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明智 于 2009-5-21 15:55 发表
这里怎么没有疑义?你把王龁攻上党作为长平的开始显然是为了推翻三年论。
但实际上长平之战的源头是冯亭献上党提前引发秦赵决战。以战役来论都是以赵纳上党作为长平之始,而且这种算法和吕氏春秋也相互印证 ...
三年论唯一的证词就是《赵世家》,而且从内容来看,很大可能存在文字脱漏。
另外就是吕览中的“三年”一词,但这个词很含糊。其他资料都与三年说不合。
二十世纪以前的书,俺是没看到有哪家写长平之战维持三年的。
其中甚至包括东周列国志之类的小说,也只写“秦赵相持四个月”而已。
说实话,俺一直很好奇,是哪位先“发现”或者说“发明”三年论的?
赵纳上党,双方并未开战,怎么能算长平之战开始?交战的一方,廉颇是赵纳上党的次年,才到达长平。
即便秦军早于廉颇到长平,之后两军一直开始耗粮食,那也只能从赵孝成王五年开始算。
而且就秦人的记载来看,秦军到长平的时间只会晚于廉颇。一个巴掌是响不起来的。
如果要算源头,那就是得从范雎献策断太行取上党开始算,具体实施,始于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陉城。把赵纳上党作为长平之始,未免半吊子了点。
若不考虑秦人为了断绝上党而派出的兵力,计算秦军是会有大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