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学术巨子周汝昌, 纵有千般若,不敢半刻辜;纵有万舨难,不敢一时闲。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3 08: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周老自从迷上史湘云就走火入魔了,近年竟然跟刘心武厮混,实在不明智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3 10: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7-1-23 10:16 发表


周老啥时候和刘心武这个不学无术厮混了?况且他考证史湘云是脂砚斋是很早的事情啊?

考证史湘云是脂砚斋是很早,但以前还不算过火。近年他的作品基本都把史湘云提到黛钗之上,其中的不少观点确实让人感觉走火入魔。

刘心武跟周的书信来往很多啊,还经常赞扬刘,在刘的书里就不少,刘也经常把周拿出来当幌子。

又PS,周汝昌对胡适的态度,俺也觉得有些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3 10: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1-23 10:22 发表

刘心武不学无术?!

个人意见:在红学这个海洋中,如果将周老比作一座灯塔的话,刘心武至少可以作为一朵浪花,其人开创的红学分支-----秦学(如果能称学的话)也算另有一功。

先有观点后罗织证据,也叫学?(实际刘连证据都拿不出,简单的推卸说被史官掩盖了,跟霍氏姐弟有一拼)

在红学界里,俺感觉比较务实的是蔡义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3 10: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麒麟子 于 2007-1-23 10:45 发表
最近一直在看百家讲坛的刘心武说《红楼》,虽然刘心武讲得很罗嗦。但还是听懂了些。决定买本周汝昌新出的汇校本红楼梦再看看。

兼听则明,建议你还是先看看其他人对刘心武所说内容的评论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4 19: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郡甘兴霸 于 2007-1-24 19:07 发表
最近把百家讲坛里关于红楼梦的讲座都看完了,除了刘心武和梁归智以外,看看那些所谓的红学专家讲的都是什么?全是漫无边际的擦边球,有点评曹雪芹本人的,有点评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有点评诗词的,还有点评大观园这个花园的,真是五花八门,而大众们关心的红楼梦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最后30回的情节很少有人提到。

很少有人提到????
俺很好奇,阁下看过冯其庸、蔡义江等人的书么?

QUOTE:
原帖由 吴郡甘兴霸 于 2007-1-24 19:07 发表
红楼梦能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是体现在他的不完整。中国那么多小说,相比红楼梦还有另外3大名著,为什么没有专门的机构去研究它们?红楼梦就像一部没有演完的连续剧,现实中人们经常为错过一集自己连续收看的电视剧扼腕叹息,更何况红楼梦这部只演了一半的精品连续剧。刘心武火了,为什么火?就是因为他对红楼梦背后的故事,和后面情节的探索作出了判断,而这些正是人们迫切想知道的,先不说刘心武的观点对与否,单说刘心武在红学研究方向上是正确的,是符合大众的。我想现在喜欢红楼梦的朋友都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真正的后30回,而不是专家们在百家讲坛里喋喋不休的论述曹雪芹,红楼梦诗词。
前不久自贡的一位姑娘自续了后30回,并且出书,这是对红学家们多大的讽刺啊,红学界集几代人之力,数十年之功都未出过一本像样的官方后续文本,而一个刚刚出道的黄毛丫头却作出了他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专家就应该做专家应该做的事情。守着那么多资料,不去好好探索红楼梦的后续情节和背后的故事,却整天研究红楼梦周边,真是浪费资源,浪费自己的生命。

阁下若喜欢看个结尾,大可以去找《续红楼梦》《红楼真梦》《绮楼重梦》《后红楼梦》之类的书看啊。
每个人都有资格写结尾,一个小姑娘写书,阁下认为很了不起???

QUOTE:
原帖由 吴郡甘兴霸 于 2007-1-24 19:07 发表
刘心武火了,刘心武触动了他们的地位了。他们着急了,开始对刘心武口诛笔伐了。这就是典型的狗急跳墙。红楼梦周刊主编的言论更可笑,说红楼梦只有专家们研究才算是研究红学,平头百姓没有资格研究红学,自己看可以,拿出来发表就是误导读者,把红学带上了歧路。多么可笑的言论阿,按照他的言论,今天在百度吧里众位的观点只要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算是误导别人,想不到言论自由的今天,还有如此专制之人。
红学家们真要对刘心武不满,就不要乱盖帽子,恶语中伤。有本事拿出自己的一些真知灼见,不要再百家讲坛拿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来敷衍我们这些红楼梦爱好者了。而你们谈的这些话题也未必比人高明到哪里去!

红楼梦只有专家们研究才算是研究红学,平头百姓没有资格研究红学,这句话是刘心武自己说的。自己树立了个不存在的靶子自己攻击,嘿嘿。
至于刘心武是否正确,有本书叫《揭秘与猜谜——刘心武"秦学"透视》,里面写了不少。

至于说在百家讲坛敷衍红楼梦爱好者的红学家,可以请教是哪位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5 14: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1-25 12:39 发表
冯其庸?不要太搞笑,冯其庸有什么书?《曹雪芹家世新考》?伪造碑文的本事?《脂本研究》?一大半都是序,哈哈~~
孤狼兄,对不住,不是我想离题,实在是那位冒兄太不靠谱了,他说谁不好说冯其庸,此人品德暂且不说,就其文章也无甚价值,能在红研所里混,不就因为是“洪广思”的大文嘛,这点家底,我都不愿意抖了,一个点评金庸出身的居然还有人来捧,实在费解,冒兄真要捧冯其庸,你说我们谈冯其庸的哪本书,我们一条一条来看看,冯氏的昏话胡语

至于蔡义江,他老我没什么说的,但此老近两年自以为学问高得很,我就不说了

这位冒先生不说两吴两周不谈张爱玲、唐德刚、梅节、伊藤漱平……去说什么冯其庸,让人笑掉大牙

楼上说的不是现在的红学家么?吴世昌、吴恩裕可在人世?
举这两个,不过是比较容易找而已。

冯其庸虽然不怎么样,但起码比刘心武还要靠谱一些。
比起市面上常见的土默热、潘重规、霍国玲等的书,俺还是宁可看冯其庸的。
至于冯其庸点评金庸出身,不知道是指什么?莫非阁下想说冯出金庸评点本在作红楼研究之前?

至于张爱玲、唐德刚,俺还真觉得正如楼上说的,“红楼梦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最后30回的情节”很少提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5 2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要叫真的话,俺觉得看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和蔡义江论红楼梦就够了,其他人的书都没多少新鲜内容。

至于刘心武,哪儿算是路子对了?
观点跟霍氏半斤八两,一个造出个废太子的女儿,一个造出个香玉皇后。
方法也半斤八两,都是索隐派的拆字、谐音等手法。说不定还是刘更恶劣,好歹霍氏还不敢弄出梦合古人这种无耻论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8 10: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07-1-28 09:42 发表
语不惊人就起不了轰动效果,不轰动就出不了名,不出名说话就没人听~~~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的几本书在下好像都看过,感觉剽窃别人的多啊,他自己提出的观点都有些太超前了,名气远远大于实力的典型。看他续的秦之 ...

说起惊人之语,当然是首推欧阳健、霍国玲、刘心武三位了。
呵呵,不过俺最早看的就是刘心武的《红楼三钗之谜》,曾经也相信过刘的观点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8 15: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杨米斯莫 于 2008-1-8 15:42 发表
还有前些日子买了陈林的红楼时间解密——有些印象的是
1。时序论说曹寅作红楼
2。陈在说不通时序初说曹故意改错——此点又有索隐之风了,而且牵强得厉害
3。时序不对或是古时传抄文内数字错误——谁了解清代后民间字体,是否存在传抄把一抄作二的笔误?

陈林的书俺也翻过。
宝玉很大程度上以曹頫为原型,这点应该比较符合实际。
但他摆脱不了“宝玉=作者”自叙说的惯性思维。
所以又走上了曹頫是作者的歧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8 16: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8 16:10 发表
陈林喜欢用命理去推,也是其出发的根本。但遇上前面与他不对的,他就说作者笔误,贾母胡说,凡和他对的他就说正好相符……所以表面上看是“数字化”红楼梦研究,可惜还是数不起来
看冒兄的口气似乎大有推倒自叙 ...

俺一直是不赞同自叙说的。
从现在的记载来看,曹雪芹为作者,对于这点的反面证据并不多,所以问题不大。
而从经历来看,曹雪芹出生过晚,经历曹家繁华时的可能性很低,宝玉与曹頫的相近性更高。

与其基于自叙说与曹雪芹年纪不合,而推出曹家曾经二次中兴;
俺宁可由曹雪芹经历与宝玉难以吻合来推倒自叙说,因为曹家二次中兴缺乏证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8 16: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杨米斯莫 于 2008-1-8 16:07 发表
据说曹頫任江南织造时不满十岁,但书中宝玉却是自由自在完全看不起那些去考功名的人,这岂不是自己贬低自己?另宝玉生父还在,曹頫却应该是继承到官位。背景差异应该不小。

另外看冒兄贴子似乎心理已经有认定作者,不知道是谁?关于红的描述人,中间大段还是基本以宝玉眼光来看故事主线,宝玉即使不是作者,也应该是平岁亲密之人。

陈书我粗翻便觉得很索然,2,3两点更让我看完此书便不读第二次。

马杨最近很闲啊,经常跑来这边

曹頫在宦途上屡经波折,过后对官场心灰意冷,甚至发展到看不起考功名的人,应该说很是正常。
其实人年纪变大后,对早年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早年很傻,都是常事。不是什么自己贬低自己。
曹雪芹受其思想影响,出现宝玉这个主角也不意外。

曹頫是宝玉的原型,仅仅说明后者采用了不少前者的事迹。
不代表两者的情况完全吻合,毕竟红楼梦是小说,不是传记。
宝玉还可以有其他人的原型,曹頫也可以是其他人的原型,这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中间大段还是基本以宝玉眼光来看故事主线——这个跟两者的关系并无太大关联。
曹頫是宝玉的原型,不代表曹頫就等于宝玉。
曹頫是曹雪芹的老爹,作者对之只能是仰视态度。
但宝玉是小说人物,曹雪芹是小说作者,可以说后者是前者之父,所以采取俯视态度也不妨。

至于作者,俺觉得现有记载多作曹雪芹,这点应该没什么疑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8 17: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杨米斯莫 于 2008-1-8 17:15 发表
  頫、芹两人的口传是否能发展到了芹能够写父亲的回忆写到便如亲见?这点我是自己觉得可能性不大。
  理论上有种可能性,是頫的笔记被芹整理再创作。父子合作红楼,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书城翻到陈书后先买下却大为失望的理由。陈有了类似的观点,没有证明好。
  再大胆想象:红楼虽写頫事,芹小时候或许也寄居过其他富贵人家,有了类似的黛玉经历,为其后完善父作打下了基础。.

頫、芹两人的口传是否能发展到了芹能够写父亲的回忆写到便如亲见?
如果只是听听故事,这个可能确实不高。
但如果崎笏叟就是曹頫,他也是作者之一,这个就不是没有可能。

再者宝玉的经历,与曹頫的经历也仅仅是有比较高的相似性,而非完全吻合。

至于最后那个假设,俺觉得树倒猢狲散,曹頫倒霉时,四处求助无门,自保都难,曹雪芹恐怕没什么机会寄居富贵人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8 17: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8 17:33 发表

福彭,他和曹家有姻亲,和乾隆很好的。虽不至于全力帮扶,但凭这个关系曹雪芹小时候能出入王府应该没问题

看着雍正年间曹頫还钱的惨样,很难想象曹雪芹在此时能够寄居王府。
因为怕牵连,连给点钱都难,何况是收养一个大活人?
这个可能性恐怕不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9 08: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8 17:59 发表
我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搞懂到了曹颙怎么曹家又亏空了,我记得康熙五十一年,曹寅曾经给康熙上过奏折,说亏空全部补完还余了一万多两,康熙批复,余的曹家自己留着,他只要六千两养马。可到了曹颙上台,似乎李煦又在开始补亏空了。曹頫更是又给康熙说又有多少未补。当时康熙身边的人肆无忌惮的要钱是有的,比如太子胤礽不但要钱还要女人。但亏空主要是康熙南巡留下的,不至于要几十万两都成亏空。但亏空一直在曹家头顶上绕。雍正要曹家垮台,固然是曹家是太子党,但接口亏空整肃也是重要理由。如果说雍正六年七年正在整肃高峰,旁人不敢接济,那到了雍正稳固政权之后,情况会稍有改观的。到了雍正十年之后,史料上也反映出曹家日子好过多了。

前面不亏空,后来又查出亏空,这个不难解释。
毕竟曹家败家也没败的这么快。那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曹寅为了政绩,报了假帐,其实并未真正都补上。对照之后李煦补亏空的情况,很可能是互相拆借。
二是雍正就是要整他们了,没事也能查出事来。
俺觉得两个原因都有,曹家的屁股没擦干净,雍正也有意要整他们,那出现问题就很正常了。

至于说曹家是太子党,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据表明如此。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死。十月,曹頫的亏空才被免除。这之前恐怕很难说是日子好过多了。
雍正十年这个时间,似乎是从畸笏叟的三十年推出,当时可能被释放吧?
这个不能算是硬证,毕竟这是虚数,三十年左右也是适用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9 09: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杨米斯莫 于 2008-1-8 17:57 发表
便是崎笏叟、脂、芹三者关系。脂口气似和芹平岁或大些,但晚卒。崎笏叟知情节却要让芹来改。

我也学刘来猜测一把:
頫(崎笏叟)的事迹和笔记,由頫简略记下后,芹再创作,此时文章已经与頫的原事有了出入,主要差别在于情节简化精练节奏重新编排上。芹完成部分后早卒。脂似乎有经历頫的事迹,年岁应略大于芹,因此可以批情节。最后頫批时可能因为年事已高或者文章大体已成,无从下笔的缘故,只写了些批语而没有再次修改。

署名崎笏叟的批语,往往有往事的感叹,崎笏叟显然是经历者。
而署名脂砚斋的批语,则基本都是旁观者的态度,不像是过来人。
俺个人倾向于脂砚斋是外人,是曹氏后来结识的友人,对曹家早期情况只是一知半解,并不熟悉。
脂砚斋是批书人、编辑类似的角色,不是石头记中人。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一句,多被作为脂砚是书中角色的证据。
但书中仅有凤姐点戏,无脂砚执笔情节,俺还是倾向于这段是脂砚所写的解释。

不过马杨似乎还是回避了红楼是小说而非报告文学这点。
小说既然是创作,而不是完全照搬原样。
举个例子,从整体来说,贾政的原型是曹寅,贾宝玉的原型是曹頫。
但这对父子如何相处,作者只能听曹頫简单描述,具体情况是不知道的。
他所能描写的父子,只能是从现实中来,比如自己与曹頫的情况,邻居张二跟儿子张三的情况等等。
那具体到某件事上,贾宝玉的原型就可能是曹雪芹本人,贾政的原型也可能是隔壁的张二。

批注有提及的往事,可以认为是曾经发生在曹家的事迹。
但无批注是曹家事的,就不能认定此时曾经发生。

就算是以曹家事迹为蓝本的剧情,也未必就要与原事吻合。
作者可以根据情节需要,而把实际在场的人去掉,把不在场的人加上,这也是正常的处理方法,而不是对事情不了解而记错。
从崎笏的批注来看,也仅仅是提及往事而已,并没有修改的打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9 1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9 10:42 发表

说曹家是太子党,是依着熊赐履这条线来的。曹寅救了陈鹏年是仗义,但给熊家送丧葬费就不是简单的仗义了。没有康熙的默许,曹寅不敢这么做的。

熊赐履能否定义为太子党,这同样是问题。
熊虽然交结索额图,但与允礽的关系,并未见其亲密。
皇子党争激烈时,熊赐履屡屡请辞,这显然不符合太子党的身份。

熊赐履本居江宁,曹寅为江宁织造,从曹寅屡屡上报熊的情况来看,倒像是康熙让他来监视熊赐履的。
没有康熙的默许,曹寅不敢这么做的。——正解,那为什么这就不是与熊有师徒之谊的康熙的意思呢?
或者是曹寅揣摩康熙的意思,给熊送丧葬费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9 11: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西园新军 于 2008-1-9 11:25 发表
话说企图证明史湘云即脂砚斋者,还据“作者犹记矮()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叹叹!

这条批注并未署名,作者是否脂砚斋实难确认。
俺觉得从口气上来说,比较接近畸笏而非脂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9 12: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西园新军 于 2008-1-9 11:48 发表
畸笏以合欢花酿酒?

谁酿酒不重要吧,书里也没写酿酒的人。
俺觉得事情没必要想的太复杂。
合欢花酿酒不是很常见,而二十年前作者家里做过一次,具体是谁做这个无关紧要。
而作者把这当作素材写到了书里,评书的畸笏一看就明白,这是用了二十年前的故事。
至于他生出的感触,跟情节没多大关系。
比如可能二十年前是作者的祖母酿的酒,畸笏看到情节,物是人非,所以“叹叹”——跟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9 1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9 12:35 发表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一条也暗写脂砚即湘云,当时在坐惟史湘云可有执笔事

在场的还有宝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9 17: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杨米斯莫 于 2008-1-9 17:27 发表
冒牌兄,首先脂与畸笏有说一人,有说二人的。我倾向于后者。

脂和作者非一人,几乎是肯定的吧。
脂和芹非一人,亦是肯定的。

那最后宝玉在场,是不是你推论宝玉就是脂呢?但脂芹平数,如何也不是父子的样 ...

俺也认为脂砚斋与畸笏是二人。
畸笏是曹頫,脂砚斋可能是作者后来的友人。

俺前面就说了,红楼梦是小说。其中的事情,本来就未必要取材于一人。
宝玉的事件,甲事件可以由畸笏的事件改编,乙事件也可以由脂砚的事件改编,丙事件也可以由隔壁的张三李四改编。
也可以是完全不存在的事情。
至于宝玉在场,这个宝玉的事情,当然可以是取材于脂砚斋。

曹雪芹幼年没有经历曹家繁华之时,也没机会寄居大家,不等于成年后没机会见识。
福彭在雍正年间不敢与曹家来往,不代表到了乾隆年间还不敢来往。

脂批大量是不署名的,署名脂砚斋的跟署名畸笏叟的,口气区别很明显。
至于说雪芹死后,署名脂砚斋的批语,印象中是没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0 09: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西园新军 于 2008-1-10 08:45 发表
关于合欢酒,畸笏酿的可能性有么?我认为太小了。合欢酒是什么众所周知,二十多年前更符合芹一辈人少年光景,酿合欢酒就像现在小孩子过家家。
另外,我认为是谁酿的很重要。因为这也算是批语透露出来的线索。

俺没说是畸笏酿的。书里也没写是谁酿的酒。
如果书里有谁酿酒的记载,到书外寻找原型还可以理解。
既然书里都不写是少年人过家家所酿,为什么书外就得是曹雪芹等人所酿呢?

合欢花浸的酒不过是一种药酒而已,多半是下人所准备,不见得什么特别含义。
红楼梦首先是小说,而非报告文学。俺觉得没有必要事事都要索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0 09: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西园新军 于 2008-1-10 08:41 发表

芹死后脂批确实被大量篡改,但现在可见的本子里,仍然有脂砚署名的批语。

俺说的是署名脂砚斋并且作批时间在曹雪芹死后的批语,据俺印象是没有。
现存脂砚斋的批语基本都不记载时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0 09: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西园新军 于 2008-1-10 09:20 发表
我没指定认为你说的是畸笏,只是打个比方。
合欢花浸的酒确实是药酒,可以安神驱寒。如果是下人准备,这条批就有点多余。
红楼梦是小说,但小说源于生活。尤其是脂批中屡屡肯定一些当年实有的事。

批注本来就未必事事都有意义,怎么会叫多余呢?
就像俺们在论坛回帖,有人灌水,有人跑题,本属常事。
红楼梦批注中也颇有类似之处。

合欢花浸酒除了红楼梦之外没什么记载,应该不算常见。
所以作者有印象,批注者也有印象。
这条合欢花的批注其实就跟“这酒俺二十年前喝过”的跑题式回帖区别不大。
只不过变成了“这酒俺们二十年前一起喝过,想当年……”。

小说源于生活,不等于两者就是雷同。
生活中实有的事物,仅仅是个素材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0 10: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西园新军 于 2008-1-10 09:38 发表
话说关于芹死脂死的年代,冒牌是怎么看的?甲午八日看似绝笔的那条批是怎么看的?

这一段很多地方当成一条。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其实应该是三条。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第二条是曹雪芹死后脂砚斋所题,第三条当是崎笏叟所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0 11: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杨米斯莫 于 2008-1-10 10:24 发表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冒兄认为是崎笏叟所提,那余二人指谁?

基于丁亥知者只剩朽物一枚来看,余二人可能是崎笏叟与另一个不知名的批书者
不过这段的争议很多,俺也不知道那种说法更确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0 17: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10 14:01 发表

这条批显然是脂砚斋的,余二人当然就是“一芹一脂”

蔡义江说余二人是曹雪芹他爹他妈,真是恶搞

说是曹雪芹他爹他妈确实比较扯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7 03: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0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