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试论《触龙说赵太后》的史实之伪
性别:未知-离线 最后的浪人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45
帖子 32
编号 40582
注册 2005-6-9


发表于 2007-7-27 12: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钱宾四先生的“秦赵争霸”阶段提法,是建立在五国伐齐、东西帝格局崩溃的前提下,只是承认赵成为秦的主要对手,并不表示赵成为了与秦相等的大国,或赵取代了齐的地位。正如美苏冷战格局崩溃后,世界历史进入美国和“流氓国家”对抗的时代,并不表示“流氓国家”具备与美国对等的实力,或取代苏联地位。

2、赵在军事上确实很强大,但与秦相比,除了人口、经济上远远不如外,更重要的是,在地缘政治上处于极端不利的状况。秦拔赵三城,固然不足以威胁到赵的根本,但却迫使赵有必要调整战略布局,将主要精力放在西线,从而被迫对东方的齐国采取退让政策。秦伐赵,赵求救于齐,并不是希望得到齐的援助,而是希望与齐达成某种程度的谅解,消除后顾之忧。所以没有齐救赵的纪录,并不表示赵对齐的外交努力不存在。

3、赵有向齐委质的动机。五国伐齐之役,赵是伐齐的主力和主要获益者之一,从齐国夺取了济西之地。即使在齐国复国之后,赵齐之间的关系仍处于恶劣状态。赵惠文王时代,赵在与秦交战的同时,也在与齐交战,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状态。渑池之会发生在廉颇拔齐石城之后,可以认为,赵并不是迫于秦的压力而参与渑池之会,而是迫于同时与秦齐交恶的压力,不得不对秦怀柔。赵孝成王改“和秦攻齐”为“和齐攻秦”,派长安君为质,乃是应有之意。

4、赵燕的姻亲关系,恰恰是赵必须委质于齐的原因之一。燕齐世仇,赵燕齐的三国关系,一直是赵支持燕遏制齐。现在赵需要与齐和睦,在赵燕有着姻亲关系的情况下,如果不委质于齐,如何取得齐的信任?

5、赵孝成王初立的状况下,委长安君于齐,也符合孝成王巩固君权的内在需要。赵主父殷鉴不远。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02: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