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刘备势力旗帜问题,蜀 还是 汉?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12-18 18: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帖子又浮起来啦。要怪的话,恐怕归根到底要追究到陈寿的《三国志》,比如为什么叫《蜀书》而不叫《汉书》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甚至广大历史爱好者都是很清楚的,例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讲述三国时期时,通篇只有“汉国”,连“蜀汉”都只是在开篇中的括号中出现过一次,当然根本就没有蜀国二字。

另外,楼上“当时刘备的旗号是蜀汉,一般我们说国号的时候都是取第一个字,即蜀,所以我们都习惯叫蜀了”这个解释也很雷人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1-30 2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按“伯仲叔季”四字排行,若严格以“第三个汉朝”解,应称“叔汉”而非“季汉”才是。

“季”可引申为少,季子即少子,季汉即少汉,是继光武中兴,延续汉祚之意。

又“季”可作“末”解,“季汉”即“汉之末”,问题是这个解释站在后人或旁人的立场是说得过去,但蜀汉之臣不可能以“末汉”自居,如杨戏曾于延熙(刘禅)四年著季汉辅臣赞。因此,也有人提出可能是原为汉臣的陈寿迫于政治环境,“以春秋笔法表述其尊崇故国为汉室正统之隐意”,“季汉”二字实为陈寿后加,而非杨戏原题。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有类似的笔法。

究竟若何,还需史区高人赐解。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02: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4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