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阪泉氏”非指蚩尤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 17: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俺咋没看到有“阪泉氏”非指蚩尤的历史证据?
《逸周书》、《归藏》、《山海经》、《尚书》、《新书》、《史记》、《晋太康地理记》、《魏土地记》、《水经注》、《括地志》等书有哪本书这么写了?
就算您老最喜欢引的《黄帝四经》也没说什么吧?

山有木,其实屯屯。虎狼为猛可 ,昆弟相居,不能相顺。同则不肯,离则不能。伤国之神,神则不来,胡不来相教顺弟兄?兹昆弟之亲,尚何易哉?
是黄帝悲愤的呼喊??
俺说曲老先生,您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跟年轻人一样想象力这么丰富呢?
若这段是黄帝悲愤的呼喊,后面一段又是啥呼声??
天下有三死:忿不量力,死;嗜欲无穷,死;寡不避众,死。毋藉贼兵,毋裹盗粮。藉贼兵,裹盗粮;短者长,弱者强;赢缩变化,後将反施。弗同而同,举而为同;弗异而异,举而为异;弗为而自成,因而建事。

还有,应该写详细的是论证过程,而不是只有一个结论。
像列举证据的话,最好列出原文,别只有个书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08: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7-8-2 21:09 发表
先生敢说《逸周书》里没有说到“阪泉以亡”者?

有又如何?这并不能否定掉炎帝即蚩尤。
若如罗泌所说的蚩尤=炎帝=阪泉氏,那《逸周书》的说法恰恰是给罗泌作了佐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08: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7-8-3 08:28 发表
对于历史上的战争记载,它不仅要与历史上人物关系相合,战争起始、经历、过程结束相合,与古战场的遗址名称相合、遗址地理位置相合,所以,按司马迁记载的是正确的,罗泌所说错误。罗泌对于黄帝、炎帝、蚩尤史事说法不实的错误很多,您不能说近三千年的正确记载反给一千多年错误附会作了注脚,先生之说是个笑话!因为先生根本就没有对古战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过调查,等调查了再说吧,您现在还没有发言权。您作为常务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发呆委员会副主任,如何连伟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都不听了呢?嗯?

司马迁没有一字提到阪泉氏,更没有提出炎帝不等于蚩尤。
司马迁是正确的,不能证明罗泌就是错的。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从这里来看“最为暴,莫能伐”与“侵陵诸侯”事相应,有人得出蚩尤=炎帝的结论并不奇怪。

罗泌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这都要拿出证据。
而不是拍拍脑袋就拿出结论。

阁下有对古战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过调查?
那就把调查结果拿出来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14: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
阪泉与涿鹿相距不过一里,则阪泉之野与涿鹿之野本没什么区别。

《新书·益壤》:故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并其地,天下乃治。
《太平御览》七十九引《归藏》:昔黄神与炎神争斗与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都明载炎帝黄帝也是战于涿鹿之野。

黄帝“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可见并非只有一战,何以见得“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不是炎黄二部落之间的争斗之一?

至于上古神话部分,俺还真不怎么相信史记,史记中最可信的内容,其实也只有秦汉时期的历史而已。
当然了,这不代表俺就一定相信罗泌。
不过阁下既然要推行自己的观点,好歹拿出可信的证据来否定掉罗泌的说法,别拍拍脑袋就得出结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15: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7-8-3 15:00 发表
部长先生真行!您又引了两条错误记载,知道不?在这一点上就连您不未引用、未提到的《水经注》记载都是错的。

阪,就是山坡,阪泉,译成白话就是“发源于山坡上的泉水”。故阪泉水出泉后,就称“涿水”,涿字,有一义,就是作“流水下滴”解。知道不?不知道也好办,查查字典就解决问题。阪泉所在地,依黄帝率熊、罴、貔、貅、貙、虎六部树六旗,黄帝树一指挥旗(大纛)共七旗而名“七旗”村,阪泉水出泉后,也就是涿水从涿鹿山北向北流三公里(六华里)至轩辕之丘(今黄帝城遗址),再往东流一华里多一点,与黄帝泉水汇合。阪泉是在山沟里,是山坡之泉,黄帝泉是平地出泉,是近在黄帝城东南城墙前,两者差别多着呢!

你说错就是错了???
敢问阁下是黄帝时人?知道当时故事?
说到底阁下不过是看见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就说是错的,符合自己观点的记载就大用特用而已。

《说文解字》:坡者曰阪,从阜反声。一曰泽障也,一曰山胁也
谁规定一定是在山沟里了?平地有个小土坡,照样可以叫阪。至于泽障,那更不可能跑到山沟里去。
阪跟陂实为一词。
《泰誓》: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此处陂与宫室、台榭、池相并提,怎么也不看在山沟里的样子。
涿字本意为流下滴也,跟阁下的观点有什么联系么?

至于什么七旗村,看看西门庆故居、武大郎故店之类的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3 09: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4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