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襄樊之战魏、蜀双方参战兵力辩析, 魏军不满六万(其中三万被淹),关羽军五万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2-18 09: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01:26 发表
第三,天亮时,关羽用水军来攻,因为于禁军都在高地上避水,没有抵抗能力,于禁下令投降了。只有极少数如庞德尚在顽抗。登高战死的,显然是属极少数。

从哪儿看出于禁下令全军投降,全军就投降了?
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立而不跪。
很明显,庞德就不跟于禁挤一块儿。
足见当时于禁部队不在同一块高地上,而是各自为战。
于禁就算下令投降,能指挥到隔着水的其他部队么?

至于说于禁军没有抵抗能力,那庞德部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莫非不是在抵抗而是在休息?
你又从哪儿看出于禁不战而降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01:26 发表
东吴夺荆州东部时,215年,关羽一次就出动三万部队,荆州地区总兵力自然比这个要多出许多。

从哪儿看出荆州总兵力比这要多出很多?

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
要理解成刘备带了五万,让关羽带三万入益阳,自己带两万也未尝不可。

就算这三万不是刘备部,有刘备镇守公安,关羽也没有必要在后方留下“多出许多”的部队看守后方,而自己“只”带了三万上前线。
而关羽如果在荆州有“多出许多”的部队,刘备有必要“只”带五万增援关羽么?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01:26 发表
参考一下,刘备死时,蜀国兵不满五万,但七年以后,仅靠一个益州,兵力就暴长到13 万之多。荆州有良好的基础,刘备刘琦赤壁战前就有两万兵,后有刘表的“降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溃散,有数万兵源可以利用,且荆南四郡被战争破坏极少,可大量征兵,前后有近十年的时间,恢复到十万不成问题。

这个要膜拜一下。
刘表的“降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溃散,有数万兵源可以利用——这是哪儿记载的?

刘备建安十四年定荆南,建安十九年吕蒙攻取东三郡,前后不过五年,怎么变出十年来了?
建安二十年孙刘分荆州,荆南四郡,刘备仅得零陵、武陵。
若以湘水为界,则刘备仅有武陵与零陵小部分而已。
这两郡人口合起来恐怕也就是二十来万而已,从哪儿变出十万部队?
让谁去生产粮食?或者关羽不打算吃饭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01:26 发表
第一,魏国派了三万兵来援助防守。
用兵的规律,处于防守时,有以逸待劳、后勤便利等优势,其用兵数量一般少于来犯的进攻兵力。如果关羽兵势不大,就不必派三万兵来援助,须知当时魏国刚刚在汉中失利,兵力并不富裕啊。(当时的魏国并不知道来进攻的关羽,竟然还被后人封为“武圣人”啊,呵呵)
譬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力浩大,魏军也只派了五万兵(根据诸葛亮所称,这个五万兵少于诸葛亮的兵力)。

处于防守时当然是“以逸待劳”了,
但增援前线,怎么“逸”法?恐怕是被人“以逸待劳”吧。

另外计算曹魏增援部队的时候,别忘了这条。
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籓,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如果照你的算法,关羽的部队起码应该有十几万。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01:26 发表
虽然傅、糜两人对关羽很不满,但也不会因此就要主动背叛刘备。何况,关羽进攻襄樊以后,还委二人以重任,可见,关羽与傅、糜二人的关系也并没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如果荆州的兵力充足可堪一战,他们是不会轻易投降的。三国时,有几千人守城,就很难迅速攻下,这种战例很多。因此,关羽撤兵以后,荆州全境兵力以一万为上限(但是呈分散配置)。

照这么说来,如果不是中国当时真的没救了,汪精卫是不会轻易当汉奸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2-18 18: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17:43 发表
第一、于禁三万军投降,庞德等极少数人死战。看来看去,你本人也没有讲出别的意思,不知你写那一段想说明什么问题?

如果于禁跟庞德在一块,那能够做投降决策的显然是于禁,而不会是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
也轮不到庞德来收斩如何如何。

既然于禁、庞德不在一起,你凭啥认定于禁等七军就一定都在于禁那里?
襄樊一代不是山区,由从于禁、庞德不在一处来推断,而完全有理由认为被水分割为多处高地,各自为战。
就算于禁下令投降,也只能命令他那块高地上的部队而已,怎么就变成于禁一下令,三万人通通投降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17:43 发表
第二、关羽一次就出动了三万人,这三万人不可能是荆州兵力的全部。所以,荆州兵力比三万人要多出不少。
如果你硬要说这三万人是刘备带来交给关羽的,在你没有给出任何史料依据之前,无语……

这三万人不可能是荆州兵力的全部=荆州兵力比三万人要多出不少?
三万人不可能是荆州兵力的全部,只能推出荆州兵力比三万人要多,而不是多出不少。
如果荆州兵力有十万,关羽带三万,留七万,那叫多出不少。
如果荆州兵力只有三万两千,关羽只带三万,只留两千,那叫比三万要多。
找你的说法,在公安有刘备五万部队,关羽往前线居然只带三万,还留下好几万在后方休息,合着关羽就喜欢少带兵,不喜欢带多?
关羽本地都有好几万,带出三万以后都能够在后方留几万休息,刘备居然居然只带五万人过来增援?或者说你刘备犯得着带兵过来么?

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

关羽的三万当然可以是刘备五万所分。
比如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关羽这数百艘船不是从刘备部队中分出,难道还是关羽自己造的?抑或是天上掉下来的?

俺可没说这三万人是刘备带来交给关羽的。
关羽三万人,可以是荆州本地人马,也可以是刘备部所分,或者荆州人马加上刘备所分,这几种可能都有。
是你说这三万都是荆州原有部队,那就要你提供史料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17:43 发表
第三、刘备要与东吴争荆州,准备与东吴大打出手,很显然,只靠关羽这三四万或再多一些兵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刘备带了五万兵前来。

啧啧啧
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
孙权一共才派了三万人,关羽本身就有比三万多出不少的部队。
刘备居然还担心不够,再派五万人出来。
貌似你忘了自己说的“用兵的规律,处于防守时,有以逸待劳、后勤便利等优势,其用兵数量一般少于来犯的进攻兵力。
5+N(N>>3)居然会小于3?
是刘备喝多呢?还是你自己喝多呢?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17:43 发表
第四、刘表的“降曹军”,在赤壁战役时溃散,数量有数万,合着你认为这数万兵全被杀死了?史料?

俺可没说都被杀了。
这数万人,可以是战死,也可以重新被曹操收编,也可能流亡,也可能成了百姓,也可能被刘备收编,有多种可能。
但你只提出被刘备收编这种可能,谁主张谁举证,史料呢?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17:43 发表
第五、赤壁之战208年,之后不久刘备就开始经略荆南,至襄樊战役219年,不是近十年是什么?
第六、215年之后,才失去了东荆州。但是,失地并未失兵。只是215年之后,关羽不再能这些地方征兵罢了。但是,215年之前是可以的,并且,215年之后,关羽仍然可以从三四个郡中征兵。

荆南四郡,刘备前五年有四郡,后五年只有两郡或者更少。
像你这样直接把后面五年也算成刘备全部拥有荆南,倒也独特。

再者说了,你当是玩游戏啊?五年十年人口能正常增长多少?
抽一个壮丁入伍,就意味着减少了一个粮食生产者。
像你想得那样,关羽拍拍脑袋就征了几万兵,那就意味着少了好几万人家的粮食生产。
你让关羽部队都喝西北风去啊?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17:43 发表
第七、魏军处于防守,内线作战,正常情况原本就可以少敌多。当然,被大水淹掉那算倒楣。召张辽相救时,是于禁七军被淹之后的事。而且,兵力也不详,况且,这时关羽的兵力在前方已经投入了五万兵力(含战损)。

五万数字的史料拿出来,别搞循环论证。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17:43 发表
第八、汪精卫投降,但老蒋没降,老共也没降,可见,中国是否真没救了,也两说着。依你意思,于禁投降也怕是关羽诱的,与是否可堪一战无关?

你的推理,如果荆州的兵力充足可堪一战,他们是不会轻易投降的。,士仁、糜芳投降了,所以荆州没得打了。
俺只不过照你的来一番而已,如果中国还有得救,汪精卫是不会轻易当汉奸的,汪精卫当了汉奸,所以中国没救了。

俺啥时候说过投降就得被人引诱,或者必须走投无路了?
关老蒋老共啥事?又关于禁啥事?

俺的观点很清楚,是否可堪一战跟是否投降没什么必然关系。
在形势尚好的情况下,不会投降的是多少,但打算投降的也多得是,秦桧、吴三桂等人都是例子。
走投无路投降的不少,但宁死不降的也多得是,这个就不用俺多举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2-19 09: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于禁有三万人,庞德也有两三千吧,不可能都挤在一处。确实是被水分割为多处高地,各自为战。这个,我在“求助”帖中都讲过,呵呵。

不过,于禁下令投降,也不是“只能”命令他那块高地上的部队吧?难道被水分开了,就不属于禁指挥了?

再者,你还是没有讲明白,你推敲这些细节,意在何处?

谁告诉你于禁有三万人,庞德只有两三千的?
七军合计不少于三万人,则一军平均约在四五千人左右。
与庞德在一起的还有将军董衡,庞德自己也不过是立义将军,并未受节。
庞德未必高于董衡,董衡有相当大的可能也是七军将领之一。
若如此,庞德、董衡两军已经有近万人。
虽然这部分人未必跟在他们旁边,但至少这队人不会在于禁身边,也就是于禁指挥不到。

于禁等一起共有七军,庞德不跟于禁在一起,凭啥认定其他将领就跟在于禁身边?

如果那时候有无线电之类的,于禁当然能指挥到其他地方的人。
否则于禁咋指挥,总不能靠心电感应吧?

你的观点不是:于禁下令投降,所以全军放弃抵抗投降了?
这些细节当然很关键,因为于禁下令投降,不会是“全军”投降,而只是“一部分”人投降。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哦,原来你讲来讲去,认为“多出不少”这几个字用语不当?那你认为用什么词来讲,你提出来大家可以笑一笑啊。

另外什么“关羽本地都有好几万,带出三万以后都能够在后方留几万休息”的观点,不知是何人高论。你要传播的话,最好另发一帖,不要跟在我的帖子后面。不然,你这么跟在我的帖子后面,客观上岂不成了捣乱?

如果你硬要说“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中的三万兵,是刘备带来的,关羽原先只是赤条条一个汉子,麻烦拿史料来。

没有史料拿来的话,恕不再答理了。

那劳驾解释下,“多出不少”是啥意思?
怎么推断出“多出不少”的?

如果关羽部下在维持北方防守以外,还能抽出三万(或者更多),刘备有必要带那么多人增援么?
如果有那么多部队,关羽稍微留个几千万把人,自己带上两万人早就杀奔益阳了,还会等刘备来了才动手?
还会坐视零陵失陷?要知道吕蒙鲁肃加一块也不过三万人。

若关羽兵力充足到这个地步,还会在与乐进相距于青泥时,向蜀中的刘备告急?

俺可没说关羽所带全是刘备带来的。
俺前面说得很清楚,关羽的部队组成可能有好几种:全部是刘备给的、全部不是刘备给的、部分是刘备给的。
是你主张这三万完全不是刘备给的,否定其他两种可能,谁主张谁举证,是你该拿出史料,而不是俺。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呵呵,阁下眼神?原话再说一遍:
第三、刘备要与东吴争荆州,准备与东吴大打出手,很显然,只靠关羽这三四万或再多一些兵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刘备带了五万兵前来。

刘备来是要与准备与东吴翻脸的。翻脸之后人家孙权还会只有三万人?人家不过是先出三万人而已,如果真要开打,你还怕孙权出不了十万兵?

刘备兵到公安了,还没见孙权出兵,那“十万兵”在哪儿?

顺便再套用一下阁下的逻辑吧。
吕蒙鲁肃出兵不过三万,关羽是防守方,防守占有优势,所以关羽部队肯定少于三万。

其实真要判断关羽兵力,不算太难。
鲁肃距守益阳,就是防守关羽,不过带了万人而已。
关羽部队充其量不过比万人多些罢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既然你也同意这些人有可能被刘备收编,你还争什么呢?呵呵。我也没说这数万人一个不少,全给了刘备,但这数万人必然可为刘备扩军提供兵源。
当然也会有一小部分被曹操收编,但是,我的帖子没有义务全面论述这些部队的去向,我只分析刘备一方扩军相关的资源。

能被刘备收编的有多少,这是个关键问题。
赤壁战后,刘备主力南下平定荆南,能不能收编到这些部队也是个大问题。
这些人当然可能是刘备扩军的资源,但不代表就一定就有数万,搞不好只有几千甚至几百都未可知。

是阁下得出这数万人都被刘备收编,当然是有义务论述这些部队的去向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那就参考一下吧。参考一下,刘备死时,蜀国兵不满五万,但七年以后,仅靠一个益州,兵力就暴长到13 万之多。
按阁下逻辑,诸葛亮的部队原来一直靠喝西北风支撑啊,呵呵。

益州有十二个郡国,而且基本未受战火破坏。
刘备前五年五郡,后五年三郡,姑且平均算四郡好了。
益州增长八万部队,按四比十二的比例计算,荆州不过能增长两万有余,三万不足。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打个对折恐怕还不止,酱紫计算,按照益州比例,荆州也就能征个一两万人。
若像你那样,直接让荆州征五六万兵,不喝西北风喝啥?
照荆州征五六万的比例,诸葛亮若在益州征二三十万兵,不喝西北风就怪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第一波3.5万,第二波1.5万。这是在史料的基础上辨析出来的。你需要的是指出辨析过程的错误,而不是要对方拿什么史料。如果这些数字都明载在史料上,我也不必写这个帖子了。

第一波3.5万不是按照“攻击方必须超过防守方”这一逆天定理得出的么?
前面就说了,若这一定理成立,吕蒙带三万人去攻打超过三万人的关羽,是干啥去的?

荆州总兵力近六万既然不成立,用减法得出的所谓第二波1.5万,也就不用俺提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你听不明白吗?问题是,汪精卫降了,但老蒋没降,可见汪的投降有客观上中国难以战胜日本的因素,也有他个人的因素。
糜、傅两人皆降,说明荆州极其空虚。虽然两人与老关不爽,如果兵力充足可堪一战也不会轻易投降。

既然汪精卫可以因为个人因素而作汉奸。为啥阁下就那么肯定糜、士两人就不会因为个人因素投降孙权呢?
是否可堪一战不说,好歹也得战上一战吧?
没看见糜芳投降后,城中将士还打算作战么?难道他们就不认为“荆州极其空虚”?

话说回来,你还是没法解释照你逻辑推下来的这条:
汪精卫做汉奸,说明中国不可救药。虽然汪有个人因素,如果中国还有救也不会轻易当汉奸。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18 20:10 发表
那你说这个是啥意思呢?
走投无路宁死不降也多得是,庞德就是嘛,但这个你想说明什么?说明荆州城里兵力很足?……跟不上阁下的思维。

此外,阁下可否说明一下,你认为糜、傅形势尚好,有什么依据?

我说他们形势不好,依据是东吴忽悠关羽,使关羽把原先“形势尚好”的守兵,抽走了。
形势不好了,再加上一些主观原因,所以投降了。
东吴忽悠,关羽中计抽兵北上,荆州兵力空虚,糜傅投降,这些环节就形成了“荆州空虚”的所谓“证据链”。

如果形势尚好,荆州的兵力充足可堪一战,他们是不会轻易投降的。

这都看不明白?
在形势尚好的情况下,有人投降,也有人不投降。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照样有人投降,也有人不投降。
投降不一定是走投无路,也可以是形势尚可。
不投降也不说明就是形势尚可,走投无路同样可以不降。
所以糜芳、士仁投降,说明不了荆州已经空虚。

至于你的“证据链”么,地球人都能看明白。
因为荆州空虚,所以糜芳、士仁投降。
因为糜芳、士仁投降,所以荆州空虚。
你说这叫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2-22 1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第一、谁告诉的?呵呵,华阳国志记载,于禁领三万军援助曹仁。

第二、至于七军构成,并无明确说法。你的说法只是其中的一种。
第三、军队没有跟于禁在一起,不表示不听于禁的。于禁降了,别人死战的有庞德,其它的,就不要意淫了。主将都降了,而且又没有取胜的希望,大家跟着投降是很自然的。还怕别人不知道于禁降了?
第四、庞德带的兵也有可能分别跑到了不同的高处,他能控制的兵力可能极少也可能没有。你那个一万是哪来的?某非又是上次计算张辽“十几万”兵的那个工具算出来的?呵呵。
第五、再说,庞德部本来就不是七军,就算他全军都未降,全部死战,也不影响于禁军的计算。

你都可以让三万人全挤在于禁身边了,若庞德董衡各有一军,合计近万有什么奇怪的?

庞德带的兵也有可能分别跑到了不同的高处,他能控制的兵力可能极少也可能没有
说的好啊,那么请看
于禁带的兵也有可能分别跑到了不同的高处,他能控制的兵力可能极少也可能没有
凭啥认定三万人全在于禁身边?

主将都降了,而且又没有取胜的希望,大家跟着投降是很自然的
确实很自然,但前提是大家得知道主将降了。
在暴雨、洪水的条件下,于禁用啥办法,让其他部队知道他已经降了,让大家跟着他降。这是你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用千里传音?还是传音入密?还是狮子吼?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第一、你讲来讲去,不还是认为“多出不少”这几个字用语不当?那你认为用什么词来讲,你提出来大家可以笑一笑啊。


第二、呵呵,关羽与乐进相距于青泥时是什么时候?也来扯?再说,那只是刘备忽悠刘璋的,你还当真了?
第三、如果你硬要说“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中的三万兵,是刘备带来的,关羽原先只是赤条条一个汉子,麻烦拿史料来。
没有史料拿来的话,恕不再答理了。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见,那就不必麻烦了,直接读史料就行了。
第四、关羽要杀向益阳,与东吴开战,也不是那么轻易的吧?凭他三万人或两万人就敢与东吴开打?你搞笑吧。再说,刘备对此事件已经有所对策,关羽敢不听刘备的?
吕蒙鲁肃加一块的兵力三万,一打起来,你怕东吴不能凑个十万来揍你?

关羽乐进相距青泥是啥时候?诸葛亮等领兵入川以前。
谁告诉你那就是刘备忽悠刘璋了?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与乐进讨关羽於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於汉津,烧其船於荆城。

莫非你已经考证出乐进讨关羽的时间了?

俺啥时候说“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中的三万兵,是刘备带来的,关羽原先只是赤条条一个汉子?证据拿来。
别编造俺的观点。

前面说的很清楚:
刘备至公安以后,关羽才下益阳,可见刘备关羽曾经汇合,所以有三种可能:
一、关羽是光杆,三万人全部是刘备给的;
二、关羽不是光杆,但不满三万,刘备补充到三万;
三、关羽满三万,刘备一个兵都没给。
现在是你主张第三种可能,而不是俺主张第一种可能。
是你该给出证据说明前两种可能都不成立。

关羽三万,吕蒙鲁肃也才三万,凭啥不敢打?
孙权可能有援军,刘备也会有
现在不是关羽要跟孙权打,而是孙权要与刘备打,而且已经开打了。
吕蒙都在攻城了,关羽还在考虑打不打的问题?
什么叫自卫,莫非你不明白?
零陵被攻击,关羽有救援的实力,居然还会担心孙权的意见而不敢救援?
非要等到刘备到了,城池失陷再过去?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第一、刘备兵到公安了还未开战,因为曹操取汉中就害怕了,主动谈判了。那人家东吴干嘛还要派十万兵?
第二、也别瞎自作聪明。吕蒙鲁肃出兵又不是要灭关羽,为什么一定要出超过关羽的兵?闹这类笑话,可见阁下的智商极其平庸。
第三、鲁肃带了万人,处于防守的有利形势,对付关羽三万人,且其水军不是东吴对手,鲁肃万人就够了。退一步万一打起来不利,你还怕东吴不能增援?
第四、关羽部队史料明载三万。

若关羽足有三万,吕蒙鲁肃凭啥就一定能从他那儿夺来土地?

水军
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
能够涉水而过的地方,居然用水军。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这些溃兵有七八万,刘备收编数万不成问题。三分之一也有数万了。何况,刘备极可能是收编这些散兵最多的一方。原因是,他占的荆州地方最多,再加上他手里还有刘琦,他本人就属是荆州集团。东吴是荆州兵的传统敌人,魏国占地少,比东吴好不了哪去。

七八万是哪儿得来的数据?

赤壁战时,刘备怎么占荆州地方最多了?当时明明是曹操最多。
如果说刘备平荆南后,刘备地盘最多了。
但要收容散兵,好歹也得在散兵所在地吧?
刘备赤壁战后并不在与曹操交战前线,而是转到了荆南,莫非是开了时空门招兵?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何以见得益州基本未受战火破坏?难道刘璋没有平叛,又与张鲁交战?然后刘备又与刘璋打了一年多?
所以,“对折”之说可以休矣。
你这种计算真“聪明”啊,呵呵。可惜是错的。荆州记得至少还有张飞开始守的那边也是一个郡吧。
再说,还有时间问题你怎么不考虑?一年征一万和三年征一万,这是一样的概念吗?

益州基本未受破坏是庞统说的:荆州荒残,人物殚尽;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
再者说了,莫非你不知道很多荆州人都举族逃到益州了?

与张鲁交战,是刘璋出兵攻打张鲁,而非被攻击,当然不会造成什么破坏。
刘备跟刘璋交战,作战一年主要就只有雒城,成都也只围城几十日就降了。
如果郑度此计得逞,倒还可能被破坏了。
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

张飞所守宜都,由武陵、南郡所分,可不是荆州原有七郡之一。
如果这种分郡算起来,刘备的比例还要下降,因为襄阳、章陵都不属于刘备所有

一年征一万跟三年征三万当然不同。
若阁下认为关羽居荆州时间是孔明时间的三倍,可以举证。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我也算一下,
一、关羽有近六万军的依据:
    (1)参考一下,刘备死时,蜀国兵不满五万,但七年以后,仅靠一个益州,兵力就暴长到13 万之多。荆州有良好的基础,刘备刘琦赤壁战前就有两万兵,后有刘表的“降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溃散,有数万兵源可以利用,且荆南四郡被战争破坏极少,可大量征兵,前后有近十年的时间,恢复到十万不成问题。215年之前,刘备占领了荆州的最大部分。215年之后,虽然被东吴分掉一部分,但关羽的荆州仍然是三家中最大的。
考虑到被刘备、诸葛亮先后带走了约四万,算下来,219年关羽在荆州有近六万人,是很合理的。
   (2)215年,关羽一次就出动了三万人马,姑且算215年总兵力为四万;那么,关羽为了北伐,必然要作大量准备,这里面重要的就是扩军,在四年时间,有几个大郡可出兵源,扩出一万多,不成问题。
   (3)关于关羽的荆州能否养五六万人马的问题。有个参考算法:东吴三州23万军队,交州较小,粗算一下,荆州能有9万左右。
关羽的荆州比东吴后来的荆州要小一些,养五万兵是足足有余的。
考虑到关羽一方面打算北伐,必然积极扩军,如果将军力扩至极限,养六万兵也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还能对东吴发出一些威胁,没有强大的军力,他是不会说这种话的。

我的帖子里面,估计关羽的军不足六万(但为方便计算,取六万这个上限)
(4)至于刘备回益州后有无留兵给关羽,这是针对某些人提出的“关羽三万兵可能是刘备带来的五万中的一部分”而对等提出的,目的在于抵消这种无聊的争议。

一点有用的内容都没有。
荆州人口又不是萝卜,想收多少收多少。
关羽那六万从地里长出来的么?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吕蒙带三万人去攻打超过三万人的关羽,这是你老师教的?误人子弟啊!
别的就不说了。

吕蒙三万人,为史书所载。
关羽超过三万,乃阁下高论。
吕蒙攻荆州,关羽守荆州,俱史书所载。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糜、傅投降原因谁也不能订死,问题是现在已经形成了证据链:关羽中计,抽兵北上,东吴大书特书(可见关羽抽兵多),糜、傅不战而降。
讲得通俗点:你手里拿一把刀,刀上滴着血,如果人家说你是杀人犯,你一定不服;但如果你身边正好又倒着一具血淋淋的尸体?

哈哈,就这水平还自称地球人?
证据链其实是这样的(第N次解释了,呵呵):关羽中计抽兵北上,东吴大书特书(可见关羽抽兵多),荆州空虚,糜、傅不战而降。

俺一向自称那美克星人,跟火星众自然不同

孙吴写关羽撤军,跟关羽撤军多寡有必然联系么?
荆州是否连点防守力量都没了,跟糜、士不战而降又有必然因果关系么?

既然是证据链,可以用三段论写出来看看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3-1 09: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我说过三万人全在于禁身边?和你这种人自作聪明的人讲话,真累。还不如和那个“暂时的马甲”,他虽然语气急燥,语不着调,但还能针锋相对,不象你,总是自作聪明(可是又总是让人好笑),替对方想一种观点,然后抖搂精神,大战N行,呵呵。此条,恕不接待啊。

至于下面那条,很简单,关羽就能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关羽巴不得于禁的部队都不战而降的吧?他有水军,这点事情都完成不了?呵呵。

既然你承认于禁的部队分散就好说。
前面就说了,如何确定于禁投降后其他部队也会投降?
这是个高难度的问题。

关羽有水军能干什么?
去向被分割的各部通知于禁投降了然后叫别人投降?
当时可是暴雨、洪水,人家认得你么?人家信你么?凭啥你说降就降?
自己想想这几年抗洪的情况吧,或者就近看看最近的雪灾。
莫非有什么超越现代的先进技术?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呵呵,又来自作聪明了。考证出乐进讨关羽的时间了?恕不理睬。
至于刘备忽悠刘璋,那是明摆子的。
谁告诉你那句话不是忽悠璋的?

史书明载“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
你要说是忽悠,那就提出证明。
你要是没证据,那就不是忽悠,很简单的道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俺啥时说你说这话了?证据拿来。

啧啧,健忘症是很危险的。
45楼莫非是火星人加上去的?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第一、你讲来讲去,不还是认为“多出不少”这几个字用语不当?那你认为用什么词来讲,你提出来大家可以笑一笑啊。


第二、呵呵,关羽与乐进相距于青泥时是什么时候?也来扯?再说,那只是刘备忽悠刘璋的,你还当真了?
第三、如果你硬要说“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中的三万兵,是刘备带来的,关羽原先只是赤条条一个汉子,麻烦拿史料来。
没有史料拿来的话,恕不再答理了。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见,那就不必麻烦了,直接读史料就行了。
第四、关羽要杀向益阳,与东吴开战,也不是那么轻易的吧?凭他三万人或两万人就敢与东吴开打?你搞笑吧。再说,刘备对此事件已经有所对策,关羽敢不听刘备的?
吕蒙鲁肃加一块的兵力三万,一打起来,你怕东吴不能凑个十万来揍你?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如果你认为存在第一、第二这种可能的话,请拿个证据出来。
赵云可能是女伴男装,也可能不是女伴男装。如果你主张第二种可能,请你给出证据说明赵云绝不可能是个花木兰。

分兵的例子多得是,随便举几个。
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
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
除非有资料说明关羽的数百艘船都是自造,黄忠等的兵都是自募,与刘备无关,否则是刘备分兵。
以此类比,关羽刘备曾汇合,自然有分兵的可能性。

至于赵云是女扮男装,应该由你拿出这个可能性存在的证据。
若你拿出存在的证据,俺自会给出证据说明赵云绝不可能是个花木兰。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问题是刘备不敢打啊……关羽得听刘备的。关羽也可能很想打,也可能正在准备着打,或着想准备得充分一些。毕竟,孙权来搞荆州时,关羽没有准备,也无防范。想打也得先调集人马,需要时间。
但是,结果没有打成,被吕蒙忽悠了。史料就是如此。按你说的关羽干吗

“刘备不敢打”是史料?
“被吕蒙忽悠”是史料?

就算你那“关羽得听刘备的”更是好笑之极,关羽作为一方大员,难道事事都要请示刘备才能处理?
关羽如果要主动进攻孙权,自然要请示刘备后才能处理。
但现在是孙权主动进攻,关羽防守还要等刘备决定?
人家打上门了,把刀驾脖子上了,你还要派人到几千里外的地方请示“要不要反抗?”等批复到了,脑袋也掉了。
拜托,关羽可不是你这种天才脑袋。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关羽三万怎么了?三万人就一定不被人忽悠了?

若关羽是这么好忽悠的,孙权一帮人也用不着这么忌惮了。
关羽被忽悠的证据呢?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周瑜给的

周瑜明明是在战前说的——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你老说的可是战后——这些溃兵有七八万
战前七八万,战后也还是七八万。
在“军众已有疾病”“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的情况下,还能基本没损失。
刘表的旧部还真不是一般的强悍哪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刘备占有荆南,后还借了南郡,地盘是三家最大的,且刘备还打着荆州的旗号。
呵呵,原来你还以为那些散兵都是木头疙瘩一样,都在交战前线饿着肚皮等着人来招兵啊?呵呵。
刘备:地盘最大+凝聚力最大=得到的散兵最大。以三分之二以上估计只少不多。

你当孙权是木头疙瘩一样,就近看着大批饿肚皮的散兵不要,等着他们跑到别的地方去被人招走?
或者你当哪些散兵真是木头疙瘩,就近有饭吃不要,非要饿个N天往外跑到刘备那儿才吃饭?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你就拿着庞统这么一句话,就当作圣旨了?那么法正也有一段话:

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
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
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
为乱者十户而八;

俺咋没看到法正这段话里有说益州人口大减员啊?

法正说的很明白——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
说的是刘璋手里的资源,而不是益州的资源,不属于刘璋的还是给了刘备。

附带说下,对文言常识还是要有些的,别乱断句,后面那句是是酱紫的。
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
前一半是土地,后一般是人民。
刘璋手里的蜀郡土地“三分亡二”,所以法正说“蜀亦破坏”。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与张鲁连年打仗,你说的倒轻巧,居然成了不会造成什么破坏。你试试一个国家连年打仗是什么感觉吧,呵呵。

在别人地盘上打跟自己地盘上打,自然不一样。
美国连年打仗,你看美国国内有什么因战争而引起的破坏么?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因此,你这种算法是不科学的。按你的逻辑,益州是一个州,荆州也是一个州,应该一事同仁来计算,呵呵。

按州算就更简单,益州是整个州。刘备拥有的荆州,不超过一半,怎么一视同仁?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我已经举证了,刘备扩军的时间有十年,诸葛亮扩军只有七年。呵呵。

看来俺小学没学好,居然不知道九九口诀表里是三七得十的?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一、关羽有近六万军的依据:
    (1)参考一下,刘备死时,蜀国兵不满五万,但七年以后,仅靠一个益州,兵力就暴长到13 万之多。荆州有良好的基础,刘备刘琦赤壁战前就有两万兵,后有刘表的“降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溃散,有数万兵源可以利用,且荆南四郡被战争破坏极少,可大量征兵,前后有近十年的时间,恢复到十万不成问题。215年之前,刘备占领了荆州的最大部分。215年之后,虽然被东吴分掉一部分,但关羽的荆州仍然是三家中最大的。
考虑到被刘备、诸葛亮先后带走了约四万,算下来,219年关羽在荆州有近六万人,是很合理的。
   (2)215年,关羽一次就出动了三万人马,姑且算215年总兵力为四万;那么,关羽为了北伐,必然要作大量准备,这里面重要的就是扩军,在四年时间,有几个大郡可出兵源,扩出一万多,不成问题。
   (3)关于关羽的荆州能否养五六万人马的问题。有个参考算法:东吴三州23万军队,交州较小,粗算一下,荆州能有9万左右。
关羽的荆州比东吴后来的荆州要小一些,养五万兵是足足有余的。
考虑到关羽一方面打算北伐,必然积极扩军,如果将军力扩至极限,养六万兵也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还能对东吴发出一些威胁,没有强大的军力,他是不会说这种话的。

我的帖子里面,估计关羽的军不足六万(但为方便计算,取六万这个上限)
(4)至于刘备回益州后有无留兵给关羽,这是针对某些人提出的“关羽三万兵可能是刘备带来的五万中的一部分”而对等提出的,目的在于抵消这种无聊的争议。

有新鲜内容么?
俺问的是荆州人口怎么长出来的?

至于刘备回益州后有无留兵给关羽,能抵消什么?
曹操入汉中,比起来益州更危急,你还得考虑刘备会不会从关羽那里带走部队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呵呵,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俺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只是为俺老师辩解一下。
相信误人子弟的不会是他。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2-22 02:46 发表
    吕蒙带三万人去攻打超过三万人的关羽,这是你老师教的?误人子弟啊!
    别的就不说了。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3-1 06:21 发表
证据链可参见上个帖子:东吴施计,计策很成功;关羽中计,撤空了荆州;糜傅无可战之兵,不战而降。

学过三段论么?不清楚的可以给你个例子

        大前提:所有的律师都必须有律师资格证书;
        小前提:某甲是律师;
      ——————————————
        结论:所以,某甲有律师资格证书。

把你的“证据链”用三段论写写看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1 11: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439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