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问问大家几个蔬菜的名称, 看看大家都是哪里人啊,哈哈,新添蒜苗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9-8-6 1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交、茭本来就发音为gao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9-8-6 11: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茄子的别称还有“小菰”、“伽子”、“茄瓜”、“茄包子”、“茄菜”、“昆仑紫瓜”、“矮瓜”、“草鳖甲”、“吊菜子”等,苏浙沪地区一般称之为“落苏”。《本草纲目》“茄”释名:“(陈)藏器曰:‘《本草》云:茄一名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陆游《老学庵笔记》亦记有如下一则趣闻:“《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今吴人正谓之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千百年来,尽管“落苏”这种大众蔬菜的叫法在吴语地区已十分大众,妇孺皆知,但这名称的由来却始终“未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9-8-6 1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9-8-6 11:51 发表
名字带番的,基本都是明代引入的农作物,那时候天国上邦思想还很严重,所以外来的一律叫”藩”。

到了清末,洋大人牛气了,所以很多引进的工业品一律带“洋”了。我老家方言中依然有所谓洋火(火柴),洋钉( ...

洋火、洋油、洋灯、洋蜡烛、洋钱、洋钉、洋肥皂、洋铁皮、洋灰、洋车、洋袜……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9-8-6 12:2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9-8-7 11: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8-7 10:02 发表

藠头?

对,“阳阿薤露”的“薤”就是这玩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9-8-8 07: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9-8-7 20:30 发表


俺是浙江滴。。。

大致分析,老江可能是衢州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13: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