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一生中的妙笔----曹操207年的南征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18 08: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18 05:08 发表
按照既成事实推断,南征之前曹操没有荆州寸土,南征之后曹操得到荆州治所。

比如某项比赛,某人本来能拿第一的。结果那天发挥失常,结果只得了第三。
你难道能根据既成事实来说,赛前他什么牌都没有,赛后还拿了个铜牌。
所以他发挥的很好?

曹操理论上是可以取得远比仅仅得到荆州治所更好的结果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打算南下时,刘表还在。
孙权刘表仍然为敌,这个孙刘联盟的可能性就很低。
曹操南下,孙权搞不好还会在刘表背后趁火打劫。
南下应该是正确的军事行动。

刘表亡故,曹操坚持取荆州也是迫不得已的行动。
刘表去后荆州将为刘备所有,以刘备占据荆州,壮大以后必为曹操之患,这点从后来也可以看出来。
所以曹操要迅速击败刘备,这是急所。
从战略上来说曹操也基本正确。

问题出在执行上。
曹操击败刘备后,刘备尚有余力,这才是能够成立孙刘联盟的关键。
赤壁一战,孙刘取胜虽有侥幸成分,但主动权基本都在孙刘手中。

整体来说,曹操南下的选择没错,但预期的战略目标都没达成,称为妙笔就扯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0: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08:31 发表
况且,曹操南征本来就是为打荆州,他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刘备的逃跑把他拉进一场对东吴的战争中。

刘备的逃跑把他拉进一场对东吴的战争——这点他应该是能想到的,但想到也得做。
他没想到的应该是刘表突然挂了,刘琮突然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11:00 发表

称为妙笔确实不妥,我只是不认为它是败笔而已。

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那才是真正的大败笔。

刘表如果早死一段时间,刘备就该高兴了,曹操就没机会了。
刘表如果晚死一段时间,曹操就该高兴了,刘备没机会了。
忽然发现刘表在这个时间段上挂了,最赚的居然是孙权

官渡跟赤壁其实差不多,从战略上袁绍也是基本正确。
但在具体执行上,曹操要比袁绍部下的将领高明,所以曹操还有能力相争。
但关键还是许攸这个二五仔的出现,否则曹操还是没机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1: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11:24 发表
我只是说从结果上,官渡属于完败,但曹操南征从整体上讲不算完败。

结果上,官渡也不是完败,官渡败后,袁绍实力犹存,仍据北方数州。
总不能把袁绍死后出现的问题,也推给官渡之败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5 09: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4 20:40 发表


不懂。

一段时间具体是?

刘备高兴?刘表死的再早,他的后继者只可能是刘琦刘琮中的一个,刘备有什么高兴的?是指刘表早死便于刘备篡夺荆州巩固统治?

曹操高兴?正因为在曹操南征的过程中刘表突然 ...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倾向于刘琦,刘琦刘琮相争,俺还是看好刘备支持下的刘琦。
刘备未必要明着夺权,但掌控荆州不算什么难事。
事实上曹操来的时候,恰值刘表死亡,荆州的形势并不稳定,所以才会有刘琮出降,刘备当阳之败。
若刘表早死,刘备已经稳定了形势,曹操要下手的难度自然大了很多。

刘表猝死,虽然让曹操轻取荆州,但下面必然是应付孙刘联盟。而且因为时间仓促,对占领的土地不能巩固统治,所以得荆州也速,失荆州也速。
如果刘表未死,曹操将面对一个有孙权扯后腿的刘表,取荆州也是早晚的事。而且得一寸就是一寸,要稳定的多。

至于孙权,刘表死的早或死的晚,荆州都不会姓孙。
而按照历史的发展,却有一大片姓了孙,这不是收益最大么?
赔了什么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5 09: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哭竹 于 2007-12-24 11:33 发表
曹公南征的前半部分战果是妙笔。赤壁虽然没多大损失,但是不打就没损失。

赤壁打不打由不得曹操。
既然曹操得了荆州,孙权刘备为了自保,就要和曹操打,这是必然的。
不打就把荆州吐出来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5 13: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2:49 发表
刘备怎么说也是个外人,个人倒不怎么看好他能压制蔡、蒯等荆州土著,力挽狂澜。且若刘琦刘琮长幼相争,荆州内部生变,对曹操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南下机会。

如果曹操在轻取荆州之后,能象贾诩说的那样,先将荆州消化吸收,再思南举,则并不会出现得也速失也速的局面。因此,有赤壁之败,曹操可以自责决策失误,独独不应该埋怨刘表死的太早。

荆州会不会完全姓孙不好说。但无论刘表什么时候死,只要曹操南下,对孙权来说,分荆州一杯羹都不是难事。风云变幻,成败一线间。刘表不在曹操南下的时候死,没准整个天下都姓了孙。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孙权方为主力,孙权方的付出和损耗都要过于刘备。而在让出南郡之后,孙权自荆州所获得地盘上的收益不但远小于刘备,亦不及曹操。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所以说孙权“基本上是在赔本赚吆喝”。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刘备显然比刘琮更得人心。
如果刘表死得早点,曹操还在忙着北边转悠呢,哪儿来的南下机会?

曹操在轻取荆州之后,能象贾诩说的那样,先将荆州消化吸收,再思南举?这是指什么时候?
刘表一亡,孙权就已经派鲁肃前往与刘备商谈,打算“共治曹操”。
等到刘备当阳一败,双方就是一拍即合,此后赤壁之战,乃是孙刘联军主动发起,而非曹操所能决定的。
如果你指的是当阳击败刘备之前,曹操应该先休整休整,先将荆州消化吸收——那当俺没说

无论刘表什么时候死,只要曹操南下,对孙权来说,分荆州一杯羹都不是难事?
这个看鲁肃自己的原话:
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可见此时孙权一方也不以必得荆州为念。

至于说孙权的投入,你忘了潜在的产出——若孙权不投入这场战争,结果会如何?孙权要打这场战争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夺取荆州?是为了保命,保住现有地盘。
而在战争后,孙权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还额外得到了荆州的大片土地。
荆州的土地是额外收益,这哪是什么亏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5 14: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俺没说过刘备不得人心。但是,得人心是不是就能说明刘备可以轻松而迅速的收拾掉蔡瑁这些反对排扶立刘琦?曹操在北边转?你不是说刘表死的不够早吗?那就指出刘表应该在什么时间死刘备才会高兴,俺也好为曹操打算打算(最好不要推到刘琮还没出生的时候,那时刘备还不在荆州哩)。

不需要太久,曹操南下之前一直也没闲着,他也要先安定了后方才敢南下。
在玄武池训练水军、征马腾入京、杀孔融等事情都是在建安十三年。
至少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为丞相之前,曹操还没做好南下的准备。
刘表是七月死的,只要早几个月,曹操就未必能抽身出来。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这个还要俺说吗?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大败亏输?一是遭疾疫,二是被火攻。曹操如果要安定荆州内部需要把那么多人放到江边放到船上?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不是曹操要把人放在江边放在船上,而是刚刚被人打过了江。所以人在江边,也在船上。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曹操要在夺取江陵后即止步,派军接收江南诸郡,孙刘还敢不敢主动出击?主动出击会不会收到赤壁之战一般的效果?

曹操夺取江陵是在九月,十二月才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这几个月在干什么?
还不是在试图收服荆州人士?
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羲等。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不都是在努力么?
要接受江南诸郡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
至于派军接受么,曹操身边部队少了,难道孙刘打起来反而变难了?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刘表突然辞世,荆州不战而降,对孙权来说简直是国难当头了。如果不是曹操一时犯浑,孙权就算不象贾诩说的那样自己“稽服”,只怕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因为曹操赤壁败了,因为孙权从荆州捞得了部分土地,就说“刘表这时挂了最赚的是孙权”,这是什么逻辑?

如果刘表死得早或死得晚,孙权都未必会取得更好的结果,相比而言自然是最赚了。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鲁肃的这番话,典型的见风使舵。荆州乱就“别图之”,荆州治就与之联盟共抗曹操。凭这个就能证明孙权不以必得荆州为念?如果荆州治,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怎么保证孙权不会抽冷子在荆州捞一票?怎么就能认定荆州不能容孙权插足?

难道不明白必字的意思?
所谓“必得荆州为念”,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拿到,其他俺就不说了。

如果荆州治,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假如荆州治,刘备就有与曹操拼得两败俱伤的能力,也犯不着与孙权联盟了。
鲁肃也不可能提出与刘备结盟的建议,直接观望不就是了?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如果,如果,如果曹操破荆州之后,不是欲顺江东下,而是在此休养理政,还有没有三国鼎立?

曹操就是在休养理政啊。啥时候顺江东下了?
要顺江东下,他还没那个能耐呢。总不至于一大群人冬泳过去吧?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先假定刘表不在这时挂荆州便不会有孙权的份,再举孙权在赤壁之后得到了部分荆州的土地事实,然后由此得出刘表在这时候死孙权是最大的受益者的结论——混乱啊混乱。

刘表不在这时候死,荆州便不会有孙权的份。
而刘表在这时候死,孙权有了荆州地盘。
得出相比刘表在其他时候死的情况,孙权受益最大这个结论,再正常不过了,何来的混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6 13: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6 13:34 发表


冒牌说:忽然发现刘表在这个时间段上挂了,最赚的居然是孙权

俺说:赤壁之战后,就地盘来说,刘备获益最大(相对),曹操次之,孙权基本上是在赔本赚吆喝,为什么会说“最赚的居然是孙权 ”?

俺话的 ...

别曲解俺的意思,俺说的孙权最赚可不是相对刘备曹操,而是相对刘表在其他时间段上挂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1: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08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