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现代的话,通假字是不是不准用了?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0-11 17: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写书的峙候,写了一个同音字,如:表示"小击"的意思本字是"攴", 但被写作"剥",如《诗经 七月》“八月剥枣。"剥"是 "攴"的假借字。
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如(一)第一人称代词没有一个本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一种锯类工具的"我"来表示,後来一直沿用,并没有为它再造字,也没有为表示"我"字本义的那个词造字。(二)"躲避"、"開闢"、"邪僻"等意義也都没有本字,只是借用本義是"法"的"辟"字来表示。後来為"躲避"的意義造了"避"字, 為"開闢"的意羹造了"闢"字,為"邪僻"的意義造了"僻"字。"避、 闢、僻"等字都是後起的區别字(今字)。不能認為是"辟"的本字,(三)表示選擇的疑问代詞没有本字,一开始就借用本義是“食物加熱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來表示,后来没为这个疑问代词造字,而是替“孰”字本义所表示的词造了“熟”字。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10-11 17:2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0-11 17: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10-2 13:41 发表
广义上的通假字,是包括了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的。

三红兄所说的“广义上的通假字”,不知是不是指现在给古书作注的普及本,不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都注为“某通某”或“某同某”,就如中学教材也是一律注为通假字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2: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8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