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高人来帮忙翻译一下马超的生平评价, 今天在百度争论的被封了号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0 21: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逢殒命于夏癸,比干竭节于商辛,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肝于卫懿,汉之纪信、栾布,晋之向雄、嵇绍,并不惮于危亡,以蹈忠贞之节
这里的纪信、栾布是说他们不惮于危亡,以蹈忠贞之节,并非说其勇。
一般认为信布之勇是韩信、英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8 16: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8 11:17 发表

咎由自取而已,谁让他老爸在人家手上当人质,他还造反呢?

当时钟繇都摆出一副要对付他们的样子了,不反还能怎么样?
马腾被杀,不在于马超造反,而在于马超的失败。
若马超于渭水战胜,曹操怎么敢随便杀掉马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09: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9 09:06 发表
可惜马大少没看出来啊.赤壁的时候没动作,现在晚了

曹操是先让马腾进京为人质才南下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马超反是不得已,否则赤壁动手是更好的机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10: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9 09:59 发表

钟繇又不是真打,不过是曹操想逼反马超而已,另外马腾可以不进京,早晚要反,如果真的反,还不如在赤壁动手.由此可见马腾父子没啥政治头脑

曹操征马腾入京,不过是分化韩遂马腾之间的关系而已。
马腾在与韩遂的对抗中落于下风,倾向于曹操很正常。
马腾进京时又没打算反,怎么见得是“早晚要反”?
钟繇是想借马超之手来剪除韩遂,马超看出唇亡齿寒之理,于是与韩遂相结而起,再正常也不过。
怎么见得没政治头脑了??

有政治头脑,又应该怎么做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11: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9 10:59 发表

早晚要反说的是马超,有政治头脑的话,应该和韩联合对付曹操,不然必被各个击破

韩遂早就跟马腾不和了。
马腾若不是在韩遂的斗争中落于下风,也不至于要投靠曹操。
马超反,以韩遂为盟主,这正是其高明之处。
前锺司隶任超使取将军,关东人不可复信也——钟繇可是让马超对付韩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11: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9 11:24 发表

这个时候联合有多大的胜算?要合的话早点合

若没有曹操的压力,你觉得韩遂马腾还会联合么?
之前两人忙着对攻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1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9 12:09 发表

所以说没头脑吗?要是联合了至少可以和长安地区的曹军争一下三辅之地

联合不是单方面的,就算马腾父子这方想联合,但韩遂不愿意,那能联合么?
韩遂实力本来就强于马腾,若他有意想吞并马腾,
换了你是马超,你能怎么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13: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9 12:45 发表

合则两利啊.韩遂如果不知道那后来干嘛要和马超联合

韩遂如果知道,那开始干嘛不和马超联合?
这么抬杠就没意思了。

关中军阀以韩遂最强,要联合肯定是韩遂采取主动。
而且松散联盟也就只有有外部压力时才见其效果。
和平时代矛盾还是要暴露出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13: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9 13:33 发表

那也总比被曹操各个吃掉好吧.孙刘联盟也很脆弱,但却有效的遏止了曹操南侵


曹操如果一直不来打,韩遂跟马腾难道能一直维持和平?
孙刘联盟在没有曹操压力时,也内讧好几次了。
说到底,整合好过联合。
若韩遂或马腾能够征服关中其他军阀,难道不比松散联盟好?
怎么见得一定是被曹操各个吃掉?
曹操各个吃掉谁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1 08: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02:05 发表
个人见解:
这段话这么翻译
马超依靠外族(戎几次在马超传里提过,是当地的外族统称,而且他老爹当时发家就是因为讨外族有功才发家,马一家在外族里名气很大)自负勇猛,导致全族灭亡(这个没争议,除了马岱以及他老妈,其他人都因为他而死)。因穷至泰,不尤愈乎的意思不该指投降曹操,应该是指投降刘备。马超传里有句话,刘备说人穷来投我。所以我认为该这么理解,能够因为穷途末路而得到恩宠(刘备待马超甚厚),不犹愈乎的意思应该为,这不比当初得到的更多吗?意思是马超后来的回报应该超过本身很多。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02:05 发表
马超传的整个评价里,军功没见到什么,这可能是因为他的人品,后人不愿意记载那么多,主要都用来说他的人品了。但是马超的人品也实在太差了。注意那是在东汉末年,名声威望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也认为,以马超这种性格,在当时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大事来,这可能才是马超传里最后那几句话的真义吧。陈寿的(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这句话,我感觉是说马超反而因祸得福,只是因为他穷途末路而已,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有点讽刺小马的意思。

因是凭借、依仗、依靠的意思,可不是因为。
因穷致泰,就是在依靠穷困的处境,得到顺利的处境。
一般人能够能够保持顺境就不错了,马超却能够逆境翻身,自然是褒奖,岂能说是讽刺?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02:05 发表
臣松之按以为超以穷归备,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备字?且备之入蜀,留关羽镇荆州,羽未尝在益土也。故羽闻马超归降,以书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不得如书所云。羽焉得与张飞立直乎?凡人行事,皆谓其可也,知其不可,则不行之矣。超若果呼备字,亦谓於理宜尔也。就令羽请杀超,超不应闻,但见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之故,云几为关、张所杀乎?言不经理,深可忿疾也。
这句话的意思不在此解释了,但大意就是,马超本来一直喊刘备的字,关羽要杀他,马超也不应该知道这个事,只是看到关羽张飞的直立持械服侍刘备,怎么就知道是因为他称呼刘备太随意了呢?所以说马超这个人说话做事大脑根本不考虑,根本不知道道理轮常,所以导致大家的痛恨。虽然老裴说这件事不可靠,很可能是谬传,但也证实一件事,马超在刘备那里并不受欢迎。
我感觉,马超在刘备阵营中,是很受众人讨厌的,刘备默许关羽的做法,也大概因为讨厌马超吧。关羽请求杀马超,刘备的理由只是(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觉得这样做不太好看而已,也不是认为不该杀。

既然事情不可靠,怎么能证明马超不受欢迎?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02:05 发表
至于说信布之勇,后来仔细查了典籍,应该是韩信,英布的解释。这可能是杨阜一个比较夸张的说话,主要是劝阻曹操应该一鼓做气,擒下马超,但是结果呢。曹操没有听,马超也果然占领了陇西。但是他的手下人不服他,一造反,一闹事,马超又打了败仗,只好去投靠张鲁。从此可看出杨阜言过其实。因为马超的所做所为实在没办法跟信布相比啊。差之甚远。

马超南奔张鲁是因为夏侯渊援军已至,可不是被杨阜等人打败。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02:05 发表
另外马超与凉州有好几处记载,马超在西凉混不下去,跑去张鲁,并不是没有机会讨伐凉州,张鲁给过他机会。(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这里表明马超打过西凉,没打下,所以才投靠了刘备,而且是主动写信要求投靠。这是证明马超也是无可奈何之下,才这么做。

有机会讨伐凉州,就等于一定要拿下凉州才算本事?
那老曹还有机会讨伐荆州扬州呢

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
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

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就是内怀於邑,马超是被排挤才投靠刘备的,这有什么问题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1 13: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12:35 发表
恩,因的意思,这样解释也很对,但整句话的意思并没有改变。还是指马超的富贵是因为穷途而来,这个大体意思没改变。

假如某人破产以后,重新创业成功,难道能说他的成功是因为破产而来?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12:35 发表
关羽杀马超之事不可信,老裴也说了是谬传,但我认为这件事反映的是马超这个人,在刘备集团中受排挤的情况。只是一家之言,我只是联想到马超投降之后,除了封过一次将军,再无其他描写,而蜀国当时正在用人之际,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对这么一员大将熟视无睹,先主传里有记载,刘备伐吴前,还是很看中马超的,甚至一度让他协助魏延防守汉中,但此后再无具体安排。整个就是只封了个将军,没安排任何实权,仅仅徒有其表,对于一位作战经验丰富,而且对北伐路线,环境都熟悉的将军,怎么可能闲置不用呢?所以我才去猜想马超在蜀军里并不受欢迎,因为马超的名声本身就差,古人又看重这个,所以猜想这个事情可能是假的,但估计有类似事情发生,后人用春秋笔法,把关老爷也扯了进来,显示的更重一些。如果是这件事是假的话,我们可以想一下,山阳公为什么要造马超的谣呢?

问题是刘备啥时候北伐过了?东征倒是有一次,马超对路线环境都很熟悉么?

至于裴松之以为虚假的原因,难道你都没看?
臣松之按以为超以穷归备,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备字?且备之入蜀,留关羽镇荆州,羽未尝在益土也。故羽闻马超归降,以书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不得如书所云。
就令羽请杀超,超不应闻,但见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之故,云几为关、张所杀乎?

至于《山阳公载记》为什么这么写,很简单,误听了小道消息而已。
毕竟山阳公是魏人的说法,对敌国的消息打听错误,不算意外。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12:35 发表
凉州是马超的老家啊,他的根据地。你们对马超的评价不是主要就来自杨阜那句:"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这句话说的多明白,马超很厉害,甚得当地民心,要是不继续追击一棍打死,这里肯定要被马超夺过去。所以我才着重说小马二伐凉州的故事,曹操没继续追,结果呢,马超两次都打了败仗,全家剩余的老小也都死了,最后在张鲁那里也呆不下去,只好投靠刘备。所以这对马超是个极大的讽刺,凉州是他的根据地,有他的不同戴天仇人,韩遂杀了他母亲(或者后妈),姜叙等杀了他妻小。他两次都没能如愿,可见他的本事。这跟曹操伐吴根本不一个概念。

杨阜说的夸张点,就等于马超是个废物???
你也太极端点吧?

再说马超的评价,啥时候变成一句了?
曹公闻之曰:“马兒不死,吾无葬地也。”
难道马超不杀了曹操,就说明其无能?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宗计於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乖道反德,讬凤攀龙。──赞马孟起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12:35 发表
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这里面我也有几个疑问。一是张鲁待马超甚厚,一是打算嫁女儿,二是借他兵去报仇,三是给军权。不足与计事恐怕只是面子上的写法,毕竟他是投靠刘备先主的人,陈寿和裴多少要给点面子。二是杨白等欲害其能我在其他地方看过一个解释。这个能的意思是招摇,意思是马超太招摇,引起别人妒恨。张鲁待马超不薄。一直到马超反叛,也没杀他妻子,直到后来曹操把马超小儿子秋交还给张鲁,张鲁才亲手杀之,可见张鲁有多恨马超。

不足与计事是说张鲁无能,从张鲁后来对曹操的表现不难看出。
张鲁待马超甚厚杨白等欲害其能冲突么?似乎不冲突吧?
能的意思是招摇?证据拿出来看看。

典略曰: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
这能说明张鲁恨马超?
若张鲁恨马超,早该把这俩人剁了。何必等曹操来再杀?
此时亲手杀掉,不过是向老曹表决心而已,毕竟老曹才是恨马超的。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12:35 发表
我一直都不明白,马超在史上一直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也没多少显著功劳。怎么这里一个个都要从字缝里扣点东西出来给小马平反?

马超是什么样的人,时人早有评价。还用不着俺来平反。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12:35 发表
你们说打仗厉害,三国志根本没逼曹操割须弃袍这回事,武勇很高?看到许储连动都不敢。当地一霸?跟着老爹打韩遂,输。造反?被一帮无名小辈搞到妻小被杀,投奔汉中,再回去报仇?张合急行军5000步兵吓的不敢交战,再败。人品更不用说了,除了马岱,全家人都死在他手上。唯一一次记载打了胜仗是支援曹操,被派去打袁绍的部下郭援(这是什么货色?三国4流货色,山大王也),而且是官渡之战结束后的事情,结果呢,唯一打胜的一次,还被郭援打伤了脚,最后是庞德杀了郭援给他报仇。

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不过是审时度势,放弃了抓曹操的念头而已,怎么就变成吓得不敢动了?
会三辅乱,不复来东,而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始甚相亲,后转以部曲相侵入,更为雠敌。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
很显然,马腾跟韩遂打仗开始是占了优势的,是韩遂联合了其他部队而已。
被一帮无名小辈搞到妻小被杀,投奔汉中,再回去报仇?张合急行军5000步兵吓的不敢交战,再败。
你从哪里看到是吓得不敢交战的?
唯一一次记载打了胜仗是支援曹操,被派去打袁绍的部下郭援(这是什么货色?三国4流货色,山大王也),而且是官渡之战结束后的事情,结果呢,唯一打胜的一次,还被郭援打伤了脚,最后是庞德杀了郭援给他报仇。
郭援是山大王?高见,哪座山的大王啊?
郭援是钟繇之甥,当为颍川郭氏之子,书上并没多少记载,是几流货色,你咋知道的?
郭援败在谁手里?庞德还不是马超指挥的么?这一战你还想说是马超输了不成?

就像小马说了,俺也懒得多说什么了。
你既然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那看什么都不会客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1 15: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上马超是怎么样的人,不是你说了算的。
当时的人对马超评价才是更确切的结论。当时对马超高度评价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如果你要能拿出时人认为马超是废柴的评价,说他是废柴也无妨。

至于“因”,你非要用现代汉语理解成“因为”,还说俺莫名其妙么?
刘备如果是“因为”马超“穷”才让他“泰”,那也不是刘备了。

没有人把马超说成“神化中百战百胜的将军”,你要自己先树立起一个不存在的目标进行攻击,有什么意义么?

郭援是不是山大王,史有明载。
魏略曰:德手斩一级,不知是援。战罢之后,众人皆言援死而不得其首。援,锺繇之甥。德晚后於鞬中出一头,繇见之而哭。德谢繇,繇曰:“援虽我甥,乃国贼也。卿何谢之?”

寇是不是山贼,看这两段即可。
吴将诸葛瑾、张霸等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讨破之
蜀大将诸葛亮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4 02: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4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