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白炎陽 于 2015-6-9 09:38 发表
不算,這種"君子"在我眼裡本質上就是小人
小人喻於利,只要有利可圖即為之
平時他們有監督下當守法公民說明守法比犯法更有利可圖,或者說犯法成本太高,是出於對成本的害怕所以才不犯罪
只要犯罪成 ...
不在乎道德约束,只根据犯罪成本高低而决定是否犯罪,这是小偷,亦即所谓小人。
而文中提到有人付了10元然后自助选购,这或多或少地说明这些没有诚实付款的人是有道德意识的,当然他们道德意识不强,自制力不足,经不起诱惑。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好了。
几年前我一个人租住在外,有一天我外出门没关,回来时发现家中2000元不翼而飞,后来得知是楼上的租客所为。楼上的租客比我早住这里一年多,平时也没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从这个人而言,平时正常情况下他不会在主观上有犯罪的想法,但是当他发现别人门没关,自己可以不劳而获时,巨大的诱惑击溃了他的道德底线。
其实这种平时有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就开始犯错的事情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行人过马路时等红绿灯,结果看到周围人都闯红灯,于是随大流;考试时发现邻桌没有挡住答案于是抄上几笔…
或许用“逼'君子'成小人”不大合适,换成“自制力不足的普通人被诱惑成小人”应该更合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