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的一些学术视频资源,欢迎下载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1-3 23: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11-3 21:39 发表

郑州大学李民的《〈尚书〉研究》,我感觉也有很多错误

我买的的尚书译注就是李民、王健写的,要真是好多错,我就亏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1-6 14: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红兄有没有何光沪、刘小枫先生的讲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1-6 2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7 ouyangnitian 的帖子

我下的是flv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1-8 18: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听了2讲赵林的《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但某些话真的很雷,他居然说《圣经》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事实上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并非是《圣经》的启示,而是来自中世纪天主教的教义,是当时人们坚持的理性主义思潮的结果。《圣经》中根本没有关于所谓地心说的论述,连一点这方面的暗示也没有。亚里斯多德认为宇宙由五十五个同心圆球组成,最中心是地球,向外分别为水、气、火、天空星体等圆球。每个圆球都有灵性,神在所有的圆球之外,对各圆球产生吸引,因而带动宇宙各圆球运转。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及科学界,普遍接受亚里斯多德的宇宙观,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基督信仰不仅与科学并非水火不容,而且基督教一神观正是现代科学的思想基础!基督教坚持一神的世界观,相信神创造了宇宙万物,人是按神的形像造的,人可以凭藉由神所赋予的理性去认识神所创造的宇宙万物,进而认识神、荣耀神。也就是说,人可以从观察大自然开始(经验),藉著归纳和演绎(理性)提出假设,然后再用实验来证实、修正或推翻这种假设。有人称此为经验的理性主义。很明显,当今实验科学所采用的方法,正是源于基督教倡导的理性经验主义。

科学研究有一个大前提,即相信宇宙万物是按一定的规律运作的,这种规律不随时间、地区和研究者而改变。这一前提被称之为自然划一原理。这一原理也是直接来自基督教的一神世界观。无神论演绎不出这一原理,使宇宙此起彼伏的多神论也无法使自然规律在整个宇宙和谐统一。过去在欧美占支配地位的基督教信仰,为科学研究建立了大前提,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法论,使现代科学孕育于西方成为历史的必然。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youziyin/htm/youziyin5_3.htm

一个专门研究基督教的学者,居然连《圣经》都没读仔细,实在是缺乏治学的基本素养!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11-9 13: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1-16 22: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1-16 2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基督教史,推荐苏文峰牧师主讲的《世界教会史》http://v.baidu.com/v?word=%CB%D5 ... =0&db=0&s=0&fbl=800
《中国教会史》http://v.baidu.com/v?word=%CB%D5 ... =0&db=0&s=0&fbl=800
苏牧师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既是教牧又是学者,其讲座特点是简练但抓重点能力极强,结论客观中肯。译有《戴德生与李提摩太宣教方式之比较》,载《基督教入华百七十年纪念集》1977年台湾宇宙光出版社。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4-3-3 22: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2-1 17: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果倒置?这里并没有人这么推论。
基督教正确的教义正是现代科学的思想基础,为科学研究建立了大前提,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法论,使现代科学孕育于西方成为历史的必然。(我47楼所引内容出自旅美生物学学者里程博士的《游子吟》)
当然,中世纪天主教那些曾经有过的不合圣经的错误教义(如日心说)则阻碍科学的发展(天主教也早已摒弃这一错误观点),——由此也可见改教家提出的“唯独圣经”的原则是多么重要!
如果只看一面的话,就难免偏执成见了。

西方文明同所谓现代文明,乃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其间确有重大的发展,并无根本的断裂。造成现代文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其根源全都蕴含于中古时代的西方文明之中。使人类文明空前发达的西方文明,其重生乃因基督宗教,其灵魂乃在基督宗教。详见人民大学哲学院著名学者何光沪《癌症与重生——罗马帝国、西方文明与基督宗教》http://www.doc88.com/p-312766624376.html
美国著名学者威尔·杜兰把基督教与新文明(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他在的二十余卷《世界文明史》(Will Durant,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Simon & Schuster, 1935-1968)用了500多页分述“基督教颠峰的文明”,各章的年代基本上都起自11世纪或更早。他在谈到加洛林王朝的文学与艺术(加洛林文艺复兴)和埃里金纳时,直言“怀疑把黑暗时代一词加在9世纪身上是否恰当”。(《信仰的时代》,第671页,东方出版社,1999。)——临川按:威尔·杜兰并非基督徒。

现代西方史学界基本把中世纪看做一个独立的连续上升的阶段,已经抛弃了过去那种扬希罗贬中世的偏见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专门的学术共同体——大学做保证。现代大学是从中世纪神学院演变而来的。从学术思想和学术组织相结合的角度看,西欧在自然科学上领先中国就不是一点,而是几百年了。中国的书院主授四书五经,理学出来以后这个风气尤盛,而西方中世纪大学一开始就有神学医学法学哲学天文,蕴含了现代学术的基本范式。而理学恐怕恰恰是禁锢中国科技发展的元凶。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12-8 21:0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2-1 17: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看起来是以世俗主义和自然主义为特征的,但事实上二者都深受西方宗教传统的影响。愈是深入考察人文主义的起源,便愈会清楚地认识到真正推动人文主义兴起的基本文化因素不仅是精神的,而且显然是基督教的。照19世纪的一些思想家来看,文艺复兴实际上是一种异教的复兴。现在,这种传统看法已经遭到了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其他学者的一致反对。其实,文艺复兴不仅起源于重新发现古典文化之价值的思想运动,而且还深植于圣法兰西斯和但丁的神秘人文主义。直到文艺复兴后期,相当一批先锋人物也还是在信守着这种神秘的人文主义。不仅如此,甚至连文艺复兴时期所取得的那些纯属自然方面的成就,也理应归功于那些信奉基督教的前辈们。没错,人文主义是向自然的一次复归,是对人和自然界的一次再发现。可是,这次发现的先行者,这场变革的推动力,决非“自然意义上的人" ,而是“信仰基督教的人" ,即经过整整十个世纪来内心生活的苦苦修行而培育起来的几代基督徒。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都是精神上的伟人,他们正是从自己长期的宗教生活中才获得了征服物质世界、创造一种新的世俗文化的精神力量。

  要真正揭示近代西方文化的起因所在,便决不可忽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过程,尤其是不可轻易低估处于近代西方文化前夜的那段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历史,因为不仅近代文化所必需的精神力量,甚至包括近代文化的先驱者们都是由这段历史孕育而成的。道森在《中世纪论文集》中尖锐地指出, "中世纪"一词是由文艺复兴以后的学者们杜撰出来的,用以涵盖西方历史上两个具有重大成就的时期之间的那段空白的历史,根据他们的观点,只有这两个时期,即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文明和当代欧洲文明,才是值得有教养的人们去回顾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深受启蒙运动熏陶的几代学者组成的一些理性主义史学派别,对中世纪这段长达千年之久的历史总是略而不谈就是一笔带过,但中世纪事实上是我们称之为欧洲的这个社会学意义上的整体的根源,即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与文化力量的源泉。
 
    道森并不是在一味抬高中世纪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在他看来,中世纪社会生活的相对落后是勿庸置疑的。在经济方面,中世纪的早期是一个停滞甚至倒退的时期,商业活动不甚景气,城镇生活也缺乏活力。在政治方面,政治权力几经削弱,世俗国家儿乎黯临崩捷的边缘。甚至在理智方面,古代文明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无人问津,书面文化也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 然而,所有这些尽管都是事实,一种不以政治势力或经济兴衰为转移的精神力量还是在西方文化中保留了下来。因此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是唯一没有受到古典文明衰落的重大影响的精神力量,因为宗教的本质就在于把人类与超俗而永恒的实在联系起来。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往往也是永恒的力量得以验证之时。所以,即便是在中世纪最黑暗的年月,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因素仍然在社会意识这个深层蕴育着近代文化 赖以形成的精神力量。
   
    著名英国历史学家洛德·阿克顿有一句名言 :“宗教是历史的钥匙" 。可以说,道森在其整个学术生涯中都是把这句名言视为研究准则的。他说:"如果象我信奉的那样:宗教是历史的钥匙,除非我们理解一种文化的宗教根基否则便无法理解该种文化,那么中世纪就不再是位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的‘一处候车室'了,而是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时代,我们是从这个世界走过来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依然是属于这个世界的。"
  
    罗马帝国的崩溃标志着西方古典文明的中断,身为胜利者的北方蛮族虽然能够摧毁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却无力弥补一种古典文明终止后所留下的巨大文化空隙,而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必然落在既作为古典文明的继承者、又作为一种新兴精神团体的基督教数会身上。因此,基督教教会在这一时期是以古典文明的使者与新兴民族的导师这样一种双重身份出现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的。它以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把西方诸多民族凝聚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整体、一种新的文化特性。
  
    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传统上就是有别的。东方的古代文化,象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都是本土文化。这类文化及其宗教都植根于同一种自然环境和社会基础,它们体现着一种连续不断的历史进程。但西方的情形并非如此。古代欧洲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中心或文化传统。北方的一些民族甚至没有城邦生活,没有石料建筑,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它们在历史上被称为“蛮族”。只是到后来它们才通过基督教教会接受了宗教信仰和古典文化,从而使整个欧洲获得了文化上的统一。
  
道森指出:“西方文化区别于其他诸种世界文明之处在于其传教恃征。"基督教最早是作为一场始于地中海东部地区的传教运动而进入西欧的。公元49年,圣保罗领悟了上帝的启示,从特洛伊来到了马其顿的腓立比。对整个西方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影响恐怕要比近百年前在当地爆发的那场决定罗马帝国命运的战役大得多,因为它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一种新型精神生活的"种子",给作为一种静态文明的罗马世界注入了文化变革的原则,促使整个西方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此之前,欧洲大陆已被罗马帝国和蛮族势力瓜分完毕,到后来即使连罗马世界本身也被凯撒的部下和基督教徒分而治之了,因而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整个欧洲一直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状态。由于米兰敕令的颁布,基督教不久便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这不仅使上述精神分裂得以克服,而且还使罗马人几乎成为基督徒的同义语。罗马帝国改信基督教这一历史事件,跟西方近代文化的兴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联系。但令人遗憾的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却从来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古典文化与近代文化之间的奇特分离,再加上意大利人文主义理想的偏颇影晌,致使他们完全忽视了公元三到四世纪这一过渡性历史时期的研究。
  
    最能说明基督教信仰与西方近代文化的历史联系的是西部地区。因此就整个西方来看,正是在蛮族入侵造成物质损失最为严重的西部地区,基督教教会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种精神源泉,教会的力量并没有因罗马帝国的崩溃而覆泣,反倒在某些方面得以增强。随着罗马帝国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了一个既需要社会领袖又需要宗教领袖的社会。这时,新兴的蛮族王国只是取代了以往罗马帝国所具有的政治、军事功能,而除此之外的 所有其他事务则属于教会的管辖范围,诸如树立道德权威,传播文化知识,维护社会传统等等。因此,这时的教会已经以自己的精神信念统一了罗马文化的历史传统,在一个需要双重领袖的新兴社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尽管中世纪前期的西方文化处于衰落趋势,但基督教文化传统仍在持续而自发地发展着,而维护与光大这一传统正是教会在蛮族统治的黑暗年代的一项主要职责。唯其如此,基督教文化所孕育的新秩序才能保持其内在生命力与历史连续性。在道森看来,西方的修道院制度就是适应于上述需要而兴起的。随着西欧社会日趋黑暗,拉丁文化传统与基督教生活模式主要不是在城镇生活中而是在修道院里得以延续的。因而,在上述意义上完全可以把修道士称为古典文化的继承者和中世纪文化的奠基人。
  
    道森一再强调,只要涉及到中世纪文化的起源问题,便决不可低估修道院制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探究这一时期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其历史意义就愈发重大了。这是因为,从西方古典文明衰落到欧洲高等教育兴起,即从公元5世纪到12世纪这段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里,修道院一直是西方最典型的文化组织,而宗教信仰也正是借助于该种组织才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进程产生了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西部地区的修道院制度既富有罗马精神又不失教会传统,而《圣本尼狄克教规》就是修道院制度为上述二者所同化的最终标志。该教规一方面把修道院者作“为上帝服务的学校",另一方面又本着实用态度,对共同生括与集体劳动制订了详细的立法。因此,本尼狄克修道院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在这里没有奴隶与主人之间的传统对立,修道僧就是劳动者,但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进行神圣的仪式活动,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真正目的。由此可见,在当时那个野蛮而动乱的时代,《本尼狄克教规》所追求的理想就是一种精神秩序与道德境界,这便使修道院本身成为乱世之中的"和平之岛”。
  
    随着环境的改变,修道院制度被推上了文化领袖的地位,这时的修道僧不仅要向信徒们传经布道,而且还要传授有关的知识,诸如拉丁文、书法、绘画、音乐、历法、年代学等等, 因为所有这些都是中世纪早期宗教仪式的必备知识。这样一来,一种自发的基督教文化便兴起了。它以修道院为中心,通过文化教育与宗教信仰广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当然,身为征服者的蛮族,像哥特人和法兰克人,这时也就不知不觉地处于被征服者的宗教与文化氛围之中了。
  
    然而,作为一场新兴的精神运动,修道院的力量不仅在于强烈地吸引了蛮族社会的达官贵人,更重要的是,它还把新兴的基督教文化传给了农业社会的基本成员——农民阶层。由于修道院原本就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组织,所以它能够独立于东罗马帝国的城镇生活而成为农业社会的精神中心与经济中心。修道僧们勤于劳作,并把劳动与清贫神圣化,这就变革了奴隶制社会与蛮族社会的价值观念,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因此,在蛮族大肆入侵时期, 大批荒芜的土地之所以能够重新变成良田,不能不说与上述观念变革有关。
  
    9世纪前期,一些著名的修道院一改早期的简单模式,发展成为拥有教堂、学校、作坊、救济院等等设施的大型宗教社团。到这时,修道院事实上已取代了日趋没落的城镇生活,一跃成为中世纪文化的活动中心。可以说在12世纪前后新的"自治城镇"出现之前,修道院一直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
  
    在加洛林王朝前后的几个世纪里,修道院一直在基督教文化发展中处于排头兵的位置,所以这段时间往往被称为西方文化史上的“本尼狄克时代”。也就是说,上自7世纪诺森伯里亚基督教文化的兴起,下至12世纪西方城镇生活的复兴,西欧高层次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富有本尼狄克传统的修道院里受到精心保护,并吸取精神力量的。
  
    加洛林帝国时期的文化倾向主要在于振兴或再创拉丁传统的基督教文化,这在查理大帝和阿尔昆有关创建一座新雅典城的设想中得到了最明显的反映。这种传统主义的复兴决不意味着盲从,而是一种为历史责任感所驱使的进取力量,是一种真正的基督教人文主义精神。这同样明显地反映在查理大帝与阿尔昆讨论上述设想的大量书信中。
  
    所以说,加洛林王朝时期的文化成就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是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整体的西方文化之历史起点。因此,当蛮族势力再次席卷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时候,加洛林王朝时期创建的一些大修道院又重新成为乱世之中的 "理智生活之岛"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2-1 20: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uzhi 于 2013-12-1 19:02 发表
基督教因其自身的需要继承了希腊的东西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成果,就算做他们的功绩么

亚里士多德一元论世界观及由此产生的理性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在理智方面抹煞造物主与被造之物的差别,认为人的理智的实能部分与神的理智相同。因而高举人的理性,认为人的理智和思想可以洞察宇宙万物的奥秘,是衡量一切真理的标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默想,在理智中设立大前题,然后以此前提推演出去,用以解释各种事物,这叫演绎法(Deduction)。他们注重理智思维,忽视人对事物的观察分析

基督教倡导的是理性经验主义,即人可以从观察大自然开始(经验),藉著归纳和演绎(理性)提出假设,然后再用实验来证实、修正或推翻这种假设。有人称此为经验的理性主义。很明显,当今实验科学所采用的方法,正是源于基督教倡导的理性经验主义。

理性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是不同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2-1 20: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uzhi 于 2013-12-1 19:02 发表
但是像哥白尼那样“地球绕着太阳转”,被解读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就挂了——其实哥白尼本人真没想那么多,就是在当时繁复的托勒密体系上做了点数学上的简化......

哥白尼生前从未受到迫害,他本人就是教士,当时的教宗出于需要更准确的历法和行星测量数据的考虑,甚至一度鼓励他尽早将自己的学说公诸世人。但哥白尼生性谨小慎微,生怕学说有误而贻笑大方甚至贻害后人,因此对日心说进行了反复的修改论证(他之所以反复修改是因为他一直认为行星轨道是正圆而实际上行星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无论如何计算,正圆轨道都无法完美契合),直到病重之际才急忙托付学生将书稿付印。对日心说的批判,是在哥白尼死后,很多反对天主教会的人利用日心说开始对抗当时还坚持地心说的天主教会,并由此阐述出更多神学或哲学方面的理论,天主教会才因此开始封禁哥白尼的理论。这是天文学史目前最新得出的结论。

关于伽利略:国外对伽利略受到宗教审判的研究发现,伽利略受到天主教审判的原因不在于他巩固和完善了日心说,而在于他不仅把用于辅助大炮瞄准的计算尺卖给教宗,也卖给敌对教宗的那些贵族,于是教宗怒了。

关于布鲁诺之死更真实的原因是宗教异端,他持“反三位一体”的阿里乌主义,他被开除教籍,在受审过程中曾考虑承认有罪并悔过,但最后仍无法妥协,以死相抗。

伽利略说:“我们知道真理不会相互抵触,所以如果物理学的理论是正确的,所得的结果必定由正确的认识圣经得到印证。” 他又说:“有人指控我的发现是暗示圣经有错误,我却认为我在物理上的精确研究,更印证圣经的准确性。……只有相信圣经是绝对真理的人,才有勇气对世界上任何伟大的理论提出挑战”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12-31 21:2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2-31 21: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uzhi 于 2013-12-1 22:51 发表
基督教的教义是随着时代不断在变的,它不断地为适应现世和求得信仰的稳定性而做出调整,会逐渐吸收先进的东西但是,它的调整肯定会首先避免伤及自身。就是说,基督教寻求的不是“符合理性或经验的理论”,而是“支持信仰前提下符合理性或经验的理论”。远的如日心说,近的如进化论,这些事情上基督教是被世界推着走,而不是推着世界走。
个人认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简化教义,实际上就是思想上的松绑,在那之后,基督徒虽然还是基督徒,但是信仰的领地已经大幅退却了。

上帝的真道是永恒的,正所谓道贯古今,但祂的某些启示,须得等到历史条件成熟才能显明和成全,人对这永恒真道的领会总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深化。因为上帝的启示是渐进的,所以就会引发教义的发展(这属于历史神学的范畴)。圣经某些部分是非常难懂的,而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人必须谦卑下来,承认对圣经的解读不可能全部正确,因此自然有必要对过去的一些看法重新做出审视, 这并不是教会被动地“被世界推着走”,而是由上帝主动地进行启示。
这种启示主要通过两反面来进行:
1、圣灵直接光照祂的儿女,如马丁路德《加拉太书》因信称义的福音真理;彼前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启1:6“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来10:19-20“弟兄们,我们现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中信徒皆祭司的真理——这一真理使人可以越过教阶(教士)、教堂,直接与天父沟通。
2、通过教外人士的观点来促成教会对过去某些观点的反思。有些教会人士对《圣经》的错解、强解以及某些由天主教会颁布的与《圣经》完全相悖的错误教义由此得到修正。

宗教革命(或称宗教复原)的确是思想上的松绑,但绝不是信仰的领地大幅退却,而是信仰的归正——复原至初代教会时的正确信仰!这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天主教在思想上一统欧洲的时代一去不返,思想的解放、多元使科学的大发展成为可能!17世纪后半叶英国科技大发展正是缘于清教伦理与培根主义,新教伦理不仅培育了近代科学的萌芽,使科学作为社会建制合法化,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学家舍身忘我的精神。(这方面的论著很多,你可以去看)。
不过,天主教对科学所施加的影响也并非全为负面,最典型的就是经院哲学对科学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还有现代大学是从中世纪神学院演变而来的。

至于当今天主教对进化论的态度,有人认为教廷认可进化论,其实不然,可参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57405&highlight=
进化论本身就仅仅是科学假说而已,天主教又怎么可能会认可进化论呢?!

QUOTE:
原帖由 muzhi 于 2013-12-1 22:51 发表
我认为,基督教保存希腊精神很重要,但是最核心的信仰很多时候对科学来说是枷锁:与信仰抵触的思想被抑制,无法解释的事情推给神的超越性,只有信仰的抑制力淡化了或者去掉了,才能让近代科学迅猛发展。

您的观点是建立在对理性的信仰基础上的,但是,理性并非如您所想的那么靠得住。
从本质上来说,科学是从假设出发的一系列逻辑推理的相对知识的集合,在这个框架下,假设也好,逻辑推理所倚仗的线性因果关系的客观实在性也罢,都是要求受众以信仰之心去接受的。
任何理性都自定义开始,而定义本身就是断言,是不可讨论的只能当做既定的事实(或者假设)接受下来。也因此理性本身究其根源就是不理性的,理性自身就是在和自身的矛盾张力下存在的,所有的理性推论到极致,都要求当事人take a leap of faith。
理性归根结底总要依赖或起源于不理性。一切知识建构最终无非都是建立在某些必须依赖于信仰的跳跃才能予以接受的命题上。
以科学(理性)来反对宗教,实在是再荒唐不过了!(但科学可以用来修正教会的某些错误观点)
所以,“科学教”一词,真是再准确不过了!科学的说法时常有修改的,甚至有时候还会回过头来肯定曾经批评过的《圣经》内容,人的理性与认知太有限了,反倒《圣经》的说法才是屹立不摇的。如果不是因一些神学家的失误和一些科学家的武断,越过自身的领域和能力彼此干预的话,科学和信仰的和谐一致本是显而易见的。神藉著大自然和《圣经》启示的奥秘,科学则是研究神为大自然制定的各种规律。从根本上说,科学与《圣经》应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认为科学与基督教信仰水火不容的观点,虽有一定事实依据,而且在当今的知识界相当流行。但此种观点“浮光掠影”,并未触及事物的本质。
SO,不是“与信仰抵触的思想被抑制,无法解释的事情推给神的超越性”,而是:
1、与信仰抵触的思想本身真的就那么可靠吗?真的值得人类那样笃信不疑吗?
2、不是“推”,而是人类必须谦卑下来,承认自身的有限。启蒙运动所过分张扬人本主义,正是那么多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全球问题、人类困境的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人类应该谦卑下来,认真反思人本主义的种种缺陷。科学主义则将科学局部的知识视为人类全部的知识,将科学有限的范围视为唯一的境界,将科学相对的学说视为绝对的真理,并以为在科学之外的其他学问都没有研讨的价值。以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生一切问题,高唱'科学万能',这是非常错谬的!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4-2-24 22:1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4-3-3 2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11-16 22:31 发表
关于基督教史,推荐苏文峰牧师主讲的《世界教会史http://v.baidu.com/v?word=%CB%D5 ... =0&db=0&s=0&fbl=800、
《中国教会史http://v.baidu.com/v?word=%CB%D5 ... =0&db=0&s=0&fbl=800,
苏牧师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既是教牧又是学者,其讲座特点是简练但抓重点能力极强,结论客观中肯。译有《戴德生与李提摩太宣教方式之比较》,载《基督教入华百七十年纪念集》1977年台湾宇宙光出版社。

《世界教会史》可在http://www.jonahome.net/bbs/dispbbs.asp?BoardID=65&ID=67311&replyID=&skin=1下载文字版;
《中国教会史》可在http://www.jonahome.net/bbs/dispbbs.asp?BoardID=65&ID=66969&replyID=&skin=1下载文字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22: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03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