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在下好奇,想问岳兄一个问题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9-4 14: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下好奇,想问岳兄一个问题

岳兄在本坛是当之无愧的宋史达人了,作为比您小几岁的80后,在下对您十分佩服!看到您的发言,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3-9-1 02:38 发表
宋朝对金国有什么大的救济,反正我没看到哪里有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13-9-4 09:09 发表
呵呵,所以说袁腾飞他告诉不了你这些,这个需要从浩如烟海的诸多史料中搜集,有人把搜集来的史料分析之后写过相关的论文可以查阅.

我想起严耕望先生在《治史三书》中说宋史是青年人大有可为的园地,其中一个原因是宋代史料不多不少,若是年轻时下决心发奋攻读,是能全部读完的。
我好奇想问岳兄:宋代史料您读了多少了?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9-5 20:0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9-4 15: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9-4 15:20 发表
宋史不是枯燥咩,年轻时候不贪玩儿下毅力攻读的人凤毛麟角;年纪一大,再读也没啥意义了,读的人更少。。

《宋史》是史观大谬,再加史实舛误甚夥(繁芜失于考订所致),不过宋代史料可远远不止《宋史》而已。

另外,若是对古文没兴趣,哪种史书都是枯燥的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12-28 20:4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9-4 15: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6 小陆伯言 的帖子

资治通鉴不是宋代史料
宋代史料可参陈高华《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12-27 20: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3-9-10 17:42 发表
真正通读过的不多,基本可以说一本也没通读过,随用随查而已。重要的是该用的时候知道哪能找到。
以前在博客上发过一个史料书目(用的时候需要鉴别哪些是一手的哪些是二手三手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60f960100d26p.html
以上这些是古籍。
现代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也要多读。当代宋史专家首推王曾瑜,其作必读。
总体来说不是科班出身,所以读得比较随意吧,想弄明白某个问题的时候,就查相关资料,有一手资料先查一手的,然后查二手三手,最后查现代学者的相关论文。之所以这个顺序,是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先了解一下一手资料,自己形成一个观点,自然对学者的分析整理能够有批判地吸收了,能说服我则信,说服不了我则存疑或不信。

近读《国学数典网友与李华瑞教授访谈实录》,李教授说“基本文献要么通读,要么勤翻捡,总之要做到基本熟悉。只有熟悉基本材料才能对其他材料有分辨能力,才能把握一朝历史的大势”,岳兄的情况就是李教授说的“勤翻捡”
http://blog.163.com/geng99999@12 ... 847200933062857388/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20: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6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