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麒麟子 于 2007-9-7 17:02 发表
之所以把秦惠王三年定为合纵的开始,正是由于从这一年开始苏秦游说六国,联兵抗秦,被赵王封武安君,合纵开始了,而没有合纵得战争。因合纵爆发的大规模战争出现在秦惠王七年。在此之前的联合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合纵,而且张仪没有出现也很正常,张仪游说连横是在秦惠王五年,当时刚被秦王封客卿。
现有苏秦事迹基本都是虚构的,所谓六国合纵抗秦根本就不存在,苏秦的活动晚于张仪。
这个你可以去看杨宽《战国史》
原帖由 麒麟子 于 2007-9-7 17:02 发表
秦国之所以反对合纵主张连横,目的很明显是冲着楚国的。韩、魏两国不过是纵横两线的一个坐标而已。连横是秦王为排挤楚国拉拢齐国的战术,意在打破(或防止)齐楚联盟,这个观点这在战国后期得到了印证。我也没说秦国独强的问题。
齐、秦、楚三国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联盟。
秦有时与齐国一起对付楚国,有时候与楚一起对付齐。
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
秦是强国,当然选择连横,而没什么必要参加合纵,这本来就是正常的事。
跟是否冲着楚国有关系么?
原帖由 麒麟子 于 2007-9-7 17:02 发表
关于韩、魏问题,我也说与冒兄的观点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但俺不认为是“亲”,俺认为是秦国通过打击韩、魏,迫使形成连横。
只要连横,韩\魏打谁都可以,就像破坏楚、齐的关系一样,并不在于打不打。
连横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让对方主动跟秦国交好么?
韩国已经跟秦交好了,继续打击韩国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而魏国还在与秦为敌,攻魏攻韩怎么会没区别?
攻韩要么是维持现状,要么是变成韩国与秦国为敌。
攻魏要么是维持现状,要么是变成魏国放弃与秦国为敌而与秦交好。
你觉得秦应该选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