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个一直不解的问题,希望大大们能帮忙~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8 11: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暗月影风 于 2007-1-28 11:08 发表
诸葛得到姜维后,大为开心,一直视为其今后的接班人,为何在守街亭的时候不用?而用马谡呢?难道是想给马谡一个立功的机会?结果....唉,大好形势就那么给丢了.....可惜呀 蜀国后期人才凋零呀~~~

诸葛亮看中的接班人是蒋琬、费祎,不是姜维。
诸葛亮对马谡评价很高,马谡本身才识也不差。
姜维是初出祁山才来投奔,就算在马谡守街亭之前,一个新人怎么可能当此重任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8 14: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1-28 11:41 发表

接班人问题,马谡才一直是孔明心中的接班人。二人同属荆襄士人集团,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但马谡之能,惟在帷幄,街亭之守,“亮违众拔谡”,就是有意让他建功于疆场,累积资本。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街亭之后,“诸人”中已无幼常矣。

蒋琬跟马谡都属于荆襄士人集团,同样样被诸葛亮赏识。马谡未必是唯一的接班人。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於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不过从诸葛亮的安排来看,一主外一主内倒是有可能的。

至于诸葛亮书只能说明伯约在诸葛亮心目中要高于永南、季常诸人,不代表已经高于幼常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8 15: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1-28 15:32 发表
“街亭之后,诸人中已无幼常矣”
衲子此言是指孔明未听先主之言,幼常有街亭之败,故不复论其能。米有表述清楚啊

马谡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军计方面,如冒牌兄所言,蒋相马帅更为合理。
因为lz问到姜维,也就 ...

俺倒认为未必是因街亭之败而不复论其能。
另一种可能是在诸葛亮看来,姜维虽然胜过李邵、马良,还是不如马谡啊。毕竟姜维新来,诸葛亮不可能马上就深入了解他。

马谡上书与诸葛亮别,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自有其独到之处。
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秦赦孟明,用伯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
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可见李邈、蒋琬也认可马谡为智计之士,将其与孟明视、成得臣相比,足见看重马谡。
诸葛亮也不以马谡无才,只是更重法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9 2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海无涯 于 2007-1-29 20:12 发表
照这样看来诸葛亮也是任人为亲的,他和马谡同属荆襄士人集团,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他那么聪明不可能不知道马谡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啊,还让他去守。我觉得在这件事上诸葛亮要负主要责任,马谡反而是被他害死 ...

就因为马谡才器过人,属于智计之士,诸葛亮才让他守街亭,怎么能说是用人唯亲呢?

诸葛亮自己也承认负主要责任,也没抵赖啊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马谡自己犯错,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事后还逃亡,罪有应得,怎么可怜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20:3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5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