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分析。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67809 于 2007-5-25 22:32 发表


这位既没看过三国志,也没看过三国演义居然也跑来评论了,真是无知者无畏啊.三国志里明确写明了关羽斩颜良的事,他愣是没看见.
再说三国演义里三英斗吕布,还不分胜负呢,书里都明说了,吕布招架不住只能逃跑.

最好不要冷嘲热讽,以免徒惹是非,指出其毛病即可。这里提醒一次,注意语言分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河北颜良 于 2007-5-26 23:06 发表
罗贯中原文:

“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极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公曰:“容某观其动静。”

可见曹军对颜良数日的车轮大战,都失败了,包括“虎痴”许褚都难以与之匹敌,曹操只 ...

就题论事吧,别一再扯到毛家父子上去了,再怎么的,毛本对《三国演义》的流传是有贡献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就俺的感觉这个楼主病知先生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分析的也很不错,俺虽不完全赞同,但亦认为楼主是轩辕古典近一两年来,武评方面颇具功力的一个人物。为祝兴,俺也发表一点一孔之见,俺是个懒人对相同的问题多不愿再做解释,就摘在下的“三国武力大排名”中的一部分原文来凑数吧。

以下摘自龙骧上将②颜良一节:

2、颜良之冤。
天降六月雪,是窦娥之冤;方欲问时,是颜良之冤。哈哈,开个玩笑,其实也提不到这个高度。白马之战前袁绍的谋士――沮授的那番 “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的谏言,已为颜良被刺身亡兵败打下了伏笔。依俺的看法是冤,也不冤,何解?听俺慢慢道来:

①先说颜良被杀事出有因,确有冤枉的一面,连带几个问题一并分析。
A、杀良之前。
书中第二十五回有这么一段对话――操见连折二将,心中忧闷。程昱曰:“某举一人可敌颜良。”……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 昱曰:“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多有人引用这段对话作为关羽武力大过颜良的证据,虽然此战的结果的确是颜良身首异处,但是程昱这番话的本意却不是这个意思,否则他何以不直接说“某举一人可胜颜良”呢?查了一下汉语词典,敌可作“对抗、(力量)相等”解,那么程昱这番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关公(排除曹营其他众将)的武力可与颜良一搏或关公的武力可与颜良相匹敌。程昱所说这段话是建立在两者公平单挑的基础之上的,而非袭刺。至于曹操“恐他立了功便去”的想法只是一种推测及担心,并非是说在战前曹操就定认为关羽必胜,关于这一点罗本三国讲的更清楚:“何不取来,两强相并?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

在书中还有一段话要引起足够重视――关公曰:“容某观之。”……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为何关羽不直接去单挑,要“容某观之”呢?实际上这段话透露了这么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关羽不愧是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开战之前先临高观敌,做到了知己知彼;二是说明关羽通过观察已经很有信心的制定了克敌制胜的计划,否则也不敢放出豪言壮语:“土鸡瓦犬”――泥瓦雕塑的鸡犬,废物;“插标卖首” ――插上草标卖自己的头,傻子。面对“绣袍金甲”的颜良及其十万大军,关羽并没有想与其费工夫单挑,他所想到的是如何尽快的“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B、飞刺颜良。
先赏析一下罗本,不作证据用,供大家参照对比。见于卷之五“云长策马刺颜良”:“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这是不是单挑书中描述的非常明显,“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放开一条大路”――“ 恰欲问之”都说明这是一场出其不意的奇袭!更妙的是罗本生怕读者看不明白还注释了这样一段话:“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使青龙大刀……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另文中附有赞诗一首道出玄机:“……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再看毛本,见于第二十回:“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为了进一步突出关羽的勇武,毛本似乎少了一些描述语,但仔细分析之下,也可略见端倪:首先关公的大刀是倒提着的,麻痹了颜良,如果是准备单挑或冲阵,断无单手执刃且刀头冲下的道理;其次如果是河北军有意阻挡,不会出现波开浪裂(分作两边状)的场面,要么层层围裹,要么四散奔逃;再次“方欲问时”也可说明问题,颜良根本就未把关公视作敌人,也根本没有做好战斗准备,那么颜良究竟准备问什么呢?俺以为极有可能是询问关公的姓名,是否是关羽云云,这可从战前袁绍、刘备对话中体会出来“二弟不知音耗,妻小陷于曹操”,俺推测刘备可能对袁绍、颜良描述过关羽形貌,至于可否象罗本那样“暗嘱”过颜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最后这个“刺”字也值得玩味,用大刀杀敌不用砍、劈等常用动作,而是刺!众所周知,荆轲、要离、专诸是古代有名刺客,他们行刺时,都是采取出其不意的方式。这里关羽杀颜良用个刺字同样也是出其不意、而攻其不备,这一战究竟是出其不意的袭斩,还是公平单挑,相信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应该可以得出一个正常的判断。那么试问这一战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关羽的武力来吗?可以充分地说明关羽的武力高过颜良吗?死者长已矣!颜良的悲哀和冤枉正是体现在这里。
附带一句,毛本中有“赤兔马快”一说,但俺以为关公杀颜良主要靠的是智谋、勇气以及利用了颜良的麻痹思想,关公如果骑匹普通马,颜良依然会“方欲问”,而关云长的青龙刀依然会变成屠刀。

②再简单分析一下颜良必死无疑,并不冤枉的一面。
俺前面已经说了,颜良只是一个过渡人物,准确的说他是关羽的铺垫,将颜良的武力描述的越厉害、越神奇,就越能突出关羽的勇武。斯大林曾有一句名言“胜利者是不应该被指责的”,俺们说关羽杀颜良是偷袭也好、胜之不武也罢,都是从武评角度出发,而在演义中,颜良死于关羽之刀下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关羽武力巅峰的象征,从这个角度说,颜良能死在武圣的刀下,也不算太冤枉。再回到武评角度,当关羽“凤目圆睁,蚕眉直竖”,冲向颜良阵地时,不知颜良在想什么?莫非他以为这个拎着一把骇人大刀、凶眉恶目的红脸大汉冲过来请他喝下午茶?完全没有任何防范,颜良不是视力有问题就是大脑瞬间短路,多半是后者吧,从这个角度说,颜良“餐刀”不冤枉。要说“措手不及”,被人突袭,关羽也有一次类似经历。事见于书第二十八回“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关公大惊,虽然躲得狼狈,可还是“闪过”了,当时关羽手无寸铁,他做梦也不会想到结义兄弟会向他动手。反观颜良,面临与关羽类似的情形,却无法避开关羽的刀锋,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颜良面临危机的反应力不如关羽,从这个角度而言,良之身亡也不冤枉。

总结一下:关羽刺颜良一战不是公平、有效的单挑,无法据之判断二人的武力高下,但是可以体现关羽的胆识和勇气,而两人临危的反应判断力,良不如羽也。可以有效判断颜良武力的还是二十合完败徐晃一战,俺得以认为颜良的武力以极其极其微小的优势大于关羽。两人在公平的、正常的情况下交手,没有数百合实是分不出上下。



以下摘自龙骧上将③关羽一节:
②飞刺颜良,惊杀文丑。
●关羽VS颜良。
见于书第二十五回―――:“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颜良,大诸侯袁绍麾下首席统军大将。关于关羽、颜良一战俺在龙骧上将②之颜良一节已经表述的很清楚,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提炼一下要点:关颜之战以本套武力排名依据的规则来看是“非严格意义上的单挑”,但并不是说是“无效的单挑”,此战借颜良之勇进一步突出了关羽的智勇,杀颜良靠的是袭刺的手段,体现的是“虽百万军中吾往矣”的胆略勇气,颜良临危的反应判断力不如关羽。俺认为关颜两人在公平的、正常的情况下交手,没有数百合实是分不出上下,俺依然认为颜良二十合完败徐晃所体现出的武力以微弱的优势大于关羽,因为关羽用三十合才吓退了纪灵,而纪灵的确明显的不如徐晃。

●关羽VS文丑。
见于书第二十六回―――张辽、徐晃,飞马齐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遂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文丑,与颜良齐名的袁绍统军大将。关羽、文丑一战详见在下龙骧彪将③之文丑一节,这里也就不赘述了,也只提炼一下要点:文丑能与常胜将军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可能毫无原由的三合就成为关圣的刀下之鬼,未必文丑还不如力战关羽“数十合”的管亥、“一连三十合”与关羽“不分胜负”的纪灵之流?文丑心怯成因复杂,在下以为主要有三:其一颜良战亡的阴影困扰着文丑;其二关羽的武力压迫,前文已经说了关公前数十合的刀法有着令人窒息的压迫力,文丑衡量了一下此人武力极强,正是杀颜良的关羽;其三文丑先与徐晃厮杀了一阵(回合数不详,罗本是三十合),体力可能会有消耗,文丑乘胜追击徐晃,这时关羽突然杀了出来且身后带有十余随从,徐晃也有可能回马助阵,战场的态势对文丑相当不利。综合来看关文一战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单挑”,文丑死于“心怯”,而非其武力不济,在公平、正常(无外界、内心的强干扰因素)的条件下,文丑能与关羽相抗衡百余合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是作者不能这样写,因为文丑同颜良一样都是“梯子”,是突出关羽智勇无匹的铺垫,如果此时写出文丑同黄忠、庞德一样与关羽斗百余合的文字,谁还相信关羽“武力绝伦”呢?

此段小结一下:斩颜良诛文丑是关羽武力趋于巅峰的象征,这也正是颇为骄傲、自负的云长将“汝比颜良文丑若何”挂在嘴边的原因吧。


至于文丑为何“心怯”,俺以为楼主并未完全写明原因,在下亦有龙骧彪将③文丑一篇,推出时请指教!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5-27 23:3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雷动于九天之上 于 2007-5-28 21:50 发表
就算文丑武力不如关羽,也绝没有三个回合不到就抵挡不住了的道理,只能从心理上分析分析了。

雷九兄安好!
俺记得曾经浏览过武评名家煮酒的一篇文章,其分析文丑“心怯”主因不明,俺的认识是成因复杂!既有心理的因素也含有武力的因素,俺非常赞同老兄所言“也绝没有三个回合不到就抵挡不住了的道”,俺以为在正常的情形之下要分出胜负只得百合后了。

补充一点诛良斩丑在在下的武评系统里一直定性为非公平有效的单挑,但是并非说没有启示作用,这两场依然可以起到突出关公的勇武的作用,只是换了一个角度,关于这一点在下的帖子里已经有所反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5-28 22:14 发表
您老成天说百合后分胜负的话还是打住吧,关羽对颜良还说什么二百合后分胜负。整本书里哪场战斗时百合后分的胜负啊?

算了,跟一批统计盲谈什么武评啊。本来武评也是很水的一项活动,你们当霸权者的自娱自乐好 ...

公主,勿置气,气大伤身有损花容。
送您一句《三国演义》开篇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与您共勉,祝您吉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悲风鸷 于 2007-5-28 23:00 发表

徐晃为什么见军马齐到而撤退?你又根据什么判断当时旁边有突击得手的曹兵和张辽徐晃也在列?

文丑当时“兵马齐到,由守转攻,突见十余骑,战三合而胆怯”是书上已有的客观事实,至于其他的只是你的 ...

关羽三合击退文丑的原因是什么?是心怯。心怯的原因是什么?成因复杂!
一击杀的原因是什么?文丑逃跑,关公马快!

所以如果是没有任何原因的三合击退乃至一击杀,当然可以直接得出“关羽远胜文丑”,但是有原因,就不能这么简单的处理了,武评的乐趣也就在这里。

雷九兄的推理基本同意,虽然部分细节持有保留意见,水不水的,建议还是不要妄用的好,个人兴趣爱好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找到一点共同点:文丑不是关羽的对手,但是文丑的水平不可能只是关羽三个回合之敌。

那么想请问楼主:“诛文丑则是找不到任何可质疑的地方”这句话是怎么得到的?这里面的含义给人的感觉是三个回合“诛文丑则是找不到任何可质疑的地方。这岂不与楼主的“文丑的水平不可能只是关羽三个回合之敌”相矛盾?

“关羽能三个回合就让文丑心怯”又怎样去呼应“文丑的水平不可能只是关羽三个回合之敌”?

所以根据楼主的推测和分析也还得不出“关羽的武力胜过赵云是没有疑问了吧!”这样的结论,这其中没有必然的联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病知先生 于 2007-5-29 00:23 发表


孤狼兄错会我那句话的意思了,我那是照应前边颜良的被斩来说文丑的。意思是颜良一合未战就被斩,都觉得冤枉,我也觉得冤枉,看我的文中我也写了,不能否认赤兔马的作用,但我强调的是关羽的刀快!毕竟,再怎 ...

机灵能从容与关公大战30余回合,管亥能从容与关公大战数十回合,那么按照一样的逻辑,能否得出机灵、管亥的武力大与文丑?

其实楼主的最关键点在于要得出关羽大武力胜过赵云,俺非云迷或羽迷,只是这样的出的结论根基不太牢靠啊。

说一个人吧,今宵酒醒何处,你肯定非他,不知与他可熟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悲风鸷 于 2007-5-29 01:01 发表

不能因为其他显然不如文丑的能与关公战若干合不分胜负就得到关羽三合斩文丑一定是因为外因影响,特别是外因还只是依靠推理得到的。

至于关羽武力是否胜过赵云,就是你要和楼主讨论的问题了。

谁说过关羽三合斩文丑一定是因为外因影响呢?相反文丑被秒,内因起了很大作用,而且成因复杂。明日再说,再见各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弓骑步 于 2007-5-29 00:47 发表

赵云刺高览,黄忠劈夏侯,马岱斩魏延,和关羽斩颜良,有本质的区别吗?

至少黄忠劈夏侯没有本质的区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弓骑步 于 2007-5-29 01:10 发表

那仍然不是本质的区别罢,事实上这几个都只有参考价值,不能做直接判定。

顶这几个字:都只有参考价值,不能做直接判定。哈欠,88888。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病知先生 于 2007-6-4 01:07 发表


孤狼斑主,这等语言和本贴讨论的问题是一回事吗?缘何不删去?

俺岂有不删之理,你这个帖子现在正热,会有不少东西沉淀下来,集中处理。
另外楼主来轩辕不长,看得出爱好武评同古典文学,有两个建议:1、要有心理准备应对一些网友谊善意或者恶意的玩笑,版主会处理的。2、建议采纳、吸收他人正确的观点,例如马岱分析文丑心态的帖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接受,不要试图完全去说服人家,这时有几个来回后就换个话题吧。

俺抽出时间后,与你好好交流,如果一位叫孤高的来了,建议多与其交流一下,不错;有时间看看马岱的武评帖,不一定要你同意其观点,关键是看其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也许会有收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病知先生 于 2007-6-4 00:53 发表


呵呵,对阁下此等无理挑衅之言,本懒得做答。怎奈此贴是本人所写,答贴是责任,还是回阁下几句吧!

前面我已经说明过了,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但传世的毛评本是经过毛宗岗父子修改润色的,改动颇多。因 ...

警告:不要因为他人恶语相向,你也采用同样的方式,来这里的没有小儿,当然的确存在一些年轻的朋友,希望大家理智成熟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马腾 于 2007-6-4 01:35 发表

你说毛宗岗比罗贯中更有发言权有什么用,谁更有发言权还抡不上你来决定

提醒一次,最好不要再次挑衅,楼主都不吭声了,对武评你也非第一天玩儿,也是老手了,说点你拿手的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1: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8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