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羽杀退许褚、徐晃二人之我见(罗版)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是人俺不疯,俺疯起来不是人!估计关二爷当时就是那个状态,许徐二将奉计行事,不是为了要关二的命,在这种情形下,一方投鼠忌器,一方困兽死斗,许徐二将被“奋力”杀退就毫不奇怪了。有什么可争辩的呢?三国的武评争议颇多,一方面是其本身博大精深,我辈解读的能力有限有关,另一方面,与不同的读者本身的领悟能力和文学功底有密切关系。所以埋头读书是正理,假以时日,水平到了,疑问自迎刃而解,方有如饮甘贻琼浆的切身体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ysy 于 2008-8-6 20:44 发表


      孤狼在途兄您好,我记得很久以前曾经看过您的关于武力排名的文章,觉得有不少评述还是合理的。比如说颜良的武力,本来我是很不服气的,但又确实没办法解释20回合击败徐晃的离奇战绩。另外,我个人对关 ...

俺的文章虽是游戏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却每一篇都是俺深思后的认真之作,鄙帚当自珍。是否合理还是让时间去检验吧,如能有些许对人的启示作用,便是俺的最好慰藉了。《三国演义》突出描绘了关羽之忠(义绝)、诸葛亮之智(智绝)、曹操之奸(奸绝),要反映的是“赞扬智慧、渴求仁政”这样一个主旨。所以在解读关羽的武力时,切不可离其书中所反映的形象本身太远,关羽的忠勇是作者集中笔墨所刻画的,忠的一面有目共睹,无需多说。而勇的一面无非是通过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良杀丑等典型场景来表现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行文中刻画关羽的勇并不是一味的莽勇,而突出的是智勇,也就是说关羽是个打仗肯动脑筋的将领,这点在突阵斩颜良上尤可看出,罗本《三国演义》写得更为明白:“致使英雄束手亡”,这里英雄指的是颜良,束手是什么意思就不用俺多说了吧。但是作者写关羽之勇并非只是为了单挑而单挑,目的在于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关羽的形象,所以说关羽勇,并非说他的武力就是三国第一人,否则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作者绝不会吝惜这点笔墨,因此的俺的体会是虽然关羽是演义中的主角之一,虽然围绕着他有很多精彩的武力场面,但是作者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并非说关羽的武力就是第一,而是智勇双全。同样的也不能滑向另一个极端,即盲目的否定关羽的武力,用俺在文中的话说“也许的确是有为数不多的个别将领武力略高于或相近于关羽,例如吕布、颜良、许褚等,但是他们缺乏的是关羽那种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的豪气和勇气!总有人认为关羽的战绩有运气成份,但是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运气之说!作为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关羽是武圣的不二人选!“

至于你所说的”关羽后期的劣迹“,俺以为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了,前面说过作者是从不同侧面刻画关羽,关羽受伤敌不住徐晃,关羽年老勘勘敌住庞德,关羽败走麦城,这些都是力求真实的反映人物形象,那种高大全的人物往往给人的是假大空的感觉,这就是《三国演义》这篇名著与二三流小说的区别之处了。所以用”劣迹“二字殊为不妥,关羽是人而非神,状态下滑,是事出有因,求全责备没有必要。

同意你关于年龄的看法,至于与纪灵一战为何略逊色于张飞,俺已经在帖子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多说了。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8-8-6 21:4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10: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2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