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新开一贴,与燕兄万兄切磋, 长安可下否?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7-19 23: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想问下燕京先生,你文中的:
《魏略》记载:“楙字子林,惇中子也。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
“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这一句你作和注解???
同样一个问题在2个帖上都提是一次其实是不应该的,不过,想让楼上的大大们尽快回答这个问题而再发一次。先说声对不起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7-20 18: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7-20, 9:37:14发表

QUOTE:
原帖由无隙于2005-07-19, 23:40:46发表
我想问下燕京先生,你文中的:
《魏略》记载:“楙字子林,惇中子也。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
“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这一句你作和注解???
同样一个问题在2个帖上都提是一次其实是不应该的,不过,想让楼上的大大们尽快回答这个问题而再发一次。先说声对不起了

燕京兄不在,我就越俎代庖地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

“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是说夏侯楙没有军事上的才能、谋略,却喜欢做买卖。“治生”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广义指谋生计,狭义即是指做买卖。范蠡、白圭即被尊为“治生之祖”。

夏侯楙喜欢做买卖,不是他喜欢经商的过程,而是喜欢经商的结果——钱,所以我在前面的帖子中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夏侯楙贪财好色

你也说了广义上说的是指谋生计,为什么不是为长安百姓某生计呢?为什么硬要往狭义上想呢???按照魏当时的国情曹操、曹丕、曹睿哪个不是雄主,并且夏侯并不的宠,如果夏侯楙真的象你狭义里说的那样,曹睿会把五都之一的长安交给他吗???
所以,燕大大引用的这段只能证明夏侯楙没有打仗的才能,而不能说明其他方面的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23 23: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能打战跑跑路还是可以的吧。至于诸葛亮死后,他的军委主席谁当也是回去让刘禅决定啊。反正魏延能力强,让他断后应该也能做到象赵云出祁山一样不损辎重的情况下撤退。这样才能保全蜀的最大战斗力,为以后和魏打战做储备,我觉得诸葛亮没做错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24 00: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魏延走了谁断后???万一断后的将领能力不强导致断后失败被魏追杀几N里怎么办???那蜀就连后来9伐中原的资本都没有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24 00: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燕兄,你的第5点不成立啊。我们的观点就是长安一定会有准备。不可能略无预备,略无预备只是魏延提出的一相情愿的想法,还在争论中,不能做依据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24 08: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经过青蓝和燕京两位辩论的那个第五条,诸葛亮是应该让魏延出子午谷,当时略无防备,而按魏的反应速度来看,等魏延到了长安脚下的时候,郭淮曹真部正好赶到顺便包了魏延的饺子,到时候是死是降随便他。重点是他吸引了魏的陇右大军,到时候诸葛亮和赵云可以分兵进驻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吃掉诸葛亮想吃掉的地方。可以这么说牺牲一个魏延可以得到一个州郡绝对划算,可惜诸葛亮太仁慈了太爱才了,才使的一出祁山这么好的机会没有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24 11: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白起???魏延???怎么比???
魏延顶多单信雄之流,和白起比差太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25 16: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单信雄是隋唐演义中的一名将,能力也不错,不过和魏延差不多太刚愎了点,所以我踩这么说滴.历史找魏延的例子不好找啊,所以才在广大的文学中找一个他的影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29 10: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iaomatu于2005-08-29, 5:08:17发表
真有意思,我们明明讨论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您老念念不忘的雍凉西军到底有多少?您怎么又扯到曹真伐蜀哪会去了?曹真伐蜀时雍凉军有六万能说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雍凉军也有六万吗?您这时空转移乾坤大挪移的本领真是亘古未有,在下佩服。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准备了三年所以有10万,那他第一次北伐也是南征后差不多准备了三年,为什么就没有10万呢?

“还有记载上写着雍凉劲卒足足二十万呢?”您敢信吗?我是不敢信。还有人分析说曹魏全国兵力才20万左右,您又信吗?

“我依据诸葛亮的兵力推断曹真所督的雍凉兵力”,原来您终于承认您也只是推断,为什么您推断的雍凉兵力六万就正确无疑?我推断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10万就必错无疑?

一直在讨论的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总兵力。既然诸葛亮的总兵力“多于贼”,而这个贼兵又是雍凉6万+张郃5万至少11万,那么诸葛亮当然应该多于11万了?您这不还是自打耳光吗?


“魏延那些条件战时的影响最大也走不出长安。很简单,张合,明帝,曹真都不是傻子。”
---------------------------------------
我要讨论的正是子午谷-长安这一局部战役成败。直接敌人是夏侯懋最多加上郭淮。就像日本珍珠港一战只讨论这一偷袭战役本身能否出奇致胜全歼或者至少重创美太平洋舰队。至于以后战局如何发展都是天知道,以后是否引火烧身挨原子弹都不在这一战役本身讨论范畴之内。要是这样蜀吴还有日本干脆直接自杀或者投降好了。中国也不用八年抗战了?志愿军面对美军也是必败无疑的?

“我反驳的是日本当时能对美国造成威胁?”
---------------------------------------
看来您真是为辩而辩辩昏了头?开口就辩以至不看清楚原贴?再次好好看清楚我的原贴再回帖。我说的就是日美相隔太平洋所以日本无法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兵工厂造船厂,对于美国开动它庞大的战争机器无可奈何。所以美国压倒日本是迟早的事。现在您把“日本能否威胁美国本土”偷偷篡改成了“日本当时能对美国造成威胁”。这区别可就大了。美国的夏威夷海军基地也可以算是“美国”,美国在东南亚菲律宾的军事存在也是“美国”。您老这个偷天换日的本领小弟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马谡部队没有全军尽覆,而是在被击破后被王平收拢,徐徐退还。”
---------------------------------------
王平收拢的蜀兵残部到底有多少?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你我最好还是不要妄加推测的好。你说蜀兵只损失数千我也可以说损失两万有余。恐怕这个损失是只多不少的。

我当然明白“比合东方相聚合”是指魏延希望诸葛亮和他会合。但是好像是一个叫青蓝的人先说什么“他阿斗想扯哪相聚合都来不及了”。恕在下愚钝,实在无法理解您老这句话为什么要扯出阿斗来?干他什么事?

诸葛亮那种打法是消耗战,本钱小但是收益也小。如果他的战略目标只是以攻为守使魏国不敢入侵的话那我没话说。可如果战略目标是灭魏的话按诸葛亮的打法是根本没有机会的。

1.局部战役就是魏延到子午谷口的时候被魏军发现(就象邓艾一样),然后魏国举国大震,魏明帝御驾亲征遣张合为前部统兵5W予以急行。然后曹真、郭淮率本部兵马予以支援。同时命令长安或潼关守军固守待援。于是乎魏延要么被歼灭要么投降。至于诸葛亮是率军出陇右取的实质利益,还是率部支援魏延与魏进行战略决战那不在讨论的范畴之中。
2.日本可以对夏威夷或菲律宾造成影响吗??日本打珍珠港只不过是为了不使美国烦挨它在东亚主要是中国的战略部署,最近电视也在放了,美国当时可是有只飞行队伍在帮中国打日本的哦。
3.那马谡带过去到底有多少人呢??不过怎么样,当时赵云分出去3~5W人是应该的吧。魏延做为主要将领最少也有1~2W人吧,因为他提出奇袭也是以1W本部兵马为主的。那么作为诸葛亮的中军要多少人?接收三郡要多少人?还剩下多少人,这最基本的算术题请你来做下。
4.你说诸葛亮和魏延会合???出哪条路??子午谷???难道魏军吃素的??这就象足球中的打空门,一场比赛有多少个空门可以打???
5.那按您的说法是不是叫1个10来岁的小孩和1个30多的壮汉对杀???能赢吗??当然是象诸葛亮那样先吃下西凉补充养分长大了。到了20多的时候那个壮汉也已经40多了,那时候才有的打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30 17: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iaomatu于2005-08-30, 11:44:44发表

QUOTE:
原帖由无隙于2005-08-29, 10:00:41发表
1.局部战役就是魏延到子午谷口的时候被魏军发现(就象邓艾一样),然后魏国举国大震,魏明帝御驾亲征遣张合为前部统兵5W予以急行。然后曹真、郭淮率本部兵马予以支援。同时命令长安或潼关守军固守待援。于是乎魏延要么被歼灭要么投降。至于诸葛亮是率军出陇右取的实质利益,还是率部支援魏延与魏进行战略决战那不在讨论的范畴之中。
2.日本可以对夏威夷或菲律宾造成影响吗??日本打珍珠港只不过是为了不使美国烦挨它在东亚主要是中国的战略部署,最近电视也在放了,美国当时可是有只飞行队伍在帮中国打日本的哦。
3.那马谡带过去到底有多少人呢??不过怎么样,当时赵云分出去3~5W人是应该的吧。魏延做为主要将领最少也有1~2W人吧,因为他提出奇袭也是以1W本部兵马为主的。那么作为诸葛亮的中军要多少人?接收三郡要多少人?还剩下多少人,这最基本的算术题请你来做下。
4.你说诸葛亮和魏延会合???出哪条路??子午谷???难道魏军吃素的??这就象足球中的打空门,一场比赛有多少个空门可以打???
5.那按您的说法是不是叫1个10来岁的小孩和1个30多的壮汉对杀???能赢吗??当然是象诸葛亮那样先吃下西凉补充养分长大了。到了20多的时候那个壮汉也已经40多了,那时候才有的打木。

您可真有意思,完全按照您的思路来一遍:

1)局部战役就是邓艾到阴平谷口的时候被蜀军发现,然后蜀国举国大震,刘禅遣诸葛瞻为前部统兵3W予以急行。同时命令江油或绵竹守军固守待援,同时命令姜维率剑阁4万蜀军回援。于是乎邓艾要么被歼灭要么投降。

这都是理想情况,传令,急行都是需要时间的固守都是无法保障的,况且明帝传令时长安很可能已经失守了。魏延只要出了谷口就是他离长安最近。然后就看诸葛亮和魏援军比增援速度了。

2)日本美国的问题其实和主题无关,可以另开一贴专门讨论。日本离夏威夷太远除了偷袭珍珠港外没有造成过其他影响,但是菲律宾绝对没有问题,开战后不是又炸美军机场又海军掩护登陆又陆军占领。这“影响”可不小啊?连麦帅都仅以身免。它打美国可不止是为了中国而已,因为美国比中国强的多。为了干掉张三却要先干掉比张三强100倍的王五,这不合逻辑是不是?况且日本还同时对英国和荷兰下手,这两个国家当时自顾不暇,在中国可没有什么飞行队伍。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东南亚的资源和称霸亚洲。

3)赵云既然是疑兵,就是为了以小部分兵力牵制敌大部兵力。怎么可能分出去3-5万人之多?况且按照青蓝的理论,蜀军总兵力还不足5万,要是一路“疑兵”就有3-5万,诸葛亮自率的“主力”又有多少呢?蜀军总兵力又有多少呢?当在15万左右吧?这最基本的算术题请你来做下。

4)按魏延的原计划诸葛亮是出斜谷与他会合。子午谷???不要搞笑好不好。同样的地方为什么要出两遍?这和空门没什么相似性,倒可以比作那些意想不到的远射或者冷射。

5)小孩和壮汉的比喻完全不恰当。因为你刚开始吃西凉第一口的时候这个30岁的壮汉绝对不会坐视而是会迅速跑过来把你打扁就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一样。我倒把子午谷之计比作吃了有1/3可能一下子从10岁长成20岁1/3可能什么都不发生1/3可能立毙的灵药,吃还是不吃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但是不吃的话壮汉还是会象魏灭蜀一样把你给干了的,不会给你机会的。

1.首先,局部战役的理论是你先提出的。我只不过是加已引申而且,请不要归到我头上。
其次,邓艾和魏延不同,姜维被钟会牵制了,不可能分兵,所以不能型成和围,所以邓艾只用单方面作战就可以了,就算打败也可以退出蜀境。魏延不同,没人牵制我说的那几路人马,所以他战败不死便降。
诸葛亮和曹真比速度???诸葛亮出斜谷只要曹真遣大众就可以挡之了,郭淮和张合只用不慌不忙的来就可以对魏延实行包饺子了。比什么速度啊。
2.同意那,不过这个好象不是我先开始的吧。
3.我是按你的推理,不是按青蓝的推理,不要混淆视听。而且就算按这个15W的大军来算分给马谡的也不到3W。又哪来你说的每次北伐都要损失几W人呢?而且当时蜀军根本就不到10W兵力。
4.我说了,出斜谷肯定会被挡住根本到不来长安。魏延不就成了孤军。还有空门的意思按你们的说法是1路上没人挡他,然后到了长安,夏侯矛(打不出来)马上就放下城池跑路了,魏延只要接收就可以了,都没人挡了不叫空门叫什么??远射守门员还在兄弟多少会挡下滴。
5.呵呵,打西凉对魏来说不怎么重要的地方,魏会和蜀进行决战???他不管东吴拉,东吴可是对徐、杨之地虎视耽耽啊。而且国力比蜀强多了。这才是10岁吃成20岁的做法,魏可能进行反扑但是不会很强烈。但是长安不同,如果长安被占导致魏的腹地完全暴露在蜀的兵锋之下,你是魏主会让他发展起来吗?而且没打下陇右等后方,就算诸葛亮接应到了,结果会导致以一座长安孤城面对以曹真为首的西凉军等,还会出现魏主的中央军,以及并州、幽州、徐州的丹阳兵等源源不断的援军。就算给诸葛亮20W兵力也很难守的住啊。这这不是小孩直接和大人打是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8-31 11: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iaomatu于2005-08-31, 8:39:09发表

QUOTE:
原帖由无隙于2005-08-30, 17:13:42发表
1.首先,局部战役的理论是你先提出的。我只不过是加已引申而且,请不要归到我头上。
其次,邓艾和魏延不同,姜维被钟会牵制了,不可能分兵,所以不能型成和围,所以邓艾只用单方面作战就可以了,就算打败也可以退出蜀境。魏延不同,没人牵制我说的那几路人马,所以他战败不死便降。
诸葛亮和曹真比速度???诸葛亮出斜谷只要曹真遣大众就可以挡之了,郭淮和张合只用不慌不忙的来就可以对魏延实行包饺子了。比什么速度啊。
2.同意那,不过这个好象不是我先开始的吧。
3.我是按你的推理,不是按青蓝的推理,不要混淆视听。而且就算按这个15W的大军来算分给马谡的也不到3W。又哪来你说的每次北伐都要损失几W人呢?而且当时蜀军根本就不到10W兵力。
4.我说了,出斜谷肯定会被挡住根本到不来长安。魏延不就成了孤军。还有空门的意思按你们的说法是1路上没人挡他,然后到了长安,夏侯矛(打不出来)马上就放下城池跑路了,魏延只要接收就可以了,都没人挡了不叫空门叫什么??远射守门员还在兄弟多少会挡下滴。
5.呵呵,打西凉对魏来说不怎么重要的地方,魏会和蜀进行决战???他不管东吴拉,东吴可是对徐、杨之地虎视耽耽啊。而且国力比蜀强多了。这才是10岁吃成20岁的做法,魏可能进行反扑但是不会很强烈。但是长安不同,如果长安被占导致魏的腹地完全暴露在蜀的兵锋之下,你是魏主会让他发展起来吗?而且没打下陇右等后方,就算诸葛亮接应到了,结果会导致以一座长安孤城面对以曹真为首的西凉军等,还会出现魏主的中央军,以及并州、幽州、徐州的丹阳兵等源源不断的援军。就算给诸葛亮20W兵力也很难守的住啊。这这不是小孩直接和大人打是什么??

1)退出蜀境?您不要搞笑好不好?你以为阴平那路能象如履平地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那么容易的走?那么魏延完全也可以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退出魏境。诸葛亮当然要和曹真比速度,比增援的速度。第一次北伐之前曹真还在洛阳。魏国在西线最高指挥就是那个安西将军夏侯楙了。魏的“大众”在哪?行军不需要时间?您以为说变就变出来?

2)那我们就此打住。

3)我有说过“蜀军每次北伐都损失几w人”吗?拜托不要混淆视听好不好。我的愿意是从蜀军第一次北伐到最后一次北伐前总共的损失当在数万,一两万吧。其中第一次北伐损失最惨重。

4)不太清楚你要表达的意思,也打住吧。

5)就算打西凉这个“对魏来说不怎么重要的地方”,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不还是被魏海扁了一通?这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证明的了,魏不会让蜀创造如你所说那样的机会的。诸葛亮历次北伐无一成功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已经是对他的战略成功与否最好的诠释了。如果诸葛亮拿下长安,魏当然不会坐视。但是以后的局势如何发展都是天知道。孟达孙权在蜀军胜利的鼓舞下都会蠢蠢欲动,还有北面的边患都会牵制魏军兵力。要是如你所说,因为魏肯定会反击,那蜀吴就永远不要进攻魏了,直接投降好了。费那么老大劲干吗?要么不打,要打就不能隔靴搔痒,而要攻其要害。

1.我有说从阴平退吗??反正后路有钟会牵制姜维,邓艾可以任选一条路退,阴平是为奇袭准备滴。还有曹真在洛阳???就算真的在洛阳,赵云出斜谷的时候他还可以遣大众挡之,为什么诸葛亮出的话就不能先遣大众挡之呢??还有个郭淮在干什么??蒸汽般消失了吗???你要先看看三国志的,不要一味的因为辩所以辩,什么夏侯矛(字打不出来)是最高指挥官。同样的时间赵云出斜谷就被大众挡了,而诸葛亮出斜谷那大众就蒸汽般的消失了。你的逻辑真高啊。
2.以后3直接升为2好了。
3.你说的木。最后一次有10W多,第一次就不只10W了木。按这样算的话加上守备的军队,那么每次平均要死1万以上了。不是几W是多少。


4.4)按魏延的原计划诸葛亮是出斜谷与他会合。子午谷???不要搞笑好不好。同样的地方为什么要出两遍?这和空门没什么相似性,倒可以比作那些意想不到的远射或者冷射。我是针对你这点的---------第一句诸葛亮出斜谷和魏延回合。我的回答是诸葛亮出不了斜谷,因为会被曹真遣大众挡住,所以诸葛亮不想别的办法的话那么魏延的奇兵只能是孤军。而后面空门的比喻是针对魏延的出子午谷以及魏境的一帆风顺不被发现,到最后夏侯矛(字打不出来)听见他来了就跑路了(就像马拉多纳那样从中场带球直接插到禁区根本没人去防守他,所区别的是当时最后一道防守魏延的守门员夏侯矛竟然跑路了,所以让魏延形成空门的意思)。
5.那诸葛亮再出祁山占领的那几个地方怎么不见魏有和蜀决战的架势呢?你说以后的趋势是吧,当时孙权新败根本不可能对魏有任何作为,孟达??郭淮、曹真干什么吃的,历史上三郡响应就是被曹真平了,他可以平一次也可以平第二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9-1 07: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的得陇望蜀经典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9-2 09: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的有逻辑错误,,,士兵打仗都带干粮和水。你说魏延突袭可以带10+的食物,为什么到了马谡这连2天的都没了。而且可能还不只2天,从断水到杀马饮血以及露水等等最少要5天左右才开始真正的恐慌。。所以燕大的推理不成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5-9-3 17: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燕大。我上面关于水的问题那。。。按你说的诸葛亮只距马谡两天的路程,马谡怎么就坚持不到诸葛亮的到来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5 18: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16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