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暗烛 于 2013-2-2 22:51 发表
王安石下台以后,守旧派把全部的法令都取消了,这种“全盘否定”的做法肯定不对,~假设~新法没有被全部取消,而是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利用,社会将如何发展?
兄这么说可不对,极品贤相司马牛可没有尽废新法,此人一生以“诚”字相标榜,但为了狭隘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一会儿说免役法“使上户年年出钱,无有休息,陪费甚多”,一会儿又说免役法使“上户颇优便”;一会儿说免役法使“民情不便”,一会儿又说免役法行之甚久,“民情习熟”;又说居民奏章“无有不言免役之害者”;,但经章惇检视,几千封奏章“其间言免役法为便者亦自不少”,司马光则“不为签出”!后司马牛又一边命各地5天内恢复差役,一边又要继续缴纳助役钱,如役钱不足用,可以扩大征收范围,“乞依旧官户、僧寺、道观、单丁、女户有屋业每月掠钱及十五贯,庄田中年所收斛斗及百石以上者,并令随贫富等第出助役钱”,既已复差役,为什么又令原先免役户出助役钱呢?当时章惇就驳斥说庄田中年所收斛斗及百石者在免役法中皆是不出役钱之人,“令凡庄田中年所收百斛以上亦纳助役钱,即尤为刻剥!”司马牛口口声声指斥王安石新法掊克财利,他复旧法是在“便民”的旗号下进行的,但是,在他上台后,对役法这件牵涉到一亿多人的大事,这位极品贤相竟以翻云覆雨之手(说土一点,就是干完a面干b面)如此草率、轻易、颟顸地对待这件事,足见其旷世奇才了!——在政治经济利益面前,个人的道德素养果然连浮云都算不上啊!在他英明的拨乱反正之下,黎元就只能自求多福喽!
顺带一提,极品贤相司马牛目光如犀燃烛照,既知人、识人,又乐于汲引后进:他要求各州县五日之内尽罢免役法,结果只有知开封府蔡京如期完成,司马牛高兴地说:“若尽如君,何患国事不办?”梁任公说得好:“独有一元恶大憝之蔡京,其人与荆公有葭莩亲,熊本又尝以奉行新法明敏多才荐之,而其容悦干进之术,不能售于荆公而反得售于温公,则荆公虽曰不知人,犹加温公一等者矣。”诚如陆象山所言:“反复其手,以导崇宁之奸者,实元祐三馆之储。”
蔡京这种不世出之才能遇到司马牛、宋徽宗二位伯乐,不惟其个人之幸,亦是黎元之幸!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3-30 17: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