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魏五子和蜀五虎的军事水平对比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7 12: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7-7-7 12:39 发表
请你仔细看原文,搞清楚什么叫独立指挥.

回5楼,比较军事水平确实没办法做到绝对公平,只能尽可能的做到比较公平.

什么叫独立指挥?
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权大将吕范等於洞浦,破之。
曹休那就叫独立指挥,张辽就叫被指挥。

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
五子根本没什么独立指挥的机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7 13: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7-7-7 13:21 发表
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权大将吕范等於洞浦,破之。这个要具体分析,结合张颌传,曹休的督是象征意义.

把张颌独立指挥的仗算在曹休帐上,就如同把诸葛亮打的仗算给阿 ...

象征意义?
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绪破
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
又督硃灵平隃糜、汧氐。
十七年,太祖乃还鄴,以渊行护军将军,督硃灵、路招等屯长安,击破南山贼刘雄,降其众。

合着这位白地,成天就干象征性的工作啊

阿斗上前线了?还是拿无线电遥控前线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0 14: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0 12:39 发表
倒不能说魏家五子都比五虎强。五子里面真具统帅之才的也就张郃、徐晃、于禁(虽然很多人不大喜欢他),

张郃、徐晃从未有独任一面的机会,统帅之才从何体现?
有这种机会的只有于禁、乐进二将而已。当然了,比起夏侯渊曹仁等人,机会是少得可怜。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0 12:39 发表
至于无数人喜欢的张辽,很遗憾,我个人认为他勇则勇矣,但指挥才能上并具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他赖以成名的逍遥津,从作战指挥上来说,敌数倍于我,先夺敌于气,则可守。是较高明的做法。但他是一军主帅,而且是东部防线的最高指挥,如果不幸身亡,则易全军崩溃。他的举动从军事角度来说,比秒才在汉中被袭身亡可能性和凶险性大的多。所以,勇则勇矣,指挥上不见其高明之处。且夺敌于气还是曹操所教,并不是张辽所提,当然可能曹操不说,张辽也会如此。但历史不以假设为准,故我认定他指挥才能不及上面三人。

下面是载三国张辽传: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

东部防线的最高指挥并非张辽。
护军薛悌才是一号,护的意思是领、监,护军相当于领军、监军,其地位当在合肥三将之上。
十四年,以渊为行领军。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绪破,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从征韩遂等,战於渭南。又督硃灵平隃糜、汧氐。与太祖会安定,降杨秋。
是时,夏侯渊没於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
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硃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馀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以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

这都能说明护军的职责。

而此时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李典为破虏将军,三人并没有显著的地位差别。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
从这个顺序来说,乐进还在张辽之前。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0 12:39 发表
乐进则更显不出众。

乐进的资料不详细,但从其他资料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本传载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刘备也称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
则似乎乐进对关羽还占了一定上风。
而此时曹魏在荆州并未记载有征南将军或护军之类,乐进也算是五子中少有独任一面的人物了。
对比后来曹仁被关羽压着打的局面,乐进的表现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0 12:39 发表
五虎里面,云长居首,其作战和勇武都可圈可点,是唯一的帅才。

张飞徒知勇武,死于宵小之手,是魏蜀十将里面死的最窝囊一个,如果一个将领死在自己因鞭打手下的原因,我都懒得说他是否真有统帅之才了。大家自己评价就是。

关羽独镇一方,威震华夏,不仅是五虎之中突出而已,曹魏也很难找出相比的人物。
至于张飞,楼上也说了。
但张飞不如关羽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当时人的评价。
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0 12:39 发表
马超,将才是要肯定的,帅才。从史料看,不具备。与五子没有直接的交锋,与秒才有过交锋,被秒才击败,当然从指挥角度来说五子里面个人认为无人能及秒才。故孟起虽勇武过人,但其即无过人之智,也无识人之明,还无良平所辅,败于秒才乃情理之中。

马超之败,首先的原因在于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
而马超与夏侯渊的胜负,老兄总结的也有问题。
两人的正面交锋只有一次。
马超围凉州刺史韦康於冀,渊救康,未到,康败。去冀二百馀里,超来逆战,军不利。汧氐反,渊引军还。
夏侯渊救援韦康未果,与马超战又军不利,这是夏侯渊的失败,而不是马超失败。

十九年,赵衢、尹奉等谋讨超,姜叙起兵卤城以应之。衢等谲说超,使出击叙,於后尽杀超妻子。
马超输了,但不是输给夏侯渊。

超奔汉中,还围祁山。叙等急求救,诸将议者欲须太祖节度。渊曰:“公在鄴,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攻急也。”遂行,使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郃至渭水上,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渊到,诸县皆已降。
这战没交上手。

韩遂在显亲,渊欲袭取之,遂走。渊收遂军粮,追至略阳城,去遂二十馀里,诸将欲攻之,或言当攻兴国氐。渊以为遂兵精,兴国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击长离诸羌。长离诸羌多在遂军,必归救其家。若羌独守则孤,救长离则官兵得与野战,可必虏也。渊乃留督将守辎重,轻兵步骑到长离,攻烧羌屯,斩获甚众。诸羌在遂军者,各还种落。遂果救长离,与渊军对陈。诸将见遂众,恶之,欲结营作堑乃与战。渊曰:“我转斗千里,今复作营堑,则士众罢弊,不可久。贼虽众,易与耳。”乃鼓之,大破遂军,得其旌麾,还略阳,进军围兴国。氐王千万逃奔马超,馀众降。转击高平屠各,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
当时韩马已经决裂,大破韩遂跟打败马超没有必然联系。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0 12:39 发表
黄忠,史料所载太少,个人觉得他不会太差,一个军人岁数那么大,还能上阵,说明其真有点本事,两军突袭秒才,虽然有运气成分,但杀了就是杀了,没有点本事,还是杀不了的。只是就是记载的太少、太简,神龙不见尾。最为可惜的是过不多久,就病故了。可惜,三国廉颇就此撒手。将才为主,惜无独立作战的史料。

赵云,除非相信云别传,否则他首先排除掉。而且云别传所载不光与三国志,与其他史料也差异太多。光凭三国志所载,连与魏延所比都差上一截。不提也吧,当然这话赵云FANS会很大不满。这个见仁见智吧,说多了祸从口出的

不过陈寿品评赵、黄: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诸君粗看不觉如何,细看请仔细品评,灌婴以骁勇著称,多有军功;夏侯婴虽位列列侯,但主要功绩却是多次拯救刘邦的孩子。这话说的异常毒辣啊!

至于赵云,那就是个老问题了,凭什么怀疑云别传?别的不说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0 14: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10 13:22 发表
我的曹将排名是:徐晃,曹仁,夏侯渊,张郃...

俺的观点可能认可的人不多。
仅仅是列几个可能独挡一面的人物,
夏侯渊、曹仁、于禁、乐进、锺繇、程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08: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10 14:57 发表
问题是关羽就是徐晃手下败将呀!那会儿孙权还没在他背后捅一刀子呢。徐晃用佯攻的计策撕开缺口,关羽狗急跳墙精骑驰援,徐晃迎头痛击,打得好啊!

说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是说武力吧?孔明那是拍马屁。我就不信,关羽岁数大,比他年轻的会亚于他?还自不量力地要跟马超比武?差点出丑。很明显老罗就是不买关羽的账。

程昱有勇有谋,钟繇虚怀若谷,打仗是可以的,但是武将武将,必须还是要会打架的,所以古人必须分清楚爪牙和股肱的区别。陈寿立传,也是文武分开的。

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
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权先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
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可见孙权下黑手在关羽败退之前,而关羽在得知消息后仍然继续围攻曹仁。
徐晃胜关羽也仅仅是局部战斗而已,并非全局性战争,就像黄忠杀了夏侯渊能说明黄忠整体能力大于夏侯渊?

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隘,于禁等没。羽围仁於樊,又围将军吕常於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若以为徐晃强过关羽,那在徐商、吕建等增援徐晃之前,那时候他可是已经到了宛了,怎么没看他表现?而是避到了阳陵陂屯?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当时张飞可没死,曹魏方却不认为张飞是“名将”,总不至于是拍关羽马屁吧?
关羽要跟马超比武?那是演义。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只是问问马超的品评而已。

会单挑跟会带一票人打仗是两码事,会带一票人打仗不见得自己就必须单挑有多牛。
会单挑不过一武夫而已,未必是大将之流。
杜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能说他不是武将么?
程昱守兖州,钟繇镇关中,都颇见其能,不比永远受人指挥的五子强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09: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09:07 发表
抱歉,不懂怎样多重引用,只好手动了。先逐一回答冒牌兄的问题。因为篇幅较大,所以可能要分开来回答。

先说张辽
关于逍遥津战时张辽是否是东线指挥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一点,即曹魏都督制,这是最根本一点。宋书载:车骑将军,一人。汉文帝元年,始用薄昭为车骑将军。鱼豢曰:“魏世车骑为都督,仪与四征同。若不为都督,虽持节属四征者,与前后左右杂号将军同。其或散还从文官之例,则位次三司。”晋、宋车骑、卫不复为四征所督也。所以是否为督,则是是否具有战区指挥权的凭证。

下面是冒牌兄的一些引用:
十四年,以渊为行领军。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绪破,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
是时,夏侯渊没於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

正如你老兄所举,凡所提及,皆有所督,这实际正是以后曹魏都督制的雏形。护军一职,并无特殊,但有所督则具实权。此种例子,举无胜举。
而我们回头来看,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

在这里,提及了护军薛悌,但并无任何文字说明此人能督张、乐、李三将军,只是说教于薛悌

关键在于合肥三将不合,看张辽在看曹操教令之后还要用激将法就知道了。
平时若没有一个能指挥三人的在,合肥局面只怕会失控。

再看与薛悌差不多的赵俨就知道了。
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
但赵俨此时是参军,而不是护军,从职权来说,参军不如护军,但赵俨尚能每事训喻,何况护军?
赵俨后来为护军,就是与都督类似了。

至于曹操教令,有两种断句,都是中华书局版的。
《三国志》: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资治通鉴》: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若以前者而论,护军需要专人保护,更说明是领导了。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09:07 发表
翻看三国官爵常识,有文提及:持节都督,都督诸州军事,兼领刺史。其又分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其属有护军、参军。

《三国志张辽传》载,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以上文字说明在逍遥津战之前,张辽即获节。

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等之分为晋制(或更晚,晋书成于唐代,颇有混淆的现象),而不是汉制。
持节都督也是曹魏建国后才兴起的制度。
以后世之事断前代,恐有不妥。

况且乐进同样假节。
后从征孙权,假进节。太祖还,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户。
在建安十一年的记载来看,乐进排名还在张辽前。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09:07 发表
末了,《三国志张辽传》还载一事。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在此,更进一步说明合肥之战的指挥者。文帝追念合肥之功,里面丝毫未提及薛悌,如果真如薛悌为当时东线最高指挥官,则不会丝毫不提。

故在无任何其他特殊文字说明的情况下,我认定:护军薛悌是不可能督已假节的张辽的。所以逍遥津战斗时薛悌只是一个传递信件的普通属官。

这是因为张辽、李典表现突出,留守的乐进也完成了任务,还不是没有提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09: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09:10 发表
再说张郃,徐晃
《三国志张郃》载:“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
《三国志·曹真传》载:“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 ...

这个没什么意见。
其实俺前面就说了。
关羽是负责整个大战区的,五子当中除了乐进有短暂的守荆州以外,其他人都没有指挥大战区的机会,跟关羽没什么可比性。
与五子类似的是张飞、马超、黄忠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11: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10:13 发表
关于为什么没提到乐进,冒牌兄兄细读下张辽传: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

可见逍遥津主要是此二人的功劳,兄自己也说了,那是因为张辽、李典表现突出。文帝感叹的是八百大破敌军十万,所以此时守城的乐进功劳自然远不及张、李二将

不提乐进,当然也可以不提薛悌,因为薛悌同样没有突出表现。
这个跟薛悌是否为东线最高指挥官没有必然联系。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10:13 发表
至于是否持节,不是我想说的,我提到了持节,只是说明张辽具有的权力。而最关键的是薛悌并无所督权限。逍遥津战役时曹魏都督制并没正式成文。不如后世,四镇、四征方能成都督,权限极大。此时最为关键的就是曹操赋予“所督”的权力。你举的那些例子里,还有老兄也可以再翻看一下三国志,但凡要赋权,都会涉及赋予将领所督权限。

不然,护军就是督军。三国志中所记载的护军,
(夏侯渊)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从征韩遂等,战於渭南。
又督硃灵平隃糜、汧氐。与太祖会安定,降杨秋。
以渊行护军将军,督硃灵、路招等屯长安,击破南山贼刘雄,降其众。围遂、超馀党梁兴於鄠,拔之,斩兴,封博昌亭侯。
(曹真)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
(徐宣)会马超作乱,大军西征,太祖见官属曰:“今当远征,而此方未定,以为后忧,宜得清公大德以镇统之。”乃以宣为左护军,留统诸军。
(赵俨)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硃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馀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以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羌虏数来寇害,俨率署等追到新平,大破之。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俨复率署等攻之,贼即破灭。

这几个护军都是有督军权限的,以此推之,护军薛悌也是类似。
逍遥津战役时曹魏都督制并没正式成文,此时起都督作用的就是护军。
后世都督没有必要额外说明都督什么,其权限即在都督职内之事,作为都督前身的护军同样也没有必要额外附加说明督军权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10:27 发表
顺手翻了两个,冒牌兄也可一看。
《三国志曹仁传》:及即王位,拜仁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三千五百户。
《三国志郭淮传》: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

在这里,他们二人拜了四征将军,但最关键之处在于赋予了“所督”的权限。当然这是文帝后的事情,曹魏都督制已经正式形成。所以四征、四镇将军权限开始增大。前面张辽所引问题,还在曹操时期,当时还并无要求一定什么级别的将军才能赋予所督的权力,只要曹操授权即可。

曹魏四征例加都督军事,所以随之四征之位就更重要,在曹魏后期四征就超过原有的左右前后将军。

在曹操时期,确实并无要求一定什么级别的将军才能赋予所督的权力。
但并没有记载曹操授权给了张辽,而且在合肥放了一个职权与之相当的乐进,与相差不远的李典,以此断定张辽领导乐进、李典,恐无此理。

曹魏都督制度成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护军是都督的前身,那在以都督督军之前,必然有相当一段时间以护军督军的惯例。
而与薛悌时间相近的夏侯渊、曹真、赵俨等护军都有督军之责,那同为护军的薛悌也当有督军之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13: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12:50 发表
正是,如此,我并没有说张辽督李、乐二将,我只是说没有任何明文能说明薛悌能督授节的张辽。

而老兄前文所提的真、渊,甚至护军赵俨(虽未有督,但有明文训喻)都有非常明确的明文督、统之责,我认为他们被赋予的权限十分明确。

(夏侯渊)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督徐晃
以渊行护军将军,督硃灵、路招等屯长安,,——》督硃灵、路招
(曹真)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督徐晃
其他就不一一COPY,
逍遥津战役时曹魏都督制并没正式成文,此时起都督作用的就是护军。
老兄认为后世都督没有必要额外说明都督什么,其权限即在都督职内之事,作为都督前身的护军同样也没有必要额外附加说明督军权限。

我恰恰认为这非常重要,前者都一一说明,在这里反而没有任何明文提及。兵之大事,岂能儿戏。特别事关一路主将。

个人认为在这里推导历史不能用别人的什么将领曾经担任过什么职务,换个人物上来担任此职就会被赋予相同的权力。这样一是无任何书面明文可以站住脚跟,二来也是一种想当然耳。人与人能力不同,赵俨能做到的,没任何依据薛悌就能做到,而且还是这种督管几员大将的职责,如果说护军一职有监军作用我信,但无明文,我无法认同他就具备都督一路的性质。这两则之间差距太大。

俺觉得是你理解错误了吧?
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
从原文来说,征西护军是夏侯渊的职位,征西护军本来就有权限督徐晃。
后面的督徐晃击太原贼是夏侯渊在被任命为征西护军之后做了什么,而不是曹操把督徐晃的权限给夏侯渊。

若是征西护军本身没有督徐晃的权限,曹操又何必任命夏侯渊为征西护军呢?
十四年,以渊为行领军。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
就像这样,这才是授权夏侯渊督诸将的权限,因为前面有明确的“使”。

太祖还鄴,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
就像这里,没有明文记载夏侯渊的权限,而且当时都督制度也并未完成。
但夏侯渊同样有率诸将拒之的事情,那我们就可以知道,夏侯渊在拜为征西将军时,就已经有都督关中诸将的权力。
三国志未记载权限不等于当时没有给这个权限。

类推当然不一定起作用。
但问题是根据现有的记载来看,曹操时的护军,除中护军以外,都有督其他将领的权限。
以此得出俺的结论并不奇怪,怎么会是想当然呢?

赵俨能做到的,薛悌确实不一定能做到,但也不代表薛悌一定就做不到。
薛悌是曹操兖州旧部,属于曹操亲信,曹操给于这个权力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13: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13:13 发表
另外是否是战场指挥与提与不提有极大关系。如果薛悌真是战场最高指挥,那么张、李二将所作所为都是在薛悌领导下才完成的守卫合肥。薛悌是领导之功,那是居功至尾,张、李二将都是从属功劳。这与是否主将有极大关系。

而乐进自始自终都是守卫之功,如果上面只有张、李,他也是守卫之功,如果上面不仅有张、李,还有个最高领导,那更不会提他

俺觉得你又理解错误了吧?

曹操给的任务是守住合肥。不管张、李将军出战,还是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都是为了实现守合肥这个目标。
合肥一役,张、李、乐、薛四人都是完全按照曹操的指示去做的,换句话说,就这一战来说,总指挥其实是曹操,因为是曹操在遥控的。
但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几乎逮住孙权,却是乐、薛二人未参与的,所以曹丕后来论功,不提乐、薛二人。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1 13:13 发表
下面说个夏侯尚,曹真,张郃的例子。不敢说夏侯尚,曹真没有大功,但按照魏书所写,张郃是没啥功劳的,他只是取洲上屯坞。主要功劳是夏侯尚,曹真,而吴书里则记载,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

《夏侯尚传》:“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馀人,於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
《张郃传》只记为:“郃别督诸军渡江、取洲上屯坞。
《吴主传》:“(黄武元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二年春正月,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
《朱然传》:“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欲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而围不解。”

可见这里主将与否有极大的战功可表。文帝感召逍遥津二人之功,若果真薛悌为东线最高指挥,则功在薛悌,张、李二人为薛之爪牙,而非国家之爪牙。因为他们是在薛悌的领导下才守住合肥的。

俺没看明白你举这段是什么意思。
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张郃的功劳就是别领一军攻破了孙盛,隔绝朱然的救兵,魏吴两方的记载并不冲突。
而夏侯尚击走诸葛瑾等,这是夏侯尚自己的功劳。
而且夏侯尚跟薛悌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在三国志无传,很多事迹都已经失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1 17: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1 16:01 发表
MOON兄大部分见解都赞同,但张辽应该也是统帅之才吧?能够在“诸将皆疑”的情况下明示曹操的方针,以及后面使八百人“自旦战至日中”,恐怕是难以仅仅凭借个人武勇做到的,而更多依靠其指挥才能。且后面的“辽率 ...

八百人,也就是一团人的编制。
你拿一个团长跟军区司令比统帅能力,有意义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2 09: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2 08:36 发表

正是,我和冒牌兄的最大分歧正来源如此。冒牌兄举的很多例子里面都是旁人授命,直接有统督职责,而在薛的文字上却无。冒牌兄进行推论,而我需要实证,所以彼此都陷入一个死胡同。

有些问题也只能靠总结推出结论,明文记载是没有的,如州郡掾属例用本州郡人之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2 14: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3:57 发表
董事长叫部门经理做事自然找秘书传达,难不成让总经理做这跑腿传信的差使?如是这种“总经理”干不干也不吃劲了……

曹操命令交给薛悌加之他又是所谓的“领导”,干吗他不自己看?要“乃共发教”?莫不是老薛BT下载过多,共享情结发作,要与众乐乐?

历朝历代都存在一些空头岗位,有职而无实惠、实权。三国里不就经常搞“遥领”吗?诸葛亮是否真能去曹魏的琅琊武乡县食邑?如此封他武乡侯难道是后主恶心他不成?赵俨做关中护军是起过统帅作用,是因为有“尽统诸军”的明示。

曹操给“指挥”下达命令,结果这个“指挥”连命令的意义都不明白……如此是否才是真正“侮辱了曹操的智商”?

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
太祖还鄴,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

难道前一个督张郃、徐晃等跟在行都护将军后头,就叫有明文指示。
而后一个拜征西将军之后没有督张郃、徐晃等,就代表夏侯渊没有督其他将领的权限么??
俺前面就说了,未写不代表没有。

如果护军仅仅是个空头职位,曹操大可不必先任命一个空头职位,然后另外给指挥的权限,那叫多此一举。
十四年,以渊为行领军。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
绪破,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从征韩遂等,战於渭南。又督硃灵平隃糜、汧氐。与太祖会安定,降杨秋。

不任命为护军,不是照样可以督诸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2 15: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4:38 发表
资治通鉴的记载老薛是合肥护军,可若按三国志,老薛亦有可能是个仅仅从汉中传信的护军。

《三国志·张辽传》里只写了薛悌传达曹操教令,代表薛悌只负责传信?
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
这里还只记载了夏侯惇被绑票哪,难道夏侯惇就是负责被绑架的专职肉票?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4:38 发表
若“薛悌指挥”就要找出其指挥的根据,可惜无有。倒是有“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还修守备”一句,省略了主语,全文应是“辽还修守备”,即“张辽回城,部署守城,整修城防”----哪有老薛什么事啊……

别忘了记载这件事的是张辽传,而非薛悌传。
比如夏侯尚传: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馀人,於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城未拔,会大疫,诏敕尚引诸军还。
徐晃传: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於襄阳。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
若按徐晃传的说法,哪儿有夏侯尚什么事啊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4:38 发表
再次提醒阁下明确一下“具备”和“实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论上讲大将军以及太尉都有兵权,那是否历朝历代的大将军、太尉都有兵权?

“诸将皆疑”----在下才疏学浅,确实不知这是啥意思?更有资治通鉴明确为“诸将以众寡不敌,疑之。”

别说历朝历代了,就拿后汉来说,大将军以及太尉都有兵权,在理论上就不一定成立。
太尉,公一人。本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
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

后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若得出太尉有兵权的结论,那是因为使用了错的理论。
而大将军理论上有征伐之权,事实上也有征伐之权,有什么问题么?

诸将以众寡不敌,疑之——这个能说明什么问题么?
用上面的比喻来说,部门经理难道一定就得完全相信总部的指示?
难道就不许对上头的决策有疑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2 15: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4:51 发表
后一个没有“督张郃、徐晃等”,却有“渊率诸将拒之”,老薛可有率、命、督张、李拒之?

的确,未写不代表没有,写了也不一定是真的,但这些作为理论依据就不充分了。

诡异的说法啊。
“渊率诸将拒之”,是夏侯渊所做的事情,怎么就变成夏侯渊的职权了呢?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
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
是否关羽有写率众才有率众的权力,张飞没写率众就没有率众的权力?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4:51 发表
对,不任命护军,照样可以督诸将,只要具备其他可“督诸将”的职位与条件。“护军”与“督诸将”之间并非充要关系----护军未必诸将、督将必必护军.

同理,如果护军必督将,则记载与后的"督等等"亦非多此一举?而史书向来以简洁著称,恐不会有此种行为发生.

督将未必护军不可,领军、骁骑将军等都可以督将。
但从记载来看,护军都有督将的权力。

督将必然是护军,跟护军必然会督将是逆命题。
前者不成立不等于后者也不成立,所以你的“同理”是同不起来的。

护军必督将,但具体督谁却不明确,所以后面载“督某某”表明督哪些人,是完全必要的。怎么会多此一举呢?
总不至于征西护军夏侯渊,去督在合肥的张辽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2 16: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5:57 发表

有怀疑,不明白,不理解,不懂等等都可以解释,总不能把"诸将皆疑"解释成"很明确,很明白,很理解,很懂"吧?

假如某人告诉俺1+1=3,俺肯定“疑”之,而且俺“很明白,很明确,很理解,很懂”,因为俺知道1+1应该等于2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2 16: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5:53 发表
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夏侯惇是专门被绑票去的?

弄个简单的吧,免得你抬别的杠。
除为下密丞。复去官。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瓚。

俺想你不至于说刘备担任下密丞就是专门为了“复去官”,
担任高唐令就是为了“为贼所破”吧?
还是那句话,不记载可不等于没有。
三国志不写刘备的其他事情,不代表刘备就啥事情都没干。
不写薛悌传达教令以外的事情,不代表薛悌只负责传达教令。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5:53 发表
综合起来看不错,不过三国志有薛悌传吗?这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问题,即若薛真有如此重要的实权,又参与并指挥了这样一场重要的战斗,那怎么连个传都没有?连在别传中提级(如郝昭、马谡)都不见呢?

三国志没有传的,何止薛悌一个?位至三公不记载的都有好几个。

裴注所引只是当时传记的一部分,其他的大部分都已经失传,你怎么知道别传就没有提及呢?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5:53 发表
光武帝给予吴汉等有功将帅以大将军之号,但无实权----说明什么问题?

世祖中兴,吴汉以大将军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公下,及前、后、左、右杂号将军众多,皆主征伐,事讫皆罢。
怎么就变成无实权了?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5:53 发表
在下N贴前说的:“这个指挥自己都搞不明白如何指挥?”套用楼上某位的观点:曹操指定的指挥,连他的方针都不明白,实在有点侮辱了曹操的智商了

谁告诉你“疑”等于不明白了?
五次反围剿,毛泽东等对王明的决策,肯定是“疑”之,你能说他们不明白?
你能说他们执行不了王明的决策??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5:53 发表
如果夏侯渊没有职权,又怎么能做呢?

张飞获假节,相对应该有些军政权利,但无实际,依然不能证明任何事.还是那句话,权利和实际是两回事。

夏侯渊的职权,就不是体现在后面有没有额外说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徵拜议郎。
曹操为顿丘令,之后没有额外说明其权限,但你不能说无实际,依然证明他没有县令之权。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5:53 发表
仅仅从记载看是不科学的,还要理论联系实际。诸如皇帝还是最高权利的存在,可汉献帝可存在任何实权?

而“护军必督将”一说倒从未听说过,连皇帝、大将军都未见得有实权,一个“护军”居然可以“必督将”,实在令人难以信服。且在百度百科中,护军却有“以调节各将领的关系”的职能……

能证明汉献帝没有实权的资料多得一塌糊涂。
你有护军不督将的反证么?
至于百度百科……莫非是什么权威回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2 17: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7:12 发表
果然够简单……

您自己瞧瞧“除为下密丞”“迁为令”后头是个啥标点?在对比一下“以渊行都护将军”“又行征西护军”等后头是个啥标点……

还是那句话,理论要联系实际。不代表薛悌只负责传达教令,更加不代表薛悌负责指挥。而根本在于三国志记载张辽指挥而不见老薛。如此,您个人怀疑可以,但是拿出来作为理论依据就缺乏可信性,也就无意义了。

标点也能当证据?
你知道标点是啥时候才开始用的么?
莫非陈寿还会用句号逗号来区分?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7:12 发表
以说三公也不那么重要,一个人对于历史的价值,不在于他做了多大官,而在于他干了什么事。
那就等您把失传的那部分裴注找到,自然您的观点也就成立了。而在这之前,在下还是觉得三国志相对于您更加可信些

找失传的记载是你的事情,而不是俺的事情。
是你说当时别传都没记载。
既然你没完全看过当时的别传,怎么知道没有记载薛悌?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7:12 发表
这亦是百科的记载,全文如下: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改大司马为太尉,以后不再见大司马的名称。光武帝给予吴汉等有功将帅以大将军之号,但无实权。然而,从和帝时起,居大将军之位者为外戚窦宪、邓骘、梁冀等人,其权势极大。大将军官属的秩禄、人数都超过太尉府,当时人还把大将军府和三公府合称为“四府”。从外戚专权以后,大将军的权位高于三公,直至汉末。

拿百度百科来否定后汉书的记载???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7:12 发表
你的意思是“疑”等于明白?

毛泽东等对王明的决策有记载是“疑”之吗?那年头好象用的是现代汉语

你难道不知道现代汉语里有质疑一词?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7:12 发表
前头不是拜渊征西将军了吗?

县令之权如何和军队之权同日而语呢?历来有争军权,何时见过争县令之权?权利、尤其是军权,是要以实际来体现的。

夏侯渊拜征西将军,按你的说法应该在后头附带“督某某”之类的,才叫给他职权啊
县令之权不算权?要不要俺给个丞相你瞧瞧?
四年夏五月,丞相孙邵卒。
啥其他话也没有,是不是要说这丞相啥权也没有?或者就是有个“卒”的权力?
黄武初为丞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张温、暨艳奏其事,邵辞位请罪,权释令复职,年六十三卒。
从这里来看,还有“辞位请罪”的权力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7:12 发表
这老薛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无一处记载他“督将”,只是你不肯承认罢了……

百度百科当然不是什么权威,但冒牌兄也不见得是什么权威不是?且人家是大网站,每天登陆人数达百万计,难道这其中也无高人?亦或高人就是恰恰没发现这个天大的错误而导致它继续堂而皇之的继续现眼?您说是三国志与百度百科的解析可信些,还是您老兄的个人意见可信些?

薛悌是例子?无一处记载他“督将”,等于有记载他不“督将”?
MS你的论证是这样的吧?
因为薛悌不可能督张辽等,所以薛悌的护军不督将领。
因为薛悌的护军不督将领,所以护军不督将领。
因为护军不督将领,所以薛悌不可能督张辽等。


俺的观点比不了三国志,比百度百科俺还是敢比一下的。
用登陆人次能说明啥?易中天、刘心武在央视扯淡,听的人数更多,错误一把接一把的出,还不是一样在那里现眼。

若三国志有明确记载,护军不负责督将领。那自然要取信三国志的记载。
可惜没有,所谓护军不负责督将领也不过你的个人意见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3 09: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9:05 发表
拜托……陈寿不分后世史家甚至现代史学专家难道不分吗?难不成冒牌兄认为三国志的标点是凭空而降不成?亦或冒牌兄又自认比给三国志做标点者“高一点点”了?

标点对于句子有断句作用,又怎么不能作为证据?

要找逗号还不简单?
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皆去官,随先主周旋。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9:05 发表
咦?是您说“裴注所引只是当时传记的一部分,其他的大部分都已经失传”以此来证明薛悌传的存在好不好?怎么您说的反倒让在下找?这是什么道理??

且,看贴要看清好不?在下说的是“连在别传中提级(如郝昭、马谡)都不见呢?”----意思是诸如郝昭、马谡都是在别人的传记中记载。

莫非这张辽传是薛悌本人的传记,不是别人的传记?
又兗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

这不是提到么?

ps.别传是传记的一种,你光说别传,俺误解很不奇怪。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9:05 发表
后汉书这句只说以大将军为大司马,并没说做大将军时有无实权。且总比拿子虚乌有的薛悌传来否定三国志来得有根据些

大将军的权力在于录尚书事,可不是来自大将军本身。
俺什么时候否定三国志了?否定了三国志的哪段文字?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9:05 发表
当时还未有战事,督某某演练不成?且前面还有“留渊守汉中”,也可说明夏侯渊此时为汉中最高军、政长官。职权还没有给吗?

军权=县令之权?拜托您那个丞相有什么军事方面的记载或参与了什么军事行动吗?

所以在下认为,对于军权这种敏感的问题,史书都会详细记载,所以老薛那个……

什么叫详细记载?
无战事不记载,有战事才记载。
那恰恰说明哪些记载仅仅是表明职权,而不是授权。

丞相如何,按照你的观点,当时还未有战事,督某某演练不成?
那当然是有军权的了。

没有记载其权力的不一定没有权,有权的不一定要明确记载,这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9:05 发表
我的观点是这样:护军,存在军事方面的权限,但不等同于必然存在基于这种权限的表现,所有护军督军的例子,都在后面有明确注明。而薛悌此处一没有督张辽等的注明,二没有参与指挥此战的记载,三连军事方略都没看懂,四没有被曹操任命如上述夏侯渊般留守的记载。所以合肥的指挥,不是薛悌。

一、没有督张辽等的注明,不等于没有督张辽等的权力。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你如果要做出肯定没有督张辽等权力的判断,否定了另一种可能性,那应该由你来做出证明。
二、老曹的指示本来就是让张、李二人出战,况且乐进也没有参与指挥此战的记载,所以这个说明不了什么。
三、“疑”跟明白本来就未必有什么关系。看懂了照样可以质疑,而且你还有可能一边质疑一边还得执行。
比如俺们老板就经常出昏招,俺再怎么提反对意见,还是照样得乖乖执行。
至于你论证“疑”跟不明白的关系,俺觉得很搞笑。
EG一下,“疑”的意思是吃饭。什么?你不认同?难道“疑”的意思还能是不吃饭不成?“疑”既然不是不吃饭,那当然是吃饭的意思了。
四、资治通鉴记载薛悌为合肥护军。再者,跟第一条一样,你看的是张辽传,张辽才是主角,毕竟现在谁也没有薛悌传。

合肥一战,指挥是张辽、李典。这点俺从来没否认过。
但合肥平时的指挥么,张辽、乐进、李典谁也指挥不了谁。
如果真要有个总指挥,那只可能是薛护军。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2 19:05 发表
老毛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做人还是要谦虚一点的好。在下不知您是做什么的,也不知您学问有多大,但就目前您所表现的以及您的态度,实在……且人家易中天、刘心武所讲所述,一者都阐明是个人观点,2者硬伤错误不能说没有,但若真“一把接一把”,恐怕早就讲不下去了,除非真到了举世皆醉您独醒的地步……若真的认为自己权威的紧,干脆搞个网站主页,来个冒牌百科,既能给广大群众传道授业解惑使大家不在受那“一把接一把”的伪学引导,又能改善经济效益多吃两碗干饭,岂不大快人心、两全其美?

搞网站俺没那时间精力,上央视俺没那资格。
说这风凉话作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3 09: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7-12 22:55 发表
护军有兵权的例子,无不是统帅兼任之。像薛悌这种,明显不属于前者。

还有赵俨的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硃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一个“护”极其精确的阐述了护军的职责,绝非“督”而是“护 ...

什么叫统帅兼任之?
夏侯渊等除了护军一职,还有什么表明是统帅身份的职务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3 09: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坚硬的稀粥 于 2007-7-12 18:40 发表
与冒牌兄商议:

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硃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护:有监督、监视义,有总领义。

在此处,私以为是监督、监视义。如果是总领,而且是总领这7个人,仿佛曹营中只有妙才和曹仁以及曹操本人有资格。

以上只是本人揣测。

从记载来看,护军有明确记载是领导的五条
(夏侯渊)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从征韩遂等,战於渭南。又督硃灵平隃糜、汧氐。与太祖会安定,降杨秋。
以渊行护军将军,督硃灵、路招等屯长安,击破南山贼刘雄,降其众。围遂、超馀党梁兴於鄠,拔之,斩兴,封博昌亭侯。
(曹真)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
(徐宣)会马超作乱,大军西征,太祖见官属曰:“今当远征,而此方未定,以为后忧,宜得清公大德以镇统之。”乃以宣为左护军,留统诸军。
(赵俨)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馀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以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羌虏数来寇害,俨率署等追到新平,大破之。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俨复率署等攻之,贼即破灭。


监督或总领都可以解释的一条。
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硃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还有就是薛悌一例。

说实话,现在讨论护军职责确实是偏题了。但俺开始的意思还是明确的。
东线最高统帅轮不到张辽。合肥三将不和,随便找哪个都不会让别人心服。
合肥一战,张辽对李典还要激将,就知道他无法领导李典。
如果必须有一个全面负责的人,那只能是护军薛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3 1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7-13 10:51 发表
“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绪破,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前面在没有兼任护军时,夏侯渊已经有督诸将的权利了,而不是因为护军的关系才能够督将 ...

夏侯渊不可能既行领军,又行征西护军。所以后面“督徐晃击太原贼”,不可能是夏侯渊行领军的职权。

如果嫌不明确,可以看赵俨的例子。
复为丞相主簿,迁扶风太守。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馀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以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羌虏数来寇害,俨率署等追到新平,大破之。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俨复率署等攻之,贼即破灭。
赵俨正职是扶风太守,统诸军的职权只可能来自关中护军一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3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7-13 11:16 发表
曹操有天子在手,属下很多官职都是中军里的,有啥希奇。
三国时期中军和汉代又不同了,随时可外出征讨,这个自由度很高,没人规定行领军不可出门的。

赵俨、徐宣都是太守,所以是统诸军而不是督诸军,他们压根就没督的权利,一字之差再清楚不过了。

夏侯渊是“行”领军,而不是拜领军。
中领军是中军的,领军就未必是中军的了,这应该跟征西护军一样是临时性的。
夏侯渊显然不可能同时兼领。

“统”跟“督”的区别,俺倒是没注意到。
不过是“统”诸军也罢,是“督”诸军也罢,对诸军肯定是有领导权利的。

QUOTE: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7-13 11:10 发表
曹真身为中坚将军、中领军,在此战役中兼行征蜀护军。这些名号杂多的护军都是临时的,战役结束就没有了,使其能够督统征蜀先头部队的是中坚将军这个官职。

护军事毕即罢,这个俺同意。
但就薛悌的例子来说,起码在“贼至”之前,应该是行使护军的职能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3 13: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2:11 发表
拜托,自己对比一下在下给的例子“郝昭、马谡”传的规模、篇幅好不好?若薛悌担任过这么有“权”的一个职位,又曾作为这么重要地方的一个领导----期间还发生了一场如此影响的战斗,结果连个传都没有,是陈寿和他有仇还是裴氏和他有怨----冒先生是否又要整出那个“失传论”?敢情凡是冒先生观点中无记载的,就碰巧都是“失传”了……

PS:在下还怕您误解,所以后面给了两个例子,可惜……

三国志没传的何止薛悌一个?
程喜,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比起只管合肥的薛悌,何止更有“权”?
秦朗,为骁骑将军,曾经出征鲜卑,后来又被列为顾命之选。
有传否?跟陈寿有仇乎?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2:11 发表
冒先生可以自己考证考证,看看大将军起于何时,录尚书事又是何时产生的。然后在琢磨琢磨是否录尚书事以前的大将军全是聋子的耳朵……

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总督军国----不见可爱的“录尚书事”却可以总督军国。

一开始说的就是后汉的大将军,扯上孙吴的大将军、录尚书事以前的大将军干啥?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2:11 发表
不过冒先生间接也说明了问题,即----即使大将军也不是必然能够掌握到军权。而握有实权的,后面一般都有注明。兵者尚且诡道,权谋就更加风口浪尖,何况还是重中之重的兵权。对待历史,尤其是军权,又岂能用天真的教条主义来衡量作准?

否定三国志,是说您否定三国志记载的合肥之战,既然您后面已经承认指挥者张、李(实际主要是张),那在下也就不提了。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2:11 发表
拜托自己瞧瞧前面陆逊总督军国时是否东吴正和哪边掐的紧?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须督拒仁。

二年春正月,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

三月,曹仁遣将军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须中州。仁子泰因引军急攻硃桓,桓兵拒之,遣将军严圭等击破彫等。是月,魏军皆退。

五月,曲阿言甘露降。先是戏口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六月,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宗。

----您可别告我此时咱们大丞相孙邵还未在职?亦或是魏吴双方在过家家。

“没有记载其权力的不一定没有权,有权的不一定要明确记载”----这话看起来合理,但却不适用于实用性、威胁性都极大的军权。否则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为了避免这样死板、不实的教条主义框框。

如前面吕范的例子,督徐盛、全琮、孙韶时仅仅是建威将军,在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后,才迁前将军,假节。以此看,在军权方面,授权是重于或先于实权(实际权责)的。更何况,护军,有派遣安排诸将、调节各将领的关系、掌军职的选用等等各种解释,并没有护军就一定要有实际军权的解释,更不用说什么“护军必督将”,更是8竿子打不着……

在军权方面,授权是重于或先于实权(实际权责)的,这个不假啊。
但护军跟将军不同,护军像都督诸军事一样,本来就是临时授权的一种职务。
比如夏侯渊,曹操授权给他督西线诸将的权限,而标志就是征西护军,后来的护军将军、征西将军都是此类。
夏侯渊在行征西护军,之前是领军,跟护军职能差别不算太大,但为征西护军之后,负责西线就比较明确。
如果观察早期的将军,就可以发现跟护军也很相似。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2:11 发表
一,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三国志没写,所以在下认为没有。而要找出书中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应该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来找?

二,那您的意思乐进其实也是合肥指挥?

三,这就怪了,怀疑可以疑,不明白同样可以疑。疑问中不就一定程度的包含不明白?至于你认为“疑”即一定明白,在下觉得不仅搞笑,还莫名其妙。

EG一下,您都能把“疑”解释成“吃饭”,可见您解析“疑”和“不明白”时已经算是超水平发挥了……这样在下也就不要求您什么了。

四,资治通鉴记载薛悌为合肥护军在下早就说了,但资治通鉴没记载如妙才般“留悌守合肥”、或“薛悌督三将”。又见“薛悌传”……资治通鉴总不是张辽传吧?

合肥一战,指挥是张辽、李典。这点俺从来没否认过----早这么说在下就不和您争了。至于合肥平时的指挥,在下不做任何猜测,因为书中并没有描写。但可能性多了,并非只有老薛领导一种可能.

一、俺认为两种可能都存在。你认为肯定没有,也就是否认了其中的一种可能。现在立论的是你,谁主张谁举证,怎么应该由俺来证明呢?
二、合肥全局来说,起码有四人。单是出战来说,是张、李二人。乐进是守城的指挥。
三、直接把“疑”翻译成不明白的是你,俺只是否认你的观点而已,俺啥时候认为“疑”即一定明白了?
不同意“疑”=不明白,不等于俺就主张“疑”=明白。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逻辑问题啊。
俺举“疑”跟吃饭的原因,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
假如俺主张“疑”=吃饭,你有异议,是否就说明你的观点是“疑”=不吃饭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2:11 发表
时间精力是自己的,资格却也是自我的一种体现,虽说不于学识、能力等全等,但至少也是一个衡量。所以,待公有了资格,再拽成个二五八万也不急。

吹牛用不着上税,风凉话亦不被罚钱,大家共勉吧。

你的这种说法,已经很老了。
用常用的说法就是,俺不会生鸡蛋,俺照样能吃出鸡蛋是坏的。

俺们的分歧实在比较大,就扯到这里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3 16: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5:27 发表
程喜那个督河北不知打过仗没?秦朗?后一句问的巧妙:“有传否?跟陈寿有仇乎?”----恰巧没提裴氏,冒先生自己翻翻明帝纪好不?

俺当然知道裴注中有秦朗的记载。
但陈寿可以不载,裴松之注同样可以不出现,何必就认为是陈、裴故意不记载呢?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5:27 发表
您老是这么说的“大将军的权力在于录尚书事,可不是来自大将军本身。”----没提后汉,在下自然也就顺着您的道走。既然您也认同大将军有无权的时候,且大将军一直作为古代武官的将军中的最高官阶,且亦有“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的解析,相对于您那个护军……如此,大将军尚且不能必掌军权,“护军必督将”就更加找不着北了……

俺回复的那贴是说后汉书中的记载。不是后汉还能是三国么?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5:27 发表
如果说夏侯渊的征西护军、护军将军皆为护军类,则就不能说明与将军有差别了。

首先,从官阶上看,征西护军应该算是个“纯护军”,但却明显小于护军将军----这一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当然有也低于后面的征西将军----这一名号将军,这个从夏侯渊的升迁之路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再者,以渊行护军将军时,马超围攻祁山,姜叙求救于夏侯渊,其中出现这么一句:诸将议者欲须太祖节度----如果护军将军本身具有都督职能,那又何需再请示太祖节度?如此它的权限何在?

且护军的具体权限职责一直是众说纷纭,因此在下认为,护军仅仅是一种军事官阶,甚至小于名号将军。而对于军权的体现,不在护军或将军名号本身,而在于当权者给出的明确教令。

护军将军,案本秦护军都尉官也。汉因之,高祖以陈平为护军中尉,武帝复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涣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置长史、司马。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元帝永昌元年,省护军,并领军。明帝太宁二年,复置领、护,各领营兵。江左以来,领军不复别领营,总统二卫、骁骑、材官诸营,护军犹别有营也。资重者为领军、护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
护军将军与中护军仅仅是资格深浅的区别。在权力上区别不大。

护军将军本身具有都督职能,是指挥硃灵、路招等部队。但指挥这些部队去干什么,跟能不能指挥这些部队是两码事吧?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5:27 发表
一,在下说的没有,是基于三国志没写。您认为可能,一是本着“有写但失传”----要证明这个就要找到“失传”,在下根本就不认为有这个东西,又如何归在下找?;二是认为“没写不一定未发生”,这就没什么好说的,在下也可以说其实合肥指挥是个“小李甲”或“大明乙”,只不过没写罢了……

二,若从“(辽)还修守备”来看,说张辽是守城指挥也合理。

三,同理,在下认同疑=不明白,同样没否认过“疑”具有其他含义,难不成“疑”只有一个意思?还是“疑”不能解释为“不明白”?

一、薛悌为合肥护军,这是有记载的,没有记载的是他与合肥三将之间的关系而已。若阁下也能找出类似薛悌的“小李甲”或“大明乙”,自然可以拿来比较。
二、还修守备只能说明张辽回来参加了守城,不代表他就是守城的最高指挥。
三、“疑”可以解释成“不明白”,也可以有其他含义,但你这里解释成“不明白”,总得有为什么解释成“不明白”而不是其他含义的原因吧?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5:27 发表
老不老不是问题关键,对不对才是中心。正如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才能叫好猫。

您吃出鸡蛋是坏的无问题,但吃完了却自称能比那只下了坏蛋的鸡产出更好的蛋,那可真就乱套了。

不过的确没啥好扯的了,战斗指挥既统一,平时指挥无记载在下不去猜测……飘走。

别人说鸡蛋不好,你干嘛叫人去下个鸡蛋呢?俺啥时候自称能比那只下了坏蛋的鸡产出更好的蛋了?

俺也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4 08: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8:23 发表
在下并没说陈、裴故意不载,而是认为薛传庸庸之辈,不足一记。否则如其获重要职位,主地方军政,期间又发生过如此有影响的战斗,难道不值记上一笔?

俺前面就举了,陈寿是否也认为秦朗庸庸之辈,不足一记?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8:23 发表
简单的说后汉也好,三国也罢,甚至历史任一朝代,对于军权,都会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空头岗位与空头支票。皇帝如是、丞相如是、大将军如是、小小护军更加如是。

时间长的老官职当然会出现空头岗位。
护军一职后汉久已不设,按通典的说法是汉东京省
到老曹手里才重新设置起来,试问老曹闲得发慌了,还是怎么的?
刚出现大将军、丞相那会儿,大将军、丞相会是个空头岗位么?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8:23 发表
由此也可以很明朗,护军(护军将军)的主要职责,是“主武官选”,并没有必统军,或督将的一说。而其本身,也不具备都督职能。

那是都督制度相对完善后的事情。
前期护军督将,本来就是都督督将的前身。

不过督将也可能不是护军本身的责任,就如同曹魏四征跟都督军事的关系类似。
四征例加都督军事,即使四征将军不明确记载都督军事,如征东将军胡遵,也是应该有都督军事之权的。
护军一职,也可能仅仅是例带督军统军之责而已。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3 18:23 发表
一,若本着“没写不一定未发生”的准则,没写这个“小李甲”或“大明乙”,也就不能代表并不存在这个所谓的“小李甲”或“大明乙”,相对于薛,也就是一个多记,一个少记罢了----所以说,“没写不一定未发生”,这个道理是无错的,用于怀疑也可以,但是作为依据就不成立了。

二,在这种没有明确指挥的前提下,如果薛是指挥者,不参战也就算了,连守备也未见他,那他的“指挥”职能表现在了何处?又或只有张辽一人守城,其他人都在旁边负手看哈哈?若张辽仅仅是守备中的一人,大可记如:(辽)还,共修守备。如果张辽是指挥,那就都合理了,自然守城是他的职责,需要他的领导。

三,难道您认为当时诸将都“明白”此指令的含义?在下实在不懂解释成“不明白”,和解释成“不理解”、“有怀疑”等等存在什么本质区别?

一、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摈。你那“小李甲”或“大明乙”没有证据支撑他们的存在,当然行不通。
0跟1的区别,是本质性的区别,并不仅仅是多记跟少记而已。
二、这是张辽传,何必非得写别人如何?
前面也举过例子,在徐晃传里,对其顶头上司夏侯尚只字未提。
三、俺前面似乎说了好几次了吧。
“不明白”跟“有怀疑”不是同义词,“理解”、“明白”照样可以“怀疑”——最典型的就是怀疑其正确性。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7-7-14 09: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4 08: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on_cloud 于 2007-7-13 19:31 发表
冒牌兄,我觉得你似乎在把护军将军或中护军一织与地方护军纠缠在一起了.中护军一职曹魏后期确实很大,中军实权人物,司马懿夺兵权正是用护军夺了领军军权.

但曹魏兵制是分中军与外军的.薛一外军护军.现在你纠缠在中军护军上.我觉得是不是这点上你对此有惑?

不然,俺举的夏侯渊、曹真等人都不是中护军。
按记载,中护军先后是韩浩、曹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4 0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7-13 16:51 发表
不是啊,妙才的官职不是领军,是行领军。
行领军也是一个官职,史书上是说“以渊为行领军”,让妙才担当行领军一职。

典军校尉、行领军都是掌管禁军的官职。

行领军一职,前后均无记载。
除了一个看起来很费解的赵统为虎贲中郎督行领军
后世有行参军,有些地方写作行参军事,但又单独作为一职与参军并列,可见无非正式与临时的区别而已。
那个“为”字可能是衍文。

俺以前想过另一个可能,也就是夏侯渊可能是中领军。
第一任中领军史涣建安十四年卒,中领军这么一个要职,曹操不可能放任其空缺。
而“以渊为行领军”,也是在这一年。

按裴注引《魏书》的记载,曹操进位魏公时,上表群臣中有中护军国明亭侯曹洪、中领军万岁亭侯韩浩、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领护军将军王图等。
若据此,建安十八年韩浩已为中领军,而中护军一职已归曹洪所有。
但同样是《魏书》:从讨张鲁,鲁降。议者以浩智略足以绥边,欲留使都督诸军,镇汉中。太祖曰:“吾安可以无护军?”乃与俱还。
则到了建安二十年,韩浩还是中护军。夏侯惇传也只说韩浩官至中护军,不云转领军。
又按《王粲传》:瑀少受学於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
阮瑀建安十七年卒,而此时曹洪已经为都护,但曹洪本传却只说累从征伐,拜都护将军。不载之后有转拜中护军之事。
夏侯渊十七年行护军将军,《魏书》却有一个领护军将军王图,这几个都是矛盾之处。
如此则《魏书》所说的中领军韩浩未必可信。

夏侯渊代替史涣为中领军的可能还是有的,不过缺乏资料,聊备一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4 10: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0:15 发表
在下前面也说了,陈寿不记尚有裴氏,作注可见薛某人?

幸好俺多翻了翻。
世语曰:悌字孝威。年二十二,以兗州从事为泰山太守。初,太祖定冀州,以悌及东平王国为左右长史,后至中领军,并悉忠贞练事,为世吏表。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0:15 发表
人家老曹设的护军,明文写的“主武官选”,怎么到您这就改了“必统军督将”了?难不成恰似裴氏之于陈寿,您也给老曹的护军私自做了注不成?

“主武官选”,那是中护军。
中护军、领军前期的职责也很明确
浩曰:“今兵势强盛,威加四海,战胜攻取,无不如志,不以此时遂除天下之患,将为后忧。且公神武,举无遗策,吾与君为中军主,不宜沮众。”
字公刘。少任侠,有雄气。太祖初起,以客从,行中军校尉,从征伐,常监诸将,见亲信,转拜中领军。
一是中军主,二是监诸将。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0:15 发表
前期的所谓“护军督将”又见于何处典籍?护军督将为都督督将前身又有何处为据?人家明文写的是“主武官选”好不?

日前信誓旦旦的“必督将”,现在又变成“可能”----如此摸棱两可了……在下再次重申:有挂名的“权限”,不等于有实际的“权利”。如东吴那个孙丞相,丞相位于百官之首,理应握有仅次于皇帝的最高权限,可实际在军事上也没他任何的实权。

“护军督将”有夏侯渊、曹真、赵俨、徐宣可以作为佐证。
夏侯渊、曹真、赵俨、徐宣等人督统诸军,那是实打实的权力,怎么就变成挂名了?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0:15 发表
一,同理,若要立“薛统三人”一义,也要有充足的凭据。而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其存在,当然也行不通。

二,徐晃传里没有,别人转里有。不算没有的薛传,李、乐二人可有传,共守一事,可有提级?

三,如此说您是否能肯定当时的存“疑”的诸将,100%的属于“理解”“明白”式的怀疑?而不存在在下的“不明白”可能呢?若不是,又如何证明在下说的不实呢?

一、夏侯渊、曹真、赵俨、徐宣等不就是旁证么?类推法本来就是历史研究常用的方法。
二、李、乐传难道是薛悌本人的传?同样是旁人的传。
就像张、李二人大显威风,在乐进传也是只字未提。
三、俺否认你的“诸将一定不明白”,不等于俺就主张“诸将一定明白”。
诸将可能明白,也可能不明白。
你既然主张“诸将一定不明白”,那你得给出证据。
俺的观点就是:因为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证明“诸将一定不明白”,所以不能推出“诸将一定不明白”这个结论。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7-7-14 10:4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22: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00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