萨布兰卡》等等塑造了一个整体的形象。1944年、56年分别凭《煤气灯下》和《真假公主》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74年凭《东方快车谋杀案》获最佳女配角奖;此外于1943、45、48、78年获得女主角奖提名。
英格丽-褒曼功成名就后依然不时求新求进。为了表示对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大师罗塞里尼的崇敬仰慕,她竟主动写信去恳求大师赏脸相与共事;也很少有人能像她这样,毅然放弃名利,在万众唾弃辱骂声中,为爱情铤而走险,为理想孤军奋斗。也许,这就是褒曼之所以为褒曼罢。她向来不愿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在一次小小的生日庆贺之后,1982年8月29日,英格丽-褒曼去世。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4
发表于 2005-9-8 13: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92年8月31日
故事片《秋菊打官司》在北京首映
《秋菊打官司》剧照
1992年8月31日,著名导演张艺谋再度引起首都影视、新闻界的瞩目。他执导的故事片《秋菊打官司》首映式和座谈会8月 3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些领导同志和影视界专家对这部影片给予热情鼓励。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最新摄制并与以往风格迥异的一部影片,也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现代题材的故事片。这部仍由著名影星巩俐与之合作的影片,是根据陈源斌中篇小说《万家诉讼》改编的。影片通过女主角秋菊顽强鲜明的性格描写,展示了现代农村依然纯朴的乡情和日渐显露的变化。评论家称这部影片为“一个朴实无华的普通百姓的故事”。在不久前结束的“长春国际电影节”,它荣膺最高奖“金杯奖”。
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对这部影片表示赞许,并对张艺谋及影片其它摄制人员表示真诚的祝贺。
这部影片由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9月12日,在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这部影片作为最佳影片,荣获金狮奖。影片女主角巩俐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中国影片首次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1991年,在上一届威尼斯电影节上,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大红灯光高高挂》曾获银狮奖。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节之一。
张艺谋
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布鲁塞尔荣获
比利时评论家协会大奖。张艺谋和巩俐专程到布鲁塞尔参加颁奖仪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5
发表于 2005-9-8 13: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58年9月2日
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
中央电视台建立之初称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当时的演播室是由一个5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临时改装的。试播当天播出的黑白电视节目有先进生产者的讲话、新闻纪录片、科教影片、诗朗诵和舞蹈等。
中央电视台试播4个月后,于9月2日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至3小时。这时中央电视台的发射半径只有 25公里,全北京市只有30多台电视接收机。但是,北京地区上空的电视节目讯号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的诞生。中央电视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电视台。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6
发表于 2005-9-8 13: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98年9月5日
意大利歌剧《图兰多》在紫禁城亮相
世人瞩目的文化盛事--意大利歌剧《图兰多》回到故事发生地中国的演出,
1998年9月5日晚在北京紫禁城太 庙正式亮相。3500个从世界各地赶来亲睹这一
盛事的观众坐满了临时搭起来的剧场,印度裔指挥大师祖宾-梅塔、中国导 演张
艺谋和意大利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通力合作,使这部歌剧呈现出灿烂辉煌、雍容
华丽的舞台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使在场 观众无不为之震撼,发出经久不息的
掌声。
因意大利伟大作曲家契尼的不朽音乐而名播四海的歌剧《图兰多》,自问世
后70余余年来久演不衰,但是,使《图 兰多》这个中国公主的传说回到故事发
生地北京紫禁城来演出,却是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瑞士历史实景歌剧制作公司所
做的使 几代音乐家的梦想第一次成为现实的文化盛事。以《红高粱》、《菊
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多次在国际上获奖时中 国电台,导演张艺谋
凭着他的中国文化造诣和功力,为此次《图兰多》的舞台表现注入了强烈的中国
文化的理念。在今晚的演 化了舞台的色彩对比和视觉效果;他运用写意方式营
造肃杀的气氛,赋予这部意大利歌剧一种神秘而典雅的意韵。而这一切, 又都
由于有紫禁城太庙这座宏伟的明清建筑的衬托和参与显得更加富于中国气派,令
在场的西方观众叹为观止。
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被祖宾-梅塔称为“我最欣赏的歌剧院之一”,他自
1985年以来一直任该剧院的首席指挥。 今晚,艺术家们在梅塔大师的指挥下,
显示了良好的音乐素养,合唱队音色饱满而纯净,交响乐队声音柔润而不乏力
度;几位 独唱演员更是身手不凡--扮演图兰多公主的女高音莎伦-斯威特活跃于
欧美许多著名歌剧院,曾与多明戈等著名歌唱家同台 演出,扮演卡拉夫的克里
斯蒂安-约翰逊是当代最重要的“大号抒情”男高音之一,柳儿的扮演者女高音
芭芭拉-亨德里克斯 被公认为当代最优秀的独唱艺术家,他们与其他几位主要演
员一起,在今晚的演唱和表演方面都各显实力。露天演出借助音响 常令人有声
音损失之遗憾,但在,专业人员的努力下,在场观众感到这种遗憾已降至最低
点。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7
发表于 2005-9-8 13: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98年9月6日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去世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1998年9月6日下午在东京去世,享年88岁。
黑泽明1910年1月生于东京,1936年进入电影制作界。1943年,黑泽明导演了他的处女作《姿三四郎》,获得极大成功。他于1950年导演的《罗生门》在次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大奖。黑泽明一生共导演了30部电影,其中有几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黑泽明于1910年3月23日出生于东京品川区大井町,父亲曾经担任陆军军官,后转任中学理事,母亲的娘家在大阪经商,黑泽明是8个兄弟的老末。1928年初中毕业后曾热中于绘画,矢志当一名画家,并有作品参加全国性的美术展览。这一经历对他后来的电影创作帮助很大。受到哥哥影响,对文学、戏剧也很有兴趣的黑泽明,1934年考取助理导演,进入东宝电影的前身“PCL电影公司”拜名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1943年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与《海港花盛开》的导演木下惠介同被视为日本电影的新希望。
战后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是左翼剧作家久板荣二郎编剧、反对军国主义的《无愧于我的青春》。 1948年,黑泽明再执导筒,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比,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成为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截至《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录》、《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不但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其后黑泽明在国际电影人士的鼓励下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资本首次合作,开拍了《虎虎虎》、《急驰火车》等跨国电影,但都未收到预期的卖座效果。 1960年后半年到 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首先是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不过对于原因两人都是三缄其口。1970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不过黑泽明很快就再站了起来,1975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0年由法国电影公司出资,黑泽明与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摄的《影子武士》则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浆。
1985年,黑泽明完成了巨型古装片《乱人》。晚年的黑泽明热心于创作古装片,艺术上的追求也更加执着,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内涵。 身高1.81米的黑泽明,拥有当时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据说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着嗓子大吼的声音经常把工作人员吓得浑身打颤。在拍摄《战国英豪》时,他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国与地狱》时,他发现有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他拍摄演员从新干线丢出现金的镜头,硬是把该民宅的二楼给拆了。
黑泽明曾多次以日本背景诠释西方故事,例如改编自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白痴》、改编自《马克白》的《蜘蛛巢城》、改编自《李尔王》的《乱》;不过黑泽明也对西方电影产生影响,例如好莱坞早期曾将他的《七武士》、《大镖客》改编成《豪勇七蛟龙》和《荒野大镖客》,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中的两个机器人角色的灵感,则是来自《战国英豪》中的二个农民拍档。
《影子武士》 日本 1980 导演:黑泽明
《乱》日本 1985 导演:黑泽明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8
发表于 2005-9-9 20: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91年9月9日
十一届金鸡奖和十四届百花奖揭晓
《焦裕禄》1990 峨嵋 主演:李雪建 李仁堂
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十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9月9日在京揭晓。曾引得亿万观众感动落泪的《焦裕禄》,获得“双奖”的最佳故事片奖。焦裕禄的饰演者李雪健以其出色的表演荣膺双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由电影界专家评定的“金鸡奖”,将其最佳儿童片奖授予童影厂的:《我的九月》。奚美娟因在上影厂的《假女真情》中的成功表演,获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男女配角和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重要奖项空缺。青年导演古榕固执导《老店》获最佳处女作奖。特别奖授予青年导演冯小宁及长影厂的故事片《大城市1990》。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有影响的群众投票评选的奖项。除峨影厂的《焦裕禄》外,北影厂的《龙年警官》和南海影业公司等单位拍摄的《老店》,也获得这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
“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授予在广西厂的《落山凤》中扮演素碧的宋佳。在北影厂的《斗鸡》中饰演孙老倔的陈裕德,在《龙年警官》中扮演仲小妹的伍宇娟,分别获得最佳男女配角奖。
“双奖”颁奖大会定于10月中旬在京举行。
《焦裕禄》1990
《老店》1990 南海 上海
《龙年警官》1990 北京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39
发表于 2005-9-14 12: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82年9月13日
好莱坞影星格蕾丝-凯利去世
格蕾丝-凯利
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电影业先后推出不少优秀演员,他们精美绝伦的形象、出神入化的技艺至今为全世界的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然而,若论从银幕公主摇身变为第一夫人,恐怕格蕾丝-凯利要算绝无仅有。这位明星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带着好莱坞耀眼的光芒走进了欧洲古老君主的家庭。作为电影演员,格蕾丝知道如何将优美与才华展现在摄影机前;作为亲王夫人,她更是融平淡和神秘于一体,走完了传奇般的人生之路。
1929年11月12日,格蕾丝-凯利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天主教徒家庭。父亲约翰-B-凯利历尽艰辛,终于跻身千百万富翁的行列。这个爱尔兰人的后裔酷爱体育,曾在1920年第7届奥运会上获得过男子双桨赛艇金牌。他和游泳好手玛格丽特结婚后,决心把子女都培养成为体坛冠军,为家族争气。可体质虚弱的格蕾丝是个腼腆内向的女孩,从小不爱运动,这使父亲颇为失望。多少年后,老凯利告诉记者:“如果当时有谁预言,在我4个孩子中,将来最有出息并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是格蕾丝,那我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
格蕾丝7岁时,突然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她每到周末便投身到大海的惊涛骇浪中去,还常赴网球场挥拍锻炼。她上了修女院办的寄宿学校,在演出的节目中扮演过圣母玛丽亚。许多看过演出剧照的人都说,这个女孩将成为舞台新秀。11 岁那年,她正式向家长提出,自己今后要当演员。翌年,她在伯父乔治-凯利编写的百老汇保留剧目《禁止饲养动物》中扮演重要角色,她那种全身心地投入和善于领会导演意图的本领在12岁的小演员中甚为罕见,当地报纸打出了醒目标题:约翰- B-凯利的女儿格蕾丝小姐经受了舞台照明灯的洗礼。
1947年,格蕾丝从享有盛名的史蒂文斯学校高中毕业。她拒绝嫁给一个官商的儿子,投考了纽约戏剧艺术专科学院,主考官在录取评语栏中写道:这个卓越的孩子会像鲜花一样盛开。
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大都市,但格蕾丝对纽约漂亮的时装和现代派的生活并无兴趣。晚上她总是一头钻进书本里,除了做学校的功课外,还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注意形体练习,克服爱弯着腰走路和说话鼻音较重的习惯。为了经济上独立,她搬出了父亲出资订的巴比松女子旅馆。她打破传统观念,去作时装模特儿,每周收入400美元,这在1948年可算是一笔不小的款项。
格蕾丝初次登台成功在校园里引起不小的轰动,美籍加拿大导演雷蒙德-马西独具慧眼,他在百老汇排演斯特林堡的名作《父亲》时,从22名候选人中挑出格蕾丝担当主角,结果一炮走红。1949年1月16日的《纽约时报》称赞格蕾丝的表演“充满魅力而又真实可信”。几个月后,她在《待续》中的第二次出色表演引起好莱坞制片商的兴趣,不过此刻她正准备在电视上一试身手。从1950-1951年,格蕾丝一口气在数十部电视片里出现。后来她说:“回想起那段紧张的经历真像是从悬崖边上走过来的。”
1950年,格蕾丝拍了第一部影片《14小时》,次年8月她从戏剧艺术专科学院毕业,在好莱坞加盟《正午》剧组,得到与加里-库珀等当时最优秀的演员、编剧、导演合作的机会。其后她被评为本年度美国10名最有前途的女演员之一,接着著名电影导演约翰-福特请她前往非洲,在影片《摩甘波》里扮演嫁给一名工程师,却又陷入三角恋爱的年轻英国贵妇人。该片领衔主演的是埃瓦-加德纳,但若没有格蕾丝的精彩对手戏,福特的杰作是不会获得当年奥斯卡奖提名的。
1954年,格蕾丝在参加《后窗》的拍摄时,认识了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科克。这个善于用幽默手法制造悬念的大师评价她时说过三句话:格蕾丝是不需要化妆的演员;她使胶片变得辉煌夺目;在她冰一般的外表下蕴藏着火一样的激情。
希区科克的话很快得到了验证,格蕾丝在《乡下姑娘》中出演相貌平平的农妇,但该角色轰动了好莱坞。1955年 3月31日,26岁的格蕾丝含泪接过第2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
过了两个月,她与喜剧天才格兰特合作,在希区科克的《捉贼记》中出任主角。该片到摩纳哥拍摄完毕不久,格蕾丝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法国《巴黎竞赛画报》记者把她介绍与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相见。在此之前,格蕾丝有过几次不成功的恋爱史,身后的追求者更不计其数,但在这次她和亲王见面的瞬间,心灵却受到强烈的震动,对极富魅力的亲王留下深刻的印象。拍摄了11部好莱坞电影的女神很快接受了兰尼埃亲王的求婚,并决心将与西纳特拉合演的《上流社会》作为息影前的绝唱。
格蕾丝为好莱坞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担任第2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的颁奖者。1956年4月6日,《宪章》号邮轮缓缓驶离美国港口,无数影迷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送行。两周后格蕾丝正式成为摩纳哥亲王夫人。《天鹅》是她婚后惟一一次复出,为此她还根据剧情专门练习过剑术。
1957年1月23日,卡罗琳娜诞生了。漂亮的女婴为亲王幸福家庭注入了新的气氛。1958年儿子阿尔贝的到来更给整个公国带来莫大的欢乐,因为早在1919年法国就同摩纳哥签订过条约,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无后裔,摩将并入法国。现在王位有了法定继承入,格蕾丝和丈夫都感到极其欣慰。
作为第一夫人,格蕾丝面临许多社会事务,数不清的仪式、典礼等待着她去主持。她给艺术表演优胜者发奖,给网球比赛冠军援助,但她也从不忘家庭主妇的责任,1960年与戴高乐夫妇会见时,她是手牵卡罗琳娜,怀抱阿尔贝去的。摩纳哥公民们都很喜欢王后的使节气质和她在公开场合总是面带微笑的形象。
1982年9月13日,一辆汽车在王宫通向皇家别墅的盘山路上突然跌进沟壑,人们从报废的车厢里拉出二公主斯特凡妮,她居然奇迹般地安然无恙,而亲自驾车的格蕾丝却陷入昏迷之中。抢救工作持续到第二天,她终于未能再睁开眼睛,她为自己不平凡的经历留下了悲剧式的结昆。不少人认为她的意外车祸和玛丽莲-梦露之死一样,将是一个永恒的难解之谜。
电影《上流社会》剧照
充满青春活力的格蕾丝-凯利
穿东方服装的格蕾丝-凯利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40
发表于 2005-9-18 09: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05年9月18日
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出生
葛丽泰-嘉宝,1905年9月18日出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家境贫寒。在嘉宝14岁时,她父亲不幸永别人世,年幼稚弱的嘉宝不得不独自出外谋生,从此挑起了家庭重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瑞典电影公司著名俄籍犹太导演莫里茨- 斯蒂勒选中,踏入电影界。
1923年,嘉宝因主演《哥斯塔-贝尔灵家世》而一举成名。第二年,在主演德国著名剧作家帕浦斯特的名剧《不喜欢的街道》时,嘉宝以她精湛的演技和光彩夺目的仪表而轰动了全欧洲,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影星。
1925年7月,她受美国米高梅公司的聘请来到美国,这时,她才以嘉宝的艺名登上美国影坛。她同约翰-吉尔巴特合演的《肉欲与恶魔》,使她一跃而成为好莱坞最红的影星,成为影迷崇拜的偶像和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最令人难忘的葛丽泰-嘉宝及她主演托尔斯泰名著改编的《安娜卡列尼娜》,片中嘉宝坚毅的双唇和高傲的颧骨,刻画出安娜卡列尼娜对婚外情的执著和委屈。最后当嘉宝伫立铁道旁,任凭风雪摧袭她绝望的身心时,当真是只有嘉宝能使痴情的安娜在银幕上不朽。
嘉宝一生拍了许多部影片,其中有不少是无声片。她在无声片中以其特殊的魁力和卓越的表演,打动了观众的心,而被誉为“安详的女神”、“沉默的梦公主”。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41
发表于 2005-9-20 21: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34年9月20日
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出生
索菲亚-罗兰
1934年9月20日,索菲亚-罗兰生于意大利的罗马,她的童年在那不勒斯附近的贫民区度过。她是个私生女,从来没见过生父。
索菲亚-罗兰16岁时开始了银幕生涯,先后在Variety Lights (1950)和Quo Vadi s (1951)两部影片中饰演了小角色。随后她结识了导演Carlo Ponti,然后与他结了婚。1961年她凭影片“两个女人”(La Ciociara)一炮打红,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整个60年代,她与玛丽莲-梦露、碧姬 -巴铎、简-方达等女星一起成为人们心中性感的象征。另外,她与美国著名男影星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 交情极好,来往相当密切。
索菲亚-罗兰在卡桑德拉大桥(1976),"Una Giornata Particolare" (197 7)、"Pret a Porter"(1994)等影片中均有上佳表现,她精湛的演技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她的很多影片都由她丈夫执导,在演员中,她与意大利男星马切罗-马斯特洛亚尼(Marcello Mastroianni) 同台演出次数最多。
索菲亚-罗兰生有两个儿子,她自己现在定居在巴黎,有时也会去美国南部小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42
发表于 2005-9-20 21: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46年9月20日
法国举行首届戛纳电影节
早在1938年,法国电影界因不满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就开始有了举办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的动议;1 939年,法国艺术行动协会正式筹办,并决定于该年9月1日举办首届国际电影节,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未能实现,直到大战后的1946年,才如愿以偿。当年的9月20日,在法国地中海之滨的旅游胜地戛纳城举行了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这在当时,是继世界奥运会后的第二大国际新闻事件。从1951年开始,电影节定为每年5月举行。
电影节的最初十年是最富魅力的时期。这时电视尚未崛起,人们特别风迷电影。每年电影节期间,法国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争先观摩参赛的影片。各国参加电影节活动的电影明星,到处受到人们的敬意,许多明星也从这里走向了世界。美国著名影星格雷丝-凯利,在1955年的电影节期间,结识了摩洛哥国王雷涅,他俩因参加电影节结下了良缘,成了世界瞩目的新闻。每年,都有一些世界第一流的电影前辈和新人参加电影节的活动。除此,一些世界名人的光顾也为电影节增添了不少光辉。
该电影节是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世界著名导演都以在此夺得桂冠为荣耀;一些不知名的新人,或在此赢得世界性的荣誉,或引起世界性的震动。电影节特别注意褒奖新人,将那些敢于创新并显露卓越才华的导演介绍给世界;1956年,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因他的《夏夜的微笑》在电影节放映后,开始蜚声影坛。1958年第一部,“新浪潮”电影《四百下》的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在电影节上向传统电影挑战,提出了“作家电影”的口号,敲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锣鼓。1959年,法国年轻导演马塞尔-加缪的《黑人奥尔弗》原来并不引人注目,但参加电影节后获得了金棕榈奖,他一跃为国际影坛的名人,《黑人奥尔弗》一片也被视为典范作品之一,至今仍在一些电影资料馆里定期放映。1960年,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获得金棕榈奖,1966年,法国影片《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获电影节大奖,并在世界上取得爆炸性的成功,该片导演克格德 -勒卢什很快成了亿万富翁,使人们再次认识到在戛纳电影节获奖的影响力。为现代派电影赢得了荣誉。1975年,德国影坛新人赫尔措格的影片获得了特别奖,竟一下唤起了德国人对民族电影的热情。1978年,默默无闻的法国导演奥米尔的一部影片《木屐树》意外地被选片人选中参加电影节,最后竟夺得金棕榈奖,并吸引了数十万观众的注意力。……日本导演衣笠贞之的影片《地狱之门》获得第七届电影节的大奖,这是日本电影第一次在戛纳电影节夺得桂冠。以后数十年日本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虽遭冷落,但在七八十年代,日本电影又重新成为在戛纳电影节上角逐的主力。1976年,日本年轻导演大岛渚的硬性色情片《官能的王国》在电影节受到狂热的欢迎,但因不是参赛影片而未能夺标;197 8年,他的《爱的亡灵》一片参加正式比赛,并获得了导演奖。 1980年,“黑泽天皇”以《影子武士》一片杀向戛纳电影节,黑泽明本人也亲赴戛纳,最后捧走了大奖的桂冠。1983年,今村昌平的《酉山节考》再次荣获大奖。
每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是国际影坛的盛会,被选中参加电影节的导演和影片,都享有极大的荣誉。世界上每年大约生产两千多部影片,戛纳电影节的选片人每年要跑遍十五个国家,审看几百部影片,最后选定20部左右的影片参加比赛。世界各地前往参加电影节活动的代表有数万人之多。从1961年起,电影节还开辟设有85个展销台的电影市场,为世界各国的电影商提供洽谈业务的场所。电影节的主办人认为,电影需要有像领圣体、做弥撒那样隆重的场合来表现自己,而戛纳电影节恰恰就是一次弥撒。法国,是世界上放映外国影片最多、观众最热情、外国影片受到的待遇最好的国家,因此戛纳电影节深受其影响,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和尊重。
电影节规定:凡经过选片委员会审查,没有攻击第三国、特别是攻击第三国国家元首的影片都可以参加电影节的比赛或会外放映。参加电影节的影片不受片长的限制,包括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及美术片,电影节严肃认真的评选原则,是它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在第37届电影节上,法国大明星阿兰-德龙的新片《我们的故事》遭到了拒绝。这部影片内容沉闷乏味,质量差劲。尽管阿兰-德龙大为恼火,并指责电影节的组织者,然而电影节坚持取消影片的评选资格,把它拒之门外,电影节对质量、的严格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1985年的第38届电影节被认为是一个“坏年成”,参赛的影片还不足20部,没有一部真正够得上获金棕榈大奖的影片。为授奖问题,电影节评委们大伤脑筋,最后才拟出一份调和折衷、无懈可击的获奖名单。虽然这一届美国参赛的影片数量最多,并且雄心勃勃,但最后大奖却给了南斯拉夫影片《爸爸出差去了》,而美国的《鸟人》则获得评委会特别大奖。这样做,似乎既向美国电影致敬,兼顾外交方面的考虑;又显示出电影节要推出最出色的影片,注重艺术的传统。这届电影节还比较集中地出现了一些涉及同性恋问题的影片,如匈牙利影片《雷德尔上校》、巴西影片《蜘蛛女之吻》、美国影片《三岛由纪夫传》等。在电影节上出现描写不正常性爱问题的影片,如此普遍的怪现象,引起了世界影坛的关注。
电影节虽时常有外交方面的考虑,但也不愿受政治势力的干扰。1969年,电影节选中了苏联导演安-塔尔柯夫斯基的影片《安德列依-鲁勃辽夫》,但苏联政府不让此片拿到电影节去参赛而要另送其它影片,电影节组织却明确表示:要么让《安德列依 -鲁勃辽夫》前来参赛,要么苏联影片就不要参加该届电影节,结果,尽管《安德列依-鲁勃辽夫》在国内还不让公开放映,但还是参加了电影节的比赛活动,并受到赞扬和重视,获得国际影评联合会颁发的奖。1981年,电影节经过两周的激烈竞争,最后波兰影片《铁人》获得了金棕榈大奖。苏联报纸对此也作出激烈的批评,他们指责把大奖授予《铁人》是电影节评委玩弄的政治把戏。然而事实是,这一结果是在最后十分钟经过慎重研究才决定的。
该电影节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除1981年第34届电影节,因法国政局变动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在电影节开幕这天遇刺的原因,法国政府当局无人参加开幕式外,一般每届电影节的开幕式上,总有一名法国部长级的官员亲自出席和作致辞。1987年第40届电影节上,法国总统密特朗参加了活动,并亲自为“好莱坞的常青树”伊丽莎白-泰勒授予法兰西荣誉勋位勋章。
电影节的活动有:各片种的比赛、会外放映、专题放映、评论周、研讨会等。
电影节的最高奖品是:“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科教片等。此外还设各种单项奖。
《爸爸出差去了》南斯拉夫 1985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案
《影子武士》 日本 1980 导演:黑泽明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43
发表于 2005-9-22 21: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89年9月21日
首届中国电影节在京开幕
1989年9月21日,建国四十年来我国电影界最重要的节庆活动——第一届中国电影节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
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中国电影节组委会主任陈昊苏在开幕式上说: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将利用这个电影节向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及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深沉热烈的祝福,并用发展民族的社会主义的电影文化的新成就向共和国的四十大庆捧上丰厚的礼品。
四十年前起步的新中国电影事业,如今已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占领了国内电影文化市场,向每年多达数百亿人次的观众提供健康向上的娱乐和审美服务;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树一帜的电影艺术;并使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
推出近两年问世的四十部影片,是为期七天的电影节的主体部分。历史巨片《开国大典》和纪录影片《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作为本届电影节的领衔之作在今天的开幕式上放映。
当《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肖桂云率剧组主要演员登台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各界普遍认为,这部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蒋介石等现代中国重要政治人物于一片的电影巨作,标志着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重要突破。
电影节上还选出了建国四十年十大电影明星,他们是:赵丹、、崔嵬、白杨、孙道临、于兰、王心刚、谢芳、刘晓庆、潘虹、姜文。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44
发表于 2005-9-22 21: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62年9月21日
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逝世
欧阳予倩
1962年9月21日,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逝世。
欧阳予倩,原名欧阳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容,笔名春柳、桃花不疑庵主。中国著名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导演。
188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跟随祖父读书。1904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成城中学,明治大学商科,早稻田大学文科。1906年起,他就不顾家庭反对,投拜名师,学习京剧,于1 915年成为正式京剧演员,粉墨春秋十四载,经常与周信芳、盖叫天等同台演出,以其唱做具精的技艺,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齐名,有“北梅南欧”之誉。
他于1907年在日本参加了春柳社,演出过文明戏,回国后,积极参加组织话剧团体,为南国社重要成员,编导演出了几十个话剧,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此时他在京剧界,戏剧界郭有盛誉之后,又投身于影界,1926年经卜万苍介绍,他在上海民新影片公司,编写了《玉洁冰清》,编导了《三年以后》、《天涯歌女(1927)》三部影片都是无声片,艺术处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表现出他在创作上的民主主义进步倾向和艺术才华。1929—1931年,他在广州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
1932年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苏联进行短暂息影后的艺术考察,1934年回到上海,应新华影业公司之邀,编导第一部有声片《新桃花扇》,由于本片许多对话精彩,引起广大知识分子的共鸣。1935年进入明星影片公司,编写和导演了《清明时节》、《小玲子》、《海棠红》,继之,又为联华影业公司编导讽刺喜剧片《如此繁华》。1938年他为华成影片公司编写了《木兰从军》这一电影剧本,成为他电影创作时期最具代表的一部作品。抗战时期,除电影创作外,编写和导演了二十几部话剧和京剧。 1946年回到上海,先后编写了《关不住的春光》、《姊妹劫》、《野火春风》,导演了《恋爱之道》。
欧阳予倩是一位影、戏、剧全能的艺术家。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开始从事改良京剧的尝试。在话剧方面,他编写、导演数十部,解放后,他又致力于教育工作,曾任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等重要职务,又著有《予倩论剧》、《自我演戏以来》等。在电影这方面,虽是半路出家,但通过他编剧、导演的诸多影片,又看到他的电影创作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欧阳予倩,他有着显赫的艺术功绩,是一名艺术巨匠,在中国戏曲话剧,电影,舞蹈等诸多艺术领域中,施展着他的才华,不幸于1962年9月21日病逝于北京。
获奖情况及代表作:
电影剧本:《玉洁冰清》、《木兰从军》、《关不住的春光》、《姊妹劫》;
编导故事片:《三年以后》、《天涯歌女》(1927)、《新桃花扇》、《小玲子》、《海棠红》、《清明时节》、《如此繁华》;
导演故事片:《野火春风》、《恋爱之道》;
编导戏曲片:《渔夫恨》、《梅龙镇》、《借东风》;
京剧代表作:《晴雯补裘》、《黛玉葬花》、《宝蟾送酒》,《人面桃花》、《潘金莲》、《梁红玉》、《桃花扇》、《渔夫恨》等;
戏剧理论著作:《谈二簧戏》、《京剧一知谈》等。
《玉洁冰清》1926 民新 编剧:欧阳予倩
《天涯歌女》1927 民新 编导:欧阳予倩
《三年以后》1926 民新 编导:欧阳予倩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奈良鹿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40817
注册
2005-6-12
#45
发表于 2005-9-22 21: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57年9月22日
影星周璇病逝
周璇
1957年9月22日影星周璇病逝。
中国电影女演员、歌唱家。原名小红,江苏省常熟县人。自幼被父母遗弃,卖到上海。8岁,养母的妹妹介绍她进一个小歌舞班学艺。1931年秋进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团。“九一八”事变后,在一次演歌会上满怀激情地歌唱《民族之光》一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随后,黎锦晖为她改名为周璇。1932年春,加入新华歌剧社。1934年,在上海各家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被称为新发现的小歌星,赞美她的歌喉“如金笛鸣、沁入人心”,获得“金嗓子”的佳誉。
1936年,在艺华影业有限公司的影片《花烛之夜》中扮演一个小角色,接着又在《喜临门》(1936)、《百宝图》(1936)、《满园春色》(1937)、《女财神》(1937)、《三星伴月》(1937)、《狂欢之夜》( 1936)等影片中参加演出。1937年,在影片《马路天使》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旧社会受尽侮辱和损害,却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她在影片中主唱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多年来广泛流传。1938年 5月,进国华影片公司,成为该公司基本演员。从1939年下半年到1941年上半年,一连拍摄了《李三娘》、《董小宛》、《苏三艳史》等近20部民间故事题材的影片。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周璇到香港拍摄了《长相思》、《歌女之歌》、《莫负青春》等片。1947年,回上海拍摄《忆江南》和《夜店》。在《忆江南》中,她同时扮演采茶女和交际花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角色,茅盾曾评论说:“周璇女士一身兼演此两个不同性格的角色,颇有分寸,说得上难能而可贵。”不久又到香港,因受严重刺激而精神失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返回上海,在参加影片《和平鸽》拍摄工作中,旧病复发,于1957年9 月22日去世。
周璇
《马路天使》1937 明星 主演:赵丹 周璇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46
2/2
‹‹
1
2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7 01: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5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