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8-19 16:17 发表
我觉得评价一个开国皇帝和普通皇帝是不同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制度框架往往都是开国皇帝制定的,这个制度框架实际指导着后世政权的发展。
比如靖难实际与朱元璋拟定的长子嫡传制息息相关。华盛顿为什么伟大,不在于他执政业绩有多么的好,关键在于他留下了总统最多连任两届的规矩。
同理,隋文帝和宋太祖都需要对后世政权的发展负起相应的责任。
隋炀帝二世而忘,隋文帝就没责任?
宋朝后世君主多数懦弱,跟宋太祖无关? ...
非也,开国皇帝草创制度,那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制定的,他不可能未卜先知的预料到这个制度应该施行多少年才合理,后世继任者也完全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修订甚至颠覆原有的制度。拿远的说,武帝的汉朝就跟高祖的汉朝完全不同;就近的说,毛邓两个时代新中国的变化也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