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怎么觉得历史书颇同情义和团?, 点击破500,露珠已被跨省嫖娼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9-9 17: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3-9-9 08:15 发表
  历史教科书背多了啊?

PS:

  都被洗成啥样了……


粪青爱国贼冥族主义万碎万碎万万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9-10 20: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3-9-9 19:21 发表
义和团是个封建迷信色彩浓重的民间组织,是干了很多暴行,但不能否定他的反侵略的正义性,套三红一句话,其情可悯,其行必诛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3-9-9 20:08 发表

杀汉奸为什么又其行必诛?

光哥威武,一语中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0-26 15: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3-9-10 09:18 发表
这些基督徒到底是些什么人,看这个比例就很清楚了:他们的主体必然是社会的中层和上层。
这些人,在历史上本身就是群众运动的天敌,相互间的利益冲突与偏见早就延续了上千年。参照一下今天的时代,如今中国远比当年的中国强大,网上尚且有如此多气焰嚣张的二鬼子。可以想象一下,在庚子年前后,中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中国基督徒的社会与经济地位远远高于民众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又会如何........

晚清负道东来的福音使者,已经能够公开在开放口岸自由地在开放口岸自由地传扬福音,他们福传的对象主要是下层民众,因此教会的教友主要是农夫、手艺人、商人、乡野郎中、寡妇,他们中识字的极为少数,所以传教士选择用罗马字母组成的注音方式来翻译圣经,因为教会友学会用二十几个字母来拼读圣经,远比叫他们学会几千个汉字要快得多。这种做法非常成功,如厦门教区教友从7岁儿童到70岁老人均能所以罗马注音法诵读圣经。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4-11-23 20: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0-26 15: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3-9-9 15:29 发表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并不在于他打败了多少多少人,而是在于,通过这个事,外国觉得不能把中国逼得太狠,否则不好收拾。
中国最终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义和团运动不是没有功劳的。



QUOTE:
有个流行多年为义和团事件辩护的论断:义和团避免了中国被瓜分。早在1989年已故历史学家李时岳先生已经详尽地驳斥了这一诡辩。不但4亿5千万两赔款(相当于当时将近6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像一支巨大的吸血管插进中国人的胸膛,而且给沙俄藉口,趁机制造了海兰泡和江东64屯惨案,7000多中国人被杀,江东领土全被吞没,大量俄军进占东北;华北地区在战争中死伤烧杀的损失难以数计。战后的瓜分阴谋更没有停止:英军进攻西藏,占领拉萨;德国派炮舰进入洞庭湖,并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英国则相应要求租借舟山群岛作为“补偿”!
  有人喜欢援引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这么一段话:“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证明义和团化解了瓜分图谋。李时岳先生说得好:“瓦德西个人的观感并不能代表德国的政策,德皇一直把瓜分作为对华政策的基点,上述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的行动就是证明。只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瓜分才没有实行。
  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问题就更加清楚。前人早已指出: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事件是一条割不断的历史链条。说得更准确一些是:甲午战争彻底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腐朽,不少知识阶层从几十年迷梦中惊醒,反思自强运动不敢触及“自由不自由”这个根本问题的错误,形成了第一次群众性启蒙运动,改革也有新进展。是学习西方彻底改革,还是固守传统,不准变革,成了中国盛衰的关键,也是解读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不幸,体现甲午战败后的变革进程进入高潮的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戊戌政变标志着学西方、求变革的挫折和倒退;义和团事件不过是政变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反动逆流的巅峰。换句话说,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5-2-25 2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3-9-9 19:13 发表
我记得大多数义和团记录大都是弄死的都是洋人和教民,和地方的乡野迷信,好像没专门针对一般的老百姓把

仅北京一地,“城中日焚劫……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
1900年5月26日京城到处有义和团揭帖:“二十九日(5月27日),将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所有师徒,均不饶放。” 尽管馆舍没有烧成,但在他们的威胁下,“馆中学徒遂星散一空”。 他们敌视现代教育、文化的心态亦已表露无遗。此外,“凡读洋书之学生,及着瘦小衣服者,皆不敢在街上行走,若令拳匪见之,则指为奸细,挥刀乱刺。” “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省视家属,有洋书两箱,不忍割爱,途次被匪系于树下,过者辄斫,匪刀极钝,宛转不死,仰天大号,顾以为乐。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亦为所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5-3-1 16: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3-9-10 10:45 发表
所谓的义和团扒铁路反科学云云,就是一种误解。这些行为固然有激进和愚昧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现实原因。
当年盛京将军在6月给朝廷的上奏中就说得很清楚了”拳民先拆毁铁路’,原因则是俄国修铁路“自兴工以来,抢占民地,虐待土工,无不痛心疾首‘--------这类事件直到今天还时发生吧,不解释。前面谈过义和团扒铁路的军事因素,《拳事杂记》上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意谓前既拒杀官长,祸必不免,毁路所以阻兵,烧站而死西人,更可图快。义和团这么做的原因就再明白不过了,事实上,义和团自已也使用铁路。《拳乱纪闻》中有这么一段“拳匪大队,近已由京乘坐铁路火车至津”。这个才符合常识,义和团不是白痴,尽管受到时代和信息的局限,人家知道铁路运兵快,自家运兵也用铁路,顺便毁掉铁路阻止拖延外国军队。但是经过某些人的渲染,这种行为却成了愚昧、反科学,呵呵。农民军做书,统治者和文人都是SB;统治者和文人做书,农民军都是SB,这个矛盾已经延续千年,不足为奇。

李侃等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史观很左,但也不同意你的观点。该书页271说:“义和团乘胜于27 日(按:指1900年5月27日)攻占涿州城,并在四个城门上下树起了“兴清灭洋”旗帜。接着,义和团直趋北上,将涿州至长辛店的铁路、车站、桥梁、电杆尽行焚毁。29 日,义和团占领丰台车站,逼近北京。”正如清政府所认定的,各国军队6月17日强占大沽炮台才是侵略战争的开始,即便按照持极左史观学者的观点,也应从1900年5月31日晚算起(该晚英、俄、美、法、日、意六国士兵共356名自天津抵达北京),所以是义和团扒铁路在前,八国联军进中国在后

QUOTE:
袁伟时《为何、何时、如何“反帝反封建”?》:
有些文章确实引用了一些说破坏铁路、电线是为了作战的史料。但是,没有注意到这些都是记录者的判断或推测,不是当事人自己认定的行为动机。现在争议的是义和团对现代文明的态度,即义和团的思想状态,弄清楚他们自己的认识就非常重要了
     看看义和团的揭帖吧!1900年以前已经广泛流传,被研究者判定为“义和团主要文献”的《神助拳》号召:“烧铁路,拔电杆,海上去翻火轮船。”1900429日北京西城区的揭帖又声明:“彼等(‘洋鬼子’)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不信圣人之教,亵渎天神,其罪恶擢发难数。”有些为义和团辩护的文章心虚,特地加了一个按语:“口号主要用于震慑洋人,评价时应主要看实际行动。”可是,“立电杆、造铁路”明明是与“传邪教”等并列的五大罪恶中的两个,显然是斗争的目标,而不是战争的手段。当要弄清行动动机的时候,却说口号不作数,这样的辩解太好笑了。
    同时,《反》文忽视了,义和团敌视现代文明不但表现在拆铁路、拔电杆,还有其他行为历历可数。
    他们冀图消灭一切外来的物质文明:“团中云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盂,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见洋字洋式而不怒者,惟洋钱而已。” “凡卖洋货者皆逃闭,否则,团民进入,将货物打碎,然后将房焚毁。住户亦是如此。各街巷抛弃煤油如泼脏水一般,各种煤油灯砸掷无数,家家户户尤恐弃之不及,至贻祸患。” 这些人贪财爱货,当贪欲大发作时,则洋货也会囊括而归。逃难百姓“所有行囊包裹,无论巨细,逐件搜查。稍有金珠银钱洋货之物,尽数扣留。”房屋“凡存有洋货等物,搜抢一空,饱载而归,谓之净宅。” 616日,当他们抢占了天津军械所时,“军械所内所存军械,任拳匪随便抢取,洋枪药弹,搬运一空。拳匪本痛恨洋字,至是见洋枪枪刺,明洁悦目,亦遂各持一杆,以为御敌之具,然不谙用法,都成废物”。以有些义和团偶尔用洋枪、坐火车为例,否定他们敌视现代文明,从史学方法说是以偏概全,从史识看则未能看透这些暴徒的愚昧和贪婪的本性。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5-3-1 16:4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23: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5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