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曲辰 于 2007-8-3 15:00 发表
部长先生真行!您又引了两条错误记载,知道不?在这一点上就连您不未引用、未提到的《水经注》记载都是错的。
阪,就是山坡,阪泉,译成白话就是“发源于山坡上的泉水”。故阪泉水出泉后,就称“涿水”,涿字,有一义,就是作“流水下滴”解。知道不?不知道也好办,查查字典就解决问题。阪泉所在地,依黄帝率熊、罴、貔、貅、貙、虎六部树六旗,黄帝树一指挥旗(大纛)共七旗而名“七旗”村,阪泉水出泉后,也就是涿水从涿鹿山北向北流三公里(六华里)至轩辕之丘(今黄帝城遗址),再往东流一华里多一点,与黄帝泉水汇合。阪泉是在山沟里,是山坡之泉,黄帝泉是平地出泉,是近在黄帝城东南城墙前,两者差别多着呢!
你说错就是错了???
敢问阁下是黄帝时人?知道当时故事?
说到底阁下不过是看见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就说是错的,符合自己观点的记载就大用特用而已。
《说文解字》:坡者曰阪,从阜反声。一曰泽障也,一曰山胁也。
谁规定一定是在山沟里了?平地有个小土坡,照样可以叫阪。至于泽障,那更不可能跑到山沟里去。
阪跟陂实为一词。
《泰誓》: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此处陂与宫室、台榭、池相并提,怎么也不看在山沟里的样子。
涿字本意为流下滴也,跟阁下的观点有什么联系么?
至于什么七旗村,看看西门庆故居、武大郎故店之类的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